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乾隆时期南安县村民土地纠纷 县太爷咋审?

2015-12-01 09:50:00 刘淑清 夏鹏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当年县太爷为村民土地纠纷作出的审判文书复印件

东南网12月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淑清 夏鹏程 通讯员 刘扬宇 文/图)“升堂!威武……”提到县太爷审案,你是不是首先想到这样的场景?今天,“发现”之旅第四站,走进南安市档案馆,一份清乾隆时期的县太爷审判文书,带我们穿越时空,听听那时候的“庭审”现场说了些啥。

村民“土地纠纷” 县太爷出面调解

在南安市档案馆,存有一份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县太爷审判文书。该珍贵档案为复印件,(原件在南安官桥九溪沈氏村民手中),全文共计700多字,详细记述了“案情原委”和“最终判决”。就此文书,泉州海交馆考古部的林瀚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当时,南安县三十七都(现南安官桥)的沈森良一族买下黄书渊的一座山。郑氏、蔡氏、郭氏、林氏等,不顾山主已换,依旧上山樵采,沈氏一族遂将他们告之。而本案缘起,主要是沈氏子侄进山樵采,遭到郑、蔡等阻挡,起了争端。

早在上一年(乾隆四十四年)9月23日,南安县令就已进行堂讯,判定此山为沈森良族人所购,要求郑、蔡、郭、林等人向沈氏认税,对于殴打沈氏的郑晏、林亲等人重责三十大板。但郑、蔡等不遵判决,依旧强行进山樵采,以致沈氏再次提出“申诉”。郑、蔡、郭、林等认为,之前他们已经向黄姓认税了,因此可继续樵采;沈氏一族则认为,他们已买断此山,沈氏子孙生时可樵采,死后可葬山。对沈氏控称郭习等人拔蹂田苗、王衷等人抢剥等情形,堂审结果认为并不是在场亲眼所见,所有纠纷都因争割山草引起,故由官差出面,黄、沈两家到场划定给管之界,这件事才算收官。

而此类事件,林瀚表示,在明清碑刻上并不少见。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