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剑“泉州制造2025”:一边是库存卖不出去,一边是市场缺货30%,纺织服装业要—— 与客户一起 创造价值 编者按 日前,由中国工程院牵头编制的“泉州制造2025”发布,引发国内媒体和企业界广泛关注。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泉州政企如何勇立潮头,探路全国创新战略?九大产业集群如何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发展、提升质量品牌、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大攻坚行动如何实现?今日起,本报与市科技局联合推出“全面实施‘泉州制造2025’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专栏,通过专家论剑、个案分析、企业声音等方式,与泉州制造业的升级步伐一起脉动。 专家名片 韩永生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工业管理与设计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带领团队研究、跟踪泉州纺织鞋服业发展,参与“泉州制造2025”编制工作。 “全面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到了!”韩永生认为,“泉州制造2025”提出要攻坚三个行动,即发展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和商业模式创新,其中,泉州纺织服装行业最需要关注和汲取的,是创新商业模式,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两年多来,他与团队在泉州跟踪和研究纺织鞋服产业,发现部分企业从2010年左右,开始出现销售数据下滑,库存和应收款却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好卖的产品在市场上缺货30%以上。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对服装业来说,制造成本仅占10%,因此,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其实影响很小。我认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不是外部因素,而是企业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变化。”韩永生说,在旧的商业模式下,纺织服装企业采用订货会销售的模式,不是直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按需生产,而是围绕经销商的喜好进行。订货会通常提前半年,因此,企业不能对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个性化、碎片化的需求,进行及时响应,从而形成过剩经济。 “当前,中国制造的发展已经从以产品为核心的时代,走到了全面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时代。我们要把整个产业链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全局优化,追求供应商、经销商和生产商的共赢,用实际销售来拉动整个产业链的运行。” 企业应该如何做呢?韩永生援引了“泉州制造2025”里的两段精辟阐述: ——支持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建立柔性和快速响应机制,推进产品多样化和定制化的生产模式,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和快速反应、迅速交货的要求,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协同的战略转变。 ——开展纺织、服装和制鞋行业从传统预测型推式供应链向面向市场的拉式供应链转型的管理优化工程,实现产供销的同步,提高库存周转的决定性竞争力。促进企业向终端市场驱动的以快速反应、高可得性、低库存管理为核心的服务型制造管理模式转变。 他以在泉企海天材料科技做的项目为例进行说明。在新的发展模式中,这家生产纺织面料的企业,不再是下游企业下订单,上游企业再进行生产,而是上下游协同合作,与客户一起创造价值。“第一步,通过信息化融合,上游企业可直接了解到销售情况,对卖得好的快速补货,卖得差的停止生产,同时根据客户需求研发生产新面料。这就使下游企业库存压力大大减轻,上游企业也可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这种战略联盟关系建立后,还可以引入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形成良性循环。接下来,企业可以仅用很少的货进入门店作为体验,而更加专注于研究消费者需求,产品设计师可通过网络等方式与客户互动,研发出更加个性化、更具独创性的产品。” |
- 2015-03-30解读“泉州制造2025” 对接中国制造创新战略
- 2015-03-30到2025年 泉州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
- 2014-11-21“泉州制造2025”掀开面纱一角 十年后跻身十强城市
- 2014-11-21让制造走向智造 泉州扎实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