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印象县后街:这里有巴金昔日在泉州旧居

2016-12-16 11:06:54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印象县后街

县后街 (潘登/摄)

县后街位于中山北路西向,南北走向,与中山北路并行,南起于东街两端,北与模范巷连接。县后街的名字,源于它处于晋江县古县衙(现泉州市公安局内)的后街。昔日古城区的街或路,在名称上,似乎都有特定的规制:东西走向为街,南北为路。但县后街却是个例外,因而显得颇有特色。

从街头到街尾,县后街无处不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只有在这里住惯了的老泉州人,才能够捕捉到沉淀在此处的历史痕迹。福人颐煎包店内,三代手艺的传承,一对夫妻起早贪黑地劳作,用皮薄馅多、汤汁香醇的煎包,唤醒无数泉州人记忆的味蕾,成就了最地道的泉州古早味之一。“乒乒乓乓”的敲打声,是县后街的老居民吴美玉多年来最熟悉的补锅的声音。修修补补,结实耐用的好锅就此诞生;千锤百炼,造就了她炉火纯青的补锅绝技。而对她来说,这更像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修行。县后街尾,是中国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白耇庙,讲述着关于锡兰王子的传奇故事,折射出并存在泉州的多元宗教文化……

县后街,是老泉州人的生活街,却能够让你在生活的琐碎中,觅得历史的踪迹。

■本期执行:早报记者 周湖健 朱淇齐 胡彦明 文/图

泉州的老街就是泉州的老街,虽然昨日繁华已不再,但即便是一块红砖和一个窗棂,也依旧能够承载起历史的记忆。县后街是一条有故事的泉州老街。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从县后街头走到街尾,它不仅能够为你全景式地还原最真实的泉州民间生活,说不定还能领着你发掘在此尘封已久的历史宝藏。这里曾经是锡兰王子“世”家的聚居点,这里曾经发生过“泉州劫狱”旧事,这里有泉州经典古早味“福人颐煎包”值得一尝,这里还有补锅达人吴美玉的趣闻……

只要从福医大二院北边后门的小巷子一拐,走一两百米便进入了县后街……

县后街福人颐煎包

县后街26号:老字号飘香

“福人颐”这个老字号,对于很多老泉州人来说一定记忆犹新。在上个世纪,这个老字号曾经牵动着许多人的味觉神经。

2000年的时候,这个老字号的铺子从北门街搬到了县后街26号,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顾客来来往往。到了农历初二、十六,更是要排长队等候。

十六年前从北门街搬到县后街

记者走进这个不太大的铺子,铺子被分隔成两个空间,里面是制作煎包的小厨房,外面靠墙摆放着4张桌子,是顾客用餐的地方。在厨房里,记者一行看到煎包师傅高辉平夫妻俩左手拿皮,右手挑馅料,麻利地包好,放在旁边的蒸笼里。

得知记者来意后,高辉平一边做活儿一边介绍:“我们一家三代人都是从事手工制作煎包、馒头的工作。我爷爷是天津人,几十年前随军来到泉州开了家煎包铺,从此扎根泉州。”

高辉平从小跟在爷爷身边帮忙,久而久之对煎包、馒头之类的手工制作越来越熟练。1992年,高辉平在北门街经营着属于自己的煎包铺子。“那时候生意好,最多的时候每天要制作2000多个煎包。”高辉平告诉记者,“后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铺子的生意也没有以前那样红火。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从北门街搬来这里了。”

承载老街的味觉记忆

铺子搬来以后,生意虽然不似以前红火,却仍然保持着每天1000多个煎包的出售量。前来购买煎包的老顾客说,买他们家的煎包也有十几二十年了,煎包馅料足,味道始终不变,好吃,也吃习惯了,就一直来买。

提起福人颐,街坊四邻大多赞叹:“煎包还是这家最正宗,有小时候的味道。”店老板谦虚地说:“不用把我们的煎包看得太复杂,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只是保留了传统煎包的做法,越简单越好吃。”

一如周星驰《食神》里对美食的诠释:最好的美食,其实不是五花八门食材制成的佛跳墙,而是那一碗平凡简单的叉烧饭,“于平凡之中见不凡”才是真境界。

总之,一切都坚持传统。当越来越多的传统被新事物所取代的时候,这种坚持传统的精神和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就越发显得珍贵。

老街里的味觉记忆,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对于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更是有着一份难以言喻的感觉。

县后街马鞍山小巷里的蜜饯包装厂

[古巷拾遗]

县后街25号: 巴金昔日在泉旧居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巴金先生三次到泉州访友写作,与泉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时他应友人之邀,先后住在黎明高中(黎明大学旧址)和平民中学(即泉州孔庙)校园内以及县后街25号。这段经历影响了一代文学巨匠的创作。寓居泉州期间,他写出了短篇小说《父与女》。在其《家》《黑土》《南国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等作品中,透过字里行间,人们隐约可以寻觅到这位作家与泉州的缕缕情缘,可见到他曾历经的泉州的人、物、景……

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城市改造,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纷纷迁出,往日充满市民生活气息的场景也正成为往事……坐落在这里的25号巴金故居早已物是人非,大门一直关着,屋顶杂草丛生,一片枯黄。在门外,记者透过门缝,屋内也已长满荒草。只有居住在附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才知道这儿曾居住过一位文坛巨匠。

县后街原是

泉州监狱的一角

县后街中段,一块残缺的“泉州劫狱旧址”石碑并不起眼,谁也不会想到,6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惊天动地的劫狱事件。

据《侨乡情缘》所记载,彼时的泉州监狱位于市区东街北侧,南临东街,北面是县后街。1948年6月28日,在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指挥下,4名武装人员深入关押政治犯的国民党泉州监狱,营救出5名中共同志。“6·28”武装劫狱行动的成功,给了国民党当局以沉重的打击,让黎明前的闽南人民坚定了胜利的信心,为迎接闽南的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在行走在这条街上,当年的泉州监狱已不复存在,游击队员攀爬的后墙如今已是县后街的一排民宅和店面。只有静立闹市的“泉州劫狱旧址”纪念碑还诉说着那些峥嵘岁月的往事。

县后街76号:

补锅达人吴美玉

但凡是经过吴美玉家门口的路人,相信都会被她悬挂在门前的几口锅具所吸引。而这些经过修修补补之后愈发结实耐用的锅具,无疑是她的招牌广告。仔细打探一番才知道,原来吴美玉是一名补锅匠,虽然今年只有六十四岁,但从事补锅这门行当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

“我原本是风池五金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依靠自己勤学苦练,终于学到了补锅的手艺。一开始,我只是想尝试着帮街坊邻居修补锅具,赚点外快,没想到后面越来越多人找上门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全职补锅匠。”吴美玉笑着说道。对于自己补锅的手艺,吴美玉胸有成竹。“不管是电饭锅、高压锅,还是开水壶、大鼎,我都会修。任何有毛病的锅,只要经过我的手,马上敲就可以马上用。”而更高明之处的地方还在于,吴美玉补锅的时候,几乎全凭手上功夫,不用任何黏合剂。补出来的锅,不仅环保结实,而且还不失美观。高峰期的时候,吴美玉曾经一天就补了31个锅。

虽然,随着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似乎市面上需要补锅的人越来越少了。吴美玉的生意似乎也日渐冷清,但作为基督教徒的她,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如今的她,早已将修修补补看作是一种修行,并且乐在其中,只要还有人需要,她都会继续下去……

白耇庙

县后街尾:印度教庙宇

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从佛教寺庙到道家庙观,从天后宫、妈祖庙到清真礼拜堂、基督教堂,各式各样的宗教建筑简直是随处可见。然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很少会有人知道,其中不少颇具宗教特色的庙宇竟是藏在古街巷里的。位于县后街尾和模范巷交界处的白耇庙,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庙内的“异教文化并存”

白耇庙的门面并不大,而周围则皆是生活气息浓郁的居民区。一不留神,恐怕就错过了。站在庙宇外,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侧庙柱上“善廉耻何须恭敬,恶刁猾徒费心思”的对联。踏入庙宇内,迎面而来的则是太极图案的屏风和寓意着延年益寿的仙鹤图案,颇有中国传统道教的特色。再往里走,方能见到这座庙宇的主角——毗舍耶,印度洋山神白狗。除此之外,庙宇的壁画上的画像,大多以大象等神灵为主体,凸显出印度教元素。

据了解,由于世氏汉化,白耇庙的祀神屡次更换,相对复杂。现中殿还奉祀毗舍耶、杨六郎、玄天上帝、田都元师、文昌帝。据泉州文史专家吴文良之子吴幼雄先生研究,认为祀白狗是印度教遗风,如此把狗与中国民间信仰之神祗同祀,即是难得一见的异教并存相互容忍的现象。

 

锡兰王子后裔的祖庙

据有关资料记载,白耇庙是中国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庙宇。“根据清朝乾隆《泉州府志》和《晋江县志》的记载,白耇庙因奉祀毗舍耶,为印度洋山神,泉州人称为‘白狗神’。清末时期,泉州名士林骚认为白狗庙其名不雅,遂取其音同,改名为‘白耇庙’(‘耇’有‘白发老人’之意),故得‘白耇庙’之俗称。传说,在明朝天顺三年,锡兰王子昔利刺惹来到中国,后因国内发生政变无法回国,最终连同随从均侨居泉州,取‘世’为姓,繁衍为明清望族。白耇庙里供奉的白狗——印度洋山神,据说曾经救过王子性命,王子后裔便建庙祭祀。”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许月才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之后,告诉记者。而位于白耇庙前的一尊名为“泉州白狗庙重修碑记”的石碑,则详细地记录了关于白狗和锡兰王子的传说及该庙宇重修的过程。

再走一次县后街

李以健

12月14日 天气 晴冷

这条街,三十年来,我走了无数次。

它的名字叫“县后街”。

上中学的时候,我经常踩着自行车,驮着吴同学,出来巡视每家录像厅,挑最好看的香港电影;现在,我经常带着天南海北的游客行者,扫街逛店,流连忘返,缓缓穿过这条一直在变化的小街巷。

县后街南接东街,一条缓坡徐徐向北,两边都是新建的楼房,各种店铺静静地开着。

行至坡中,右边立着块“泉州劫狱旧址”的石碑,由于参与劫狱的先辈中,有一位我关注过的摄影师史其敏先生,所以我对这多少有些关注。史其敏先生的照相馆,在原先的谯楼,现在也拆后重建了。

再往前,左手边是泉州二院的后门,是已经消失的连理巷,因为北宋宰相韩琦和他的生母连理而流传下来的千年传说,差不多已经被埋没了。

后门斜对面,有家“罗记面线糊”。掌勺的大姐,1985年从广西嫁来泉州,和她老公推着小车,做起了面线糊的生意,后来才有了这家小店。读书时,我省下点钱,就想来吃他们家的面线糊。清糊加油条就很满足了!大姐看不过去,有时会给我加半个卤蛋。她家以前或许不是泉州做得最好的面线糊,但是,她坚持住了那锅汤,不用味精调味粉。

罗记再往前有家“蚂蚁私房菜”,小如同学操持的一家泉州市区最早的庭院式餐饮店。

稍微一个拐弯,县后街变窄了,这才是它更原始的风貌。许多小吃店隐身其中,煎包,油条,马蹄酥,炸枣,包子,煎菜粿。菜摊,肉铺,地上的草药摊……一派市井气息

在巴金先生旧居对面是2011年搬过来的“泉州实验小学”,以前泉州医高专的旧校区。更以前,是宋代进士江常的府宅,也称“江厝池”。每天接送孩子的熙来攘往的人群嘈杂声,校园里的钟声读书声玩耍的欢笑声……萦绕在历史的烟云上。

小巷内,一户户人家,小门小脸,但里面都别有洞天。现世安稳的生活,不需要波澜壮阔,不需要风云变幻。一点点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古井旁,风吹过,轻轻地晃一晃,就很美了。

(感谢泉州历史文化中心许月才先生对本期专题的支持)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