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印尼采访团
东南网1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林洪涛 观察员 薛毅松 文/图)从历史上的刺桐古港——泉州启程,一路向南,海都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了本次行程的最南端国家——印度尼西亚。踏上爪哇岛西部城市雅加达,重走海丝路也就正式开启。
1月是这里的雨季,雅加达时间3日凌晨3点多,一阵绵绵小雨迎接我们的到来。这里雨水充沛,没有寒暑交替、草木四季常青、矿产丰富,一拨拨寻梦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凭借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深深扎下根,却抹不掉基因深处的东方记忆。
印华、重洋等东方烙印的名字还会出现在印尼华人后裔之中,在雅加达古港、古城边走边看,你还可以嗅到它航海时期曾经的沸腾,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的丝丝中国印迹。
印尼站下篇,海都采访团将带来印尼另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三宝垄的海丝印记,小伙伴们有啥海丝线索、疑问或特殊海丝情结,可以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或微信关注“海峡都市报大泉州”向Big哥留言、询问。
帆船码头船只竞发,依然承担着印尼各岛的货运
寻访 海丝印迹
古城:以航海时代的风姿屹立
在雅加达居民的概念里,他们的古城,是18世纪荷兰人统治时期建造的老房子。来自中国的印记,需要你耐心寻找,比如偶尔出现的汉语商铺招牌,东一座西一座的宗祠宫庙。
我们的导游兼翻译FANI是来到印尼的第二代华人。她带我们直奔雅加达老城区法达希拉广场和科塔片区,这里还保留着航海时代荷兰人的建筑。比如1707年建造的市政厅,现在作为展览城市发展完整历史的雅加达历史博物馆。当地政府保留这些建筑,不是把它们束之高阁,而是利用它们展示异域文化融合的一面。
我们在雅加达遇见了真正的印尼百姓休闲方式。他们生活休闲,平时会趿着一双人字拖出门。假日里涌入法达希拉广场、独立广场等景点。经济条件更好的人会离开拥挤的雅加达,到国内国外去旅游。这个时候堵车出了名的雅加达,道路也会难得地变得畅通许多。
古港:刻写着繁华的趣味街名
雅加达旅游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地最古老的地区在它的西北海岸,也是在芝利翁河水流入雅加达湾的地方。这里曾有印尼繁荣的港口,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欧洲以及本土各群岛的商人,都会到这里交换商品。
行走雅加达,你能嗅到和古港泉州相似的气息。曾经都是港口城市,这里从港口通往市区的水系发达。如今,芝利翁河早已失去了运河的作用,但流水依旧,两岸石头砌起,仍然发挥城市排水的作用,也增添了城市的美观。
巽达卡拉巴海港也被称为“帆船码头”,因为当年水上贸易发达,留在史料里的街道名称,也别有意思。比如“KOPIJALAN”,意思是“咖啡街”,“咖啡”的发音和闽南语是一样的。还有“胡椒街”、“丁香街”,甚至还有“石斑鱼街”,当年港口的繁荣可见一斑。
帆船码头如今开放供游客参观,依然发挥着港口运输的功能。现在这里的船依然使用木船,将这些货物载往印尼所属的诸岛,在有“万岛之国”的印尼,船才是机动灵活且运输量大的交通工具。
海都记者对话祖籍梅州的何先生
追访中国声音
“希望南音在东南亚发扬光大”
听说海都记者要来,印尼唯一的南音团体“东方音乐基金会”弦友们,和我们相约在4日中午。
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主席陈锡石,祖籍泉州永春。他介绍,基金会1983年成立,创会者之一的陈淑宝女士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不仅把家腾出来供弦友弹唱,甚至还提供餐饭支持。84岁的陈淑宝女士祖籍晋江安海,特意为我们唱了一曲,声音依然清亮动人。
在印尼东方音乐社,懂不懂汉语和闽南话,和学不学南音是两回事。这里还聚集着其他地区的华人后代,他们用印尼语发音标记工尺谱,把南音学得有声有色。
东方音乐基金会时常邀请泉州南音老师教学,泉州举办国际性的南音交流活动,总也少不了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的身影。这次到访,海都记者还专门为他们带去了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尤春成等编写的南音内刊,里面就有基金会到泉州交流南音的照片和文字介绍。
陈锡石告诉我们,去年他就去了两趟泉州,今年10月底计划在永春举办世界南音大会唱,纪念父亲创办的陈秀峰南音纪念馆创办20周年。他发起这项活动,将邀请东南亚各国的南音团体聚首永春,同时泉州各地的南音组织也将应邀参加。
图片里长成这样的东西到底是啥啊?干吗用的?
“华人在一起生活有滋味”
仅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泉州各县市的会馆几乎都有,包括南安会馆、永春会馆等10多个同乡会馆。
4日,我们走访了雅加达北区的南安会馆,会馆所在的这栋楼是当地华人银行家捐赠的。四层楼,每层都有娱乐项目,打乒乓球、唱卡拉OK、打太极拳、下象棋,或者单纯用家乡话到这里聊聊天。
会馆的总务林友道接待了我们。他说,现在雅加达南安会馆有八百多名会员,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位代表作为会员,所以实际上涉及人口会更多。大家来这里说闽南话,看中文报刊,觉得特别亲切。
李木泉是会馆里最活跃的一位。李先生祖籍水头,在雅加达开了家制作面条机器的工厂。李先生印尼舞跳得棒,还会变魔术,有时候还练练毛笔字,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李木泉乐呵呵地说,他不仅参加了南安同乡会,还会去安溪、同安会馆串串门。“都是华人组织,和华人在一起,也就图个高兴。”李木泉说,华人在雅加达主要生活在北区,大都是当老板的,个人活动的时间会更多一些。
“我们当然还是中国人”
走访印尼客家博物馆时,海都采访团邂逅了华人何务超一家。
60岁的何务超带着一家五口到这里寻找中国的记忆,“这里开馆半年,我们这是第二次来看了。”老何说,自己父辈是广东梅州一带的客家人,自己在印尼长大,希望能将这份情感传承下去。
“上个世纪初,为谋生计,父辈下了南洋。”老何说,父亲18岁到印尼,刚到时什么都做,卖过洋杂物,当过缝衣店,金店的学徒,后来渐渐地把生意做起来了。父辈之所以能发展,一是节俭,二是勤劳,后来也教育我们要节俭,还会经常给我们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老何说,父亲一直想着落叶归根,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最后还是留了下来。“我们这一辈人虽是在印尼长大,但对中国的情感也是很深的。”老何在苏门答腊岛做过矿生意,后来卖过安保设施,还与中国大陆的商人做过纺织面料的生意。现在全家定居在雅加达,他很坚定地说自己“当然还是中国人”。
老何的女儿今年19岁,明年打算到广东的暨南大学去学汉语。只会说一点普通话的小妮子,提到对中国的印象,总是满面笑容地说:“好啊,很好啊。”
私访海丝花絮
两位海外观察员受聘
两位海外观察员受聘,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主席陈锡石(上图右一)
海外观察员受聘,华文报刊《讯报》驻雅加达分社社长周巧花(下图右一)
陈锡石不仅欣然应邀担任本报特约观察员,还热心地拿出一面印有“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的小锦旗让我们收藏纪念。周巧花女士的先生祖籍南安。印尼华文媒体共有8家左右,她所就职的《讯报》总部在苏门答腊岛,这份报纸在印尼许多华人生活区域有发行。
对中国提出“一路一带”建设,一直关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动向的她并不陌生。她表示,今后彼此可以配合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报道。
海都民间观察员薛毅松:在南半球感受华人力量
在法达希拉广场上,一群印尼少女邀请我们的观察员薛毅松(中)合影
人生第一次跃过赤道,来到南半球。第一次感受印尼这片陌生的土地。第一次可以在1月份穿着短袖逛街。参加海都的这次海丝十国采访活动,成就我很多的第一次。
雅加达两天的走访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印尼华人的勤劳和智慧。这里华人有在唐人街摆地摊的,也有办企业、当大老板的,有的甚至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始终怀有一份浓浓的中国情。
探访迷你攻略
从33层楼鸟瞰雅加达
行:多坐公交
在雅加达,据说拥堵时,5公里得走上一小时,大街上的摩托车数量看上去不亚于汽车的数量。为了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有些车辆接驳乘客是免费的。
雅加达的公交车看上去很特别,车门的位置离地面高一米左右,一般的地面高度可上不了车。华人导游FANI介绍,雅加达的一些公交车还是中国制造的呢。
看:“哇扬”戏偶
“哇扬”是印尼皮影戏的名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故事是根据印度教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里的部分情节改编。
在法达希拉广场旁,有哇扬博物馆,可以看到来自爪哇岛不同地区琳琅满目的皮影,藏品总数达到5500件。在这里能看到来自中国、印度、泰国、柬埔寨、法国等地的“哇扬”的同类。
玩:缩影公园
印尼对中国游客最有吸引力的,当属巴厘岛,一般团队会在首都雅加达逗留一日,乘坐飞机往返中国。有机会可以到雅加达缩影公园走走。它比你想象中的更有趣,门票相当便宜,每人门票人民币5元左右。
这个公园建于1975年,虽然名叫“缩影公园”,其实里面的建筑物几乎和真实的大小没有区别。印尼27个省的民居风格在园中一览无余,在人造湖中可以一览“千岛之国”的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