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前后十年亲历发掘现场 考古专家揭秘永春苦寨坑背后的故事

2017-06-16 11:09:3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考古队员在考古调查中遇到野猪窝 (市博物管 供图)

意义 历史向前推移了200年

龙窑又称长窑,一种洞穴式长条形的窑炉,它依一定的坡度,以斜卧似龙而得名。

以前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龙窑出现于商代,那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的出现打破了之前的论断。

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的年代到底有多久呢?发掘结束后,福建博物院采集6件炭标本送到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所测年代序列基本与窑炉叠压打破关系相吻合,均位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8世纪中期,即相当于中原的夏代中期至商代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700—1400年,距今3400—3700年。

据悉,东汉之前的瓷器被统称为原始青瓷。一直以来,陶瓷界关于青瓷的烧造地何在一直是个谜。此前,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窑址为浙江湖州瓢山窑址,时代可追溯至夏晚期。“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的发现,把中国烧制原始青瓷的历史向前推移了200年。”张红兴兴奋地表示。

点评 探索中国原始青瓷发展史

2017年4月12日,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从全国40个发掘和调查项目中评选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参评项目的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名列其中。

评审专家点评:原始青瓷器的起源,以往主要聚焦在浙江东苕溪流域的生产区域。其实,东南沿海广大的印纹硬陶生产区域,从技术上讲,都有可能创制出带釉的原始青瓷器。永春苦寨坑窑址印证了这一点。窑址中出土了夏商时期的原始青瓷器,与东苕溪流域原始青瓷器的创烧几乎同时。区域考古调查发现在周边地区还有十余个窑址,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区域。表明这里与东苕溪一带各自在生产印纹硬陶的基础上创制了原始青瓷器。苦寨坑窑址的发掘,厘清了这一区域的生产时代,出土了有相当质量水平的早期原始青瓷器。产品主要在晋江流域使用,并影响到闽江流域,西周时生产的中心区域转移到闽北地区,以后在与浙东地区的竞争中消亡。苦寨坑发掘中清理了9座窑炉,其中有几座保存较为完好,为土洞式长条形的龙窑,与东苕溪流域是不同的技术体系。总之,福建地区是原始青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十分紧密。该窑址的发掘为探索中国原始青瓷器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