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泉州数控一代> 头条 > 正文

高端智能装备看定制 科技创新经验学硅谷

2016-03-02 10:19:1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泉州打造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数控一代”升级版重要关口,科技部门邀请院士专家,面对面为企业和部门支招—— 高端智能装备看定制 科技创新经验学硅谷

段正澄作《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讲座

核心提示

1日,一场围绕“创新驱动”的头脑风暴,在市行政中心激荡。

在当天的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正澄带来《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的专题报告;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驻硅谷联络处主任、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创新研究院兼职教授谈锋则以《探析硅谷成功经验 提升泉州创新能力》为主题,呈上精彩演讲。报告会由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组织。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以来,泉州市全力组织实施“‘泉州制造2025’产业创新科技引领行动”,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泉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加快催生新经济增长点,院士专家来泉州,带来宝贵经验,恰逢其时。

或高屋建瓴,或他山之石,两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让泉州各级各相关部门、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众多企业的负责人在创新意识的深化中,锐意推动全市转型升级。

□记者孙灿芬 许雅玲 陈晓东 文/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 顺应互联网时代 加快“泉州制造2025”

人物名片

段正澄:

湖北武汉人,193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参与《中国制造2025》讨论。

谈国内制造业现状

规模世界第一 但“大而不强”

“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但仍‘大而不强’。”谈及国内制造业发展现状,段正澄一针见血。

段正澄说,“不强”的具体表现为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仍低水平运转。相形之下,发达国家创新驱动有力,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增材制造(3D打印)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三大方面的变革不可忽视——

第一,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

第二,产品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第三,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综上,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段正澄说,这是必须认清的现实。

谈制造业发展未来

“中国制造2025”引领制造强国梦

当互联网时代席卷全球,段正澄说,包括互联网、信息等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业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对制造业泉州而言同样如此。

“因应新形势,‘中国制造2025’正是国家力争‘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部署中的第一步。”段正澄指出,按照这一部署,到2025年,我国基本实现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制造技术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转型。

最终,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内制造业将出现四大转变:

——创新驱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质量为先,由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

——绿色发展,由资源消耗大、排放多向绿色制造转变;

——结构优化,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谈制造业根本性变革

将从大批量生产到大批量定制化生产

段正澄特别还提到,眼下,制造业发展阶段已从数字化、网络化逐渐发展进入智能化。所以,正如“中国制造2025”所定位,智能制造将是中国制造未来的主攻方向。通过智能制造,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提升,污染排放水平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更重要的是个性化定制的生产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在段正澄看来,从大批量生产,到大批量定制化生产的里程碑式变革,正是未来整个制造业系统将迎来的根本性变革。“未来的制造业,不是我生产什么,你购买什么,而是你需要什么,我生产什么。”段正澄说,这简短话语表达的题中之意,就是德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工业4.0。

智能制造的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当然也相对滞后,但段正澄在报告中举例说,尽管如此,大可不必妄自菲薄。经过国内部分科研课题组与相关工厂、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包括大型螺旋桨加工切削力自适应控制、精度闭环控制的数控曲轴高速磨床、激光切割焦点位置自适应控制等在内,一系列“泛”智能化功能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

谈泉州印象

文化名城和制造大市引人入“胜”

出生于1934年的段正澄院士,已是耄耋之年。心态十分年轻的他在讲座上戏谑地自称“我是80后”。

翻看履历,这位“80后”可不简单——长期活跃在先进装备创新研发的第一线,致力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机械加工自动生产线、数字化加工装备、数字化放疗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不仅如此,他还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讲座伊始,段正澄院士还谈及自己的泉州印象——“泉州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可以说是世界范围的历史文化名城。”他这样褒誉。而就自己的专业范围,他表示,制造业有良好基础的泉州,是“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这些都吸引他来到这里,对泉州制造产业和制造企业做一次实地的探访,相信将为自己的研究带来助益。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驻硅谷联络处主任谈锋—— 用“硅谷经验”提升泉州双创能力

谈锋作《探析硅谷成功经验,提升泉州创新能力》讲座

人物名片

谈锋:

现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驻硅谷联络处主任,专职从事中国高新区与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和海外拓展、发现与吸引高端人才回国创业、辅导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以及协助国内城市和高新区与硅谷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工作。多年来,谈锋对硅谷的创新、创业与孵化的生态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为硅谷创新创业研究专家,谈锋曾任《硅谷优势》、《硅谷百年史》等著作的总译审。多次应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邀请,为国家级孵化器主任培训班做硅谷创新培训。

“硅谷经验”一

探索产城人融合新发展

眺望太平洋彼岸,美国硅谷的先行者们率先带来了科技的力量,为人类的未来打上一幅充满想象留白的草稿。而在硅谷工作了27年的谈锋却在开场白中一语惊人:“去掉你心中关于硅谷的想象。”

谈锋带来2015年硅谷经济指数与大家分享。他谈到,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以南50公里处的谷地,它从果园华丽转身,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创业的中心。目前拥有300万人口,占美国人口总量的1%,但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有38.8万人从事高科技创业,25万人从事创新服务业,2015年硅谷风投额达244.7亿美元,占全美的41.6%。硅谷的高速发展说明环境搞好了,才能吸引高端人才;有了高端人才,企业才能聚集;有了环境和人才两个要素,城市也就发展起来了。谈锋把它概括为8个字:人以城聚,城以人兴。

谈到泉州的创新发展,他认为可以借鉴“硅谷经验”探索产城人融合发展。他提到,社区基础服务业是硅谷地区最大的行业,是一个“以人为本”、支撑硅谷创新活动的基础行业。所以,在引进人才时,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技术人员、工程师上,引进大牌律师等社区基础服务人才也会对创新发展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

“硅谷经验”二

多引进和设立风投机构

“硅谷生态系统由创新、创业、创富等三大机制以及体制环境、人才、产学研互动、创意、创业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产业链、人居条件、区位优势等十大要素构成。”谈锋介绍道。

硅谷创新机制的要素包括培育和引进志在“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倡导和扶植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鼓励专利发明、保护知识产权、创立多种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天使、风投、战略投资)、完备强大的创新服务业,支持创新创业、一流大学与产业、企业互动。他建议,泉州应该发挥重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引进一流大学合作平台和人才。同时,他提醒要重视和关注四个衡量创新能力的经济指标:创新点子的数量(专利授权数)、用于创新的风险投资额、由此带来的人均GDP增量、并购案与公司上市数量。

硅谷创业机制的要素包括支持和服务于创业的各种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扶持创业的资金投入(科技金融)体系、发展创业教育、鼓励创业精神、营造为创业服务的专业服务行业、激励机制的设计有利于大众创业。硅谷创富机制的要素包括天使、风投、PE、战略等融资管道,M&A、OTC、 IPO等产权交易平台,激励机制、知识即财富的认知,进入国际金融舞台。谈锋认为风投量是评判创富机制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建议泉州要多引进和设立风投机构。

“硅谷经验”三

下一波千亿公司诞生于6个产业

当前,创业形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创业成本降低,创业之风强盛,风投早期进入,数量巨大,回报空前,孵化器和创业中心进入发展新阶段,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谈锋认为,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早期创业之基础设施成本大幅下降。计算机硬件、机器学习以及算法的进步,软件能以难以想象的规模实施日益复杂的任务。许多行业产品价值的“非物质化”,即实体产品和服务向虚拟商品和服务的转型,降低运输、存储和销售成本。新技术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大为缩短,产品可以更快地投入市场。“2000年,100名员工、1000万美元融资的企业,能吸引100万用户。现在,凭借移动互联网,一个人,无需融资,可以吸引100万用户。”

他展示了一份“硅谷150家最大上市公司人均产出”表,150家公司人均销售53万美元,其中,人均销售额最高的是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的132万美元,紧随其后是互联网公司的84万美元。“这对泉州的启示在于,即将创业的人可关注哪个行业比较赚钱,行业中的人可关注自己的行业需要追赶什么样的目标。”

谈锋认为,下一波千亿级公司将诞生于这6个产业: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移动电商以及O2O、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健康产业(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环保产业、生态农业。

“硅谷经验”四

营造创新区域经济必备的制度环境

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首个地方样板,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其中,纺织服装、鞋业、石化和食品4个产业实现超千亿元产值,建筑建材、机械装备2个产业实现超500亿元产值。“对照硅谷成功的十大要素,‘产业生态良好’和‘高质量生活人居条件’这两点,泉州都做得很好。而且泉州人本身有‘爱拼敢赢’、‘先试先行’的性格。”谈锋建议,可以把大学同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提倡创意文化、鼓励冒险、容忍失败,打造一条集风投、天使、私募基金及银行的金融街,营造创新的区域经济必备的制度环境。

“硅谷成功的十大要素,也是创新的区域经济必备的制度环境。”谈锋多次提到这十大要素:有利于创业、创新和发展的政策和体制,高密集的高素质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及其与产业的互动,高水平的创意、创新活动,“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雄厚的创业资金来源和成熟的金融体系,专业化创新服务体系,特色产业高度聚集、产业生态良好,高质量的生活和人居条件,便于全球化的区位优势。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