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 正文
晋江市实施“鸟类多样性监测调查”项目
2024-05-23 11:33:59 来源:晋江经济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我来说两句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昨日,记者从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来,晋江市实施“鸟类多样性监测调查”项目。根据泉州市观鸟学会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今,晋江市记录鸟类196种,同比增长5.6%。其中,新发现记录鸟类5种,在泉州新发现记录鸟类中占比45.5%。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四条途经我国。晋江地处滨海地带,湿地资源丰富,泉州湾河口湿地、围头湾、深沪湾及安海湾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今年来,晋江市新记录鸟类包括小黑背鸥、绿背鸬鹚、白腰燕鸥、海南蓝仙鹟等。

据了解,今年3月,“晋江市鸟类多样性监测调查”项目监测组在九十九溪记录到彩鹮7只、超过百只的黄胸鹀大群;在安海湾记录到白腰杓鹬123只、黑嘴鸥131只;在蓝色海湾陈埭段记录到白腰杓鹬315只、黑嘴鸥256只等。今年3月至4月,项目监测组在围头湾地区记录到勺嘴鹬9只、黄嘴白鹭4只、半蹼鹬54只、小青脚鹬25只;在东石地区记录到黄嘴白鹭5只等。

“鸟类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这些年来,晋江多措并举,大力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大量湿地恢复保护工作、建设湿地公园、加强重要湿地管理,晋江为鸟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据悉,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利用航拍、现地调查等手段,监测互花米草分布和面积动态变化,组织复萌除治8次计90多亩,及时消除互花米草负生态效应;聘请8名专职人员,对3413亩高固碳红树林开展日常巡护,分区分期实施引种红树林3年成活养护,常态开展海漂垃圾清理和病虫害治理,完成红树林补植15亩;投入30万元延续购买一年期生物多样性救护保险,为湿地物种提供风险保障。(晋江经济报记者 蔡斯洵)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