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古早味”与新兴业态 泉州西街的变与不变

2017-08-16 08:18:4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复古商贸留“古早味”,新兴业态展新气象

西街的变与不变镌刻在一砖一瓦上,构成了一幅耐品的水墨画。(资料图片)

几年前说起西街,泉州人想起的关键词大概是开元寺、东西塔和老字号。如今说起西街,不少人还会提到青年旅馆、酒馆、图书馆和旅游文创商品,甚至更多。

时光流转,一些新业态悄然进入西街,带动一群泉州年轻人对古街萌生出新的向往和依恋,也让更多人看到西街保护发展的多种可能。

走在这条充满“古早味”的老街,时常觉得它还没有变,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默微笑;又处处能感觉到它的变化,细微之处涌动着活力和新鲜。

老商铺 人来人往“古早味”更浓

复古商贸在这里随处可见。

从东街经过钟楼,往西街方向慢行,迎面便是独特的泉州“古早味”风貌——喜庆热闹而又素净质朴。西街的商铺经营泉州风味小吃、水果、饮品、服装、旧书、老布、草药等,充满闽南传统特色。一些早已退出现代市场的行业,在西街仍然保留着,如“古街布行”,传统的柜台、老式的铺面,经常吸引游客驻足。

亚佛润饼店也置身在这些小店之中,自央视著名栏目《舌尖上的中国》在此拍摄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店口摆着一排烙润饼皮的锅炉,锅炉旁的老板傅国忠,穿着背心,热火朝天地抡着胳膊,做出一片片薄如蝉翼的润饼皮。“西街的清晨是什么样子的,我每天都在看,阳光最先洒在东西塔的塔尖。”每天清晨5点多,他将木板的店门,一片片卸下,这几乎是西街最早“醒”来的店。

西街上的旧书店也颇为“另类”,大多没有明显的店招,年代繁杂的书籍、小人书等被无序地堆叠在同样可称为老旧的书架或是地板上,任人挑选;你还可以在旧书店淘到“旧时光”的物品。

此外,除了延续传统行医方式的祖传药铺“保和堂”外,西街不乏有一些中草药店。鹏山堂老祖铺开在开元寺附近,相隔不远还有一家鹏山堂草药店,店面招牌十分显眼。鹏山堂的掌堂人是创始人刘鹏山的嫡孙刘荣飞,如今60多岁了。2013年鹏山堂草药入选泉州市级非遗,2015年“鹏山堂”成为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商标,经营草药、膏剂、药油、橡皮膏等,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具有活血通络作用。

今年,为做好泉州古城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以及历史文化景点的环境整治,7月1日起,市区西街东段(钟楼至新华路)长724米的路段实行分时段交通限行。“限行后,西街的人气旺了不少,很多游客走进来,我们生意也好起来了。”不少店老板笑着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