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66岁的林海良为将布袋戏传承发扬下去,放弃工作,60年坚持演出;他翻阅大量史料和民间传说,潜心钻研剧本创作和表演方式;现在他每周还义务到附近几所小学教孩子们表演
一个乡村布袋戏老艺人的忧思
一拿起木偶,林海良就进入忘我状态。
核心提示
“太精彩了!”在本月初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之中国地市报走进安溪铁观音采访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主流媒体的70多位社长、总编、主任、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欣赏完一出精彩的布袋戏《草船借箭》后,赞不绝口,“长枪短炮”一阵响。
得知担纲表演的是5位年龄介于10岁到11岁的小学生时,采访团成员更是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太了不起了!”5个孩子表演时,幕后一双含笑期许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他们,这位年逾六旬的老者,就是金榜村“假宜真”布袋戏第五代传人林海良。
看到孩子们获得赞许和喝彩,他比自己表演时获得肯定更欣慰、更骄傲,因为在这些热爱布袋戏的孩子们身上,他看到了布袋戏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传承和未来。
□本报记者 黄宝阳/文 陈晓东/图
林海良为创作剧本,翻阅大量典籍,许多书都被翻破了。
放弃教学工作 第五代传人接棒
“假宜真”这个招牌,传到林海良手中,已经是第五代,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布袋戏又被称为掌中木偶戏,自泉州市区传入金榜村已有100多年,在闽南地区,无论是佛事酬神,还是新屋落成、婚丧嫁娶,许多人都会请布袋戏戏班来演出。
儿时,林海良就跟随父亲四处演出,耳濡目染,很快学会了布袋戏基本的唱、念、说、打等要领,6年级便开始独立演出了,“出生后就整天看,睁眼闭眼都是,也不用特别学习、练习,没有很辛苦的学艺生涯。”这个面色黝黑,看起来更像茶农的民间老艺人十分淳朴,为人谦虚实在。
1974年,林海良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算比较高的学历了。两年后,他到当地一所民办学校代课。1978年,村里欢送新兵入伍,请他去演出布袋戏,他编的现代戏演出之后,反响很好,其他村子欢送新兵也都纷纷来请他演出,后来,连附近乡镇也慕名前来请他,一下子连演许多场。
本来他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接戏,那段时间演出一多,就有点顾不上教学了。内心对布袋戏一直十分热爱,亦非常清楚自己有传承使命的林海良,在众人不解的叹息声中,毅然放弃了大家眼中的“正经事业”,约上另外两个从小一起长大、同样钟爱布袋戏、同样在当教员的同学,一起辞职出来,扛起了“假宜真”的大旗。
有年轻人要来学木偶,林海良总是开心地教。
翻阅大量史料 潜心创作剧本
“一语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万兵”、“帐前可演天下事,箱中能容世上人”,说的是布袋戏舞台虽小,却大有乾坤。因此,布袋戏表演,除了唱作之外,剧本尤其重要。然而祖上除了手艺和父亲手把手教会的几个剧目,只留下一本剧本目录,120部戏曲,没有内容,只有目录。没有内容,这戏要怎么演下去?
好在林海良文化水平较高,从小熟读古书,看得懂文言文,许多历史典籍也通晓其意,既然祖上没有留下剧本,那就自己编吧。林海良表演的剧目大多取材于古代小说和戏曲,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西厢记》、《桃花扇》等。在他的“书房”内,记者看到了一大摞的古典小说,有一本厚厚的手抄本《南唐演义》,老林说,他前后抄了十年,边抄边学边创作。
在把原始故事领会透,再结合闽南语方言和布袋戏的特点进行创作,编排出了很多新剧目。由于熟读原著,演出中,他往往能加入一些古语、古诗词、古对联,为表演起到画龙点睛或插科打诨的作用。
近年来,林海良在传承表演布袋戏传统曲目的同时,注重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对剧本内容进行创新、编排和表演,如自编宣传计划生育、茶艺戏等剧目;也会结合当地的风土地理,创作一些乡土题材的剧本,2008年,他结合虎邱茶叶黄金桂的发源历史,创作新编布袋戏《黄旦记》。
木偶头装箱后,即可外出演出。
重任在肩不敢卸 六十载无悔坚守
一个布袋戏戏班一般仅三五人,多由家庭成员组成,往往是父子、夫妻、兄弟同台演出,技艺也是代代相传。演出的装备相对简陋,舞台是一个两米长、一米五宽的戏棚,木偶头等道具装入箱后即可挑担出行。一个布袋走四方,这便是布袋戏名称来源的传说之一。
有接戏的日子里,天还没黑,林海良就要和戏班的搭档们,提着装戏台、锣鼓等工具的布袋和装木偶的旧箱子,迎着夕阳出发了。那个斑驳粗糙的木箱,还是父亲留下来的。
作为班主,林海良是“假宜真”的主演,他嗓音好,凭借一双巧手,一人塑造传统戏曲中生、旦、丑、兽、杂等形象。主演可谓布袋戏的灵魂人物,身系演出成功与否,要包办戏中所有人物的唱、念、说、打,仅唱这一项,表演者就必须具备模仿男女老幼不同人物音质、不同讲话风格的技巧,且必须能做到各种不同性格的角色五音分明,加上情绪表达的八声七情等,因此,不仅需要一定的天赋,还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音乐素养。
尽管老林很谦虚,将自己的天赋与努力,都归功于幼时家学环境,然而,没有他后来60多年的努力与钻研,也就没有如今远近闻名的“假宜真”了。
热闹的锣鼓声中,老林抑扬顿挫念白的响起,手中布偶舞动出生命的灵性,开始演绎人间百态,给寂寞的乡村夜晚带来欢乐,为许多80后、90后们留下了珍贵而美好的童年记忆。
一有时间,林海良就窝进“书房”创作剧本。
“靠天吃饭”收入低 后继无人遇危机
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第七届泉州民间布袋戏邀请赛”上,林海良率领的“假宜真”戏班,荣获一等奖。林海良的布袋戏戏班,可谓叫好又叫座,然而,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
以今年农历8月份为例,附近乡镇的民俗节日比较多,共演出15场;而9月份,仅10场。平常月份一般不多于10场。布袋戏的“出身”,决定了民间布袋戏班往往只能“靠天吃饭”。哪个地方有节庆,谁家搬新居,哪家许愿要酬神,往往只能在家被动地等待。如今一场演出的价格往往在500元左右,几个人分下来,最后留在林海良的手中,只有80元。
81岁的林水圳,在“假宜真”负责吹箫,吹了大半辈子,今年下半年开始,关节有些不舒服,不宜再跟着林海良四处演出。一辈子都跟布袋戏打交道的他,自己退休了,还将今年已经35岁的儿子,送过来跟林海良学艺,“这年头,年轻人谁要学这个?收入低,听起来也不像体面的事业,唉……”
这一声长叹,当地许多民间布袋戏老艺人都心生共鸣。如今镇里四家仍活跃的戏班,担纲主演的,数林海良最年轻,其他的也都六七十岁了,年龄最大的,已年逾八旬。林海良演布袋戏演了一辈子,名声在外,然而养家糊口仍只能靠种茶。
谁想学都无私教授 唯独儿孙不敢教
每到一处表演,林海良的戏班总能吸引一帮对布袋戏非常感兴趣的人,各个基层、各个年龄段都有,当然,其中大多是学生。不少人提出想跟他学,老林总是一口答应,虽然他很清楚,有些人不过心血来潮,兴趣浅浅,一阵风吹过就散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林海良已经开始收徒,当地许多“业内人士”都曾跟他学过,如今,已有4个人能独立演出,出去自立门户了。按理说多教会一个,就多一个人跟他竞争,自古艺人大多认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看家本领往往不外传。然而林海良却从不介意,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从不推辞,即便是自己历经艰辛创作出来的剧本,也无偿提供给同行使用。
采访当天,恰逢两位青年慕名前来学艺,老林二话不说,打开旧木箱子,套上木偶头,手把手地教了起来。对外人都倾囊相授,但老林说,他从没教过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这又是为何呢?他说,一个月千把块的收入,在现在这个社会,能干什么呢?为了生计,儿子还是得到工厂打工,孙子现在还小,如果教他学表演,可能会影响他学习,“真正要学,得下工夫,花时间花心思,现在还不是时候。”
记者不免有些替他担心,如果别人把他的绝活学会了,而他自己的儿孙没学会,怎么办?老林笑着说:“不会的,如果将来有需要,他们一定会来教我的儿孙们,我们彼此之间靠的就是信任。”当然,他最后补充说:“我过世前,总是要把他们教会的,我们老林家传到我,第五代了,怎么也不能断了啊。”
义务到小学教表演民间瑰宝不能失传
随着年纪的增长,作为金榜布袋戏第五代传人的林海良,内心的焦虑和忧思,与日俱增——不能让传到自己手上的金榜布袋戏就此失传。
据泉州文化部门调查显示,1990年泉州尚存有60多个民间布袋戏剧团,而如今仅剩不到20个,布袋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紧迫。显然,这不仅是林海良和“假宜真”的问题,林海良知道,这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然而,作为布袋戏传人,他明白自己有责任不让这一艺术瑰宝在自己手上凋敝。
怎么做才能让布袋戏更广泛地传播和传承?思前想后,去年10月份,林海良找到了当地教育局和几个学校的校长,提出想到学校教孩子们学布袋戏。如今,他在金榜小学、虎邱中心小学每周上一次课,美亭小学人比较少,以讲座的形式集体上课。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布袋戏,他将古典戏曲的唱曲和南音等翻译成简谱,再配上词给孩子们当教材;结合小学课文,翻阅史料,创作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一批剧本;将学布袋戏的要领、出台顺序等以书面形式整理出来,供孩子们学习……
“这次表演的几个孩子,才学了一年,就可以上台了。这样下去,我有信心让更多孩子学会布袋戏。”林海良开心地笑了,这个心头一直压着布袋戏传承责任的民间老艺人,眉头终于可以稍微舒展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