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碎片化阅读成主流 习大大“书单”您读了多少?

qz.fjsen.com 2014-10-20 08:58:30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15日在文艺座谈会上再次谈到读书的话题,引发各界关注。今年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向媒体公开自己的阅读“书单”,涉及包括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卢梭等41多位作家的作品。

然而,真正阅读过习大大“书单”上的经典作品的人,现在又有多少?

如今,碎片化阅读、数字化阅读和浅阅读已成为主流阅读方式,由此也带来众多问题。保守主义者悲观地认为,垃圾信息泛滥成灾,文化正在大踏步倒退;乐观主义者则认为,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促进了大家交流。

但毋庸置疑的是,碎片化阅读使人们阅读的份量变轻,甚至让真正的深度阅读变得困难重重。在很难完全摆脱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我们还是不应忘记经典著作和沉浸式阅读,有时间不妨静下心来重拾书香,感受更多美好。

习大大的“书单” 您读了多少

“习大大书单”热传,泉州市图书馆内不少相关著作被借阅。

“习大大的书单你看了多少?”成为近几日不少市民见面聊天的话题。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习大大这份“书单”中的不少作品,列入了新课标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更是大学中文系学生必读书籍,尽管老中青都有“书单”粉,但坚持传统阅读的人越来越少,碎片化阅读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阅读方式。

“书单”中文系必读?

有的学生仅读过一本

翻阅习大大的“书单”,堪称“豪华”,不仅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还有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外优秀文学名著,涉猎之广,令不少中文系学生都称“汗颜”。

“很惭愧,完完整整读过的只有两本,《巴黎圣母院》和《基督山伯爵》。”多名毕业于中文系的市民表示,习大大的“豪华书单”中,不少是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目,但并非每一名中文系毕业生都能博览“书单”,甚至有几人表示,“书单”中的文学名著,他们仅看过一本。

“我更喜欢读哲学、历史方面的书籍,对文学作品不是很‘感冒’。”毕业于上海某高校中文系的吴先生称,自己只读过《基督山伯爵》,另外相较书单中大量西方文学经典,他更喜欢东方文化,这也是他仅读过一本的重要原因。

“兴趣所致。”同样毕业于中文系的蔡小姐和颜小姐也表示,“豪华书单”中的书目自己涉猎较少,但其他方面的书籍,倒是读了不少。

而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晋江一所中学任职的林老师则表示,“豪华书单”中,仅有少数几本没看过,在她看来,经典名著自有其意义,“是经过时间考验的。”

老中青都有“书单”粉

“70后”是主力军

当然,这份“豪华书单”的粉丝也不少。记者近日采访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不同人群,发现老中青三代,每一代人群都有“书单”粉,其中,“70后”阅读过的“书单”书目最多,而尽管“书单”中多数为中小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80后”、“90后”的阅读量却不敌“70后”。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陈先生是公务员,毕业于华侨大学中文系,他翻阅习大大“书单”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阅读书目与习大大几乎重叠。“《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雾都孤儿》、《双城记》、《唐璜》……”陈先生在学生时代就已读过“书单”上的大部分作品,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阅读兴趣已逐渐从文学名著转向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

“60后”的严先生也读过不少“书单”书目,在他看来,经典永存,但阅读喜好仍是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我出生在农村,要读经典并非易事。”严先生说,在考上大专后,他才有机会阅读到更多的经典名著。而“70后”因赶上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黄金时代”,有更多机会、条件读到文学经典名著,也因此,“70后”成为老中青三代中阅读“豪华书单”书目最多的。

已成为豆瓣阅读签约作者的“80后”泉州女孩阿之则表示,“豪华书单”中的很多书她没有读过,但其中的海明威、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几名作家的作品,她十分推崇。

“这些书目,多数是我们中学时候老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刚上大三的小康虽然学的是理科,但喜爱文学,小学到中学期间,他就看过“豪华书单”中的不少书籍,“虽然老师要求多看课外书,但高中学业繁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课外读物。”

数字化时代 碎片化阅读成主流

无论是“50后”“60后”,还是“70后”“80后”,这些已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们都十分认同阅读的重要性:读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不少采访对象同时也表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阅读习惯在悄然发生改变,阅读似乎越来越“浅”、越来越“碎片化”。

忙着刷微博刷微信 阅读效率大受影响

“碎片化阅读很可怕!”市民“独活”表示,微博、微信受篇幅限制,虚假真实杂糅,信息大量涌入,反而容易让人失去判断,“我发现我只是在接收大量信息,却很少思考。而且接收到的信息,很多是无用信息。”“独活”认为,碎片化阅读让人逐渐失去耐心。

市民李小姐有睡前阅读的习惯,每天不完成阅读量就睡不着。但微博、微信流行后,严重影响了她的阅读效率。“常常书刚看没多久,就想着要刷下手机,一边刷手机一边看书,常常看完书天都亮了……”

不少采访对象都提到,微博、微信时代带来的碎片化接受信息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自己的阅读习惯,“过去一个月可以看完好几本书,现在常常一本书都看不完。”

电子终端介入阅读 坚持传统阅读者少

泉州市图书馆2010年至2013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全市共累积有约5万本图书借阅证,且每年均以约30%的速度增加。从借阅数量看,成人借阅册次基本保持在17万册次上下浮动,少儿借阅册次则从2010年的4.6万册次一路上升至18.8万册次,增长了4倍之多。

电脑、手机等电子终端介入市民阅读的程度越来越深。据了解,市图书馆现在馆藏总量73万册,阅览座位500个。除了到馆借阅外,市民还可通过网站、手机图书馆及下载“掌中泉图”APP软件下载图书。其中,手机图书馆及“掌中泉图”中提供全免费下载。图书馆的网站访问量也由2010年的58万次猛增至2013年的190万次。今年5月份图书馆还正式对外发布了“掌中泉图”的APP软件。不过,它的下载量尚无统计。

从2013年1月1日至今年10月17日,全馆各类图书共被借阅31.7万册。其中,被借阅册数最多的是文学类,包括文学理论及中外各国文学作品,达25万多册。其次是语言、文字类1.9万多册,经济大类借阅量最少,仅34册。

“现在成人的阅读时间少,受电子阅读影响明显,能坚持传统阅读的确实不多,一般都以文学读物居多。”市图书馆副馆长陈文革说。

实用性和功利化 成不少人阅读动力

2014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据统计,我国超九成有数字化阅读行为国民是49周岁以下群体,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其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

中国新闻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获取便利”是我国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其选择比例超过六成,“方便随时随地阅读”和“方便信息检索”,也成为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重要原因。

“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今人们期望从阅读中收获实际效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骆玉明发现了学生们的功利性阅读趋势,他认为当生活态度倾向于物质主义时,年轻人也纷纷摒弃了古典文学与哲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在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已发生改变,与传统的修身养性相比,实用性和功利化成为不少人阅读的动力,“碎片化”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人们更多利用零散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阅读,包括电子书和纸质书。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

昨天上午,泉州书城一幕:小孩正在认真看书,大人却在忙着玩手机游戏。

等车时低头刷微博、看微信;吃饭时不是看着碗,而是盯着手机;入睡前亮着的不是台灯,而是手机屏幕……有学者惊呼,长期碎片化阅读会导致思维能力退化,如提笔忘字,“如果母语文化的情感越来越淡漠,真正的危机就来了。”

沉浸于碎片信息的人却没这么悲观,这是一种指引,“它让我认识了萧红和《呼兰河传》”。

是“用刷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还是让“破碎化阅读成为全民阅读的通道”,或许没有定论,但我们却可以就此审视一下我们的阅读习惯。

■碎片化阅读的伤害

削弱独立思考和系统思维能力

如果朱自清活在21世纪,走到荷塘边,拿出手机拍下照片,在朋友圈或微博中写下“今天的荷塘很美”就结束了,那么《荷塘月色》就没了,散文就没了。“技术就是这样把文学干掉的。”这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一句话。

受电脑和手机影响,不少人像是得了强迫症,注意力一放松便要拿出手机刷刷,于是便有人因此伤了眼。更有学者认为,这样的阅读习惯会导致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下降,如提笔忘字一般,是文化的危机。

家长

孩子上网搜名著梗概

小阳(化名)今年17岁,是泉州市第七中学高一年的学生。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从小就有看书读报的好习惯。妈妈王女士说,小学时,小阳就对体育知识、地理奥秘很有兴趣,到了初中,也读了不少科学类、思维类图书。总体而言,读书量一直在下降,小学时每年能读十余本书。如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他,几个月也能没能读完一本。

“主要是没时间。”王女士说,初中开始,有时候因为没时间读名著,为了应付考试只能在网上搜索内容梗概。

“看一些内容梗概,人物关系,有时候看看别人的评论。”小阳说,没时间读书,只能这样。

然而,这样的趋势令王女士很担心,“时间是少了,但习惯也在改变。”“如果对于名著的内容,包括观点能在网上轻易获得,他当然愿意去看别人的只言片语来得轻松。”王女士说,这如同老师把答案都告诉你了,你只要记下来就好。一旦上瘾,这种便利或许会成为妨碍。

而更直接的影响是,对孩子视力的伤害。解放军180医院眼科医生林巧稚说,如今“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发病率很高,主要表现为眼干、眼视力下降。有调查数据表明,15-25岁的人群,经常玩游戏、看电脑、用电子产品看书等的比例达到了38.5%,他们当中患有近视、干眼症的人达到45.3%。

学者

碎片阅读影响系统思维

关于碎片阅读,华侨大学社会问题专家肖北婴认为是弊大于利的,尽管它能作为补充,给人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但它的危害却是更深远的。比如对学生的系统思维,独立思考及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的影响。

采访的前一天,肖北婴听取了学生的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其中一名学生讲道:“今天的医生有庞大的工作量”。然而,当他问到庞大一词怎么得来时,该学生却顾左右而言他,始终没有解释。

“这如同很多人知道一天要喝8杯水,但很少人会问为什么要喝8杯水,其实喝水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肾脏不好的人,就不能喝太多水。”肖北婴直言,年轻人通过微博、微信接触更多的信息本是好事,但太依赖这些信息,甚至让他充斥所有业余时间却是致命的。

“信息时代,大量信息扑面而来,更需要过虑、甄别信息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就要通过系统的知识储备、常识和理论培养。”肖北婴认为,否则就变成接与受,学生独立思考和系统思维能力将被削弱。

网友

被喂食了太多速食资讯

关于碎片化阅读影响查证意识和判断能力,网友“广告狂人”深有体会。他说前一天他在微博上读安替先生的《革命的推特 维稳的微博》并深以为然。次日又读了《空中楼阁的推特、毫米推进的微博》才发现之前的内容被大面积推翻,这使他深感不安。

于是,他开始躲避微博、奥斯卡提名电影、网络名人言论等,这些他认为当下潮流的组合者,回到书本。他计算读完一本500页的书,需用10天所有在家时间,而平常他每天大概看100条微博。推算下来,只要用刷1000条微博的时间就可以看完一本书。

他选择的是经典书《昨日的世界》。读后他感慨“一本500页的书所能呈现的格局和思想是1000条微博所无法比量的。”“中学历史怎么可以把欧洲历史简化成领导人的名字、战争的时间。”

他认为写一本书,从构思到写作,每个句子、段落和观点都是经过推敲和反复修改的,“给人一个制高点,让你一览众山小”。而那些网络碎片,很多东西让人难以分辨好坏,两天之内就能被推翻的言论,只能说明“我肤浅地被喂食了太多速食资讯,失去了查证的意识和判断的能力。”

■碎片化阅读的益处

“微博让我知道萧红和《呼兰河传》”

开卷有益,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补充。不少人也认为,在无法捧书识墨的年代里,只言片语的碎片阅读既能开阔视野,获得多元意见,也是一种引导,从中获取更多深阅读的指引。

碎片化或成全民阅读通道

开卷有益,有读总比没读好。作家聂震宁对于碎片化阅读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持保留意见。他认为,《论语》就是碎片,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也是碎片主义,报纸、杂志也不例外。

“碎片化阅读是民族进入全民阅读的一个通道,一个载体,这也是未可预料的事情。”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我就经常看知乎,虽然没有成型的观点,但至少我知道开奶茶店有哪些风险,怎么定价开店才能收益。”小玉是名在校大学生,一直想开一家有文艺范的饮品店。某天在知乎的推送中看到一篇关于开奶茶店的分享文章。文章分享了城市消费水平和奶茶的定价问题,使她有了初步的想法,“如果在泉州开奶茶店,定价少于10元,可能就很难赚钱。”虽然她也不确定这一信息的可靠性,但她觉得至少是一种参考。

微博中知道“萧红”其人

做IT行业的唐先生是晋江人士,和许多IT人士一样,他醉心于编程及各种软件,认为文学是很“娘”的东西。对于外界信息的了解,他多半从手机推送的新闻、微博及微信中了解。最近,得益于电影《黄金时代》的热议,他从中知道了萧红及电影提到的许多作家。

“以前从不知道还有萧红这个作家,更不知道她跟鲁迅也有密切的关系。”小唐说,微博里对萧红本人有褒有贬,尤其是对她的感情故事说得比较多,出于八卦他也看了不少,从中知道了不少作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

“如果不是微博上的这些讨论,我估计很难在短时间内知道这么多。”他说,这不仅开阔视野,也是一种引导,出于好奇,他还决定去看看萧红的传记和她的《呼兰河传》。

■碎片化阅读PK深度阅读

深度是主力 碎片为弥补

碎片化阅读和深阅读哪一个更好,或许没有定论。泉州市图书馆陈文革副馆长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弥补,弥补了当下许多人没时间,静不下心看书的缺陷。”也有网友提出,重要是如何管理碎片时间,阅读什么。

选择20%的精华公众号 碎片阅读也可“有营养”

“存在即有合理性。很多人不是不想看书,只是静不下心来看。”陈副馆长表示,如许多年轻人所言,睡前习惯看书,但没翻几页总要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短评快的东西总让人更轻松,阅读也更愉悦。于是很多人无法捧起满纸文字的书本。

“只要不是做学术研究,需要系统了解的,对各领域都涉猎了解一点也无妨。”陈副馆长说,微信及微博中也常常分享一些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及政治、经济领域的情况。对于非专业人员做一些粗浅的了解也是好事。

“重点是信息选择,现在很多公众号,选择媒体类、团体类及各领域佼佼者的一些公众号我认为比较靠谱。”陈副馆长说,社会科学理论有“二八”原则,即某一领域的书籍或许有上百本,但其中20%是精华。在现代阅读方式中,或许这一原则也可适用,关注对应领域的精华公众号,或许可以提高信息的营养度。

阅读方式可以碎片化 但深度阅读不能丢

“碎片阅读是一种方式,但深度阅读是不能放弃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青少年。”华侨大学教授王建设认为,许多碎片信息只是“满足一时的消遣,过目即忘,它对于个人的启发和帮助甚微”,长此以往,人总有一种空虚感。

因此,他特别怀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在人间》的年代。“至今还记得《钢铁》里说的‘人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对于青少年这种文字是可以影响一生的。”王建设表示,如果青少年缺少这种深度的熏陶,那么或许真会如《百家讲坛》的讲师郦波所说的“对母语文化的情感越来越淡漠,真正的危机就来了”。

“如果你适应的是电子阅读这种方式,那么你也可以下载电子版的书本,在时间间隙中拿出来读。”王建设建议道。

现代书香门第 该如何造就

孩子是阅读的“主力军”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中国古代不仅书香门第众多,就是普通农家也很重视“耕读传家”。书香门第注重培养下一代的文化素养、精神气质、济世情怀和安身立命的智慧。现代书香门第又该如何造就呢?

书香泉州始于书香之家

建设书香中国、书香社会、书香泉州,都始于书香之家。如何摆脱浮躁,造就一个书香之家呢?专家表示,培养阅读兴趣,安排阅读时间,提升阅读数量,营造全家阅读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使深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打造书香之家。

“女孩子要富养,养的就是这些人文底蕴。”泉州一中教研室主任邵晏说。他的女儿邵韵兮目前就读高一年,分别于小学毕业时和初中毕业时出版了两部小说。第一本叫《岛·笛·镖》,共8万字,第二本叫《一瞬之光》,5万余字。两本小说出版时,韵兮都办了校园销售会,拥有不少粉丝。

韵兮能够出书,离不开邵晏从小培养其阅读习惯,长期阅读经典的好习惯,使得写作对她来说可以“随手拈来”。今年6月,韵兮参加完中考,邵晏给她开了一份书单,从国学到外文名著都有。《东周列国志》、《古文观止》、《地球的故事》、《世界文化史知识》,长长的书单囊括了国内外各领域的几十本书目。邵晏表示,韵兮一般同时几本书一起看。开学以后,高一年的作业挺多,晚上睡前短短的时间成为韵兮的固定阅读时间。

“读书的氛围可以营造,兴趣在于氛围。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不读书,孩子很难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所以,家长也应率先垂范。”虽然,微博和微信上的信息占用了邵晏和女儿的不少时间,但是经典阅读仍然不可少。因为自己和妻子都读文科,他觉得生出一个爱读书的女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实,韵兮的“看书史”也有过反抗。看过武侠书,看过小说后,邵晏开始给女儿推荐国学、历史和外国文学。但是,这些著作对于韵兮来说比较枯燥,但是她相信父亲的推荐总是好意的,硬着头皮看完了不少成年人也无法静心看完的著作。

“最近,我在给韵兮编一个文史哲的简单版本。”邵晏说。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离不开家长的引导。邵晏家的书房是一片彩色的风景,书目种类繁多,父女之间也常常讨论看书心得,可谓是“书香之家”。

根据泉州市图书馆统计的数据,学生是目前借阅图书的主力军。泉州市图书馆陈副馆长说,近年来由于家长的重视,许多青少年都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馆办证。这几年,图书馆不断增加少儿类藏书量,从2010年的39987册,到现在已有66322册,且少儿阅览室也由原来的100余平方米搬到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新环境。

“周末许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着来到图书馆,这个阶段的家长也比较愿意陪着孩子读书。”陈副馆长说。另外,现在中小学课程要求学生对经典著作有所了解,许多学校也会给学生开列书单,硬性要求学生阅读经典,这也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回归经典阅读 提升人生智慧

同样是阅读,阅读网络信息和经典著作是很不一样的体验。所谓经典,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最终被人们所选择并流传下来的传统典籍。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精华,而不只是信息的媒介。

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认为,教育不应该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是要努力寻找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念。从1929年起,他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推行名著教育计划。这个“伟大的景点著作计划”,要求学生在四年中合计必须阅读145本古典名著,包括圣经、历史、哲学、数学、物理、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这些古典著作有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7世纪至20世纪时期的。

课前充分研读之后,学生们由每组15至25人的小组进行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加入到历史上“由伟大的思想家就伟大的问题而展开辩论”,通过读后心得的讨论和发表,提高心智活动。赫钦斯说过:“一个从来没有读过西方世界里任何伟大的书的人怎能称得上是受过教育呢?”且不论其该言论的正确性,但是,经典名著代表了人类智慧结晶,深度阅读能够体会其中门道。

“有一些热爱文学的读者,在我们这读完了不少名著所有的版本,每一个版本都反复地看,一遍一遍体会其中的精华。一些早期的版本,书中还有原文,能够原汁原味地呈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这样的版本受到热爱深度阅读爱好者的欢迎。”泉州市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图书馆里,不乏一些经典名著的狂热爱好者。“《战争与和平》我起码读过5遍。深度阅读能够让你感知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想要表达的社会万象,其中包含的很多精髓不是你随便翻一翻就能够看出来的。书里的道理需要慢慢品味,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网上看新闻,网上的新闻多,但真真假假,没有书里的经典。”市民老陈已经退休多年,三天两头到图书馆里借书阅读,“书是不会过时的,希望年轻人们能够静下心来多看书,很多道理不是网络可以教你的。”

作家许知远曾经在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像大多数学生一样,阅读是我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资讯泛滥的年代,我们总怕错过什么,于是不停地和那些流行的文字打交道……我在这种繁忙几乎是惯性的追逐中,却疏远了自己的心灵。”他认为,经典阅读是补救灵魂的最好办法,通过“会读书”,才能成为具备人生见识的智者。

泉州市图书馆的统计数据显示,图书馆的日借阅量也是十分可观的。陈副馆长为记者随机选择了9月6日7日两日进行查询,这两日内,文学书库(包括文学、历史、语言、文字)的借阅量为6624册。

“现在成人的阅读时间少,受电子阅读影响明显,能坚持传统阅读的确实不多,一般都以文学读物居多。”泉州市图书馆陈副馆长说。

专家表示,生活的快节奏,浮躁的心态和经典著作的深刻内涵,注定了阅读经典注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因此能够让我们受到最大程度的思维训练,获得浅阅读所不具有的智慧和快乐。

杭州:开设24小时书吧 创造深度阅读环境

今年7月底,杭州一家叫做芸台的24小时书吧开始试营业。发起人之一在其公众号发出了这样一段话。

“我已经失去阅读能力很久了。很久很久很久,没有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去读。……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在这座城的一个角落,搭建起这么一个书房。从开业那天起,芸台的书灯会一直点亮。无论你的职业、年龄、性别,你爱读书,芸台就是你的书房。”

与其他书吧不一样的是,这家书吧的发起人是两位企业高管,他们也是书吧的服务生。书吧里,有上万本的好书、无损音乐、单人沙发、小桌子、落地灯,保证每个读书人互不干扰。他们的公众账号定期发布书单,也有书评,以便让读者更好地选择书目。

以色列:让孩子觉得阅读和蜜糖一样美好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单靠面包活着。

在以色列,成人们开始教孩子们读书时,都会在旁边放上一罐蜂蜜。没读一句话,孩子们就能品尝一口蜜糖。这种办法,可以让孩子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蜜和快乐的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显示,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世界之首,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新书。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