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九都金圭村陈姓老人盼圆梦 望知情人提供寻根线索
头发都已斑白的陈氏老人盼望能尽早寻祖圆梦
记者 张金华 庄丽祥 文/图
有家族却没有族谱,这在七旬老人陈文金看来就是没有根,族人们像是迷路的小孩,找不到来时的路。
为了“让族人有祖可寻”,住在南安九都金圭村的陈文金和自己的兄弟四处奔波,寻根溯源。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没能得到确切的线索,如今陈文金年纪渐大,身体也大不如前,寻根之心越发迫切,他的女儿陈维龄继承了父辈的寻根情结,希望帮老一辈完成寻根心愿。
祖厝失火族谱被烧 留下“笋江”记号和15个字辈
日前,记者随陈维龄来到她的娘家南安九都金圭村,74岁的陈文金说起寻根的事,眼眶都红了。陈维龄说,父亲陈文金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寻根一直是他的心愿,如今年纪大了,就盼望能了此心愿。
陈维龄的老伯父陈泉芳今年80岁了,是宗族里的长辈,他告诉记者,他们一族在金圭村只有70多人,先祖是从外面搬迁来的。“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依据就是族谱。原来我们有,可惜被火烧了。”陈泉芳说,1954年,祖厝不幸失火,族谱也在那场大火中化为灰烬。随着老一辈的相继离世,他们对自己祖先的信息也越发模糊。
“我十几岁的时候见过那族谱,厚厚一本,里面好像记载着二十几世祖先,可看过就忘了。”陈泉芳说,族人谁也不知道先祖是从哪里迁来南安九都,何时搬迁的。家族唯一知道的信息是15个字辈:奕、世、振、家、声、厚、泽、衍、孙、子、平、心、福、自、生。现在已经到了“衍”字辈。
还有一个信息是,陈家人以前用的八仙桌、椅子等物件上都写着“笋江春记、笋江员记,笋江合记”,“笋江或筍江”是家族人给物件做的记号,“春、员、合”则是大房、二房、三房的区别。因此,他们认为,先祖搬迁前应该是居住在泉州笋江桥头一带。大概40年前,陈泉芳的叔公曾带着他到笋江一带走访过,当地有一些高龄老人告诉他们,笋江桥头的陈氏人家大多搬到南安省新了,于是他们又到省新找了许久。“姓陈的人是找到了,可字辈对不上。”至此这条线索就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