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三小”食品卫生安全堪忧 如何才能放心吃

2017-04-11 10:50:4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分析 “两低一高” 缺乏规范

小吃摊点临街而设,食品卫生没保障。

低成本、低门槛、高销量,加上缺乏行业标准、法规来规范,使“三小”食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投入少易“开张”

“三小”食品呈现多、小、散、低等显著特点。资料显示,大多数小作坊都是10人以下规模,小摊贩和小餐饮绝大多数都是“夫妻店”,规模小、从业人员少、硬件设施投入有限。这些“三小”食品分散在农村街巷、城乡接合部和城市街区。

不仅如此,“三小”产业经营环境较差,设施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不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不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不熟悉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的义务,这给食品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三小”食品经营单位门槛低、投资少,资金回流快,社会需求量大,容易得到小投资就业者的青睐。小型摊的收入每天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型的烧烤摊和大排档等每天收入则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可观的经济利益促使许多人加入摆摊大军之中。

迎合群众的需求

“‘三小’食品因其快捷迎合部分市民的消费心理,同时也适合不少人的消费水平。”市行政执法局有关人士说,特别是小摊贩,流动性强,随便停在马路上售卖,迎合人们图方便的心理。

在东美社区经营小餐饮的何老板告诉记者,来店里吃饭的基本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旁边市场里的摊贩老板,他们图的是方便,卫生条件只要不是太差就行;再说这里的小餐饮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本身又是小本买卖,不管卫生不卫生,只要有钱挣、有人吃就行。

法规监管有空白

记者了解到,目前关于小餐饮我省尚未出台专门的管理规范,小作坊和小摊贩虽已出台了暂行办法,但标准较高,适用性不是很强。由于制度缺失,相关职能部门在“三小”食品监管方面举步维艰,导致“三小”乱象无法得到根治。

据介绍,办理小作坊、小餐饮许可证件时,由于加工场所对食品品质影响很大,都必须进行现场勘查,基本都要求要有固定经营场所。一些小作坊、小餐饮使用违章搭盖、无产权的临时建筑从事经营活动,也就无法办理相应许可证件。

虽然泉州市目前大部分的小餐饮、一部分小作坊均已获得了相应的许可,但仍有很大比例的无证单位游离在监管之外。小摊贩的管理目前仍只集中在占道经营方面,食品安全隐患依然较为严峻。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