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泉州师院举办“刺桐印记,簪花技艺“真人图书馆活动
www.fjsen.com 2023-04-08 21:15:00  谢玉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蟳埔簪花手艺人为学生簪花。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东南网4月8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8日上午,由泉州学研究所、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党总支与华为天生会画联合举办的“刺桐印记,簪花技艺”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泉州师院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了蟳埔簪花手艺人黄瞻作为“真人图书”,分享蟳埔簪花习俗,并现场为参加活动的师生们簪花。

据黄瞻介绍,簪花围始于宋代,一位生活在泉州的阿拉伯人,建了一个花园,园里有许多从西域引进的奇花异木。他经常将鲜花赠送给相邻的蟳埔女簪戴,于是渐成蟳埔女发髻簪花习俗。早期的蟳埔女从孩提起,就把头发留长,到十一、二岁将秀发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再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在脑后。自今年起,受明星效应影响,蟳埔簪花围体验日渐“火爆”,丰海路的蟳埔村开设了不少簪花围体验店。“我们平均盘一个头发要5-7分钟,男女老少都来体验过。”黄瞻认为,保留这样的蟳埔文化,体现的是泉州蟳埔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共同的文化传承记忆。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