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市实名收寄APP进入推广阶段 市民实名寄件扫扫专属二维码

2016-06-07 09:02:4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快递实名成国家行业标准,泉州市实名收寄APP进入推广阶段

实名寄件扫扫专属二维码

本报讯(记者 黄文珍 文/图)6月1日起,快递实名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实施。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要求,今后寄包裹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快递单须实名填写,此外包裹要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如今,标准实施已经几天了,效果如何?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快递点发现,多数快递员依然未要求寄件人出示个人身份证或者并没有坚持要求出示身份证。

现象 不用出示证件 多家快递可寄件

昨日,记者致电一位中通快递员上门收件,从递上物品到填写快递单、付款结束,在这个邮寄过程中,除了询问包装盒里是什么物品之外,并没有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件,也没有查看快递单上填写的内容。

在记者走访的市区中通、韵达、圆通等快递点,多家快递点邮寄包裹都不需出示身份证,也没有查看寄件人所填写的快递单内容。在记者询问寄件是否需要出示身份证时,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确实需要出示身份证并用专用设备扫描一下。但是当记者说,身份证并没带在身上时,该快递员连忙回答,不出示身份证也能寄件,让记者放心填写快递单。

探因 市民怕信息泄露 快递防客户流失

快递实名制遇冷,市民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起初,我也要求寄件的市民出示身份证,并要实名填写快递单信息,但是多数市民并不愿意拿出身份证让我们扫描。”一快递员很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是担心身份证信息被我们泄露了,碰了几次“壁”之后,我们也就不再强求他们出示身份证了,或者直接就不要求出示证件。

针对快递实名与寄件出示身份证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市民,多个市民表示,在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寄件也要出示身份证,而且还要扫描身份证,无疑又增加了一条个人信息可能泄露的通道,对快递实名制还是心存疑虑。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快递行业竞争可谓白热化,许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让客户流失,不愿意过多违背客户意愿;同时,快递实名制实施过程中,增加了收寄双方的时间成本,在以“快”为特征的快递行业里,快递实名制的设置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快递员的收入,再加上快递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也导致快递企业对实名制无暇顾及或“心有余而力不足”。

措施 实名收寄APP 消除用户疑虑

“事实上,去年11月1日就已经正式开始快递实名制登记,但到现在,快递实名制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很理想。”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企业是“不主动、不拒绝”的“暧昧”态度,主动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的少。“为了增强寄递安全监管力度,我们通过联席会齐抓共管,推进三个100%工作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处罚情况,推行实名APP等,安全形势整体可控、向好。”

其中,为减少“实名收寄”制度执行阻力,有效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不泄露”,消除用户疑虑,省邮政管理局开发“快递到家”实名收寄APP系统,并在行业内推广。

亮点 系统无存储功能 防范信息“裸奔”

“快递员在收件时,按流程通过扫描寄件人身份证二维码或对身份证正背面进行拍照,进行身份比对,并扫描面单上的条形码,实现实名收寄”。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递员用的“实名APP”是没有存储功能的,寄件人个人信息上传至邮政管理部门后台后,信息自动清零,并不会保留在快递员的手机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份省邮政管理局再次推出“快递到家”APP市民版,寄件人下载“快递到家”APP,根据提示进行身份证识别,便可获取个人身份识别二维码。寄件人在寄件时,只需出示二维码即可实现实名认证。“同样,二维码扫描成功后,信息将在10秒后被删除。”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市民版的优势在于,只要提前按提示生成二维码,即使不带身份证也可实现实名寄件;同时也防止了寄件人个人信息“裸奔”。

成效 泉州市实名登记量 位居全省第三位

“实名寄递系统从‘0’开始,起步比较困难,但还是取得初步成效。”该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全市通过认证使用实名系统的许可企业及分支机构共150家,系统每日实名登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

此外,去年7月市寄递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成立,以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为核心抓手,不断增强寄递安全监管力度,有力查处和打击寄递安全违法行为,寄递渠道安全防范能力逐步提高。根据线索通报立案查处案件6起,截获非法寄递枪支1支、枪管12支、配件若干件,弩枪4件。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