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安溪人的幸福密码:压缩“三公”经费 增加民生支出

2015-06-26 08:15:05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坐落于安溪蓬莱镇的安溪第十五小学。

财政铺路,城乡环境更宜居

从今年开始,安溪县24739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在安溪县社会福利中心,91岁的五保老人谢桂英说:“我们住在这里很幸福。政府不仅免费供养,定期为我们检查身体,每月还给零花钱。”

谢桂英的幸福晚年,得益于安溪县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持续投入。

2011年以来,该县累计落实扶贫帮扶资金2.88亿元,减贫3.96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3148套、福利院12家;基本实现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仅体现在社会保障等软件指标上,也离不开城市环境、生活环境的打造。

72岁的刘石宏大爷,尽管儿女们在上海买了房,但还是喜欢和老伴住在安溪。之所以不想离开,刘大爷的理由很多:有老朋友,有好山水,有好环境。在刘大爷的眼里,这几年,安溪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城市更宜居。他对记者说:“生活在这样的绿色小城市里,比较悠闲,幸福指数很高。”

“走出家门,就是龙津公园,我和老伴每天在这里早上晨练、晚上散步,真是惬意。”夏日傍晚,正在公园散步的张来年大爷对记者说。如今,每天像张大爷这样来龙津公园亲近自然、放飞心情的市民有好几千人。

记者来到位于县城的大龙湖畔,但见3.2公里长彩色沥青自行车慢线道在绿化带中蜿蜒穿过。散步的中年人、打太极的老者、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扶老携幼的小两口……忙碌一天的人们,在茶都公园至东二环西溪大桥处城市慢线系统,恣意享受着休闲慢生活。

近年来,安溪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引入了“慢生活”的概念。据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刘艺锋介绍,围绕“慢生活”理念,安溪县投入1.5亿元,完成建安大道两侧景观立面改造和县城夜景工程改造;先后投入10多亿元,建设龙凤山、金钱山等一批公园,林地绿化率达90.1%;投入3亿多元,建设大龙湖诗词长廊、茶都木栈道、湾美景观长廊、茶文化长廊、自行车道、步行道。

按“疏朗大气、功能完善、青山绿水、路网通达、宜业宜居”的理念,安溪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城区面积已达26平方公里;新增城市慢道18公里、绿地128.9万平方米、休闲广场11.2万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66.5%,安溪也因而荣膺中国2014“最美丽县”、“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城乡一体,协调并进。安溪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对15个村庄实施“千村整治”,投入4亿多元整治“点线面”环境,宜居环境项目完成投资52.81亿元。

“文化小康工程”的实施,让安溪农民精神面貌变了样。每当夜幕降临,在湖头镇的美溪公园、俊民体育文化广场上,人潮涌动。

2008年以来,安溪县正式启动“文化小康工程”,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宣传栏等建设。目前,该工程基本完成,所有乡镇都有文体活动中心,全部建制村拥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宣传栏。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