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现身说法讲授脱贫致富窍门 安溪“农民讲师团”走俏茶乡
“农民讲师团”成员(右一)在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种茶知识,帮助茶农提高技术水平。
得知家乡的“农民讲师团”发起“组团发展,抱团扶贫”活动,常年在外奔走的安溪茶商张江宝赶回来了,加入“农民讲师团”,并与祥华东坑贫困茶农张德雄签了结对帮扶协议。
这个活跃在安溪农村田间地头的“农民讲师团”,成立于2013年,用方言讲经验,用经验带群众,进村入户讲授各类脱贫致富技能,摸索出一条帮助农民致富、做好农村工作的好路子。截至目前,安溪县“农民讲师团”已累计巡讲350多场,培训村干部和农民6万多人次。
群众“点菜” 讲师“配菜”
2013年4月,安溪县在全县范围内选择84名农村“致富能人”,组建“农民讲师团”。经过筛选,21名农民从中脱颖而出,他们中间不但有村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制茶专家、市场营销能手,还有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均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经过在安溪县委党校为期1个月的集中培训,“农民讲师团”成员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又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充分准备,安溪县“农民讲师团”正式成立。如今,讲师团成员已增至44名。
讲师团根据群众所需“点菜”,讲师照单“配菜”的“订单式”服务方式进行宣讲,即先由24个乡镇向472个村(社区)下发“订单”征询群众的培训意见,或者通过“农民讲师团”服务热线电话,由群众约定自己所需的培训服务种类,各乡镇党委根据群众所提出的要求,及时联系县委党校安排对口“农民讲师”提供服务,确保“按需施教”,学出成效。
同时,“农民讲师团”成员通过采取召开报告会集中授课或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授课的形式,用“普通话+闽南话”的直白方式,为民说时事、谈经验、讲故事,帮助群众办实事。
“农民讲师没有讲空话套话,不但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了许多党的政策,而且传授了不少经济发展的经验,为我们发展经济提供新思路。”安溪凤城镇上西村村民李志忠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能人带头 组团扶贫
今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安溪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今年上半年实现整县脱贫”目标。而茶产业是安溪支柱产业,为提高广大茶农的茶园管理以及制茶技术水平,来自该县“农民讲师团”、“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团”、安溪县民间斗茶交流协会的50多名茶界精英,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祥华乡茶农,深入指导种茶、管茶、制茶、售茶等。
安溪县“农民讲师团”成员、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温文溪与茶农张艺坤签下了结对帮扶协议。根据协议,温文溪将为张艺坤提供茶叶种植、加工等技术咨询,每年春秋茶季,温文溪还将进村入户指导张艺坤种植茶叶。张艺坤此前因制茶技艺提不上去,茶叶收益不是很好。这回,能得到温文溪大师的结对帮扶,让张艺坤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与安溪县“农民讲师团”成员、民间斗茶交流协会成员陈炳中签约产销对接的茶农林艺凤颇为兴奋。“今年春茶的销路,就不用再发愁了。”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林艺凤只懂得埋头做茶,却不懂对接市场,“现在好了,以后产茶,就不怕不对味了。”
“‘农民讲师’既是讲师,又是农村发展的能人、领头雁,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宣讲、心贴心关爱、手拉手帮扶,有效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泉州市委讲师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促进安溪县“农民讲师团”队伍建设,泉州市委讲师团曾选派安溪县“农民讲师团”宣传骨干参加泉州市委讲师团举办的集体备课会和培训会,参加2016年泉州市“两学一做”微宣讲比赛,其中温文溪还获得了二等奖。今后市县两级将帮助“农民讲师”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宣讲能力,让巡讲行动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扬声机”、农业实用技术的“直通车”和沟通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记者许雅玲/文 温文溪/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