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丑博笑半世纪 这几天,晋江高甲戏剧团新老两任团长庄伟国、曾文杰,正商量着清明节前要去池店镇庆莲寺,看望长眠在那里的柯贤溪和赖宗卯。 祭拜、怀念恩师,是剧团流传已久的传统。这次,庄伟国打算告诉师父赖宗卯,前几天剧团刚招了一批十五六岁的新人,足足有20人,是从700多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赖宗卯,精于高甲戏女丑表演,承袭柯派丑行表演艺术,著名高甲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柯派艺术第一代嫡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晋江高甲戏剧团原副团长,2013年2月15日病逝,享年68岁。 曾文杰也师从著名高甲戏“闽南第一丑”柯贤溪,只是比赖宗卯晚了18年。令他敬佩的是,师兄赖宗卯在人生短暂的68年时光里,有55年站在台上,给世人带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欢笑。 曾文杰说,师兄的大眼睛会说话,小脸机灵活泼,天生是学丑角的料,也深得恩师的喜爱。“那个年代,艺人都比较钟爱饰演武生武旦那样高大正派的形象,可师兄却偏偏擅长于歪眼挤眉的滑稽角色,更令人叫绝的是,尤其精于反串扮演女丑,比如从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到七老八十的老媒婆,单走路步法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师兄就能走出18个范式来。” “搞笑滑稽的动作,就是最好的肢体语言。”曾文杰说,现在回过来看,师兄就是中国的卓别林、憨豆先生。有一次,他去问台下笑得前俯后仰的外地观众,得到的答复是:“这还要听懂闽南话吗?看到那搞笑夸张的动作,我就忍不住笑了。” 高甲柯派丑行表演艺术是高甲戏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流派,它以丑行挑大梁,创造出非常完整的丑行表演系统。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这也是全国唯一以派为传承单位的,这得益于在传帮带中传“行”,而不是只传“角”。曾文杰说,师兄很注重这一点,教徒弟时,将丑行有关的所有系统知识,都一并传授,而且要求相当严格,没看到满意的表演,绝不喊停。 每当徒弟们想偷个懒时,就会听到卯师的叫喊,“不行!再来”、“再走一遍”。当时,徒弟们会心有抱怨,鞋子都走破了,“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美好珍贵的一段往事”。 然而,舞台上卯师是个严师,走下舞台,又变身为一脸亲和的慈父。庄伟国回忆,剧团外出演出,大家都同进同出,卯师也没有特别待遇,大家吃住在一起,待徒弟如儿子,没有半点的架子。即使退休后,卯师也天天照常上班,盯着徒弟练功、观看徒弟表演,也一如既往地手把手教着表演要领。 正是在卯师的不断继承、创新中,柯派丑角表演形式得以多样化,不但分男丑、女丑,还有公子丑、家丁丑、媒婆丑、丫鬟丑等10个丑角。如今,卯师虽已不在人世,但留下六七名嫡传弟子,均已成为剧团的顶梁柱,而且分20岁、30岁、40岁三个年龄段,形成了很好的阶梯式传承。 “在柯派丑角表演技艺薪火相传的传承链条中,师兄是其中非常关键、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曾文杰说,师兄穷尽毕生的艺术事业中最宝贵的财富,或许不是帮助晋江柯派顺利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不是以《金魁星》一剧拿下国家文化部文华表演奖,而是给后人留下苦学创新的学艺精神,和给那个时代带来弥足珍贵的欢笑。 卯师去世前仍惦记着这个心爱一生的事业,“要传好,别让这个火种灭了”。得知赖宗卯离世的消息,泉州著名戏曲剧作家王仁杰曾在微博上悼念,“柯贤溪宗师走了,赖宗卯老师走了,望后来者为泉州继绝艺,毋使‘柯派’湮灭。” 拜师14年的庄伟国说,“卯师”去世半年后,剧团就搬到世纪大道旁的晋江戏剧中心,有了新家,还不断有新人加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这些新变化,要是卯师还活着,他该会多么高兴”。 |
- 2015-03-28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区 泉州拟完善6个非遗专题馆
- 2015-02-20泉州对非遗传人实行三级生活补助 最多每年1万元
- 2015-01-14老张家的“妆糕人” 走近洛江区“非遗”传承人
- 2015-01-11闽南文化资源数据库已成体系 今年重点建设非遗图片库
- 2014-12-24千年工艺漆线流光 访漆线雕传承人黄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