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大师足迹前行 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名录的项目的,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个,居全国设区市第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个,是福建设区市首位。 目前泉州市已评选出五批市级非遗传承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61人(包括国家级38人,省级140人)。近几年来,也已有22人先后过世。 “只有保护了传承者,才能避免‘人亡技绝’。”泉州市文广新局社文非遗科谢万智科长说。 对于传承人来说,人们高喊创新,但并非创新就有出路;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这些年重视投入,也并非给钱就能解决问题。在民间大师逐渐谢世的今天,如何循着大师的足迹前行,仍然是一个全社会都需关注的问题。 创新,谨慎的创新 洛江区双阳前洋社区张厝村,曾被誉为“妆糕人村”,如今仅剩张明铁和杨艳珍两家在做。 杨艳珍基本传承了大师张志勤的技艺,平时主要接私人订单,制作相对简单的糕人,“年轻人都不做这个了,工序繁琐,利润太低。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平时做一点贴补家用”。 57岁的张明铁,则试图让这门手艺创新,让妆糕人更受小孩子喜欢。 张明铁尝试用海绵代替糯米作为原料来制作,“材料更轻,颜色也比较鲜艳,关键还克服了保存时间短的问题”。 更年轻的传承人,则尝试更多层面的全面创新,不再停留在玩物和祭祀用品上,而往艺术品和和收藏品发展。 1970年代出生的苏梵,是4位妆糕人在世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他做雕塑出身,创作中,结合现代工艺,添加防腐剂等,让妆糕人能永久收藏。苏梵还运用现代美学理念,在色彩和造型上下工夫。 现在,苏梵的“米塑坊”已有七八十名学员,还拥有10余个固定的学徒,俨然将走街串巷的老手艺变成了一个产业。他看好未来:随着泉州旅游文化市场的开发,各类非遗技艺将得到大发展。 但在泉州市文广新局社文非遗科科长谢万智看来,工业化、城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他认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脱离了聚居环境,以前通过师带徒、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就趋于消失。 如今,德化陶瓷、安溪铁观音、惠安石雕等都已产业化。在创新传统技艺的呼声之下,木偶头、花灯这些技艺,也在谨慎尝试产业化。比如木偶头,也有年轻人用机械雕刻,批量生产。手工雕刻的,主要高价卖给收藏家,而机械化生产的,则批发给木偶戏团等。这些都只是有限的尝试。 能做成奢侈品吗? 保护还是创新,往往不是那么容易兼顾的,有时甚至是冲突的。 谢万智认为,非遗文化侧重保护,一般不提倡创新,而要原汁原味地保留,“如果有创新,也是用用机器,是手段创新,但该手工的还是得手工”。 但是,如果单靠技艺和手工,很多传承人都陷入艰难。 从本质上说,非遗文化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比如制作一个江加走木偶头,传承人要花很多天时间,需要有很多技艺功底,但产品却没能卖得很值钱。 对于传统技艺,一些年轻人有着大胆的设想:这些手工能不能成为奢侈品,比如像西方的手工汽车、LV包?现实却是,即便是一些传承下来的手工产品,能赢得市场的古老工艺,其本质也是工业产品,而不是纯粹技艺的非遗工艺品。 谢万智说,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保护非遗文化,现在更多是由政府主导,将非遗文化纳入公共文化范畴,出台很多扶持政策,比如评选传承人,发津贴和工作补贴,举办展览推介等,而不是放任市场。根据他们的研究,在东亚文化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也越来越被重视。日本把非遗叫做“无形财”,传承人是“人间国宝”,给予很高的社会地位;韩国也营造传统社区,比如民俗村,来保护本土文化。 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副研究员许进中说,事实上,大多数非遗文化不是泉州创造的,而是在泉州保留传承的,“这些非遗文化,基本是唐宋等时期从中原迁移至泉州的,在这个偏安之地得以保存完整”。 随着市场化的进行,这些当年得以保存的技艺,在传承人故去后面临失传。比如安溪的蓝印花布制作技艺,代表泉州东方第一大港的福船制造技艺。这些技艺,如今只能用文字、影像保存下来。 |
- 2015-03-28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区 泉州拟完善6个非遗专题馆
- 2015-02-20泉州对非遗传人实行三级生活补助 最多每年1万元
- 2015-01-14老张家的“妆糕人” 走近洛江区“非遗”传承人
- 2015-01-11闽南文化资源数据库已成体系 今年重点建设非遗图片库
- 2014-12-24千年工艺漆线流光 访漆线雕传承人黄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