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印象泉州承天巷:承天断龙今犹在 名士辈出圣旨藏

2017-01-20 10:13:02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印象·承天巷】

承天断龙今犹在 名士辈出圣旨藏

记者 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文/图

承天巷,一头对着千年古寺承天寺,l另一头连着崇阳门鼓楼遗址。

承天巷的由来与承天寺有无法割裂的关系。传说明初朱洪武的大臣江夏侯周德兴,他精通堪舆,到处踏勘真龙正穴,若发现就设毒计断绝龙种。周德兴巡至刺桐城后,看到鹦哥山建了一座寺院封号承天,遂认为此地不仅会出高僧,而且“承天”二字有承受天下的征兆,他立意断龙。他使用的毒计是路箭,向承天寺这个鹦哥穴放射,一路是承天巷箭,射向鹦尾第一山门;一路为敷仁巷箭,射向鹦山大雄宝殿;一路为新府巷箭,射向鹦山头部正穴。

尽管如此,这条为断“龙穴”开辟的承天巷就此留了下来。虽然有传说中的破坏泉州福地的“恶名”,但是并没有被唾弃和掩埋。数百年来,承天巷在平淡中存在着。

古巷西侧巷口,有一方嵌入墙壁的石刻和一方站立的石碑,显示此乃唐子城南门、崇阳门楼遗址;巷东路口,有一座歌德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福音堂”;巷中与沟尾下的岔路口,有一座远近驰名的“青砖徐”,用青砖围起来的中宪大夫第,在近300年光阴里,是城内巨富徐氏望族古民居,令人惊喜的是,这里还有清嘉庆皇帝时的圣旨!

巷子东侧的陈家古厝里,在明清时期曾走出一文一武两大进士,老宅便是有名的“文武进士第”,民国时期还出了位国民党高官;与陈家仅一火巷之隔的蔡氏,曾培养出小有名气的画家蔡展勇;小巷还有清末民初著名的绣铺“得春堂”……

数百年悠久历史,在时光之河中犹如挥手一瞬间,名士已逝,古巷犹在。那在风中矗立的碑刻和一座座凋敝破旧的古大厝,静观古巷沧桑,也审视着泉州文化的传承延续。如今,这条略显狭窄的小巷,开着一家又一家的快餐、小吃店,加上巷两侧商业街影响,承天巷在平静中又蒸腾出一股烟火气。

嘉庆圣旨流传数代 御赐珍宝遗憾失落

徐周林至今珍藏着清嘉庆皇帝时的圣旨

以前古厝很大,从沟尾下一直到现在的泉州市实验幼儿园……——徐周林

跨出千年古刹承天寺的正大门,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正对面就是承天巷。巷因寺名,寺因巷显。

在承天巷内徐徐而行,“青砖徐”内缓缓展开的圣旨、祖先像,文武进士第陈宅遗憾失落的御赐国宝,唐子城南门的传说,绣坊得春堂的故事,都仿佛在低声叹息。

承天巷75号

城内唯一“青砖徐” 清代圣旨珍藏至今

青砖围墙,市区仅此一处。

承天巷75号老宅邸,是街坊四邻口中远近闻名的“青砖徐”。这座泉州市区仅有的青砖古大厝,是清代正四品大官徐应升的中宪大夫第,也是徐姓望族的地标性建筑。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宅主人徐周林,至今珍藏着清嘉庆皇帝时的圣旨。

青砖围墙古大厝 诉说繁华如梦

“青砖徐”得名于绕着古厝的那堵长长的围墙。围墙上斑驳的青灰色砖,颜色黯淡却又温暖,裸裎出历史的质感。推开大门,大石埕的尽头,是一座典型闽南古大厝。

根据资料记载,青砖徐坐北朝南,五落五开间双护厝,西侧还有书房、花园和假山,不过西侧早已售卖给黄氏和陈氏。1950年,后落后厅被征用;十几年前,护厝翻建成如今的小洋楼。

老宅主人徐周林难掩遗憾:“以前古厝很大,从沟尾下一直到现在的泉州市实验幼儿园,现在占地面积小了,只剩下中落官厅还基本保留原本的规制。”

不过,徐周林又有些自豪:“青砖围墙,泉州市区只此一处。”

闽南古厝大抵都用红砖建成,“出砖入石”款的围墙也不少,如此一对比,青砖徐的特殊性就显现出来了。为何围墙采用青灰色砖?徐周林仍记得,小时候长辈曾颇为“神秘”地说,“这块地在风水学上是‘毛蟹穴’,一遇雨天,地上就会冒泡,因此才用青砖围起来”。

与临近敷仁巷的进士第和文魁宅一样,青砖徐也有近300年历史。准确地说,老宅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徐应升有名的“中宪大夫第”。

推开大门,是一座典型闽南古大厝。

清嘉庆皇帝颁发圣旨 诰封徐应升先祖

徐周林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宝贝——长约两米的圣旨。泛黄的纸卷上,字迹依然十分清晰。为保护好圣旨,徐家人之前一直用玻璃柜加以封存。圣旨是清嘉庆七年十二月初九日颁制的,标题上赫然写着“清嘉庆帝诰封仪轩公夫妇制文”,随后是“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

“清嘉庆皇帝颁发圣旨,诰封中宪大夫徐应升的先代。”徐周林介绍,徐应升,官至兵部武库司员外郎,后迁刑部督捕司郎中特恩加一级,圣旨诰封徐应升的祖父徐文凤、嫡祖母、生祖母等。

中宪大夫,在明清是文职正四品封阶。根据族谱记载,徐应升是徐用逢的长子,于清乾隆己卯(1759年)科解元中宪大夫。

主营棉花布匹生意 徐氏一门系城内巨富

徐家是显而易见的望族,徐应升的父亲徐用逢做棉花和糖生意,他的祖父徐文凤一生有很多非常传奇的传说故事。

《泉州古城徐氏先贤名人名居录》记载,早年,徐文凤只身前往泉州城内经商,主要从事棉花和丝绸、布匹生意。一次机缘巧合,他买下藏有数千铜元的大仓棉花,获得一大笔做生意的本钱。从此,他带着第六子徐用逢奔波于江淮苏浙和武汉等地,从本地贩运大宗糖到北方销售,再用空船买回棉花、绸缎和布匹,行销闽粤。时来运转,竟次次盈大利。

由于经营有方,徐文凤很快便成为泉州城内有名的巨富。他的第六子徐用逢素有大志,富而不悭,曾出资重修凤山上帝宫、东岳庙两庑、元妙观两庑等,又修南安官桥的“白垵子母桥”,乡邻还特地为他建功德亭。

79号、81号蔡宅

丝绸商人买宅置业 画坛“怪才”书画并茂

蔡家大宅仅存不完整的三落大厝

蔡宅是承天巷内现存的几座老宅之一。当年,蔡氏先祖经商致富,从巷中另一大族陈氏手中买下大宅,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这里也是泉州知名国画家蔡展龙的故居。

布商置下大宅 厅中曾有漆金凤凰

蔡家媳妇、今年60多岁的林阿婆告诉我们,相传蔡家祖上是做丝绸、棉布生意的,在泉州市内打锡街、水门巷口一带经营有几家布行、杂货店等。一两百年前,蔡家先祖买下这座大宅,刚搬进大宅时,蔡家只有十几口人。

百年沧桑,如今的蔡家大宅,后落早已被政府征用,仅存不完整的三落大厝。古厝大门外,外墙砖瓦下仍依稀可见荷花状立体浮雕,后院里,几棵大龙眼树依旧默立,静看历史变迁。前落两侧厢房、护厝被隔成一间间对外出租。

再往护厝走,左右两侧天井各留有一口水井,井水仍然清澈见底,至今仍在使用。据林阿婆回忆,古厝的门窗,原本也都有浮雕,可惜“文革”时期都被敲下毁坏。最令人惋惜的是,一进大厅内,梁柱两侧原本各有一只漆金凤凰,可不久前被人毁坏,如今只有一侧还留下一只凤爪。

蔡展龙的作品

画坛“怪才”蔡展龙 诗书刻画样样通

泉州知名画家蔡展龙曾居住于此。资料显示,蔡展龙曾师从泉州名画家李硕卿,上世纪50年代末赴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深造,曾任泉州高甲戏剧团舞美设计,后为泉州画院副院长、福建教育画院画师,也曾在泉州第五中学任美术、书法教师。

蔡展龙在书法、篆刻、诗歌上均有造诣,业界盛赞“书画并茂”。友人陈栋青回忆,蔡展龙堪称画坛“怪才”。蔡展龙晚年有两次较为有影响的画展,一次是1990年在香港,一次是第二年春在泉州市威远楼,一时间盛况空前。

承天巷89号

补鞋兄弟成文武进士 御赐宝物能预测晴雨

从家中原有石狮子上拆下的石构件

保存完好的火巷

沿巷一家再普通不过的食杂店,经营者却是清末陈保泰、陈文芳文武双进士的后人。在泉州,一个不经意就与历史撞个满怀。陈家大宅有200多年历史,三落五开间双火巷,门口曾竖进士旗杆,更曾保存有御赐国宝——一对白瓷瓶和一个镜屏。

挑担补鞋被驱赶 立誓发家起大厝

现年87岁的陈心传老人,是文武双进士的后人,虽已高龄,可仍思维敏捷、记忆清晰,祖辈流传下来的故事,在他口中如数家珍。

老人告诉我们,陈氏先祖曾经是个补鞋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做生意,担子前面是补鞋工具,后面则是一对兄弟,这对兄弟正是陈保泰、陈文芳。当时,先祖走到承天巷现在陈氏大厝附近时,被人驱赶,因此立下誓言,如果兄弟俩以后有出息,就要到此地买地起大厝。陈氏两兄弟果然人中龙凤,两人先后中了文武进士,清乾隆时期,哥哥陈保泰任江南提督监察御史,弟弟陈文芳则是淮远大将军。两人也果然在当初被驱赶之地,盖起三落五开间双火巷大厝。

“大厝右边还有客房,左边是书房,就是如今的状元书院。”陈心传回忆,“大厝对面是陈家祠堂,内有近百平方米的龙眼林,还有一个池塘。池塘外有个月台,有景月台倒影,陈文芳曾亲自书写牌匾‘月台’悬挂,可惜牌匾已毁。”

(为了保护镜屏)家人在家中挖了近2米深的大坑,下铺地砖,垫上近半米高的纸,再在四个角垫上白银,将镜屏装在盒子里后放入,上面还要罩上一个铁罩,再盖上楠木板……——陈心传

玉石镜屏能测天气 曾被家人悉心守护

走在陈宅,屋顶刻有雕花的瓦片,天井中零星的石构件,是历史最好的印证。而最令人惋惜的,是今已下落不明的一对清乾隆年间白瓷花瓶和一个可以预测天气的镜屏。

陈心传绘声绘色地说起镜屏的来历。镜屏由一块天青色玉石制成,据说当时玉石被一切为二,一块留在皇宫,今仍保存在北京,另一块被乾隆皇帝赐给了江南提督监察御史陈保泰。

镜屏颇为神奇,可以预测天气,如果要下雨,镜屏有一角便会潮湿,如果要起雾,镜屏有一角也会雾气缭绕。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宝物被毁,陈家保护镜屏也费尽心思。陈心传亲眼看见家人在家中挖了近2米深的大坑,下铺地砖,垫上近半米高的纸,再在四个角垫上白银,将镜屏装在盒子里后放入,上面还要罩上一个铁罩,再盖上楠木板,铺上一层沙后再铺上地砖。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家将镜屏挖出来打算出售,据称当时陈嘉庚曾出价1万美元,但陈家人终究没有出手。后来镜屏被收藏起来,“文革”时期上缴后,下落不明。

院内虽已破败,红砖墙仍诉说着当年的繁盛景象。

门口石狮存放开元寺 陈氏后人散落各地

同样下落不明的,还有一对御赐白瓷花瓶。“花瓶近1米高,平时都收起来,只有喜庆节日或者迎娶媳妇时才会拿出来摆放在大厅,还要专门派人看守。”陈心传惋惜不已,此外,家中曾藏有的圣旨、祖先像等也已尽毁。

所幸,陈家至今还留存有一对石狮子。现在的巷口食杂店,当年就是陈家古厝大门所在地,大门口除了竖进士旗杆外,还立有一对石狮子。“后来石狮子被开元寺借走,如今我们还有借条,家里还有其中一只狮子上拆下来的一块石构件。”陈心传说,陈家后人现在也散落各地,他们属陈保泰一脉,长房将大厝卖给蔡氏后,已搬迁到浙江宁波一带生活至今。二房现在多生活在晋江。三房有的在印尼、马来西亚,有的则还在泉州生活发展。

崇阳门楼

唐子城南门 谚语故事广流传

古巷西侧巷口,墙上的石刻显示此乃唐子城南门、崇阳门楼遗址。

顺着承天巷往中山路走去,靠近巷口之处的左侧墙壁上,嵌有一方1964年的“崇阳门楼遗址”石刻。石刻刻录:“崇阳门楼,俗称南鼓楼,唐泉州子城四门之一。清初重建改称丽正门。”距此仅数步之外,还有一方1984年立的石碑“唐子城崇阳门遗址”,落款为“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唐“崇阳”清“丽正” 民国初年被毁

矗立的石碑背后,湮没着一段关于子城的故事。唐代,古老的泉州“城中有城”——子城,子城曾是泉州最后一道防御工程。根据各种历史资料记载,子城有四个门,东为行春门、南为崇阳门、西为肃清门、北为泉山门。专家们考证,子城周长大约仅7.5里,就在现在市区里面的一个小小范围里。

旧时,南门崇阳门有楼,清康熙年间重建并改名,门曰“丽正”,楼曰“禄蒸”。乾隆年间,崇阳门楼又重建,改楼名为“喜雨”,泉州人直称它叫“南鼓楼”。民国初年遭火灾后拆毁,是四鼓楼最早拆毁的一座。根据《泉州古城踏勘》,如今,尚有一方《重修丽正门碑记》如今收藏于泉州市博物馆中。

南鼓楼出谚语 “三不该”故事广流传

今年87岁的老人陈心传在承天巷居住了大半辈子,至今他仍清晰地记得早年民间流传的故事“南鼓楼三不该”——

一不该:据说当年南鼓楼供奉水德星君,结果有一次却着了火。在人们看来,这简直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

二不该:据说巷内曾住着一个小混混,每天只顾打牌玩乐,但某天小混混买彩票竟中了奖,人们连称实不该;

三不该:据说巷内曾住有一私塾老师许先生,许先生对门是一位“番客”(归侨)。一次年关将近,几个玩乐子弟没钱过年,便找上门问帮人代写书信的许先生。许先生被逼无奈透露,对面“番客”的海外亲戚曾寄了一笔钱回来。当晚,几个玩乐子弟便抬来一条石条,合力撞开“番客”家大门,硬抢了一笔钱出来。为感谢许先生“通风报信”,几个玩乐子弟扔了一箱钱给许先生。不久后,几人被官府捉拿。经官府审讯,因几人曾给许先生扔了一箱钱,许先生因此被连累。

当然这些都是坊间故事。而熟悉掌故的老先生说,南鼓楼的檐沿,原雕饰有一些锡铸的麻雀,见人不惊、闻鼓不飞。由于闽南语“锡”与“熟”谐音,这里还出了一句谚语:“南鼓楼的锡只仔(指麻雀)”,形容为人处世老练、凡事不动声色。

福音堂

百年老教会 数年前换“新颜”

巷东路口,有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福音堂”

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还有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沿着南俊路往承天巷行进,路口的“福音堂”以其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

福音堂于1921年建成。教堂建成之后几经风雨,曾经在1938年夏末秋初遭到日本飞机轰炸,所幸无人员伤亡。后来,教堂一度搬迁至市区其他地方。1947年,教会决定在旧址重建会堂,并由惠安洛阳的会友陈付师负责建造。

六七年前,原本的教堂建筑年久失修,房屋里的木头腐烂,于是主教堂启动重建。2011年5月,福音堂举行重建奠基仪式;建成之后,新教堂的面积扩大了数倍,包括礼拜堂、牧师楼以及各种小型活动室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教会,以星期六为安息日,信徒星期六要休息礼拜,礼拜时要先洗脚,生活习惯与犹太教很相近,但并非犹太教。

【古巷拾遗】

得春堂:清末民初绣铺 千针万线出神奇

承天巷靠近中山路这头,清末民国时期原有一家绣铺,名唤“得春堂”。因出的绣品精巧无比、绣工了得,得春堂是清末民初承天巷内最著名的绣铺。

文史资料显示,得春堂绣铺开设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创始人姓林。当时的刺绣品,大致分为金线绣和绒线类,金线绣包括朝服、戏服、佛服、凉伞、幢幡等,绒线类则包括戏服宫装女帔、木偶戏服、妇女衣裙等。

老专家们说,明清时期,由于泉州地方戏曲繁盛,绣制戏服、道具需求量大,大大推动了刺绣业的发展。清末民初,泉州城内的刺绣工约有数百人。抗战前,泉州的刺绣品远销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等地;1942年太平洋战争后,外销中断,刺绣业一蹶不振。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