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生产条件简陋、卫生脏乱差、存在安全隐患—— “三小”食品 如何才能放心吃 流动厨房如同“移动炸弹”,安全隐患不小。 核心提示 当前,泉州市正在全力以赴打赢“创卫复审攻坚战”。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以下简称“三小”食品)既影响市容市貌,也留下诸多的安全隐患。那么,泉州市“三小”食品的现状如何?近日,记者展开调查,发现“三小”食品由于“点多面广”、监管困难,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难题。 □本报记者 王金植 文/图 调查 “三小”食品卫生堪忧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中心市区部分小作坊、小吃摊、小餐饮和流动厨房,发现“三小”食品在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卫生脏乱差等安全隐患。 小作坊:多为传统加工店 8日下午3时20分许,记者在石坪巷一家加工蛋糕的小作坊看到,这里只有一间房间,制作、烤制等工序全在里面完成,房间内空间狭小,卫生堪忧。 10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丰云路一家卖馒头的小作坊看到,几个蒸笼放在店前,顾客可以直接买走,也可以在店里吃。该店没有挂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老板告诉记者,营业执照有办,没有挂出来,他曾向食药监部门咨询过,店里达不到条件,无法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圣茂路附近一个小区楼下有一储藏间,里面光线昏暗,卤好的卤料放在案板上,有凤爪、牛肉、大肠等,苍蝇飞来飞去,屋内满地都是污水,锅炉边的墙壁上也布满黑油。不仅如此,工作人员没穿工作服,也未戴口罩,更没有任何消毒措施。 “小作坊的卫生很差。”市民陈先生向记者说,之前他在晋江曾看到一个豆皮作坊,旁边就是养鸡场和鸽子场,苍蝇到处飞,生产的豆皮铺在地上晾晒,大人小孩直接在上面行走。 记者了解到,泉州市小作坊大多为传统食品加工店,从事蒜蓉枝、麻花、碗糕、米糕、元宵圆、猪肉粕等加工。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2017-04-01泉州开展“12331”主题宣传活动 现场为市民检测食品
- 2017-03-12网络外卖火了背后也有隐忧 食品安全谁来保障?
- 2017-03-10泉州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提高从业人员能力
- 2017-02-28《泉州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规定》印发执行
- 2017-01-26严把食品关过祥和年 泉州开展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大检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