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重视海丝史迹保护 首部实体法动态保护海丝文物 嘉宾们考察九日山海丝史迹 东南网6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徐锡思 王金淼 文/图)丝绸之路,承载着人类文明互相借鉴的美好回忆,也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往来交好的“大合唱”。在泉州召开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专家学者昨日上午继续登坛论道。 海丝申遗,泉州牵头。泉州市历来重视海丝史迹的保护,并列为首部实体法,进行专项保护,目前正在审议当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总工程师侯卫东接受海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地方立法将提供更为精细化的保护,并且是动态的,才能为文物找好出路。 此外,昨日下午嘉宾们进行实地考察。行走在泉州,感受着九日山、天后宫、德济门遗址和草庵等海丝史迹,依然鲜活的文化遗产,让见多识广的海丝专家,感受着惊喜,发出由衷的赞叹。 地方立法能更精细保护海丝文物 作为研讨会主持人之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总工程师侯卫东,昨日接受了海都记者的专访。 听到海都记者介绍,泉州市在获得地方立法权之后,将海丝史迹保护作为首部实体法,侯卫东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对于重要的海丝史迹,往往会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上了名单只是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他说,立法专项保护,一要源于文物法,二要精于文物法——同样在泉州,不同海丝文物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等进行精细化调节,例如旧城改造过程中,一拆了之当然不行,如果只是为了保护而独留、将周边都拆旧建新,孤零零的一个文物点,也是一种变相的破坏。 “保护必须是动态的,即在使用的状态中,如何不让原来的东西消失,最好能有新的东西加入,才能真正找到出路。”侯卫东认为,一旦完全没有使用,再怎么保护都无法挽回消逝的命运;保护和使用会有一定的交叉,例如在旧码头附近开发新码头、宗教场所的管理要符合保护原则等都很明显,“地方立法的最大作用,应该是为这些动态的保护,提供比文物法更精细、准确的游戏规则。” 国际专家屡屡提及海丝泉州元素 昨日上午,来自国际上多个重要海丝国家的专家,在论坛发言中都纷纷提到了“泉州”,浓郁的地方元素扑面而来。 首先登台的印度考古协会秘书长 Buddha Rashmi Mani 的开场白,就吸引了与会者的眼球。他说,1961年到1962年,在德里的一处宫殿废墟中,偶然发现的14世纪中国元青瓷和零散的青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摩洛哥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伊本·白泰图,1345年到达福建省泉州市,并且在他居住德里的宫院,就提到了瓷器。他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图,并从材料、花纹、设计等多方面进行论证。例如在92个完整和不完整的碗碟中,最流行的设计包括龙、成对的凤凰、麒麟狮、马等,白鹭在莲花池走来走去,风景、植物、昆虫、鱼儿等,都在暗示14世纪中期,德里宫殿的进口物,来源地正是中国。他说,这是发现于海外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元青瓷宝窟之一。 “宋代以来,福建特别是闽南窑业崛起,是中国瓷器大量外销的一个突出表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键,则分享了大量关于“南海一号”的考古发现。由于各个窑厂完全是以海外市场为依托的产业,纯粹出于生存和获取利润,主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瓷器,对产量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因此更多表现出一种随意的风格。 |
- 2016-06-08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的泉州经验
- 2016-06-07泉州保护发展“海丝”文化 努力让压箱底变成新财富
- 2016-06-07海丝泉州 灿烂遗存
- 2016-06-06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6日至9日在泉州举行
- 2016-06-01“中国建材之乡”南安整合产业打造泛家居联盟
- 2016-05-30首届中法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康涛对话中法五城市长推介海丝泉州
- 2016-05-20德化组织近百人重走“瓷帮古道” 见证海丝“瓷路”
- 2016-05-20泉州广州宁波南京组建中国海丝申遗城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