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粿:散落坊间的美味“米冻” 晶莹软滑柔韧
九重粿: 散落坊间的美味“米冻”
九重粿蒸熟后,李美香把它切成4份,很快就吸引街坊前来购买。
核心提示
说起闽南传统小吃“九重粿”,许多年轻人感到陌生,如今也很难在街上寻到它的踪影。记者多方打听,得知南安兴安巷仍有师傅在做,遂于近日前去探访。原来,九重粿是一种淡黄色半透明固状体,像果冻一般,与另一种小吃“九层糕”有较大差异。过去,南安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记者 陈灵 文/图
制作 浸蒸晾各两小时
陈小平和妻子李美香在南安兴安巷开了间小店铺,十多年前便开始做九重粿。这天,夫妻俩向记者展示了经过多次改良的制作方法。
首先,陈小平把已经淘净并浸泡了2个小时的米放入磨浆机中,机器运转的同时,继续往米里加水。很快,纯白色的米浆从机器出口流入桶中,5公斤米仅10分钟便磨完。“过去没有机器,得用石磨慢慢磨,需要一个多小时。”接着,他烧开一锅水,舀一勺米浆倒入锅中,并同时放入碱和些许盐,待煮沸后再倒回桶里。“半生不熟的米浆刚刚好,这也是与传统做法的最大不同之处。”
然后,他把温热的米浆倒入铺上布的蒸笼,再放到煤炉上蒸。2个小时后,蒸熟的九重粿已凝固起来,呈淡黄色固体状,晶莹剔透,米香四溢。再晾2个小时,九重粿便能切开吃了。
由来 连蒸九次层层可揭
有人把九重粿形象地称为米冻。然而,过去的人为什么将之称为九重粿呢?陈小平说,九重粿的名称由来或与它的传统做法有关。那时,人们并没有煮这个步骤,而是把磨好并放入调料的粿浆分九次舀入蒸笼里。先蒸第一层,在上面抹少许花生油,再蒸第二层。这样连续蒸九次,粿成九重,重重可以揭开,故叫九重粿。
为什么需连续蒸九次呢?“如果一口气倒入蒸笼里,中间的部分可能无法蒸熟蒸透。”李美香说,传统工序繁杂,经过改良,现在采取煮的方法能取得和传统手法相同的口感。
乍一看“九重粿”之名容易与“九层糕”混淆,闽南语发音也相似。曾经做过九层糕的陈小平介绍,其在洛江和莆田、福州等地流传较广,但材料、做法、样式和口感与九重粿完全不同。九层糕需先将糯米炒熟,磨成粉,掺入猪油、葱油等搅拌。再将其倒入烧热、融化的糖浆里继续搅拌。然后把凝固的粉团分开染上不同颜色,一层一层地铺在蒸笼里。蒸熟的九层糕便成了不同颜色多个层次的糕点。
品尝 晶莹剔透软滑柔韧
记者采访时,李美香忙个不停,每过几分钟便有顾客前来购买。她根据顾客的需求娴熟地用刀切开九重粿,称斤售卖。“一斤才2元,好吃又便宜,小孩特别爱吃。”住在附近的陈女士来市场买菜,顺便买了一块带回家。
“过去逢年过节,南安家家户户都自制九重粿。也有小贩骑着自行车在各个乡村叫卖,根据客人需要,用刀在大块上切割出所需的斤两。”陈小平叹了口气说:“可能因为蒸的时间过长,需要煤炉或柴灶,愿意做的人越来越少,市面上也很少看到了。”
九重粿拿在手里弹性十足,记者拿起一块尝了一口,软滑而柔韧,口感微粘。淡淡的米香没有止于舌尖,而是渐渐弥漫齿间。“一般蘸着白糖吃,酒店里则用来搭配笋干炖红烧肉。”陈小平说,正是这种简单又独特的口感,让九重粿继续生存着,至今未被遗忘。“除了附近街坊,南安市区几家酒店也是长期客户。也有本地人买一大份带到外地去,让九重粿的味道传播得更远。”
- 2013-10-11肉夹包:传统婚宴必备面点 肉要多种调料中火焖
- 2013-10-09德化烤肉饼:土烤箱里做出限量版美味
- 2013-10-08拳头母:因形状得名 筋道可口不负霸气之名
- 2013-09-21泉州名小吃八宝芋泥:外冷内里热征服外国人
- 2013-09-21《舌尖上的中国》来泉拍摄 面线糊润饼等小吃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