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九都金圭村陈姓老人盼圆梦 望知情人提供寻根线索
头发都已斑白的陈氏老人盼望能尽早寻祖圆梦
记者 张金华 庄丽祥 文/图
有家族却没有族谱,这在七旬老人陈文金看来就是没有根,族人们像是迷路的小孩,找不到来时的路。
为了“让族人有祖可寻”,住在南安九都金圭村的陈文金和自己的兄弟四处奔波,寻根溯源。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没能得到确切的线索,如今陈文金年纪渐大,身体也大不如前,寻根之心越发迫切,他的女儿陈维龄继承了父辈的寻根情结,希望帮老一辈完成寻根心愿。
祖厝失火族谱被烧 留下“笋江”记号和15个字辈
日前,记者随陈维龄来到她的娘家南安九都金圭村,74岁的陈文金说起寻根的事,眼眶都红了。陈维龄说,父亲陈文金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寻根一直是他的心愿,如今年纪大了,就盼望能了此心愿。
陈维龄的老伯父陈泉芳今年80岁了,是宗族里的长辈,他告诉记者,他们一族在金圭村只有70多人,先祖是从外面搬迁来的。“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依据就是族谱。原来我们有,可惜被火烧了。”陈泉芳说,1954年,祖厝不幸失火,族谱也在那场大火中化为灰烬。随着老一辈的相继离世,他们对自己祖先的信息也越发模糊。
“我十几岁的时候见过那族谱,厚厚一本,里面好像记载着二十几世祖先,可看过就忘了。”陈泉芳说,族人谁也不知道先祖是从哪里迁来南安九都,何时搬迁的。家族唯一知道的信息是15个字辈:奕、世、振、家、声、厚、泽、衍、孙、子、平、心、福、自、生。现在已经到了“衍”字辈。
还有一个信息是,陈家人以前用的八仙桌、椅子等物件上都写着“笋江春记、笋江员记,笋江合记”,“笋江或筍江”是家族人给物件做的记号,“春、员、合”则是大房、二房、三房的区别。因此,他们认为,先祖搬迁前应该是居住在泉州笋江桥头一带。大概40年前,陈泉芳的叔公曾带着他到笋江一带走访过,当地有一些高龄老人告诉他们,笋江桥头的陈氏人家大多搬到南安省新了,于是他们又到省新找了许久。“姓陈的人是找到了,可字辈对不上。”至此这条线索就断了。
陈家宗亲物件上都有“筍江(笋江)”字样
寻根无果老人哭泣 女儿欲帮父完成心愿
2013年2月份,陈文金生病,陈维龄回家照料,无意中听到长辈的谈话才知道寻根的事。“叔叔告诉父亲,寻根还是没有线索,父亲竟掩面哭泣,这让我非常震撼,我当时就觉得我们像是迷路的小孩,找不到来时的路。” 陈维龄说,她了解到,不只是父亲,早在四五十年前,和爷爷一辈的叔公等人,就一直在寻根溯源,但没能找到线索。
陈维龄暗下决心,要帮父亲完成寻根的心愿。这两三年来,陈维龄多方打听,四处奔走,可总是失望而归。去年的一段时间,陈维龄每天都要跑到笋江桥一带,打听姓陈的人家。终于从一位阿婆那里了解到浮桥石琦小区有一位89岁的陈姓老人,或许会有一些线索。
“找到这老人,他告诉我,原来笋江桥一带是有很多姓陈的人家,他本人也是,给家里物件做的记号就有‘笋江’。据他了解,他自己的家族是从永春搬过来的,他们家族有族谱和字辈,他对了一下我们的字辈却发现不一样。老人说去帮我找,看有没有跟我们字辈是一样的陈姓人家。”最终陈维龄还是失望了。后来,陈维龄又到永春、南安、漳州寻根,这些地方都有热心人提供陈氏信息,但字辈皆核对不上。
寻根为修族谱 盼知情人提供线索
陈泉芳说,寻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重修族谱,前年他的曾孙出生,字辈就排到了“衍”字辈,只剩7个字字辈就排完了。“树有根,水有源,如不及时续修族谱,我们宗族的家风、家训及传统就无法延续下去。”老人认为,编修族谱马虎不得,必须找到真正的根。
对此,泉州姓氏研究会秘书长林永平表示,现在民间有很多人在修族谱,寻不到根的也有不少,但寻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泉州目前还没有陈氏宗亲会,找起来确实比较麻烦。
最近,陈维龄又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南安图书馆等地方查找相关记录,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找到相同的字辈。眼看老父亲年纪渐长,身体也大不如前,寻祖之心更是迫切,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最终选择借助媒体的力量寻根。“寻找相同字辈的陈姓人家,希望有知情人帮我们提供线索。”陈维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