70年后 父女在祠堂“重逢”
■菲律宾一大学教授带着中国父亲遗愿,历时30多年跨国寻根
■可惜他首次踏上泉州故土时,孤身在中国的姐姐已去世三年
通过徐淑延(右)牵线,陈锦舜才得以重新与姐姐取得联系
“你们一定要回中国,带着我的灵魂!”
父亲37年前的遗言犹在耳畔,11日,在泉州市区浮桥的一座祠堂里,他从口袋中掏出父亲的遗像,轻轻放在了姐姐的遗像旁边。双膝跪地,双眼含着泪花,他久久伏在地上。他说,父亲和姐姐一别70载,双双去世后,终于在这里“重逢”了。
他的名字叫陈锦舜,今年54岁,是菲律宾一大学的教授、负责人。几天前,他带着至死都保留中国籍的父亲的遗愿,从菲律宾飞到中国,首次踏上了泉州的土地。遗憾的是,他曾断断续续联系的姐姐陈淑德,已在3年前去世了。
□早报记者 赵鹏云 林福龙 吴嘉晓 文/图
姐姐陈淑德当年的照片已模糊不清
时间:20世纪40年代
下南洋谋生计 与孤女从此永别
陈锦舜1960年在菲律宾出生,英文名叫Tan Jameson,毕业于菲律宾国家教育学院并在此兼职,还是另一所大学的教授、负责人。从小在菲律宾长大的他,几乎不会说中文、写汉字。第一次来中国大陆,他手里拿着的,都是父亲留下的各种发黄的文件、书信和照片。姐姐的唯一一张照片,已经模糊得认不出人了。在他断断续续的回忆中,父亲留给他在中国的印记,其实非常少。
陈锦舜的父亲名叫陈贻赠,1902年在南安丰州东门出生,从父辈起就在菲律宾做药材生意。在1926年前后,陈贻赠娶妻并生下唯一的女儿——陈淑德。20世纪40年代,妻子去世后,陈贻赠离开女儿前往菲律宾。岂料从此之后,父女再未谋面。
陈贻赠到菲律宾后,又娶了一个当地的女子为妻,并先后生下了6个儿子。“他一直很思念孤身在中国的姐姐,想再生一个女儿,但生下的都是男孩。”陈锦舜是陈贻赠的第五个儿子。
父亲陈贻赠
时间:1977年
弥留之际难舍孤女 留下遗愿“魂归故里”
据陈锦舜回忆,父亲在菲律宾的那些年,生活一直很不如意。父亲曾写信给国内的女儿说:“我生了好几个儿子,再也没有钱寄给你了,真的很对不起。”
陈锦舜说,父亲在去世前十几年,就卧病在床,其间还用汉字写下了很多手稿,可惜他读不懂。记者从这些发黄的手稿中看到,陈贻赠始终不忘故土。直到他离世,也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
1977年年初,陈锦舜年仅19岁的四哥突然病逝,给父亲巨大的打击。几个月后,陈贻赠也凄然离世。在弥留之际,他一直念叨着女儿陈淑德的名字,并嘱咐儿子们:“你们一定要回中国,带着我的灵魂!”
由于在几个儿子中,陈锦舜受教育程度最高,跨国寻根的“重任”,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陈锦舜与姐姐往来的书信
时间:20世纪80年代
托人写越洋英文信 姐弟终生未见一面
父亲过世后数年,陈锦舜在翻看父亲遗物时,发现父亲生前与姐姐的往来书信,思乡之情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上世纪80年代,在菲律宾某大学任教的陈锦舜,结识了来自哈尔滨某大学、到菲律宾作学术交流的王教授,“当我把已经泛黄的信件拿给他看时,对方十分感动”。
“亲爱的姐姐,我是菲律宾的弟弟,非常思念你们……”经这位热心教授帮助,1983年,陈锦舜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姐姐陈淑德写了第一封越洋英文信,“等了一个多月,竟然收到姐姐的来信,内容都是英文的”。而为了让姐姐顺利收到信件,从未写过中文的陈锦舜,拿出父亲之前的旧信,根据上面的中文地址,“依葫芦画瓢”,硬是描了下来。
之后三年,姐弟俩的书信往来不断,“但是到了1986年,姐姐那方面懂英文的代书者搬家了,双方联系再次中断”。尽管两人的越洋交流三年多,但是碍于当时交通不便,姐弟俩素未谋面。
时间:2007年
黎大外语老师牵线 失联多年亲情再续
时光流转,进入2007年,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让中断20年的联系“柳暗花明”。
“没有遇上徐老师,父亲的遗愿根本无法实现。”陈锦舜说的徐老师,就是黎明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的徐淑延女士。
2007年,陈淑德孙女、孙女婿回娘家省亲,遇上了精通英文的妹妹徐淑延,“看到姐夫拿出的书信,尽管都是英文,但意思并不难懂,都是表示思家思乡的,信件的寄出日期和收到日期,竟然相隔一个多月”。细看之下,原来是当时远在非洲工作的陈锦舜寄来的书信。
“现在是信息时代,为什么不直接上网交流呢?”经徐淑延牵线搭桥,姐弟俩通过QQ邮箱等方式,逢年过节,互相问好,“考虑到陈锦舜不懂中文,一般都由我将老人的话转成英文,再传给他”。
时间:2014年10月10日
姐姐离世三年祭日 他终踏上泉州故土
“今年6月份,看了他发来的邮件才知道,他已经购买10月10日的机票,准备回国了。”徐淑延说,其实早在2012年,陈淑德已经离世,享年87岁,为了不让远在菲律宾的陈锦舜担心,并没有告诉他。事实上,从1998年开始,为了能与姐姐相见,陈锦舜多次申请到中国寻根,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法成行。
今年10月10日晚10时45分,带着父亲遗愿的陈锦舜飞抵厦门,早已等候多时的陈淑德后人簇拥着他,连夜赶回浮桥,这也是他首次踏上故乡泉州的土地。
“爸爸,您终于回家了!”11日,在祭祀陈淑德的宗祠内,陈锦舜眼眶噙泪,双手颤抖地拿出父亲遗像,小心翼翼放在姐姐遗像上方,长跪不起。
之后数日,他在亲人的陪伴下,逛开元寺、府文庙,游清源山,尝闽南小吃,重温父亲当年的生活。昨晚暮色中,陈锦舜结束三天的寻根之旅,搭上回菲律宾的航班,“这里的一草一木,既新鲜又陌生,却总夹杂着一丝丝的熟悉感,回国后,一定会一点一滴地讲给女儿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