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邹鲁”英才辈出 人口百万被誉富州
人口破百万 位列全国八大州府 海外交通繁盛的北宋时期,泉州有多少人口?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说,宋代泉州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海外通商繁荣,同时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大批百姓移居泉州,泉州人口迅速增长。据《泉州府志》等史料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泉州及所辖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德化、安溪、惠安七县共96581户,52.15万人。元丰八年(1085年)主客户达201406户,人口达1067450人,首次破百万大关,与长沙、汴京(开封)、京兆府(西安)、杭州、南昌、卢陵、福州一起,成为全国八大州府之一,被称为富州。 宋朝时期主要有三批移民入泉,其中首批就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因廖恩率农民起义军败入泉州,于是留下定居。第二批是南宋时期,南外宗正司从镇江迁来泉州,仅皇族宗属近三千人。第三批是宋末端宗帝被元军追杀,部分官员及其家属潜居泉州。 人口激增使得泉州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渐突出,“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因此,部分泉州人随海舶出洋定居,成为早期华侨。同时,阿拉伯、印度等外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来泉以万计数,他们留泉定居,建“蕃坊”、“蕃巷”,带来了“蕃学”,建筑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各种宗教的教堂、寺院。许多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通婚,其后裔构成中国回族等少数民族。 设置市舶司 超过宁波仅次广州 在市区水门巷竹街,一块刻着“泉州市舶司遗址”字样的石碑安静伫立。这处貌不惊人的遗址,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古海关遗址,在千年前是远渡重洋来到泉州的“蕃人”进入这座城市的必到之处。 公元1087年,宋王朝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提举市舶司,标志着刺桐港被朝廷确定为全国最重要的贸易港之一,这是刺桐港走向极盛的转折点。泉州市舶司的规模可不小,“西到水仙宫,东到三义庙,北到马坂巷洪厝山”。 市舶司拥有相当大的权力,首先是管理进出口船舶。对来华的外籍船舶,市舶司负责检查船舶装运的货物;对出海的中国商船,市舶司进行严格审查,一般由原发港口的市舶司签发“公据”或“公凭”之类的出海许可证。 更重要的是,市舶司对外来船舶和从事海上贸易的中国商船征收关税,当时叫“抽解”,也叫“抽分”。抽解的具体数量,因货物不同而不同。如宋仁宗年间规定,“海舶至者,视所载十算其一”,此后规定更具体——犀角、象齿一类贸易要征收十分抽二的关税,珍珠一类的贸易十分抽一。 通过抽解,泉州市舶司将应征商品以货物形式押送京师,它是宋政府财政的一笔重要收入,宋高宗赵构曾表示:“市舶之利最厚,颇助国用”。据介绍,到了北宋后期,对外商贸涉足31个国家和地区,赶上并超过明州(今宁波),仅次于广州。 |
- 2013-12-06五代十国:千家罗绮管弦鸣 四海皆知刺桐港
- 2013-11-29唐朝繁荣强盛泉州正式得名 东方大港雏形显现
- 2013-11-26两晋:衣冠南渡沿晋江而居 乱世来泉寻乐土
- 2013-11-26高僧西来开启泉州海交史 诞生《金刚经》最早汉本
- 2013-11-22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三国时期泉州行政建制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