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理念与时代内涵”引发关注——
海丝时代内涵值得更深挖掘
圆桌会议第一会议室里,同声翻译员在专门设置的小屋内埋头工作,一刻也不松懈。
昨日开幕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在第一个圆桌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理念与时代内涵”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或立足全球视角畅想“海丝”未来,或针对国家、区域特色提出意见建议,或剖析利弊提出犀利见解,在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真知灼见也不断迸发。
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期待与视角,来自不同区域和国家的专家学者便就此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孟加拉国政策对话中心副主任孔达克尔·戈兰姆·木阿泽姆就表示:“我们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倡议很感兴趣,非常乐意加入其中。孟加拉国目前是投资流入国,希望未来能够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度。”欧盟—亚洲中心主任弗雷泽·卡梅伦也表示:“总体来说欧盟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态度是积极的,我们将密切关注它的发展。”
如何理解21世纪海上丝路的价值理念和时代内涵?它的意义是什么?与会专家给予更全面的解读视角。
伊朗驻华大使馆首席研究顾问阿里·比尼亚兹则高度赞扬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他认为,“一带一路”不仅高度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也有助于加强“发展新常态”政策的功能性实施。
□本报记者 叶舒雯 游怡冰 陈起拓 文/图
“一带一路”具有多重内涵
韩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相继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新思路,并最终形成新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是中国新的国家大战略,相对过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世界”理论,“一带一路”是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强大起来的中国参与世界事务和参与构建世界秩序的理论引导。其次,它具有中国特点,强调自愿、灵活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并与现行的机制与合作相互协调,来形成地区认同和世界的认同。再次,注重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按照国际分工的自然规律,在世界范围内促进贸易投资的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和金融的发展。反对任何借口的贸易保护和以意识形态为标准进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最后,“一带一路”是一个综合和全面的战略。地区和国际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需要更多的社会、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投入,也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海丝故事是共享的历史记忆
哈里德·威尔顿 澳大利亚威尔顿有限公司总裁
海丝故事让人们记住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强大的纽带,是不同国家共享的历史记忆。在全球经济整合时代,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它意味着理解、认同和探寻更多合作的机会。中国人经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拥有全球视角,作为媒体,需要把不同国家相关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塑造国家形象,同时将不同国家的故事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也就更有“共同体”的感觉。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从基础设施和文化都有很多工作要作。在文化方面,中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就要把故事讲好,让全世界各国对此发生兴趣。我喜欢中国人说的一句话:“让文化搭台,让其他主体唱戏。”我职业生活中大多时间都在中国,过去做了许多介绍中国人韧性精神的报道。
未来,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媒体团队向世界展示介绍更多中国的故事和精神。
深化沿线国家智库交流合作
程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
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智库的专业研究能力及对政府和公众的影响力,对促进各国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是增进对现代丝绸之路建设“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历史认同的基础和保障。
建议促进全球智库之间、智库与政府部门、智库与企业等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智库国际合作网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一带一路”智库合作网络的基本构架与机制包括:一是全球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欢迎全球所有有兴趣、有合作意愿的智库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二是多种多样、注重实效的合作方式,既可采取信息资料交流、访问研究等方式,深入开展富有实效的交流合作;三是营运管理的共建、共享,由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营运、共同受益。
共同构建国际文化旅游线路
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从历史纵深中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了古老海上丝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从现实反观历史,讲好中国的故事。2000多年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跨文明的对话与合作,清晰呈现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将历史与现实融通,今天中国以博大的胸怀走向世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继承和发扬古代海上丝路和平交往与合作的价值理念,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打造与21世纪海上丝路相关各国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跨文明对话与合作进入新纪元,多国合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共同构建国际文化旅游线路,将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利用资源推进互联互通建设
刘珊 华侨大学讲师
在实现中国和周边国家互利共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优先发展的领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福建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中,应把握互利共赢、科学可靠、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项原则,充分发挥与各国历史渊源、血缘、文化、产业等优势,做到“两个利用”,即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利用政府和民间两类资本;做到“两个实现”,即实现传统实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和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实现为经济贸易服务目标和为科技文化交流服务目标。在具体措施方面,应从政府、地方和民间角度,从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角度,利用各国协商机制角度,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应从宏观经济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多层次结合政府和民间资本;应从港口和渔业基地建设、网络平台的推广和升级等方面,加快实现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基础设施目标,从科技文化节、丝路遗产保护、文化社团交流等角度有效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和文化交流服务。
包容创新 将使泉州再创新辉煌
“泉州很厉害,我原来只在历史课本上知道泉州,这次来到泉州,听到很多人跟我讲,泉州曾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今天也依然是福建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接受记者采访时,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表示。今天,海上丝绸之路有了新的出发,“泉州有很多的机遇,这么一个高层面的国际论坛放在这里举行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卢新宁认为,包容开放的胸襟和民营企业家创新开拓的精神,一定会使泉州在新的世纪再现昔日的辉煌。
卢新宁说,媒体人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更好地讲述精彩的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而要讲述丝路,首先要了解丝路。同时,在讲好“一带一路”大故事、发出各国合作好声音方面,媒体还应当讲清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秉持的和平属性,以及它所创造的共同机遇与带来的文明互鉴,开掘机遇蓝海,促进精神交融,展现文化力量。
增进青少年交流 提升泉州影响力
“泉州是我少年时代的第二个故乡。”这是日本福建经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世界福建联合会副会长陈秀姐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原来,幼年时她曾跟着父亲在泉州生活过一段时间。
关于泉州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长期致力于中日韩民间交流的陈秀姐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全世界的华侨华人中,许多都是福建人、泉州人,过去,正是他们不断传播文化,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未来,我们也应更注重增进与其他国家青少年间的文化交流,进而增加文化认同感,提升海丝文化、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海丝建设将是泉州的大舞台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国华誉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沙学文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他认为,泉州作为重要起点城市,新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是泉州很大的舞台。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沙学文还就“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在他看来,海上丝绸之路蕴含着古老的市场,又包含更多新的机遇。在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沟通十分重要,但并非易事。他说:“在国外,许多人只知道马可·波罗,对郑和并不了解,中国应加大这方面历史的宣传。同时,中国在外企业也应当与当地民众增进沟通,赢得认同。”
在外泉商 爱拼敢赢特质薪火相传
印尼晋江同乡会常务副会长许金聪,创作有闽商“下南洋”系列纪实小说。他表示,家乡泉州在海丝沿线地区中非常耀眼,即使在很多商帮停止传承的情况下,泉州商帮薪火相传,不停传递着泉州商人敢拼会赢的精神特质,与发展蒸蒸日上的泉商事业交相辉映。走遍东南亚和海丝沿线部分国家华侨聚居地的许金聪还发现,海上丝路沿线的华商文化与民间信仰有千丝万缕的商缘、神缘和文缘,新的时代命题下,21世纪海上丝路同样传递着中国梦的新文化,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互惠共赢有着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