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旅游待春暖花开
□本期执行:早报记者 张素萍 李菁 胡彦明 文/图
2013年,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同年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节吸引了全球目光;2014年,泉州举办“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和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文都”形象自此深入人心;2015年,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泉州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伙伴们共襄盛举;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和元宵晚会均“看上”泉州,海内外亿万观众聚焦泉州……
左手“东亚文都”,右手“海丝先行”。近年来,泉州的文化浪潮使得城市知名度空前高涨。据统计,今年春节黄金周,“春晚效应”凸显,来泉游客同比增长16.8%,实现旅游收入近15亿元。然而,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到泉州过夜天数平均仅1.8天,游客人均消费仅848元,低于全国人均1209元的平均线。这些数字与热门旅游目的地相比,仍有相当距离。
如何借助文化“东风”,真正让泉州旅游迎来“春暖花开”?记者就此采访旅游达人、从业者及相关部门,探析一二。
800多篇游记中 驴友对泉州的“爱与痛”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著名主持人李佳明来泉担任央视春晚东会场主持人,并在泉州生活了半个月,走访了西街、中山路、花市、早市、古玩集市等。之后他撰文称泉州是“有情有韵有容之城”,并点赞泉州文化。那么,你知道自己每天生活的这个城市,在外地游客眼中是什么样的吗?
“国内再也没有另外一个地方有如此丰富的宗教文化,让你来一百次也看不腻。”“泉州的老城区只能暴走。所以如果你到泉州来,请准备好一双好走的鞋子。”“从地图上看,泉州到处都是庙,我甚至觉得这个城市的庙宇比酒店多很多。”……这是国内某知名旅游网站上,网友写的800多篇泉州游记中的部分记载。近日,记者仔细研读这些游记,采访外地游客和资深驴友,变换视角了解他们对于泉州这座古城的“爱与痛”。
众多外地游客被泉州的宗教文化深深吸引
闽南特色民宿春节假期火爆
故事
五次来泉:“我是泉州最虔诚的信徒”
“这是我第五次到泉州,希望明年能在泉州过春节。泉州能一次又一次留住我的理由是,国内再也没有另外一个地方有如此丰富的宗教文化,让你来一百次也看不腻。”正月十二,武汉的周小姐和家人来到泉州准备过元宵。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2012年的一天,周小姐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泉州的介绍,开头的这句话深深吸引了她。作为一个宗教和民俗文化的爱好者,她细细研究了泉州的宗教和历史文化资料后,爱上了这个被称为“佛国”的城市。“这个城市,走几步就有一座庙宇,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摩尼教,还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拜王爷文化,都十分有趣。”周小姐说。
2012年11月,她和两位在豆瓣上认识的、同样热爱宗教文化的朋友来到泉州。这一次,她在泉州住了三天。三天里,他们只做了一件事——在泉州找庙宇。从天后宫开始,关帝庙、元妙观、开元寺、承天寺、少林寺……三天时间里,她数不清自己到过大大小小多少个庙宇。
打开手机地图后,周小姐“震惊”了。虽然来前便知道泉州在宗教上的繁荣,然而地图上密密麻麻被标注的庙宇数量,却让她不敢相信。“从地图上看,泉州到处都是庙,我甚至觉得这个城市的庙宇比酒店多很多。”她说,三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看遍泉州的宗教场所,离开泉州的那一天,她便知道自己将成为“泉州最虔诚的信徒”。
2012年起,周小姐每年都到泉州来。不同于第一次,出发前她不再做详细的攻略,而是到达后打开地图,寻找一座座没有去过的庙宇。有些被标注的庙宇位于居民的家中,却开放让信众供奉。开元寺、承天寺等庙宇每月的“勤佛”,以及其他丰富的祭祀活动,守庙人娓娓道来的历史故事……这些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景观”,一次次地留住了周小姐。
除了走不完的庙宇,美味的小吃和物美价廉的住宿条件也让周小姐舍不得离开泉州。“姜母鸭、面线糊和四果汤是我的最爱,我推荐好多武汉的朋友来泉州吃小吃。泉州住宿也便宜,三四百元就能住到很不错的星级酒店,西街的民宿也很有特色。”她说。
“来了五次,我还是没有看够泉州。但每次我最纠结的就是交通问题。泉州的景点比较分散,搭乘公共交通没有那么方便,自己租车又得担心停车问题。希望今后各个主要景点之间能够设置接驳车或者直达的公交车。其实泉州可以整合出一条特色宗教旅游路线,在国内大力推介,一定会受欢迎的。”周小姐说。
西街古早味让游客流连忘返
故事
资深驴友:“西街古早味留住我的心”
“其实我原本并没有计划到泉州,而是准备在厦门待一周。但是在厦门住民宿时遇到一位驴友,他告诉我泉州的古早味生活很值得体验。”浙江的王小姐说,去年年底,她带着5岁的女儿到泉州住了两天,体验了西街的古早味生活。
从厦门来到泉州之后,她和女儿住进了西街一家民宿。她从来没有想到,一条遍地古迹的街道没有被开发成充斥着旅游商品的商业街,而是保留了完整的古早味市井生活。民宿是红砖闽南古厝改建的,改造后没有任何现代痕迹。“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误以为自己在这已经住了几十年。早晨,驴友和老板一起坐在厅堂里品铁观音,喝完茶大家慢悠悠地走到街上吃一碗面线糊,开始慢节奏的一天。”她说。
西街众多的小巷无处不令她惊喜。“别的地方,老房子是景点,是古迹,而这里的一切历史却都是生活。西街上卖的不是旅游商品,而是老街居民们的生活所需。香烛店、润饼店、杂货店,排队购买商品的都是居住在附近的人,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的游客瞬间就能融入泉州本地的生活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游客感。”
作为一名资深驴友,王小姐并没有赶着参观泉州的著名景点,而是带着女儿慢慢地走在泉州的一条条老街巷里。“遇到她感兴趣的店,我会鼓励她进去,在里面花上一两个小时也没关系。我要让她知道,这样的古早味慢生活是很难得的,旅游的真谛不是奔波,而是感受不同城市的生活和文化,西街的味道也许她长大以后再也无法经历到了。”走走停停,母女俩逛遍了西街、中山路、涂门街。“只有把自己变成这里的市民,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城市,才算真正来过。”
“像西街一样的古早味生活,在其他城市的旅游景点里是找不到的。虽然这里在旅游配套上仍有很多空白,对于游客来说也没那么便捷。但是,这是最最可贵的。国内已经不缺充满商业味道的古城,缺的是这种原生态的古早味生活旅游体验。”王小姐告诉记者,她愿意再来泉州,这里的古早味已经留住了她的心。
游客心声
驴友戏称游泉州得有一双好鞋
泉州能留住你多久?让我们一起看看国内知名网站上的泉州游记和资深驴友们的说法吧!在泉州,最令他们纠结的是交通不便捷,“走得脚痛”;最令他们迷茫的是景点太分散,未统筹成特色旅游路线不知从何逛起;最令他们遗憾的是古早味的文化演出太少,看不够甚至看不到……
泉州能留住你多久?驴友:“心爱但脚痛”
向往 驴友来泉州 大多停留三天内
“我在泉州停留了三天,行程不紧不慢,看了很多风景,也有很多遗憾。”驴友小林说。
记者在国内某知名旅游网站上,看到了来自网友的822份泉州游记。通过不完全统计,驴友们在泉州停留的时间大多在三天内,停留五天的仍占少数。在发表游记的驴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泉州本来并不在他们的旅行计划中,不少人到达厦门、福州等城市之后,通过其他驴友了解到泉州,便临时改变行程前来游玩。
“说起这次泉州的旅行,我十分非常极其感谢当时在网上看到的某一篇厦门游记。这篇游记下有位驴友跳出来大喊一声‘厦门的小吃算什么,那些小吃真正发源地都是泉州’。作为一名敬业的吃货,我萌发了到泉州的想法,而不是把假期全耗在厦门。来了以后,我大喊一声,我喜欢泉州!”驴友小陈说。
泉州小吃是吃货们的最爱
脚痛
交通待完善“需要一双好鞋!”
“泉州的老城区只能暴走。所以如果你到泉州来,请准备好一双好走的鞋子。所以如果你到泉州来,请准备好一双好走的鞋子。所以如果你到泉州来,请准备好一双好走的鞋子。重要的事情要说三次。哈哈哈哈哈。”
一位驴友在游记里呐喊,因为她觉得泉州的公共交通系统仍待完善。游览完清源山,下山之后她已经没有力气,却发现公交车很久才有一班,最后只能拜托要下山的泉州市民让自己搭顺风车。
“网上查,从机场打车到酒店只要30元,结果司机漫天要价,张口就说要80元,不给打表。泉州这么迎接粉丝,真的好吗?一下子对泉州的印象就有了点说不出来的感觉。隔天出门,又打了辆车,其实12元可以到了,司机直接开价20元。商量了一下,15元成交!”另外一位驴友“吐槽”了泉州的出租车。
迷茫
景点太分散缺乏统筹不便出游
“泉州是宗教文化圣地,可是在外地游客的印象里,只知道开元寺、关帝庙和清真寺。查到的资料里还有一个草庵,有全国唯一的摩尼教佛像,可是实在太远了,自助前往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太高。来了泉州以后,发现值得参观的寺庙还有很多,是否可以考虑统筹一条特色的宗教旅游路线呢?”驴友小陈如是说。
不仅仅是庙宇分散,泉州的知名景点也较为分散,自助前来旅游的人们想要去县市区的景点显得有些“奔波”,一个拥有发往各景点车辆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景点之间的接驳车成为他们最大的期盼。市民小黄曾在市区一家民宿内帮忙,他告诉记者,以往来民宿住过的游客,都反映过同样的问题,泉州的旅游景点缺乏统筹,导致游客出游没那么方便。
闽南特色伴手礼受青睐,驴友期望泉州要保留自己的味道,“别变成丽江”。
期望
古早味别丢“不要变成丽江”
“古早味的西街、中山路依然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存在着,不像丽江古城、苏州平江路、凤凰古城、桂林阳朔那样,打着古城古街坊的招牌,卖的却是全国各处都有的旅游商品。古早味在远来的游人看来是最值得庆幸的,这是一个没有到处戳个圈儿写个‘拆’字儿的地方,是个不浮躁不做作的地方,满足了我对于异乡风土人情的各种好奇并能自在轻松地触碰之。”驴友小王写道。
“在西街这样的老街上漫步,我看到的是本地人排队买春卷皮,阿嬷们出售穿成串的花朵,草药店铺、早餐店、香烛店……这样的市井生活,而不是明信片、咖啡店、奶茶店、西餐厅、酒吧、手工作坊这类和义乌小商品一样席卷神州各旅游景点的所谓‘慢生活方式’。”驴友小陈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曾做过调查,他告诉记者,不少驴友最怕泉州丢掉古早味。“他们不希望西街上有很多的伴手礼店、奶茶店,以及和闽南特色无关的所谓小吃店。如果西街的发展会丢失了古早味,一些文青驴友甚至不希望泉州成为更多人的旅游目的地,因为他们希望留下这一片净土。”他说。
南音等泉州特色演出偏少,游客觉得看不够。
遗憾
南音木偶梨园戏特色演出太少
来过泉州五次的周小姐很遗憾,至今她仍未能好地听一场南音,看一场梨园戏和木偶戏。“我问过泉州的朋友,梨园剧院和木偶剧院是否每天都有演出,他们说没有。本地人甚至不清楚剧院里是否有定期的演出。”她说。
去年夏天,她多方询问哪里有师傅可以短期教授她南音,但是并没有打听到。“南音是闽南文化的活化石,很多外地人都很好奇。来泉州之前,我以为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南音表演,后来发现能听南音的地方非常少,想要随性到剧院看一场梨园戏也是不可能的事。我曾经以为,泉州人人都会几句南音,了解几段梨园剧,但是年轻人似乎都不太懂。”周小姐对自己没有机会深入接触闽南传统戏曲而遗憾。
“路过木偶剧院,问了一下,没有演出。木偶戏是泉州的特色,可惜它要年初九才开始演出,为什么过年期间不能多安排几场演出呢?今年泉州成了春晚分会场,木偶还上了元宵晚会,不知道平日里的表演是不是变多了?”驴友小王问道。
小王去年春节独自在泉州旅游了五天,对这里的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可是她却没能看到一场演出。她希望下一次来泉州时能够碰上正开门演出的木偶剧院和梨园剧院。
延伸阅读
泉州旅游大数据
去年,泉州曾入选“中国入境旅游综合市场吸引力最高城市”第三名,并位列外省来闽旅游过夜人气城市首位。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泉州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约10%,是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9.6%。与此同时,去年泉州GDP是6149亿元,接近全省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7年居全省首位。
今年春节黄金周,泉州实现旅游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18.3%,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8天。放眼全国,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游客人均消费1209元,泉州仅848元,低于全国平均线。
泉州拟成立文化旅游集团
常态化文化演出更能吸引游客深度游
“春晚效应”让泉州名扬四海,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8天。这个数字,在旅游业界属于介于“热线”和“冷线”之间的“温线”,也就是泉州并非热门线路。
如何吸引并留住更多游客,成为泉州旅游业的首要问题。泉州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泉州的软硬件离游客的期待还有多少距离?早报记者就此采访旅游达人、文化旅游从业者和部门。
A【现状】
资源多而散 各自为政留不住游客
“泉州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资源犹如满天星,多而散,没有月亮,缺少拳头产品……”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春晚效应下,今年春节泉州的人气明显比往年旺,这说明泉州并非没有旅游资源,而是还未找到好的方法,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
“各自为政无法改变零星分散的格局。”王景贤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创新管理体制,打破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的格局,甚至成立文化旅游委员会。
对此,泉州清源山管委会副主任陈江海也曾表示,目前泉州旅游单位各做各的,一个景区可能有数个分管部门。“有些酒店不愿摆放旅游宣传单,认为与己无关。事实上,若能勾起游客深度游的欲望,对酒店对景区都有好处。”
软硬件不足 车位难寻山区酒店偏少
泉州市旅游局介绍,近年来,每逢黄金周,来泉游客可谓遍布全国。其中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游客约占外省游客的一半,其中不少是以家庭、朋友自助游的形式来泉。
游客增多的同时,也暴露出泉州旅游在软硬件上的不足。比如景区交通较为混乱,停车场容量不够,车位难寻;游客构成中,散客比重过大,团队游客较少;山区县市的宾馆、酒店数量偏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的需求等。
“缺乏一批训练有素的文化旅游推广者。”石狮中国旅行社总经理蔡英展说,导游的素质、服务以及与游客的互动,都直接影响游客对泉州的印象,好的导游会带来“回头客”。然而,泉州地接导游的整体素质偏低,提升本地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B【建议】
宗教牵手“海丝” 开拓阿拉伯客源
王景贤建议,把“海丝”文化和宗教文化结合起来推广,尤其是向“海丝”沿线国家和穆斯林国家推广。“泉州有相当多的‘海丝’文化遗存,但推广应该集中面向‘海丝’沿线国家。可以把‘海丝’文化遗存点串起来,与‘海丝’沿线国家互动”。
王景贤说,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多种宗教在泉州繁荣共生,这个特质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应该深入挖掘这种独一无二,以宗教文化为核心,把泉州与宗教有关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宗教游’线路。值得注意的是,只是把景点串联起来还不够,还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其内涵,然后重点向穆斯林国家推广。”王景贤说,宗教文化对很多阿拉伯国家有着特殊意义,泉州的宗教文化应该面向世界,走“国际化”路线。
无独有偶。蔡英展也认为,如今泉州在建设21世纪“海丝”先行区,应进一步加强到“海丝”沿线国家宣传推介的力度。
集中“造月” 打造拳头产品
蔡英展给记者算了笔账:根据去年的旅游收入和人数,算起来泉州日均游客量近14万人。试想,如果让来泉的游客都能在泉州多待一天,人均带动消费200元,那么泉州每年旅游收入就能增加100多亿元。“如何让游客留下来,的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泉州旅游市场化水平不高,还未真正地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蔡英展分析,如今游客需求多样化,除了串联景点、梳理线路之外,也得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产品。建议部门加大力度,集中力量有计划地打造一个重点景区或项目,打造拳头产品,使其成为一张“王牌”,游客来了一定要看,而且看一天还看不完。比如,泉州可以利用海岸线资源,打造一个海上项目;或建一条汇集了泉州各地特色小吃的“夜市”。
王景贤也认为,应先点亮一盏明灯,再以点带面,才能把泉州的品牌打响。“目前泉州对外推介感觉‘泉州遍地都是宝’,宝贝太多了,别人可能一个都记不住。这就好比开文化超市,什么都有但毫无特色。”
增设文化民俗体验点 打造常态化大型演出
对于来泉游客散客比重偏大的现实,泉州建发国旅总经理杨巍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旅游趋向散客化,跟团游慢慢萎缩,这是不可逆的。”杨巍说,旅行社只有主动适应,推出适合散客的服务才能继续生存。
“其实,散客化对泉州是有利的。”杨巍认为,泉州古城以小街小巷为主,更适合背包客自由行,因此挖掘文化民俗等体验性的旅游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古城目前已有民俗、茶馆等业态,但仍然相对保守,建议增设文化体验点,让游客觉得好看好玩,还能感受闽南家庭的生活细节,这样更能吸引游客深度游。
蔡英展建议,可以利用当地木偶戏、南音、拍胸舞、梨园戏等特色文化,在古城打造一台常态化的大型演出。
C【部门】
拟成立文化旅游集团 整合盘活旅游资源
泉州市旅游局介绍,今年泉州将继续壮大旅游产业总量,做足旅游产业文章,使旅游业成为泉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其中,包括打造时尚工旅、滨海雕艺文化、“茶+旅”、 “香+旅”、“瓷+旅”、“石+旅”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旅游产业众创众筹,鼓励开设旅游众创空间、创客基地等。
针对杨巍所说的“智慧旅游”建设,记者获悉,今年泉州将继续开展智慧旅游景区、酒店和城市等试点,加快市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惠安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安溪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晋江机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主要交通枢纽、城市和景区的“无缝对接”。
据透露,今年泉州将加快旅游改革创新,拟成立文化旅游集团,把清源山、九日山等旅游资源打包整合,并尝试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进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打响泉州旅游这把好牌。由于,文化旅游集团涉及景区、旅行社、酒店、交通等各方面,目前实施方案还在酝酿中。
他山之石
长隆:打造营销盛事与香港合拍电视剧
在广州,也有句话叫“不到长隆,不算游过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是目前广州地区首席景区,是游客到广州必游之处。
景区成功奥秘何在?据报道,长隆集团在项目运作时,剑指向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水平,创造了许多世界或全国第一。
长隆在营销上不走寻常路。数年前,长隆与香港无线合作20集电视剧《人生马戏团》,剧作以长隆景区为拍摄基地,以马戏为主线,在香港市民中产生了极大反响,成为植入式营销的成功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