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图
中山路——光明之城独一无二的美丽,上个月,她被评为第一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作为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她是泉州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而这条路上的老百货,历经了泉州社会经济发展潮起潮落,亦是承载了老泉州人时代记忆的地标建筑。从北向南,移步换景:钟楼百货、泮宫百货、南国百货、建成百货——四大百货依然保留在老泉州人的记忆中。现实中因为搬迁、改造,它们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能在老街上觉察到些许遗踪,逛老百货的生活只属于记忆。
每一位泉州人心中都有一条自己的中山路,尤其是三四十年前的泉州人,这条街道的老百货几乎是他们童年、青年时期对于繁华的唯一记忆。本期专题采访了多位熟知中山路老百货的老泉州人,有店铺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他们的故事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老式玻璃柜台、木头货架上的搪瓷缸子、搪瓷脸盆、大手电筒、海魂衫……”在讲述中,大家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瞬间唤醒了他们休眠多年的国营百货印象,也反映出人们消费方式变迁的缩影,那种道不明的亲切感,正搭乘时光机扑面而来…… (赖小玲)
泉州的“王府井”:老百货引领潮流数十年
□策划:蔡绍坤 执行:赖小玲 朱淇齐 杨秋香
1952年8月,泉州市百货公司成立,原名福建省百货公司泉州市支公司,经营日用百货、纱布、针织、五金颜料、文化用品等。有1000多种商品,1956年增加到4000多种,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当时,很多物品均要凭票供应,这种习惯持续了30多年。
百货公司成立后,各个百货商场带动商圈开始崛起。中山路周边人口聚集,商业繁华,逐渐成为泉州人气最足的商住街。街道两旁柱廊式骑楼为行人遮阳避雨,建筑风格糅合南洋和闽南传统特色,成为老一辈泉州人口中的“泉州王府井”,除了最早诞生的南国、建成百货,南门百货也开始建立,建立时只有一层,1991年翻建成七层楼。上世纪60年代末,九间百货商场红极一时,九间百货商场开业时只有九间店,后来发展成二层十七间店面,当年的人气不逊色于当今泉州任何一个大型商场。
1979年,泉州钟楼百货商场正式开门营业。在商品相对匮乏的年代里,泉州钟百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宽敞的经营面积,成为当时泉州人最爱去的购物场所。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三五钟”被阿姨保养得很新,看不出是30多年的老物件。
老百货总是人山人海
那时候,百货的定位是综合化的,它力求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要。百货商店经营的商品几乎是无所不包,人们不必到鞋店去买鞋,去杂货店买扫帚,去服装店买服装,去帽子店买帽子……只要走进一家百货店,你可以买全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包括食品。
原泉州百货公司副经理、书记吴天助就经历过百货商店往昔的热闹场景。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的百货商店,总是人山人海。每个柜台上,都放着一个大大的算盘;在商场的天花板下,总是有着从各个柜台拉向高高的结算台的铁丝,在没有电脑的时代,这就是一种快速安全结算的方式。
在泉州,以售卖老国货立身的百货商店里,所有的商品都是分区分专柜放在柜台后面的货架上面的,一排排整匹的花布、一溜溜有着艳丽图案的暖瓶脸盆,一卷卷被卷成筒状的棉花……而货架前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钢丝发卡、纽扣别针、针头线脑……所有的商品都那么骄傲地俯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等待着有需要、有实力、有条件购买的顾客用指头指指点点,等待着营业员从柜台上取下交给顾客挑选,等待着被顾客小心翼翼地带回家。
那时候,姑娘们的周末休闲,喜欢到百货商店看着花花绿绿的商品,过一过眼瘾。而男同志来商店,多数是为心仪的女青年或家人购买一些刚上市以及时兴的商品。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1986年,许阿姨从九间百货买来的软尺和卷线。
在百货店上班很吃香
在当时,这些百货商店算是引领潮流的国营商店,每天伴着百货店里清晨的开市声、白天的买卖声和傍晚的客散声,成为那一带老街坊们最熟悉的旋律。
“在那个年代,百货公司很吃香。工资稳定、工作环境优越、名气大。更重要的是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前,百货商品的布料、自行车、收音机、手表等需要凭票购买,而泉州钟楼百货算是当时泉州中心市区第一家综合类大型百货店,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出和挑选百货商品。那时的百货商店,也是青年男女结婚前作为硬指标必须来的地方。每当遇到老百姓家中有嫁娶之事,晋江、石狮一带的居民都只有到泉州的百货商店才能买齐所需的用品。”原南门百货的副经理黄阿姨告诉记者。
原泮宫百货商店经理老蔡回忆说:“那时的百货商店,经常看到排队或是拥挤的人群,目标当然都是为了稀缺量少的商品。要买到这样的商品,可能意味着凌晨三四点钟的排队。所以,那时候常常是店铺一开,就迎来络绎不绝的顾客,有时甚至排起‘长龙’。逢年过节的,商店还没开门,就已经有不少人站在门口等待,这也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部分商品有限制供应。相当大程度上,顾客能否买到心仪的商品,取决于营业员:商品有没有、有多少、让不让你挑挑拣拣,都要看营业员的心情,把紧俏稀缺的东西留一些给朋友亲人,把好的留给关系户,应当是当时百货业的通病吧!”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传统百货商业模式逐渐走下坡路,商圈模式凭借虹吸效应后来居上并推陈出新,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1976年,林先生从九间百货买的相册。
南富北穷,搭乘时光机穿越半世纪
“南富北穷”,这是以前在泉州商业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谚语,南指的是泉州市区的中山南路,从当时的塗山街头到顺济桥一带,这里毗邻汽车站、内港码头。顺济桥是晋江、石狮、安海进入泉州的主要通道,中山南路则被誉为泉州的“南京路”。蔡永怀从小生活在城南片区。据他介绍,南门百货商店是市区的大商店,经营有几千种物品,店面面阔三十多米,纵深几十米,后面通五堡街,设立鞋帽、布匹、钟表、家电、文具、体育用品、化妆品等十几大类专柜。
记得上小学时,他就经常要到南门百货商店买铅笔、语文课用的格纸、削铅笔用的小刀、橡皮擦等文具,过年时,父母亲总要带着他到商店里挑选布匹,然后拿给裁缝师傅做新衣服,遇到家长心情好时还可以买布娃娃、塑料枪、积木等玩具,商店里特制两个大的玻璃柜,经常展示新产品,有事没事的时候,他总想往商店里走。
南门百货商店对面几十米也有一个大商场,临街四层,顶楼上有一个雄鹰展翅的塑像格外引人注目,称为“南国”百货商店。据蔡永怀介绍,“南国”和“建成”百货都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有着悠久的商业历史,上世纪70年代,它们被改为“特殊供应”商店,专营紧俏商品,出国转内销商品,但都要凭外汇劵才能购买,主要销售对象是华侨家属,“三五”座钟,“海鸥”照相机,“蝴蝶”缝纫机,“熊猫”收音机,“华生”电风扇,“永久”,“凤凰”自行车等名牌商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家里买来了第一台九吋黑白电视机,曾轰动亲朋邻里,一碰到热播的电视剧比如日本的《追捕》、《望乡》等,家里总是围满了人,许多人没地方坐只能站着看,剧中人物“杜丘”、“真优美”至今还令人难以忘怀。
蔡永怀有亲戚在晋江,当时那个村里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男女“对看”成功后,男子就要带女孩到“城内”的中山南路,先到侨光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然后到“远芳”饭店吃几个肉包,喝一碗肉羹汤,再到百货商店买一块丝巾或手帕作为定情物,据说这样子的恋情成功率很高。
泉州人结婚时要准备丰盛的“嫁装盘担”,都要到南门百货、“南国”百货、“建成”百货购买,崭新的棉被、床巾、枕头、脸盆、鞋袜、衣服是必需品,比较富裕的家庭还要购置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等三大件或五大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顺济桥逐渐破损,泉州兴建了泉州大桥,晋江一带的村民改走泉州大桥直通温陵路,码头外移,电视机不断普及,来侨光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商业中心北移,经营模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封闭的柜台式转变为开放的货架式经营,超市逐渐代替了百货商店,传统的百货商店不断消失,商业模式更人性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凭票排队去买布
对当时中山路上的百货商场,家住庄府巷的周阿姨如数家珍:“也就是那几家啦,从钟楼到南门,有钟百、九间、民主、建成、南国等几家百货商场。”
周阿姨说,因为家住中山路附近,从她小时候到长大成人,从牵着大人的衣襟到自己去买东西,她最常去的就是这几家,能去的也基本上是这几家。
“那时候的商场不像现在的什么都卖,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当时只卖日用品,吃的没有。一个商场里,布料一柜,毛巾、蚊帐、线类一柜,锅碗瓢盆一柜,灯具类一柜。那时候的灯具,也就是电灯泡、日光灯一类的,不似现在品种繁多、款式多样。”
“这些商场都是‘公家’的,老百姓要买日用品,除了去这些地方根本没地儿可买,所以每家每户,日常用品都得去这些商场购买,商场生意可想而知。而且,当时是要凭票购买的,不是你想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买布,布票就那么多,可家里兄弟姐妹多,那些布票根本不够用,我妈妈只好买比较便宜的蚊帐来给我们做衣裳,可蚊帐是透明的,我吵着不穿,我妈可能想到我是女孩子在家干活又多,就买了一块布给我做了件裙子,当时那种高兴真是难以形容。有时,我妈也会去泉通或是九间,买一种大手帕,回来自己拼接然后给我们这些孩子做衣服。”
周阿姨回忆说,有时,她妈妈还会到商场买布然后到泮宫口边上一家染布行染了颜色再拿到裁缝店里做衣服。
“上面说的大概是五六十年代的事。到了70年代,商场最大的变化就是布料,开始有了的确良、二合一、三合一等新布料。当时,一听说哪个商场进了新货,大家就会纷纷跑去,排队抢购。”
“几家商场卖的东西大同小异、价格也相差无几,我家一般是买布料的时候,为了挑花色,我妈才会几个商场都逛逛,因为每个商场进的布料花样会有所不同。”
周阿姨说,到了70年代末,市面上开始有一些“走水”的进口布料,商场的布料生意就慢慢淡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 购置嫁妆慢慢“攒”
以前住九间百货周边的林里楠和许雪娥夫妇俩,谈起对九间百货的印象,滔滔不绝,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百货商店满足嫁妆“排场”
走进林里楠和许雪娥夫妇家里,你很容易被他家那台“三五钟”洪亮的“当、当”打点声音吸引住,30多年来,他们俩曾先后买房搬迁等经过几次清理家杂而卖掉扔掉了许多旧物件,但一直舍不得放弃这台“三五钟”,它是许雪娥的嫁妆,见证了夫妻俩恩爱的半辈子,这台钟还是他们当年好不容易“走后门”从中山路九间百货购买的。
许雪娥住在打锡街旁,离泮宫口的九间百货也就三五百米,小时候就“耳濡目染”周边人结婚的“排场”——只要有人家要娶亲,当时的风气关心的不是新娘子长得有多漂亮,而是她有多少陪嫁。在那个年代,嫁妆很有讲究,吃穿用什么都得算上才行,家境不错的人家嫁妆得有“三大件”,而这些“三大件”都是从九间百货买来的。许雪娥家里不算富裕,所以,她十几岁就开始有意识地存工钱,晚上加班存钱,准备将来购置嫁妆用。1983年,她出嫁时,嫁妆还蛮“排场”的——包括自己购置的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三大件——这都是她陆续从九间百货购置回家的,“等攒够钱再一起置办是行不通的,当时很多东西要凭票才能买到,卖得‘紧俏’,不是有钱就一定买得回来”,许雪娥回忆说。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海鸥牌电风扇,1984年购于钟楼百货,这是一位老泉州人积攒了两个月的工资购买的。这台风扇让这家人清凉了几十个夏天。
扑救“九间百货”火灾
林里楠家里的老宅就在塗山街街头,离九间百货更近。他回忆说,一到过节,九间百货就人山人海,“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而这个位置属于中心,一直都是鲤城老城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周边是 “中菜市”、人民电影院、大名鼎鼎的金鱼巷等,“九间”的繁荣跟这些息息相关,大家买菜、看电影或逛街完,都会顺便逛一下商场,看看有什么需要添置的生活用品。加上 “九间”的店面多,规模大,卖的货品最为丰富齐全、精美,甚至引得华侨也会写信来让家人帮助采购货品。
2006年,林里楠曾参与扑救“九间百货”火灾。那天,正在“九间百货”旁散步的林里楠看到了火势,因为他对九间百货的地理位置比较熟悉,所以主动协助消防灭火。他说,看着旧的“九间”房屋(后翻建)付之一炬,林里楠心里有着些许不舍和悲伤,有时路过,总有一种记忆,让人觉得早已遗忘,虽然九间百货的多数店铺已转为私人租赁或自有经营,服装、鞋店、精品店、珠宝店是其主营方向,但每次散步于此,林里楠感觉那些昔日的岁月又会像油画一样浮现在面前。不过,他总在不经意间放慢了脚步,在陌生中寻找曾经的熟悉,恍如昨日。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张小泉剪刀这样品质的剪刀,在当时的百货商场可是大家抢着要的“香饽饽”。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糖果罐,上个世纪70年代在钟百购买的。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蝴蝶牌缝纫机,购买于1980年在南门百货,一位老泉州人的嫁妆。当时“三转一响”之一。
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老式手电筒,1985年购于泮宫百货。这是当年家中必备的小家电。因为当年交通不发达,走夜路这是必需品。同时也是电工师傅的标配。因为可以带着它检查线路。
公私合营后的泉州中山南路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