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美古渡 安溪通往海丝的窗口
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曾是安溪北线地区贸易和交通枢纽,见证泉州海丝文化
千年魁美古渡口,如今已成现代新城镇。(航拍)
毗邻安溪县清水岩景区的蓬莱镇美滨村,西溪从村子里流过,岸边是卵形溪石砌就而成的渡口和溪廊,这里就是延绵了一千多年的魁美古渡口。早在宋元期间,魁美古渡就是安溪北线地区的贸易和交通枢纽,将安溪的茶叶、陶瓷运送出去,可谓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线。近日,记者一行来到美滨村,探访暌违许久的魁美古渡。
□早报记者 傅恒 颜雅婷 王柏峰 实习生 郑志雄 文\图
古渡至今保存完整 何时建成无人知晓
魁美古渡位于蓬莱溪与晋江西溪的交汇处上游,是晋江西溪流经金谷到蓬莱美滨河段的渡口。顺着美滨村古街里的一条石阶拾级而下,就能看到晋江西溪潺潺流去,村民在水中撒网捕鱼。在溪边,有约500米长的魁美渡口和溪廊。渡口全部由鹅卵石铺砌而成,最宽的地方有二十多米。随着水流日复一日地冲刷,鹅卵石都已被磨得光滑。
古渡边上绿树成荫,最惹人瞩目的是十几棵成排伫立的大榕树,美滨村村民刘姜源说,曾听祖辈提起,原本岸边有栽种了18棵大榕树,被称做“十八罗汉”,是美滨村的一大景观,可惜近年来死掉了几棵。古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浓荫蔽日的屏障,是夏日乘凉的好去处。
而说起魁美古渡是何时建设的,村里的老人们也不知晓。“魁美古渡历史悠久,虽然准确的建造时间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至少从宋、元时期就开始使用了,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美滨村委会主任刘锦顺说。
经历沧桑岁月,渡口的溪石已被磨得光滑。
输送茶叶、瓷器 古渡口曾盛极一时
据刘锦顺介绍,从地理上来看,穿过渡口向东而去的晋江西溪,发源于安溪桃舟乡,流经永春、安溪、南安,至丰州与晋江东溪汇合,流入晋江干流,最终流入泉州湾,是水上的交通要道。刘锦顺表示,魁美古渡水流较缓,适合泊船,其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蓬莱的‘窗口’,扼蓬莱的‘门户’。”正因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历史上的魁美渡口,樯帆云集,商船川流不息,货物往来十分频繁。
据介绍,早在宋、元、明、清、民国时期,承担安溪北线乡镇客、货运输的帆船,不能通过当时还未凿开的伽楠险滩,只能到魁美渡口上下客人、装卸货物,魁美渡口也盛极一时。据《蓬莱刘氏族谱》记载,安溪北线的商贾,把当地的土特产品如瓷器、竹木器、茶叶等,靠肩挑到魁美下船,转运至世界各地,而从外地运来的货物亦经魁美以至各地。凡船只往来,货运装卸都须通过魁美古渡渡口把关,因此又有“魁美海关”的美誉。
安溪盛产的陶瓷、茶叶都是经由魁美古渡到达泉州港,再由“海上陶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从而畅销海外、享誉盛名的。除此之外,蓬莱镇明、清时代华侨建筑房屋使用的石砻石雕、海外瓷砖,以及清未、民国时期缅甸华侨在魁美建设房屋所使用的水泥也是通过水运到达泉州港,再运抵魁美渡口的。
见证“海丝”文化 村民望渡口重现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彭亭大桥的通车和公路的逐渐建成,货物运输和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更快捷方便的选择,盛极一时的魁美渡口也逐渐被弃用。如今的魁美渡口,已经不再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运输节点。美滨村的少壮劳动力,已经不再以码头为生,多数人出门在外奔波。
但荒废的魁美古渡仍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北京大学教授、国际文化旅游专家、国家丝绸之路旅游总体规划常务副组长乔然今年来到安溪参观考查时曾表示:“刺桐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古海港,而安溪是古港之根。魁美古渡曾是安溪北线地区的贸易和交通枢纽,见证着泉州的‘海丝’文化。”
如今魁美古渡周边,仍保存着完整的古码头商业结构,船坞、货场、古街一应俱全,依稀可见当年商业繁荣的景象。“魁美古渡迄今为止,是整个晋江保存较完整的古渡口,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渡口的荒废,我感到很心痛。”刘锦顺望着潺潺流动的溪水,“我希望魁美古渡能再现辉煌。”
古榕树陪伴古渡走过不知多少岁月
古渡岸边祀奉“普渡公”的石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