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2017>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海艺节剪影 > 正文

非遗竞放刺桐城

2017-12-15 16:41:2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非遗竞放刺桐城

8个国家、11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团队与他们的精美技艺亮相泉州,同台展示交流,共同探讨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创新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参观者被泉州漆线雕所吸引。 (林劲峰 摄)

本报讯 (记者许文龙)土耳其的湿拓画、尼泊尔的唐卡、天津的毛猴、辽宁的煤精雕刻、南平的茶百戏、宁德的福鼎白茶、德化的白瓷、惠安的石雕……11日到14日,在市区府文庙、鲤城区文化馆、新门街花灯馆、通政巷苏廷玉故居等地,一件件来自国内外不同地方的非遗精品令人目不暇接,现场非遗传承人展示的各项技艺,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11日上午,作为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泉州府文庙广场举行了启动仪式。此次非遗展以“一条海上丝路 万千非遗瑰宝”为主题,突出非遗整体性保护成果展示、非遗项目活态展示、非遗生产性保护技术创新展示等三大特色,展出包括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国内各非遗代表性项目富集区域、福建省各地市及泉州本土的重要非遗项目,吸引了海丝沿线8个国家、11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团队。

把不溶于水的不同颜色颜料小心地滴入水中慢慢晕开,再用小针轻巧地从不同方向划过水面,很快一朵颜色艳丽的花朵呈现在水面,此时抽一张画纸轻轻地放入水中,再取出时画纸上早已拓上了刚才创作的图形,晾干后便是一幅美妙的画作……在泉州市区府文庙展区,来自土耳其的伊尔迪兹·埃辛正聚精会神地演示湿拓画的创作过程,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这种神奇的“水中画”起源于8—9世纪,是土耳其奥斯曼时期的传统艺术。期间,她热情地邀请参观者跟着她的步骤,创作一幅自己的湿拓画作品。

“这是我第一次到泉州,这里环境优美,当地人都非常友好,待人真诚而热情,令我印象深刻。”伊尔迪兹·埃辛表示,她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展示,在这里见到了很多以前从没接触过的艺术精品和优秀的创作者们。如果时间允许,她很想好好地了解泉州这座城市。

在苏廷玉故居,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郭梅花正在为一名参观者创作一幅肖像剪纸。只见她手握剪刀,娴熟地剪开纸张,十几秒后剪纸展开,一幅轮廓分明的侧面肖像便呈现在眼前。“传统的艺术,也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元素加以创新,让非遗精品走进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此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她笑着说,为此她将传统的剪纸艺术生活化,创作出剪纸围巾、剪纸茶具等衍生品,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喜爱、传承剪纸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在很多人印象中,刺绣多是女性干的活。此次展区有来自重庆的蜀绣、厦门的珠绣、漳州的漳绣等非遗项目,它们的传承者均是女性。而来自新疆哈密的维吾尔族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则是一位39岁的大叔。“泉州有刺绣的工厂吗?我想抽空去参观下。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跟他们合作,帮他们在新疆做推广。”他笑着询问记者。在他看来,参加这次非遗展不仅能向更多人展示维吾尔族刺绣文化和技艺,更提供了与其他地方非遗传承人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好机会。

来自河南许昌的范玮红是一名非遗爱好者。听说这次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展览开始前一天就提前来到泉州。“这么多的非遗传承者聚集到一起,不少都是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省级以上传承人,展区的作品都是艺术精品,对我来说就是在参加一场文化盛宴。”她激动地说。几天时间,她穿梭于各个展区,与不同的传承者互动交流,不亦乐乎。

短短几天时间,海内外非遗传承人以文会友、叙艺通情,全面展示各自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举措和成果,为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起互鉴交流的平台。

县市非遗特色 成为国家瑰宝

惠安石雕《对话》

核心提示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同时是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也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而闻名于世。

泉州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星罗棋布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宝贵珍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4个,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4个(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省级代表性项目89个(数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市级代表性项目218个,县级代表性项目434个。石狮通草画,晋江泥金线画,惠安石雕、惠女服饰,安溪蓝印花布,永春纸织画、漆篮,德化瓷雕等,可谓县县有瑰宝。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涌现出无数富有民俗风情与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千百年来,民间老艺人在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活用多种手法,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报选取展示部分泉州非遗项目。

□本报记者 曾广太 通讯员 郭飞跃 文/图

■惠安石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石雕工艺起源于汉代。明代以前,惠安石雕以石人、石兽为主,多为圆雕。明代时期,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明清以后,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在全国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

惠安石雕以硬质的青石、花岗石为主要原料,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它与曲阳石雕齐名,形成“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先生曾说:“惠安石雕传统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惠安石雕现有圆雕、浮雕、线雕、影雕、彩雕、碑石六大类,数千个品种。上世纪五十年代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北京十大建筑物,当代的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中华世纪坛、南京中山陵、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碑、周恩来纪念馆、泉州东西塔、惠安洛阳桥、厦门集美鳌园、台北龙山寺龙柱等建筑均有着惠安名匠的佳作,成为惠安石雕艺术辉煌的见证。

惠安因此成为“世界石雕之都”。

李尧宝刻纸《仕途登科》

■泉州(李尧宝)刻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刻纸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泉州民间每逢春节、元宵和喜庆时节,家家户户剪红刻翠,挂桃符,张古灯,窗户门楣贴团花、粘红笺,显得古雅富丽,喜气洋洋,相沿成习,以迄于今。但传统的刻纸也仅限于此,直到李尧宝的刻纸图案问世,泉州刻纸在艺术上才得到突破性的飞跃。

李尧宝(1892—1983年)出生于刻纸工艺世家,不但全面继承了前辈的刻纸技艺,而且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板、彩绘等艺术营养,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劲细腻,线条极富韵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尧宝应用刻纸技法镂空刻制油漆画样稿的办法创造出阴刻图案,深受油漆画同行的称赞并采用;在阴刻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国画白描的特点,又创造出更具观赏性的阳刻图案,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李尧宝也因此成为南方刻纸流派的代表人物,被授予“国家级艺术大师”称号。郭沫若曾赋诗称赞:“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深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

德化瓷雕《咏梅》

■德化瓷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德化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瓷器始于宋代,明代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风格,清代烧制工艺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瓷艺中独树一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烧造的传统瓷器品种发展到数千种。

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所产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誉。品种有建白瓷(象牙白后来改名)、高白瓷、普白瓷和新开发的色釉瓷等。

德化瓷雕以白瓷塑佛像最为精彩,佛像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传神。明代何朝宗是德化瓷塑的代表人物。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而享誉海内外。

惠安影雕《绣花女》

■惠安影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影雕是惠安石雕的一个类别。惠安的石雕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名贯古今,影雕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种类之一,被誉为“中华一绝”。

影雕雕刻形象逼真,犹如摄影,是以早年的“针黑白”工艺为基础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工艺,在仅1.5厘米厚、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上,用粗细不同的各种微型钢钎,靠着铅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精心雕琢,相应成像。它不仅能充分表现出原作的真实意境,而且能通过石雕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祖国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国的珍闻异事,尽现在这小小的青石画面上。其雕琢的画面无不纤细入微,超凡脱俗。

永春纸织画《山水图》

■永春纸织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永春纸织画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

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隋灭陈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军队、百工、族人由建康(南京)入永春。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纸织画工艺。

永春纸织画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有画、裁、织、裱等工序。即先在宣纸上绘图画或写字,随后裁为宽约二毫米纸条作为经线,再配同宽的白宣纸条为纬线,通过特制纸织机,用手工穿梭交织经纬,最后装裱而成。它富有朦胧美,颇有韵味,显得立体、飘逸、圣洁,若隐若现,有雾里看花之感。

永春纸织画题材多选自民间吉祥图样,常悬挂于厅堂、书斋。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御笔行书十二扇纸织画屏风和黄永源纸织画一幅,中央军事博物馆也收藏有纸织画精品。

安溪竹藤编《香韵菠萝》

■安溪竹藤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溪竹藤编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就已相当盛行。宋元时期安溪竹藤编开始向农村普及,而且工艺技术越来越精细美观,农具、茶具、生活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席、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40多种。

编织是竹藤编工艺品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在两向互相垂直的编织材料间相互作挑和压的交织中完成,纵向的线条称之为“经”,横向的线条称之为“纬”,由此延伸变化出多种编织花样来。编织在形式上有立体编织和平面编织两大类,在方法上有密编和疏编两种;不同的编织方法产生出丰富多彩的花样:主要有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纹丝编这6类普通编织法和穿篾编、穿丝编、弹花、插筋、硬板花、花箍、结、画面编这8类特殊编织法,产品造型丰富,色彩明快、淡雅清新、精巧实用。

江加走木偶头《齐眉旦》

■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著名的雕刻艺术大师。

江加走(1871—1954年),11岁开始随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把父亲传播的50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叫“平髻”的梳头方式,继承发展创作出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每个头像都有称谓,其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超过万件。

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很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绝。

江加走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师承、发展了泉州木偶头的优秀传统技艺,锐意求新,创造出众多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因此被称为“木偶之父”。

奇技传承千年 令人叹为观止

潘山庙宇木雕传统寺庙构件《八仙吊篮》

□本报记者 曾广太 通讯员 郭飞跃 文/图

■潘山庙宇木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福建木雕素来与浙江木雕、广东木雕并称为“中国三大木雕”。福建木雕尤以庙宇木雕最引人注目。潘山庙宇木雕在福建庙宇木雕中最具代表性,其传承者累积了丰富的寺庙建筑雕刻经验,并不断革新寺庙建筑雕刻技艺。

潘山庙宇木雕技艺的源流可上溯至清雍正年间,至今传承不断。

潘山庙宇木雕的制作过程有工程设计、精量尺寸、木工取材、贴图、雕刻(打坯、修光、开面、磨砂、上色)等工序,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镂空等技法,雕刻佛像、龙柱、门神、神龛等系列庙宇作品,刻工细腻、布局丰满、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内容涉及古代神话、传说、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体现了木雕艺人的精湛技艺。

惠安木雕《静夜思》

■惠安木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木雕源于中原文化的雕梁画栋,是依托闽南建筑与建筑雕刻相辅相成而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其具有粗犷、古朴、醇厚的特点,线条流畅,手法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有明显的中原痕迹,又有南方文化细腻繁杂的工艺成分,是南派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

惠安木雕兴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清末时名师涌现,精品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产业兴起、异彩焕发。宋朝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梁椽上24尊“飞天乐女”,就是惠安木雕的国宝级杰作。

惠安木雕根据材质不同,分为硬质木雕与软质木雕两大类;早期的惠安木雕主要是佛像和建筑物的浮雕装饰,后来发展成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品雕刻三大类,现在更呈现黄杨木雕、神像金木雕、仿真雕、树根雕等艺种;形式上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等。

杨氏锡雕 《镇国塔》《仁寿塔》

■泉州(杨氏)锡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国锡雕艺术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北方以素雕为主,南方以花雕为主,制作祭祀宫灯等用品。其中泉州锡雕技艺又是南方花雕的代表。

泉州锡雕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明代起泉州市中心就有一条巷,从巷头到巷尾开设了许多打锡商铺,成为一条打锡专业街道,该巷因而得名叫“打锡巷”,今改名“打锡街”。

泉州锡雕制作的主要步骤有:开模、铸造、修整、焊接、磨光、整形、贴金、装配、包装等工序。

泉州(杨氏)锡雕始于1853年的“连发祖铺”,在泉州最具代表性。其锡雕艺术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种类齐全;风格华丽,古朴大方,集传统雕刻、油漆、灯艺、铸造艺术于一体,纹样有缠枝香莲、花雕龙凤、錾花刻字,金银秀色,典雅美观,具有鲜明的闽南风格。

漆线雕《浴火重生》

漆线雕《蜡石飞龙》

■泉州漆线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漆线雕技艺原为佛雕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始于隋代,迄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宋元时期,泉州漆线雕受泥线雕等工艺的影响日趋成熟。明以后工艺更为娴熟,表现手法更为细腻,工匠们用堆塑的工艺使装饰部分更富有立体感,并且在漆线雕上贴金箔、入色上彩,使之更加美轮美奂。至清康熙年间,随着民间艺人的研究和创新,泉州漆线雕不断成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近代,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需求,漆线雕被应用于工艺品雕塑,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独特风格的艺术精品。

传统漆线雕制作工艺是用熟桐油、大漆、砖粉等原料经反复椿、捶、揉、捻,成为富有韧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其制作工序有设计造型、备料、做底胎、搓线、上漆、贴金等十几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漆线雕作坊及生产基地发展迅速,仅惠安张坂镇就有80多家,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

泉州佛像雕刻《如意观音》

■泉州佛像雕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古称佛国,无论城市或乡村,大小庙宇宫观多元共存。灿烂的宗教文化,为宗教雕刻工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施展空间。

泉州佛像雕刻源起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众多宗教雕刻作坊应运而生。著名的有鲤城的文锦祖铺、西明国;晋江安海的范氏祖铺、庐山国;南安的西佛国、永春的幕后佛雕等,都具有几百年甚至千余年的历史。

泉州佛像雕刻吸收了来自异域的宗教雕刻内涵,融合了闽南地区的民俗习惯,具有古朴淳厚、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的明显的中原雕刻手工艺的痕迹,又具有闽南文化精巧的工艺成分,与传统的北方建筑雕刻相比,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

泉州佛像雕刻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泥塑、木雕、瓷雕、脱胎雕等。

丝绸雕画《富贵图》

■泉州丝绸雕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丝绸雕画艺术是用雕刻艺术手法在布帛上创作书、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布雕画同时具有布贴画、布堆画、烙画的工艺特点,是一种无法完全复制的精湛手工艺。

传统的布雕画利用布帛的温感效应,用高温烙铁勾勒轮廓。泉州丝绸雕画以“多层套色布雕”为特色。一方面利用布的纹理、花色、光泽等材质特点对形象进行着色;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布帛的温感效应,用烙铁对布帛进行切割、焊接和逐层堆砌,使其集明清时期的布贴画和现代电烙画等工艺特色于一体,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泉州通草花·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通草取自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成通草。

通草是一种药材,以通草为材料,经过选料、漂草等工艺,把通草切成薄薄的片,再运用剪、粘等手法,制成通草花·画,其形象逼真、构图别致、色调清新,立体感强,被喻为“东方奇葩”。

泉州纸扎《双狮》

■泉州纸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纸扎,俗称“糊纸”,已有千余年历史。

泉州老一辈的纸扎艺人林存忠、陈昌土等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传统纸扎工艺进行改良,探索出与众不同的纸扎艺术。他们把传统的半平面“糊纸”改革成完全立体的形状。或用废旧报纸为原材料,把报纸打成纸浆,再捏成各种形状,然后涂上胶水粘成;或剪纸片,“糊纸”粘贴而成,最后根据需要喷上金色或者灰色的油漆,让作品更坚固,形象更立体,等油漆干后,在作品上摆放一些小配饰。比如山石上配些塑料的绿草,走马粘上自己剪的纹饰等等,让作品更加鲜活。

泉州纸扎作品仿若一个个石雕,具有花岗岩般的质感,雄厚朴实,惟妙惟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泉州彩扎《仙女》

■泉州彩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彩扎是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仿真艺术。泉州彩扎来源于古时候的糊纸,扎制纸俑,古装戏人物等,已有千余年历史。唐代开始盛行,明清以后迅速发展。匠人们用竹篾子做骨架,用彩纸或彩帛糊裱,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扎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名山古刹和广为流传的戏曲故事。与北京“绢人”、广东“纱灯”并称全国三大美术人形。

彩扎有“南派”和“北派”之分。泉州彩扎属于“南派”,擅长于扎制戏剧妇女形象。早期的彩扎制作工序为:先扎制骨架,后堆糊裱纸,再装配手脚、头面,依情节、人物、身份和动态,“穿”上衣服,折叠衣纹,加上饰品和道具等。泉州彩扎技艺最著名的老艺人陈天恩在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彩扎进行了改革。他用铁丝替代竹条,做成人身的骨架;用棉花作填充物,真正裁剪花布,做成小衣服,并绣上各种图案,赋予彩扎作品更加生动、逼真的形象。

惠安木雕《铁拐李》

漆线雕《蜡石飞龙》

细看古艺新姿 且听传承故事

宁德柘荣剪纸 (林劲峰 摄)

核心提示

在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除了泉州的非遗绝技之外,还有来自我省其他地区的非遗精品,其中包括福州的象园木雕、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厦门的珠绣手工技艺,漳州的漳浦剪纸、木偶头雕刻、漳绣技艺、木版年画,三明的宫廷金银器制作工艺、手工竹纸制作技艺、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龙岩的四堡漆器、雕版印刷,莆田的留青竹刻、莆田木雕、仙游竹雕,宁德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柘荣剪纸、畲族乌米饭,南平的茶百戏、建窑建盏、浦城剪纸等等。

□本报记者 许文龙 文/图(署名图片除外)

 

福州象园木雕

福州寿山石雕 诗情画意在石中

福州的寿山石雕,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融合了中国画和民间工艺雕刻技艺。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此次参展的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则评从1985年起,就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从事寿山石雕艺术,刻苦钻研技艺。“一种单一的表现形式,对于表达作者的情感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说,要做好寿山石雕,除了要继承好传统,熟悉各项基本雕刻技巧,还要充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同时,不能拘泥于运用一种表现技法,要因石而异、因色而异、因题材而异,寓情于画,物我相融,才能创作出独具创意,技法新颖的作品。

老夫妇从惠安赶来参观

龙岩雕版印刷 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雕版印刷术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得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雕刻工人用刻刀把木板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龙岩连城四堡,位于闽西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交界处,曾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赫赫有名,与北京、武汉、江西浒湾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是这四大基地仅存的遗址,也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雕版印刷基地。2008年,雕版印刷技艺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莆田留青竹刻

莆田留青竹刻 刻错一笔都不行

在庄际昌祠内,莆田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刘建新右手拿着刻刀,左手握着竹筒,神情专注地创作着。在他的右手边,还摆放着十几件不同样式的刻刀,方便他随时替换,桌子前方摆放着几件他雕刻的竹刻作品。“这块刻的是王羲之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总共有260多个字。”他拿起一块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竹刻向记者介绍。

留青竹刻,始于唐代,是利用薄似纸张的竹皮不同层次颜色表面,融雕刻、书画、诗文、印章、造型于一体的工艺品。莆田刘氏留青竹刻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虽然取材普通,但选材时却十分讲究,能作为竹刻的材料都是百里挑一。”他表示,学习竹刻时,诗书画印各项技艺都要涉猎,这才看得懂你要雕刻的书法、画作好在哪里,精髓是什么。而入门后,还要形成自己的哲学观、美学观,唯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特风格。竹刻不可修复,雕刻中错了一笔一画都不行,因此需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

厦门珠绣手工技艺

厦门珠绣 布面浮雕 绣法因画而异

“厦门珠绣是用针穿引玻璃珠、珍珠、宝石珠及特殊材质亮片等,在纺织品上组合的刺绣。”厦门珠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丽瑜介绍,与苏绣、湘绣讲究光泽度、平整度不同,厦门珠绣因其追求凹凸的立体感和华美的视觉效果,被称为“布面浮雕”。细如发丝的绣线串上各式珠子,在谢丽瑜的指间轻挑慢捻,凸绣、串绣、粒绣、乱针绣……各种绣法因画而异,看似简单,实则暗藏了几十年的功力,稍有不慎,就要剪掉重来。

珠绣衍变于刺绣工艺,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清末,厦门民间制鞋艺人开始尝试用色彩斑斓的玻璃珠绣制鞋面,珠绣逐渐成为特色地方工艺品。上世纪90年代,厦门珠绣拖鞋厂停产,珠绣一度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2008年,原珠绣拖鞋厂技术人员谢丽瑜恢复了珠绣技艺,如今她突破珠绣在鞋面的传统运用,将其延伸到挂图、挂包、服饰的设计上。

南平茶百戏 (林劲峰 摄)

南平茶百戏 茶汤上勾勒灵动山水

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亲手演示茶百戏的创作过程。他用竹笔在深棕色的茶汤里娴熟地点画,看似平淡无奇的几个动作,却能勾勒出一幅灵动唯美的山水画。

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兴于宋朝,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但是元代以后茶百戏逐渐衰落,自清代至今未见详细文献记载。

30多年前,刚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的章志峰第一次了解到茶百戏这一当时已算失传的技艺,于是他浓烈的兴趣瞬间被点燃了,从此便与茶百戏结缘,最终成功地“复活”了这一传统技艺。为了更好地传播茶百戏,章志峰先后在武夷山、福州、厦门、北京、南昌、开封等地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展示茶百戏,给各大高校茶学院系不定期举行讲座,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解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明将乐西山纸 细腻柔韧 久存不蛀

“将乐西山纸以‘细腻柔韧、光润洁净、吸水性强、久存不蛀,用于书法,吸墨性强,墨色固定而不褪色’等特征久负盛名。优质的西山纸宜书宜画,既可修复古籍,亦可装帧印刷。”在市区府文庙展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仰根指着桌上的白纸向过往的参观者认真地介绍着。

清人郭柏苍的《闽产录异》说,将乐纸以杨家山的京纸和龙栖山的西山纸最好。据传,《四库全书》刻印之时,清廷曾派员往将乐县购买龙栖山所产之西山纸,专为刻书之用。西山毛边纸的造纸原料是嫩毛竹,必须经由28道复杂的工序,历时一年多才能造出优良的西山毛边纸。当地造纸业辉煌之时,百余家作坊年产纸5万余担,为闽省之最。 近年来,刘仰根把西山纸生产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改良,并借助文化博览会、交流会等平台,让更多人了解西山纸。

畲族乌米饭

宁德畲族乌米饭 “黑、亮、晶、香” 开脾健胃驱湿

不少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象,多停留于用高超的技艺创作出精美的工艺品,而来自宁德的畲族乌米饭就显得十分特别。展位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五六层的蒸笼,里面的乌米饭正冒着腾腾热气。

“乌米饭自唐朝以来是我们畲族‘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是用乌稔树的树叶泡制而成,具有开脾健胃驱湿的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几位身着畲族传统服饰的姑娘们热情地与每位路过的参观者打招呼,介绍着香喷喷的乌米饭。

“乌米饭很多人都会做,但真正做好就难了,必须要达到黑、亮、晶、香的标准才行,因此必须严格把关制作程序。”畲族乌米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立强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他在宁德柘荣教书时偶然品尝到这一美食就被吸引,开始研究其制作精髓,最后研制成功。

漳州刺绣 七十多种针法绣出精美织品

“这个刺绣很好看,叫什么名字?”80岁的郭阿乞和74岁的陈乌劝夫妻俩逛到漳州漳绣展位前停下脚步,询问正在创作的漳州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郭惠玲。12月11日上午8点,郭老伯和老伴早早地搭乘汽车从惠安黄塘来到泉州市区的车站,再走路来到市区府文庙,只为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这叫漳州刺绣,简称漳绣,其底料用真丝织品,绣线也是真丝线和银金线,针法有七十多种,其中空心打籽绣和凸金绣是它的技艺特色。”郭惠玲耐心地为每一位好奇的参观者解答。8岁那年,郭惠玲随母亲到漳州市刺绣厂,师从漳州刺绣国家级大师、漳州刺绣第七代继承人陈钟辉,学习非遗技艺。

漳州刺绣起源于明代,与漳纱、漳绒同为漳州织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艺,其在中国织造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刺绣构图有人物、山水与飞禽走兽等。制品分为日用品、戏剧、神像的服饰与鞋帽,以及宫观寺院的宗教用品等等。漳纱、漳绒都已经失传,仅漳绣留存传承下来。

浦城剪纸

仙游竹雕

各地非遗瑰宝 凝聚匠心艺魂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充满神秘色彩

核心提示

一条海上丝路,万千非遗瑰宝。10日至14日,来自国内众多省份的百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团队走进泉州,分别在泉州府文庙、鲤城区文化馆、新门街花灯馆、通政巷苏廷玉故居等4个展区内,为民众们献上绮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那些历经悠长岁月涤荡,却又在新时代里活色生香的非遗瑰宝,又一次用它们独特的魅力浸润了人们的心灵……

□本报记者 吴拏云/文 陈小阳/图 (除署名外)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医巫闾山位于辽宁省西部,横跨锦州、阜新、朝阳三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以原始的自然神崇拜、生殖崇拜、植物图腾、动物图腾、祖先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其图纹往往带有原始而神秘的色彩。2006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以其珍稀、特异的文化价值脱颖而出,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令世人刮目相看。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蔺心宇告诉记者:“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就像活化石一样,它承载的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人与自然的亲近之心,其造型简洁,纹样古朴,不受功利思想和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浸染和制约,保留住纯粹的原始民俗符号和记忆,真实反映了医巫闾山劳动者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据悉,蔺心宇如今是锦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客座教授,她热爱剪纸,经常深入民间走访老艺人,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普查、挖掘、研究和传承工作。

煤精雕刻工艺品

抚顺煤精雕刻

抚顺煤精作为“辽宁四宝”(岫岩玉、阜新玛瑙、本溪辽砚、抚顺煤精)之一,是辽宁省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煤精雕刻历史悠久,1973年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煤精珠、耳珰形器等煤精工艺品,使人类进行煤精雕刻的历史上溯至7000多年前。据煤精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成信介绍,1906年,从京城迁徙抚顺的木雕艺人赵昆生及其弟弟赵景霖,开办了煤雕作坊,取名“双合兴”。此后,在他们的口传身教下,煤精雕刻技艺在抚顺地区传承下来。100多年来,经过七代传人的传承和创新,煤精雕刻已成为煤都抚顺独有的民间手工技艺。百年来煤精雕刻始终沿用传统手工工艺,雕刻过程全凭艺人的灵感和经验,就地取材、相料取形,不打画稿、成图在胸,其“砍”“铲”“走”“抢”“磨”“抛”“滚”“擀”“剁”“刨”“钻”“搓”等独到技法和工序,更是一绝。

此次来泉的传承人钟成信,其主创作品《一副皮手套》曾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玉星奖;另外一位传承人金宇希,其作品《知足常乐》《十八罗汉》,构思巧妙,获业界好评。

南丰傩面具在驱傩仪式中是神祇的载体

南丰傩面具雕刻

江西南丰傩面具雕刻是优秀的民间传统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产生于汉朝,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时期,以古朴深厚、造型生动、手法细腻等特点著称,是优秀的民间雕刻技艺和传统美术精品。据南丰傩面具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宜祥介绍,面具是傩的主要特征之一,面具在驱傩仪式中是神祇的载体,在傩舞表演中则是角色的装扮。南丰傩面具雕刻为南丰跳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5月,南丰傩舞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丰傩面具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宜祥从事傩面具雕刻已经有将近50年,目前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从小喜欢绘画,20岁时开始学习傩面具雕刻,由于自身的悟性和勤奋,渐渐掌握了傩面具雕刻技艺,成为第14代传人。张宜祥制作傩面具的独特之处,在于制作时善于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面具剽悍、狰狞、和蔼、慈祥等性格的形象塑造,赋予面具生命力。

钦州坭兴陶驰名中外

坭兴陶烧制

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坭陶,产自广西钦州。坭兴陶艺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饮誉中外。2008年6月,钦州坭兴陶烧制技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坭兴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人帡介绍,坭兴陶的烧制迄今仍保存着“搂、挥、辘、挑、熎、光”这六艺古法。六艺古法之奥妙,体验了陶器烧制技艺的本真性。坭兴陶经高温烧成后,形成所谓“白器红花”或“红器白花”,甚为雅致。更绝妙在于陶器的一种无釉窑变,坯体在原来铁红色的基础上受火焰影响产生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天斑、虎纹、天蓝等多种窑变色泽,可谓“火中求宝,难得一件”。

传承人李人帡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陶艺造型、装饰及制作,代表作《高鼓花樽》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陶牛角》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史图例。

汪天喜展示华县皮影

华县皮影

陕西华县皮影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为鼎盛时期。华县皮影以上等牛皮为原料,利用其坚韧、透明的特性,经泡、刮、磨、画、刻、染、熨、钉等20多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其刀法采用独有的“推皮走刀、转皮不动刀”的技法。影人设色简洁明快,大红大绿对比强烈,染色以红、黄、绿、黑色为主。以镂线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借刀线“勾白”,自然调和,使影人色彩简而不单,丽而不艳。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天喜从艺40余年,擅长皮影设计、雕刻以及雕刻工具的制作和牛皮的炮制等工艺。

毛猴作品写实地再现市井文化

工艺毛猴

“毛猴”,又称“金蝉猴”,也叫“半寸猢狲”,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起源于北京,迄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因为作品浑身披毛,形态又很像猴,所以被称为毛猴。毛猴作品通过幽默活泼的肢体语言,演绎人生的喜怒哀乐,写实性地再现了中国的市井文化。据工艺毛猴代表性传承人任金生介绍,制作工艺毛猴的主要材料是“辛夷”(即玉兰花的骨朵)、“蝉蜕”等中药材。毛猴的四肢是用蝉蜕的腿部制作而成的,而身子则用辛夷构造。“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不是毛猴本身,而是制作场景中的道具:拿的、用的、吃的、玩的,要一应俱全……毛猴的重要特点就是,它能神奇地再现人间百态。”

传承人任金生出生于天津老城,对胡同、老院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自幼酷爱手工艺术品制作,20多年前开始尝试制作民间毛猴艺术品。他创作的每个毛猴作品都似一幅立体漫画,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姚惠芬作品《文殊菩萨》(拏云 摄)

苏绣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风格。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称:“精细雅洁,称苏绣。其精细,谓精致细密。精致,是工美的情趣;细密,是思辨的精微。精微,足以穷幽则深;细密,乃以精致臻丽。其雅洁,谓雅致纯净。雅致,是风雅的意趣;纯净,是脱俗的洁净。高雅、儒雅在此融汇,高尚、文明在此凝聚。这是物质的体现,又是精神的蕴涵。”姚惠芬的刺绣作品创作流程包括:选稿及审稿、配色线、选刺绣底料、上绷架、勾画绣稿、刺绣、装裱等多个工序。

传承人姚惠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师从近代“仿真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苏州刺绣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牟志红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娴。从艺30多年,精通苏绣的各种刺绣技艺,尤其擅长将苏绣的众多技法完美地应用于人物肖像及中国写意水墨画的创作之中,使其绣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及独创性。

武强木版彩色套印年画有绘稿、刻版、印刷、装裱四道工序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武强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永乐年间已初具规模,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并且形成了以武强县城南关为画业中心的年画生产、销售集散地。武强木版彩色套印年画有绘稿、刻版、印刷、装裱四道工序。武强年画的传承有两种方式:家庭式传承与师徒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武强年画,武强当地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专门从事年画的抢救、保护、研究、传承与创新工作。

据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助理刘默介绍,目前,武强县有国家年画传承人1名、省级年画传承人3名,民间从事年画刻版与印刷的艺人100余人。

炕围画兼具美观与实用性(拏云 摄)

省外非遗

宁夏民间绘画

宁夏民间绘画是劳动者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之一,主要表现宁夏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地域风光、民俗民风、居家生活、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人文特色。“炕围画”是宁夏百姓居家使用在炕头上的一种实用性艺术品。据宁夏民间绘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田坤介绍,北方冬天人们都爱使用热炕头,为了使炕头靠墙的部分卫生、美观,人们大多会在炕体周围画上画,这就是“炕围画”。炕围画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禁绘猛兽猛禽,多采用梅兰竹菊,山水松树,牡丹,汤瓶等元素绘制。色彩以黄、绿、蓝居多,结构上“以万不断(一种花纹)为眉头,眉头下方由圆形、长方形、扇形、菱形等画心子组成”。

传承人田坤是国家民族画院的画家,她长期从事回族民间炕围画、回族题材农民画的创作和研究。

7国非遗项目 演绎多彩文化

波斯书法

核心提示

本月11日启动的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昨日结束了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国内各非遗代表性项目富集区域、福建省各地市的非遗项目展示。在本次展览期间,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7个国家非遗项目参展,分别是突尼斯的“国帽”chechia、红珊瑚饰品,伊朗的波斯细密画、波斯书法,尼泊尔的唐卡、米提拉绘画,土耳其的湿拓画、阿拉伯书法,越南的漆器,柬埔寨的传统服饰,巴基斯坦的铸铜技艺。

这些非遗项目都有什么独特之处,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记者带您一起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蔡紫旻/文 陈晓东/图(除署名外)

源自波斯文明的伊朗书法绘画技艺

伊朗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的波斯细密画精巧独特,与中国的工笔画有相似之处。波斯艺术是古文明的代表之一,细密画是波斯艺术的重要门类,对阿拉伯国家乃至印度宫廷画风都产生过影响。

据本次非遗展外国项目的策展人江河介绍,波斯细密画是在手抄经典或民间传说、科学等书籍中,和文字相配合的一种小型图画,笔触细腻、着色精美。

画家在作画时,先将轮廓细细勾勒出来,然后再上色。画中所呈现的不论是人的服饰,建筑的装饰,还是纹饰化的花草植物,图画边缘的点缀,甚至是细密画中充满装饰感的书法,都以变化和自由著称。不仅如此,在细密画中,就算是一棵树,不同品种的树也有不同的寓意,有的代表智慧,有的代表慈爱。而蝴蝶、鸦鸟、橄榄等内容,都有着与古代文化一一对应的意思,甚至是各种颜色,也有着自己的内涵和作用。

波斯书法是细密画与文字的结合。书法的内容,一般取自宗教典籍和宗教画。一幅波斯书法,包括文字与纸四周的纹饰,这些华丽繁复的纹饰,正是受了细密画的影响。

土耳其湿拓画对耐心和技巧要求很高

土耳其传承人绘就“国宝级”湿拓画

与伊朗传承人带来的波斯书法类似,土耳其传承人现场展示的阿拉伯书法,四周也有纹饰装点,但是纹饰更偏向阿拉伯艺术特色。

土耳其湿拓画画家伊尔迪兹作画时,总有许多市民围观。这源于湿拓画独特的作画方式。画家用特制工具笔,蘸着五彩缤纷的颜料粉,轻轻抛洒入水,不溶于水的颜料在水中随着画笔移动而形成不同线条、图案,再把画纸轻轻放入水中,颜料被拓在了画纸上,从水中取出画纸晾干,一幅湿拓画终于完工。

有趣的是,拓纸前水中的画色,拓在纸上的画色,画纸干了之后的颜色皆不一样,可以说,观看湿拓画作画过程,你能欣赏到三幅不同画作。

湿拓画起源于公元8-9世纪,也被称作“大理石花纹纸艺术”。它之于土耳其,就好像国画、书法之于中国,是“国宝级”艺术形式。由于绘画准备时间长、对耐心和技巧要求高、成品率低,这门艺术在土耳其曾几近失传。后来,得益于土耳其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湿拓画重现活力。即使是这样,土耳其国内真正掌握技艺的传承人也不过百位。

尼泊尔艺人向参观者展示唐卡

尼泊尔baubha用天然矿物作画

尼泊尔的米提拉绘画和唐卡作品所呈现的,是来自当地平原与山地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

米提拉画家、尼泊尔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系主任休曼说,他的绘画技艺源自家传。过去,米提拉作为壁画存在于欢庆、祈祷等重大场合。比如休曼的祖母那一辈,仍是在墙上绘画;如今,休曼将当代元素与传统形式结合,在手工纸上进行创作。

与藏族唐卡一样,尼泊尔的baubha主要以宗教人物为内容,采用天然矿物原料作画。

策展人江河介绍,尼泊尔的唐卡历史悠久。唐代,文成公主通过和亲,嫁给了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的妻子当中,有一位是来自尼泊尔的公主。尼泊尔公主把家乡传统的baubha带到西藏。经过演变的藏族唐卡回传到尼泊尔,如今与更为古老的baubha画并存于世。

突尼斯艺人展示红珊瑚饰品

突尼斯饰品吸引众多女“粉丝”

北非国家突尼斯的土地上,曾诞生过古老的迦太基文明。突尼斯的传承人带来了他们的“国帽”和红珊瑚饰品。

被称作突尼斯“国帽”的chechia,是贝雷帽的“亲戚”。小巧厚实、样式简洁的chechia,摸起来毛茸茸的。项目传承人阿祖兹说,这顶保暖的羊毛帽,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制作:先用五根毛线针双手编织,成型后的帽子泡在热水中16个小时,等到羊毛缩水后捞出,经过初次打磨后染色,再次打磨后方才完工。如今在突尼斯国内,制作帽子的传承人,更多的是妇女。

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的突尼斯,是著名的红珊瑚产地之一。用红珊瑚制作饰品的技艺,也成为突尼斯颇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中国古代,红珊瑚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清代部分品级的官员朝珠、帽顶,就有红珊瑚的身影。项目传承人带来的红珊瑚饰品,引起不少爱美女性驻足观看。

阿拉伯书法深受参观者的喜爱 (林劲峰 摄)

亚洲非遗项目各具特色

来自亚洲国家的非遗项目品种丰富,有漆雕、铸铁雕刻、传统服饰等。

越南的漆雕源自中国漆雕,但是在纹饰、绘画、造型主题上,有自己的特色。越南漆器的制造技术,最早或可溯至公元三至四世纪,包括画作、屏风、盒子、花瓶、托盘、棋盘、饰品等,目前,漆器已渐渐成为越南的出口大宗物品。

巴基斯坦的铸铜雕刻是该国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手工艺人多为子承父业、代代手口相传。小学徒们从五六岁开始学艺,至十五六岁手艺娴熟后,方可自立门户。

纱笼、筒裙、凤尾裙、紧身衣是柬埔寨的传统服饰特征。这些精致的服饰,至今仍采用纯手工制作,华丽的花纹、光滑的质感都透出工匠精神。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