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80后晋江籍作家蔡崇达:我是泉州的一部分

2014-12-26 12:15:5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80后晋江籍作家蔡崇达,带着历时三年创作的新作返乡,透过文字的记述,分享存留于自己记忆深处的那份“恋家”情怀—— “我是泉州的一部分”

带着新书回家,蔡崇达与大家分享创作和人生感悟

家乡泉州是蔡崇达魂牵梦萦的所在,也是他精神的源泉。历时三年,将尘封在记忆的往事汇集成书,出生、成长于泉州的80后媒体人、《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蔡崇达,带着自己全新创作的《皮囊》一书“回家”,通过一场文学分享会,他在母校泉州师范学院与家乡人们分享了他的泉城往事与乡土情结。

□本报记者 陈士奇/文 张九强/图

“可以说,这整本书就是为泉州而写的”

2004年,从泉州师院毕业,2014年,带着新著《皮囊》重返母校。一晃十年过去,从青涩少年,蜕变成如今的资深媒体人、知名畅销书作家,蔡崇达笑言,依旧未曾改变的,是自己骨子里改不掉的“任性”和对家乡泉州的热爱与依恋。

“我时常跟周遭的朋友说,在外时如果遇到事情,我就会回家,回到泉州。”在蔡崇达看来,“任性”回家早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直接去到机场,买一张回乡的机票,记忆里曾经多次回家都是“说走就走”。而他坦言,多数回家的目的都不过是为了“放空”,不是在小镇上散步,就是到泉州老城区里闲逛,不做过多的思考,他却能在这里收获一份内心的平静,“每次回家后,我发现自己总能鼓起勇气,去做一些自己觉得非常重大、有风险的决定”。

谈及此番回泉举办新书文艺分享会,蔡崇达笑说,这在圈内人看来也是一个“十分任性的决定”,但他固执地认为,这次的任性是必须的,因为这么多年来,故乡给予他内心的那份深刻感悟,最终促成了他第一本随笔散文集《皮囊》的成形。在他看来,通过《皮囊》这本书,他还原了曾经历或见证的故乡往事,那与疾病挣扎的父亲、倔强的要造一座房子的母亲和他年少时期的伙伴……蔡崇达说,书中的故事、人物、理念等都与泉州息息相关,可以说,这整本书就是为泉州而写的。

此次陪“任性”的蔡崇达一起回到泉州的,还有他的“闺蜜”蒋方舟。同为80后畅销作家,蒋方舟却坦言,读完《皮囊》一书,她甚感意外,因为她惊讶于不过三十出头的蔡崇达,却有着与年纪不大符合的怀旧情怀,而这些情怀是很令人羡慕的。“其实,年青一代人也该适时地去怀旧,因为属于故乡的一些独特的人和事物,大多会随着时间不断消逝,像崇达一样通过文学的方式去记述正在流逝的故乡,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我的北京新书发布会上,白岩松曾感叹,直到自己四十岁的时候,他才开始考虑回家的问题,所以他很吃惊于我为何那么早就已去思考这一问题。对此,我想说的是,也许是身为闽南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对于‘根’的意识特别重。”谈及书中的那份怀旧情怀,蔡崇达说,这些年无论身在何方,自己心中总有一份对故乡的难舍眷恋,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让他与故乡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也让他相较于同龄人可以更早去思考“故乡”这一命题。

“在外面受到的冲击、需要克服的困难越多,我的内心越需要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一种安定的力量,所以我就更需要回家。”在蔡崇达看来,这本新书的诞生,他是有“野心”的,那就是他“想要看到每一个人”,当中也包括自己,他想要借助文字,去一点点了解“故乡是怎么构成我,故乡是怎么塑造我”,而在他看来,每一次的“任性”回家,其实恰巧也成了一个个“弄清楚自己”的过程。

蔡崇达、蒋方舟文艺分享会现场人气爆棚

“泉州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与束缚”

20岁开始在《三联生活周刊》工作,24岁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30岁接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在谈及自己这份漂亮履历时,蔡崇达总不忘加上一句,“18岁的我,在泉州师院念书。”在他看来,在家乡念书的这段经历,一直令他颇为自豪。

作为“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蔡崇达曾有保送北大的机会,但当与机会失之交臂时,最终他选择留在泉州继续求学,而这段求学的经历,在他看来,却是为他日后的成长带来了诸多积累。回望求学时代,蔡崇达说,这一路颇多艰辛,由于当时家境贫困,他必须拼命挣钱,不仅要交学费、养活自己,还得往家里寄钱,“为了省饭钱,午餐中想要加点一份红烧肉,我都必须犹豫再三”。由于课余时间都用于实习与兼职,蔡崇达的大学舍友们告诉记者,大家熄灯睡觉时,他总还未回来,而大家睡醒时,他早已经出门。

一路艰辛,蔡崇达却未曾放弃写作。有知名书评人曾评价蔡崇达是一位“自由的作家”,这份自由,在蔡崇达看来其实源于他始终保有对于写作的热爱,一路不断投身其中,且不曾放弃。“只有做到极致了,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蔡崇达回忆说,年少时,他曾一度“疯狂”地写作,手指甚至因书写而变得弯曲,这份狂热一度让母亲忧心忡忡,劝其放弃。他庆幸于自己学生时代执著地坚持了自己的爱好,并努力将之做到极致,在不断尝试与努力后,最终收获成果并得到认可。

“泉州人恋家,无论在哪,都要落叶归根,因为我们的精神就是被这个地方紧紧绑住了,并在这里找到了依托,所以,泉州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与束缚”。家乡的人文风物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让蔡崇达感到安定,甚至幸福。

分享会现场提问踊跃

蔡崇达与姐姐合影于东石家中

“我的一切努力,是为了让一路帮过我的人感到骄傲”

蔡崇达在文学分享会上多次提及帮助过他最多的、助他成为新闻人的第一个导师、已因病过世的泉州资深媒体人王成刚老师。

“我的一切努力,是为了让一路帮过我的人感到骄傲。”如今忆及恩师,蔡崇达仍语带哽咽,充满感念。就在大三时,因获得王成刚老师的赏识,在其推荐下,拥有新闻天分的蔡崇达,被破格任命为本地一家报纸的深度报道主编。他至今仍记得,被任命的当天晚上,王成刚老师骑着摩托载着他到美食街,两人用面线糊代酒碰碗庆祝。“崇达,祝贺你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新闻主编”。这句恩师的祝语,至今再忆起,他亦是感慨万千。

从此,两千多块的工资贴补解决了蔡崇达所负担的学费与家计。更为重要的是,投身于深度报道实践中,以及王成刚老师为他开设每周一次的新闻特训,蔡崇达说,这些积累,让他能够在毕业之时,拿着40多篇深度报道进京面试,并最终得到两家一线知名杂志的录取通知。如今,在媒体从业11年的蔡崇达已写了二百六七十万字的报道,而正是这一篇接一篇稿件的刊发及其带来的影响,为他赢得了一次次去往不同一流媒体工作的契机。“在多年的从业经验中,我渐渐明白,媒体写作另有复杂宽广的空间,这个空间能让我积累足够的笔力,可以让我面对自我,且面对我在乎的所有人,然后,也让我的写作能回归到文学,让我写那些属于我的故事,属于家乡的故事”。

蔡崇达在家乡晋江东石海边

“不论走到哪里,我是那么的以泉州为荣”

曾经,毕业时面对恩师的挽留,蔡崇达执意选择离开泉州,只为前往更远的地方发展,对此,他曾解释说,那时的自己渴望远离泉州,走出福建,去寻找一个文学青年更好的成长环境。从此以后,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大城市里工作、积累,直到三十岁的到来,他带着新著踏上回家的路,用多年沉积的笔触,写尽深藏于心的闽南民俗和当地人文风土。

“在北京,我总是在宣传泉州,很多媒体同行会去关注泉州,或多或少都与我有些关系。我总跟他们说,你们要报道泉州,需要我写稿,我一定写。”蔡崇达说,如今有媒体来找他约稿,他常会婉言拒绝。但唯有关于泉州的约稿,他从不拒绝。“这些年,读者们看到我写的关于泉州的文章,都是我在异常忙碌的时候,熬夜通宵赶写出来的。”谈及为何再忙也要履行约稿的承诺,蔡崇达有些感性地说,“因为,我就是泉州的一部分啊。”

“我曾说,对于本地人而言,泉州是一个‘藏宝之城’,而对外地人来说,泉州,则是一个‘寻宝之城’。”在蔡崇达看来,自己所写的文章中,不仅存留着许多泉州人熟悉的人文风物,也传达着延续在这座城市的一种理念,因此,许多外地读者看完他的书,时常会感慨,“在面对某些问题时,原来泉州人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

“岁月,在泉州沉淀了太多的痕迹,保留至今且依旧富有活力。”蔡崇达一直认为,泉州文化是“内敛的”,却跟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恰如“活化石”一般,会随着时间融进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不仅让这座城市愈加迷人,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思考的方式总是很古典,也很美好。“古老的生活状态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是一代代文明雕刻出来的,最终形成了固有的生活方式。”蔡崇达说,正是经过岁月的承载,记录在泉州城中的很多人情故事,最终一点一滴地拼凑出了这座城市的璀璨文化。

“不论走到哪里,我是那么的以泉州为荣,而泉州也确实值得我让她以此为荣。”蔡崇达在谈及对于故乡文化的推广时,试着打了个比方:亦如闽南菜中,泉州人总会以最简单的白灼方式烹煮新鲜的食材。美好的古城泉州文化亦是如此,其实不必刻意用一个概念去包裹它,只需把城市里一些美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通过一点一滴的展示,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有不尽的宝藏,可以被无限发掘。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