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专题> 2014泉州群众路线> 泉城动态 > 正文

惠安镇村经验:村里有了服务站 农民办事更方便

qz.fjsen.com 2014-04-02 16:11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型采访第五站:惠安

村里有了服务站 农民办事更方便

黄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内,村民正在咨询石结构房改造的政策。

核心提示

4月1日,本报联合相关部门推出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惠安,感受惠安镇村经验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优惠。

□本报记者 叶舒雯 实习生谢宜萱 文/图

一走进惠安县黄塘镇接待村便民服务站,记者看到迎面走来的村民曾女士,正拿着一张便笺,春风满面地往回走。

纸上写着什么让她这样高兴?原来,我省刚刚正式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曾女士来到村里的便民服务站,咨询申办手续。“你看,工作人员都写好给我了,我只要一次性准备好再拿到这里来,很方便!”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第一胎准生证和出生证……记者打开便笺,清秀的字迹清楚地写着需要准备的证件。

去年以来,黄塘镇把旧的大会议室改造成便民服务中心,内设民政、计生、国土、综治等11个服务窗口,同时,在村一级以接待村为示范点,在全镇推广实行便民服务站建设,让村民们咨询、办事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在接待村便民服务站的墙上,AB顶岗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制度一目了然。“我们规定,群众来办事,需要什么证件、流程,都要一次性告知。”黄塘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志煌介绍,“如果可以当天办结,绝不会拖到第二天;如果无法当天办结,就应该告知群众办理时限,并让群众知道:今天我接待了您,我就负责到底,事情办完了,第一时间通知您。”

一系列便民措施,让村民的办事效率至少提高了50%。据介绍,过去没有服务站,群众往往要奔走好几个来回,有时候负责人下乡或进村入户,就白跑一趟。但如今,这个问题随着“AB顶岗制”的出现不复存在。“我们现在每天固定都有一个人值班,不能脱岗,有需要下乡的,AB角轮换定时,让村民随时随地找得到人,节省时间!”

目前,黄塘镇18个村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接待村、黄塘村、尾园村、埔刀村、前郭村和下茂村等6个村已升格为便民服务站,下一步,该镇还将继续在有条件的村,把便民服务代办点升格为服务站。

自土地流转后,村民不但有了租金,还可以到蔬菜公司上班,增加了收入。

土地流转让农民拿“双薪”

春光正好,走进惠安县净峰镇五群村的田间地头,这里刚刚迎来辣椒的丰收季,农民们正忙着将采摘的青椒整理、装箱,一派忙碌的景象。

2009年以前,五群村的村民,有不少常年在外从事建筑业,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小孩,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要么自给自足,要么无人耕种。2009年,五群村两委开始尝试流转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从2010年开始,与厦门一家蔬菜公司合作,推动土地流转650亩,推广种植无公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等经济作物,不少村民将土地租给蔬菜公司,甚至还到蔬菜公司打工,不少人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

租金+工资:

受益农户320户

今年67岁的村民蔡春伙特别有发言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子女在外工作,他和妻子耕种家里的三亩地,“完全靠天吃饭”,基本自给自足,收入甚微。如今,他家的三亩地租给了蔬菜公司,按每亩地一年900元租金计算,一年租金就有2700元;同时,他和妻子都受雇于蔬菜公司,两人收入加起来一个月有3000多元,一年下来,租金加上工资的收入,比过去净赚近4万多元!

五群村党支部书记张雅芳告诉记者:“土地流转以来,涉及受益的农户达320余户,还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新增村财

建公共设施反哺乡亲

不仅村民增收,村里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按照每年每亩地村里向该公司征收100元管理费计算,一年村里的财政收入可增加6.5万元左右。“钱袋子”鼓了,能为村民们做的事就更多了。近年来,五群村逐步开展乡村道路铺建、村道路亮化等工程,建成了灯光篮球场,主要路口装上高清“电子眼”。村民们的健身场所,也从旧村部狭小的场地升级为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