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7位学霸家教密码:宽松放养出学霸 “虎妈狼爸”请靠边

2016-06-28 08:31:26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顺其自然、引导为主、不强制不强求……有这样的一群爸妈,培养出了我们大部分人所艳羡的“学霸”乃至“学神”。记者走近泉州的7位“学霸”,他们有的在高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有的保送名校或被外国名校录取,他们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成长在没有“虎妈狼爸”,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

姐姐自由妹妹“放养” 养出状元姐妹花好心态

林锦情 2016年泉州市高考文科状元

郑妍彦 2015年泉州市高考理科状元

今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泉州市文科状元花落永春一中林锦情的消息迅速传开,亲朋好友纷纷向状元爸爸林高德道贺并取经。林高德感到自豪的同时,直言“其实我们基本是‘放养’,没有特殊之处”。

林高德说,自己是油漆工,妻子是瓷厂工人,经常一个月加班20多天,工作繁忙加之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帮不上忙。林锦情自幼在奶奶的照顾下长大,小学三四年级起,她每天下午回家以后先煮饭再做作业,忙完这一切才去看电视,“她读书很自觉,我们也就任由她放松看电视”。

父女俩唯一的“讨价还价”发生在林锦情读初中时,“她想买电脑查资料学习,我说期末考第一就买,结果她真的考了第一!”

在林高德的眼里,女儿从小乖巧懂事、做事自觉、有上进心。“我们从未强制要求什么。”林高德说,对比电视剧里的“虎妈”“狼爸”,他们可以说是采取“放养”的方式,平时以鼓励为主。

“我考好他们很开心,考不好他们会失望,但不会有强硬的要求。”林锦情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人从不会干涉她学习的过程,“学什么、怎么学、时间怎么安排,他们从不干涉”。她觉得,正是这种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她一路心态良好,即使是参加北大“博雅”计划、“筑梦”计划考试,她都抱着“没考上就当旅游”的心态,最终出色地通过考试。

林锦情的表姐是去年泉州市高考理科状元郑妍彦,家里对她的要求也很宽松。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从小对妍彦的教育以引导为主。“即使有时候孩子犯了错,我们也不会和孩子硬碰硬,都是心平气和、讲方法地和她沟通。”郑爸爸说,妍彦有时学习成绩下滑,他们会一起分析原因,但不会责备,“我们相信孩子,也希望她在没有精神负担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让我满意的是,从小到大她的心态都很好”。

爷爷和一台点读机 养成她阅读好习惯

曾佳慧 已经被华盛顿大学录取

“爱看报纸杂志、爱读书,这些习惯始于爷爷,还有爸爸送给我的那台点读机。”曾佳慧是泉州五中国际班应届生,已成功被华盛顿大学录取。

曾佳慧小时候跟爷爷一起生活。爷爷是个文化人,喜欢书法和阅读,看到有意思或有感触的内容都会给孙女来一段。因此曾佳慧始终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她认为,自己对社会事物的洞察力与分析能力均与这一习惯密不可分。

孩提时期爸爸送的插卡式点读机对培养曾佳慧的阅读兴趣也有极大的帮助。“那时候觉得很神奇,一张卡就有一个故事。”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她就会“把玩”点读机听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识字越来越多的曾佳慧开始自己寻找书籍,翻看古今中外名著。

在爸爸妈妈眼里,曾佳慧是个乖巧懂事、自制力强、有上进心而又独立的好孩子。曾佳慧小学就开始寄宿,在“父母管教的边缘地带”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我们一直认为家长能做的只是引导工作,顺其自然最好。我们从来不会要求佳慧要考多少分、排第几名。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心理健康、阳光向上的孩子,所以从小我们就注重对她个人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学习情绪的培养。”曾爸爸说。

他回忆,曾佳慧在泉州实验中学就读时,好几次因为成绩不理想打电话回家哭诉,这个时候他们总是安慰女儿,“考不好,孩子自己心里最难受,这个时候如果再去责骂他们是给他们施加压力,对孩子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熊爸兔妈”组合 打造高情商“学霸”

吴鸿斌 高考文科总分626分 排名全省26名

吴鸿斌的爸爸吴德松是高中老师,十几年来一直注重培养儿子的好习惯,“也可以说是情商的培养”。

吴德松说,很多家长觉得,到了初中阶段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但是这个时候处于青春期,才是更关键的”。他一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与自己交流,后来孩子自己主动找父母说心里话,吴德松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他始终坚信父母要做孩子的听众。

吴德松反对儿子“挑灯夜读”,因为这样的方式会导致白天学习效率低下,得不偿失,“更重要的还是生活习惯要健康”。

对比电视剧《虎妈猫爸》,吴鸿斌认为,自家爸妈是“熊爸兔妈”,“熊平时是憨憨的,但是一旦发威了也很凶猛,就像父亲”。而妈妈是很贴心的,如小兔子一般温柔,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这样的模式,让吴鸿斌的成长过程十分愉快,很喜欢这样的父母。

吴鸿斌认为爸爸妈妈的教育“尺度掌握得很好”,该管的时候管,该自由的时候给予充分自由。考好了,父亲会敲警钟,提醒他别骄傲;考得不好,则会收获安慰。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父亲更关注他的薄弱环节,让他学会总结,再请教老师。生活中,父母亲会鼓励吴鸿斌全面发展,体育、音乐都涉猎,爱运动的他还是过了十级的小提琴手。

她是“羊爸羊妈”怀里幸福的“羊咩咩”

戴昱文 2016年泉州市高考文科榜眼 原始分638分

今年高考,泉州五中文科考生戴昱文以638的高分摘取泉州市文科榜眼。虽以3分之差错失状元荣誉,戴昱文很看得开,表示“不遗憾”,“对高考成绩个人是很满意的”。阳光、开朗、乐观是戴昱文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

对戴昱文而言,学校是备战高考的主战场,而家是温馨备至的休养场所。“我们家的氛围很宽松,平日里爸爸妈妈也不会苛求我什么,在家里我很少苦读,更多的是跟爸爸妈妈一起休闲放松。”

上高中之前,戴昱文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高中后,她自己提出要上作文、口语补习班。“爸妈从来不会叫我去补习,也不会一直督促我学习。有时我看书看久了,他们还会叫我放松一下。临近高考时,我经常复习到比较迟,他们总会催我早点休息。”

“我个人很不喜欢所谓的虎妈狼爸,造成身心伤害不说,还可能滋生逆反心理。”戴昱文很庆幸,自己并非出生在“虎穴狼巢”,在她眼里,爸爸妈妈是“羊爸羊妈”,她是在“羊爸羊妈”怀里幸福成长的羊咩咩。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教会了戴昱文好心态,戴昱文坦诚这是她多年来成绩一直稳居年段前三的重要原因。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场战役,学校是战场,家就是大后方。我们做家长的就是在家给她支持,让她吃好睡好保持好的身体状态,以应对战场上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妈妈说,女儿高考前,她的压力一点都不比女儿小,但为了女儿有个轻松的状态,她一直忍着藏着,不让女儿发现。

在妈妈眼里,戴昱文是个省心的乖宝贝,懂事乖巧,成绩优异不说,还十分勤奋肯读。“她学习很自觉,经常跑去学习复习做作业,也会参加诸如辩论赛这样的活动提升自己,在学习上她是勤恳+灵活,这点非常好。”妈妈始终相信,温暖给力的大后方是主战场赢取胜利不可或缺的因素。

妈妈只有初中文凭 靠扑克牌启蒙“学霸”

包章彬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一等奖 保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

高二年暑假时,泉州七中的包章彬以全省初赛第一的战绩进入省队,后代表福建省角逐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清华大学保送生。高三上学期,在读完高中所有课程之后,包章彬北上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预科班的一员,提前进入“大学模式”。

包章彬出生于宁德市屏东县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张长英只有初中文凭,在县城开小超市,父亲包利昌只读到小学。“我爸对我没有太多管束,我妈把很多选择权交给我,我感兴趣的她都会支持我。虽然他们在知识上给不了我什么,但给我很多精神安慰。”包章彬说。

牙牙学语的时候,包章彬就开始认数字。“没有刻意要求,他那时对扑克牌感兴趣,我就一张张教他认数字。”张长英说,在玩耍中,儿子从小对数字很感兴趣,而且记得特别牢。

上幼儿园之前,看到儿子喜欢吃冰棒,“我跟他说有劳动才有收获,你想吃冰棒,要做对这些题”。于是,还没上幼儿园,包章彬对10以内的数字加减相当熟练。

到了小学一年级,张长英买字帖,每天让儿子练习,熟练后让他每天写六页田字格。“他很听话,每天坚持练,没想到五年级还获得全县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

张长英很少责骂儿子,也从不揪着分数,每次拿到考卷,她会坐下来与儿子一起研究哪里做错,为何做错。她始终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也许是深受母亲“懂得坚持”的影响,包章彬做事情也多能持之以恒。

初二时,包章彬体重过重,为提高中考体育成绩,他主动要求每天绑沙袋上下学,并坚持临睡前做俯卧撑,最后成功瘦身。初三时,为提高英语成绩,他下决心每天背诵上百个单词。坚持一个月后,他的英语成绩提高了,中考甚至考了满分。

重视早教 “学霸”之路从出生开始

李昱 高考理科总分667分 排名全省66名

按照李昱妈妈的说法,自打李昱出生,她已经开始规划好儿子以后要走的道路,将儿子尽量往“学霸”方向打造。

学龄阶段,李妈妈就很重视早教功课,培养李昱自己读书、学习。上小学时,每学期新书刚发下来,李妈妈就让李昱要自学新课内容,“比老师早一步。”当自学成为习惯,小学五年级时,李昱连初中阶段的知识都可以基本掌握,成为大家眼中的“天才”。

也正因为这样,李妈妈决定让李昱跳级,从五年级直接参加初考。对于李昱的学习成绩,李妈妈的要求是,“尽可能名列前茅”。到了初中,李昱已经能够自觉主动去提前学习,李妈妈这才肯放手。

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有担心过儿子接受不来?李妈妈说,起初是有这样的担忧,不过,她为李昱规划学习、规划人生,也是向许多过来人“取经”讨教过的,收集了不少经验。“这个方式如果他不适应,那就换另外的方式。”事实证明,李昱的确能胜任妈妈给自己设定的生活、学习方式。

小学时,李昱就已经拿下了钢琴十级,平时体育锻炼也不曾落下,全方面发展,也是李妈妈给他设定的另一个目标。平时,李妈妈和李爸爸,多忙都会抽空和李昱谈心,交流心里话,聆听儿子的想法,跟儿子如朋友一般。

中考时,李昱提出想自己离家去市区的中学读书,李妈妈斟酌过后,支持儿子的决定,一方面是信任儿子的自觉约束力,另一方面更希望借着三年时间,让儿子提前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在要求李昱考出好成绩的时候,她也会鼓励李昱积极参与一些学科竞赛。李昱并没令她失望,不仅斩获奖项,更没有偏科的倾向。

“读书要读‘活书’,不能死读书。”李妈妈笑道。

父母焦虑生气 影响孩子成才

★名师解码

六个“学霸”的家庭环境各有特色,“学霸”家庭背后的教育经值得细细参悟。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也对“学霸”的家教密码有不少感悟和研究,一起来看看老师眼中合格的“学霸”爸妈应该是怎样的。

追美剧看科幻 避免被思维“套路”

□讲述人:泉州一中教研室主任邵晏

今年,泉州一中高二年女生邵韵兮获得了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她还拿过泉州市中考语文科状元,先后出版过两部长篇小说,去年获得第30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她的父亲邵晏是泉州一中的政治老师,说起“学霸”养成,很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邵老师认为,“学霸”大多是天生的,理科的“学霸”更是“逼不来”,文科的“学霸”同样需要天赋,但也应进行有计划的引导。想要培养文科的“学霸”,首先应该养成阅读习惯,除了看国学经典和各类杂志,小众书和杂书对孩子也有很大帮助;其次是要培养其讨论问题、分析时事热点的能力和氛围。

有趣的是,邵老师认为,家长在养成“学霸”时,不妨让孩子广泛地接触国外的音乐和电影,尤其是科幻大片。“韵兮平日里追美剧,几乎看完了最新的科幻大片,更喜欢了解最新的流行资讯,包括八卦新闻。”邵老师说,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事,其实是扩展孩子思维的好途径,避免被思维“套路”,“学霸”需要的是一个灵活的脑子。在中学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提前接触一些大学的知识,尤其是哲学、宗教等人文知识。

“最后,如果孩子的报考志愿和家长的期待不一致,家长先别急着反对。‘学霸’需要动力,孩子有目标更容易出好成绩。在‘学霸’的培养上,家长其实不能太过强求,为孩子制订‘养成计划’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生活,而非制造‘学霸’。”邵老师说。

严而不厉 给孩子自由空间

□讲述人:泉州五中历史老师兼班主任郭燕妮

郭燕妮当老师16年了,今年班级里的戴昱文以文科638分的好成绩摘取泉州高考文科榜眼。

郭老师认为,不少“学霸”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是“严而不厉”的态度,总体上家庭环境比较宽松自由,家长会以“严”的态度给孩子立规矩、培养好习惯,同时又不会“厉”,比如动辄指责孩子不努力、对不起家长的付出等。

“如果父母过于强调成绩,并因成绩不好责怪孩子,会让孩子焦虑和有压力,使得孩子的成绩继续下滑。”郭老师发现,“学霸”的家长反而与老师的沟通较少,不会因为偶尔的一两次成绩欠佳就很紧张地给老师打电话了解情况。

家长对孩子采取宽松政策,一方面是对孩子能力的总体把控,能客观看待成绩,另一方面是允许孩子出现正常频次的失误。通过在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处事能力上的引导,让孩子的知识面和情商都比较突出,而不只是学习成绩好。

“学霸”拼爸妈 拼的是付出和情商

□讲述人:泉州五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崔春梅

崔春梅是李昱的班主任,她认为,“学霸”的养成,跟家长长期的关注付出和教育孩子的情商是分不开的。

根据多年一线教育工作经验,崔老师发现,“学霸”的家长既能够在早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够在长期的关注观察中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等到了高中适当放手,让孩子带着自己早期培养出来的好的学习习惯自由成长、成才。

另外,培养“学霸”还得看家长的情商,即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理性思考和理性行动。崔老师回忆,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她遇到过孩子一有问题就指责老师、指责孩子,将消极负面的情绪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也遇到过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探讨,并采取行动,配合老师帮助孩子的家长。“一般,后者的孩子更能成才,家长这种理性思考的习惯会传递给孩子,在孩子的学习和往后的生活中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霸’的家庭氛围。”

“很多‘学霸’反映,他们的家庭氛围都是轻松的,家长对他们的管教也都相对宽松。”崔老师建议各位家长,孩子渐渐长大,应该适当放手。但是,放手要适度。其一,情感关怀不能放,比如李昱长期住校,他爸妈一两周会来看他一次,学习上无法给予指导,但生活上的关怀能给孩子力量。其二,孩子遇到问题主动提供帮助,而非放手不管不问,如李昱语文较差,高二暑假,他爸妈就和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个攻克语文的学习计划,并监督他实施。

★在线专家

家长一味指责不是办法

□专家名片: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杨咏梅

杨咏梅曾与大家分享了三句话: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抱怨其实是诅咒;父母开始转念,孩子就开始转变。

当家长不满意孩子的表现、分数和成绩的时候,表现出的负面心态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家长的焦虑、抱怨和生气就会转化为一种不被信任、不被欣赏、不被肯定的压力,影响孩子的成长成才。而父母不再一味指责、怒骂,家庭环境和谐轻松,孩子会开始变得自信、自主,生活状态、学习状态慢慢恢复,成绩回升,亲子关系也得到改善。

此外,杨老师还分享了她女儿高中三年自己是怎么做的。“每天晚上11点必须睡觉,写不完作业到点也必须关灯;每天早上要吃丰盛的早餐;每天分担家务劳动,高考前一天也不例外;从洗手间洗漱出来要把地上掉的头发绕起来,用过的洗手台要清理干净,睡觉前头发要吹干……一句话,只管生活不管学习,考上什么大学是她的责任,她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的责任。”

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是父母决定的

□专家名片:教育专家、教育硕士、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

尹建莉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是父母决定的。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给予他正确的引导,比如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且能在家长合理的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那么孩子的成绩肯定不会差。

很多家长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陪伴的时间越长,孩子越觉得家长像“监工”,虽然在表面上暂时屈从,内心并不会真正听从。这样的陪伴反而可能是在瓦解好习惯,日渐磨损儿童自制力。

孩子犯错时,第一反应不应是指责。比如,孩子临睡前才想起忘记写作业了,父母的指责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这时可以告诉孩子:“你愿意今天写,就晚睡一会儿;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早点叫醒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和老师说忘了写了。”让孩子有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反而会形成坏习惯。

另外,她建议家长不要跟孩子讲分数。盲目地追求分数,可能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记者手记

做善于“放手”好爸妈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霸”。

“学霸”家庭不是一种能够简单复制的模式,并非家长们达到某种学历水平、拥有某种职业背景,或者赚多少钱、有多少权就一定能培养出“学霸”孩子。在对六个泉州“学霸”家庭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学霸”家庭的经济条件、家长文化状况、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均不同,“学霸”家庭也有共性。早期引导和学会放手,是六个“学霸”养成记中同样不可少的秘籍。从小培养学习习惯,引导学习兴趣,不给孩子太大压力。我们发现,大多“学霸”并不是“书呆子”,而是兴趣广泛的阳光少年,成绩让人艳羡,生活状态也让人放心。可以相信,“学霸”的养成靠的并非强压式教育,而是宽松民主,严而不厉的成长环境。 (郭晓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