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河长办挂牌成立 并投入运作
本报讯 (记者 林铭珊 通讯员 黄玉娇)1日,泉州市河长制办公室(简称“市河长办”)正式挂牌成立,并召开市河长办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全面部署实施河长制各项工作。市河长办依托于市水利局设立,来自水利、环保、住建、农业等十多个涉河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式入驻、集中办公,进入实体化运作状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河长办作为河长制日常协调办事机构,围绕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跟踪推进、督促指导、考核评比,切实发挥参谋助手的职能作用;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服从河长办的统一协调,共同做好河流管理保护各项工作。
下一步,市河长办将抓紧建立河长会议、部门联动、信息报送、日常协调、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职责明确、协调顺畅、运作高效;抓紧组织编制河流目录,细化河流档案,制定目标任务,细化责任清单,开展业务培训,划定河道岸线蓝线,整合建立监管平台,全面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
相关报道>>
全省首个 泉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
康涛任泉州市河长;全市设市、县、乡、村四级队伍,并提18条治水措施
全面推行河长制,洛阳江水质、生态环境将更有保障
东南网3月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徐锡思 吕波 文/图)前晚,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泉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以及市级河长制有关工作,决定3月1日起全市全面实施河长制,市河长办挂牌成立,人员到位并实体运作,成为全省全面实施河长制的第一个设区市。
守护蓝蓝泉州湾,泉州河长制已经先行先试,在2014年就已开始这项工作。方案明确,泉州市河长由康涛市长出任,负责领导全市河长制工作;张永宁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副市长、吕刚副市长、肖汉辉副市长担任副河长,协助领导,并兼任闽江(泉州段)、九龙江(泉州段)两条省级河流,以及晋江东溪、晋江西溪、洛阳江、九十九溪4条市级河流的流域河长。
全市组建四级队伍
村级设河道专管员
此前,县、乡两级河长,一般是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现在也全部提格:县、乡两级分别设立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各流域所在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党委或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具体负责组织相关工作。
方案还明确了村一级的队伍,设立河道专管员,由乡(镇、街道)根据辖区内河道数量、大小和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招募并管理,负责村所辖河道的日常巡查与信息反馈、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执法和涉水纠纷调处、引导公众参与等工作。
市、县、乡三级设置河长制办公室,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负责河长制工作的具体运行。市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
建“智慧河流”平台
河长不履责将被问责
如何让方案落到实处,方案还提出,各级党委、政府是本辖区流域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明确治理任务、进度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今后的监测机制将更严密、更严格:对行政区交界面、干支流交界面、功能区交界面和主要入河排污口,要科学设置监测点,做到点位互补,细化加密监测。对监测发现的情况,由河长制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向有关方面通报发布,督促有关部门查找根源、落实整改。
除了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督办、限期整改、验收反馈外,方案还提出,要建立“智慧河流”平台,推进河务监管网格化。其中,在河湖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姓名职务、河段范围、职责、水质目标和联系方式等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河湖管理保护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方案提出,市、县、乡要逐级开展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挂钩,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无故未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河长打算做些什么?
保护水资源
水质监测 每季度一通报
1.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2018年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验收。
2.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和污染项目审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情况,要求每季度通报一次。
保护水岸线
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 划生态保护蓝线
3.2017年12月底前,各地要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道岸线和河岸生态保护蓝线划定并向社会公布;2018年6月底前完成确界立桩。在河岸生态保护蓝线内,不得擅自建设与防洪、水文、交通、园林景观、取水、造林绿化、排水、排污管网无关的设施。
4.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红线,确定水源保护区范围,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污口和网箱养殖,2018年底前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基本实现收集处理。
防治水污染
化工园区企业污水接管率未达100% 停产整改
5.现有省级及以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应全面实现污水集中治理,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其他工业园区应于2017年底前建成。现有化工园区、涉重金属工业园区内企业污水接管率必须达到100%,未达标的园区及区内企业一律停产整改。
6.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7.实行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到2020年,全市生猪年出栏总量控制在260万头以内。
8.实行镇村污水处理设施收归县级管理,推行第三方运营模式。到2020年,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市县污水处理率达到90%,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9.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船舶及其设施、设备的环保新标准。
治理水环境
排查城市黑臭水体 每半年公布治理情况
10.到2020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小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0%以上,主要湖泊水库水质达标率总体达60%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Ⅰ、Ⅱ类)比例达到72%,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四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1.泉州中心市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行一旬一测,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一月一测,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要增加监测频次和项目。
12.建立定期监测机制,提高重点河段特征污染物、重金属指标自动监测能力,强化行政交界断面和重点河段水质监测监控;制定和完善突发性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
13.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要制定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加快推进治理工作,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2020年底前各县(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
修复水生态
开展河湖健康评估
建安全生态水系660公里
14.开展河湖健康评估,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建设,为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到2020年,全市建成安全生态水系660公里。
15.加快水源涵养林建设,全面保护天然林,大力种植阔叶林,“十三五”期间封山育林83万亩,造林绿化36万亩,森林覆盖率要稳定在58.7%;加强河道保洁工作,实施河道保洁全覆盖。
16.安全隐患重、生态影响大的水电站,实行报废和退出机制,建设最小下泄流量监控设施,对不符合河流最小生态流量要求的水电站限制运行。坚持发电要服从于水生态和水资源调度,维护河流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
17.积极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完善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
执法水安全
多部门联合执法
打击危害水安全行为
18.公安、水利、环保、林业、行政执法、住建、海洋渔业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联合开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水安全的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