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追着年味寻历史:泉州花灯古艺新姿光影流转

2015-02-27 10:39:1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追着年味寻历史

元宵灯市,传统手工制作的泉州花灯依然唱主角,新材料、新技术、新经营方式为这一古老行业注入新活力;跳火堆、“拔拔灯”、金橘糖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年俗、年食也悄然将地域文化延续

泉州花灯市级非遗传承人林伟忠正在制作刻纸花灯。除了花灯,那些独具特色的地方年俗、年食都在将地域文化、城市历史延续。(陈小阳 摄)

□本报记者 陈士奇 谢伟端 王金沛

春节刚过,元宵节的脚步又近了。“花市灯如昼”,国内外闻名的泉州花灯迎来了绽放的时刻。

今年的花灯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泉州本地的传统花灯,以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为主。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兼具历史文化、艺术审美、装饰实用价值的泉州花灯,正不断焕发新的光彩。电能制动能让人物、动物等造型的花灯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连动物的拟声发音也更加逼真。灯光来源也变了,从普通的白炽灯改成现代的LED灯,只要事先编好程序,花灯就会不停转换颜色,绚烂夺目。

泉州花灯在这些年已经打出了名声,国内外客户大多早早前来预订,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在8月份就开始忙碌。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司化运作逐渐出现在这门老行当里,为它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花灯,那些深植于地域文化和情感交流中的年俗、年食也从未走远。春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年俗、年食,可以清楚地展示出地域文化、城市历史,以及当地居民的性情。

泉州是个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好的地方,正月正是展现其独特风貌的好时节。

采尘、跳火堆、“拔拔灯”、摆“年兜花”,您经历了这些年俗吗?甘蔗顶门、看避债戏……您从长辈的口中听说过这些年俗吗?蒸糕炊粿、久糟菜、米粉肉、金橘糖、花生仁糖……这些是您儿时美好的记忆吗?

年复一年,传承中的年俗,有的渐渐消逝,有的则被保留至今。但其中的风土人情、美好祝福一如既往的浓郁。

古老的文化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的一言一行早已烙下鲜明痕迹。年前大扫除、客厅里的“甜碟”,乡村里还热闹着的“跳火堆”、“坐钉轿”,光影流转的花灯,都在和我们一起把独特的文明延续。

花灯绽放:古艺新姿光影流转

生肖灯颇受市场欢迎

核心提示

今年的花灯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泉州本地的传统花灯。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和漂染于一身,兼具历史文化、艺术审美、装饰实用价值的泉州花灯,正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本报记者 谢伟端 陈小阳 陈起拓 文/图

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

制作工艺独树一帜 传统手工花灯走俏

泉州传统花灯分为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三大类,集历史文化、艺术审美、装饰实用等价值于一身。今年传统花灯,仍是市场主角。

泉州花灯造型多样,工艺考究。以造型为参照,泉州花灯可分为人物灯、动物灯、花篮灯等;论其装饰功能,泉州花灯有座灯、挂灯、水灯、提灯等4种;按制作工艺分,泉州花灯有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等3大类。“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和漂染于一身,兼具历史文化、艺术审美、装饰实用等价值。”泉州市艺术馆馆长郭飞跃说,“除了彩扎灯之外,泉州花灯有刻纸、针刺、料丝等品种,独树一帜。”

今年,传统花灯仍然是市场的主流。林伟忠是泉州花灯市级非遗传承人。林伟忠家制作的花灯将刻纸和针刺相结合,先在纸上镂空,形成一个镂空轮廓,然后再在外面按所需颜色贴上有颜色的纸。针刺则是在灯上扎出一个个小孔,光线从里面射出,使整个花灯更加光明剔透。

曹淑贞是泉州花灯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家是从做彩轧人物转型做花灯的。近日,记者走进泉州水门巷的曹淑贞花灯作坊,作坊墙头的柜子上摆满各式各样用丝绸做的人物和用通草做的动物,栩栩如生。曹淑贞和她的亲属们正忙着制作花灯。作坊内已经堆了很多半成品,一尊戴着帽子的羊老爷显得憨态十足;两个立在地上,准备让小孩子拖行的羊花灯小巧玲珑,凸显今年羊年特色。“传统花灯更受欢迎,今年泰国有个团体向我预订了一个花灯。我本来想在花灯上融入泰国特色,但对方想要原汁原味的泉州传统花灯”。

泉州的花灯作坊和公司每年都要接到不少来自国内外的订单。“泉州花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外地客商大多冲着泉州的传统手工花灯来的。”曹淑贞说。

观灯赏灯,是一个亲近闽南传统艺术的好机会。

电能驱动、LED照明、个头巨大

花灯能做动作 铁骨撑起巨灯

电能制动让人物、动物等造型的花灯能做出复杂动作,以零件组装、钢铁支架制作的巨型花灯,可长百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花灯制作不断创新。

古时做花灯,大多是用搓好的纸捻,将劈好的竹篾绑扎成各种形状的灯骨架,粘糊上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写上吉祥的字句,贴上花边,装上丝穗,内放蜡烛或小油灯,有的还放上檀香。其制作工艺称为彩扎工艺,因此,花灯又称作彩扎灯。彩扎艺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手艺,每年都会别出心裁,推出自己精心构思制作的力作,打出自家字号,相互竞赛。

到了明清,玻璃制造业发展起来后,工匠们把玻璃抽成丝,泉州人管这种玻璃丝叫“料丝”。“料丝”被用到花灯制作工艺中,清代陈葆堂的《温陵岁时记》中提到“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以通草,作人物鱼虫,燃以宝炬”,“恒于府治西畔双门前作灯市”。这是泉州花灯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如今,新材料在花灯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曹淑贞家,记者看到一个九龙戏珠的大花灯,该花灯中间的支架是个能转动的球面,九条龙附着在球面上,身体变换着不同颜色。“电能制动让人物、动物等造型的花灯能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连动物的拟声发音也更加逼真。”曹淑贞说,“灯光来源也变了,从普通的白炽灯改成现代的LED灯,只要事先编好程序,花灯就会不停转换颜色,绚烂夺目。”

传统的竹片骨架承重能力有限,最高只能做到3米左右,无法满足大型灯展的要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彩扎花灯几乎都是挂灯,挂在高处,供人们仰头欣赏,不能太重、太大,造型小而精致。近二三十年来,造型复杂、体型巨大的花灯逐渐出现在市场上,长的可达百米以上,高的可达十多米。

去年元宵节,泉州吴氏花灯工艺有限公司以零部件组装的方法在新门街主展区建起巨型座灯。今年春节前,该公司又到福州去现场组装一个巨型花灯,参与现场组装的工人达到50多人,花灯之巨可想而知。

创新不仅能带来艺术上的突破,同时,也带来了市场上的拓展。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推出了DIY版花灯,在主推普通人也能做花灯的同时,“刻纸和针刺这两项泉州花灯中最重要的技艺保留其中”。刻纸的部分做了镂空处理,市民只要用手指一弹,镂空部分自然脱落;而针刺部分则已密密麻麻地扎上针孔。

泉州花灯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淑贞在制作花灯,每年元宵节前正是花灯艺人最繁忙的时刻。

专业员工、专门厂房、现场组装

公司化运作显成效 工厂化生产接大单

在泉州花灯制作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但随着市场变化,花灯制作公司逐渐出现,公司化运作、工厂化生产使得接大单成为可能。

林守明父子花灯艺坊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传承人林守明于1985年创办的。如今其子林伟忠同样从事花灯生产。曹淑贞有8个兄弟姐妹,加上其兄弟的子女总共二三十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花灯的制作。“每年8月份,订单就会陆续到,我们一家从那时起就要开始忙了。”如今,曹淑贞及一个弟弟、女儿专职做花灯,其他的亲属要么在下班后前来帮忙,要么在元宵节前这段花灯制作的繁忙时段过来帮衬。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的慕名而来,订单随之增多,传统家庭作坊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泉州花灯时常供不应求。一些巨型花灯,传统的家庭作坊也无力承接。花灯工艺公司逐渐在泉州出现。

据泉州吴氏花灯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祖祥介绍,最初,他也是采用家庭作坊制作花灯,2003年,他独力创办公司,聘请技术工人,开始工厂化生产花灯。“公司现有厂房面积5000多平方米,员工80个左右,其中有10多个专职美术设计工人,工厂化生产才能接下大单。”今年,除福州外,他还接下了欧洲的一个巨型花灯的制作、安装。每次接单后他都要派几十名员工带着零部件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去现场组装花灯。如今,公司的业务已遍及厦门、福州、莆田、泉州、台湾等地,其产品甚至远销到欧美。

不过,受制于季节性的市场需求,每年花灯的制作旺季只有3个月。“其余时间基本是亏损维持,房租、工资都需要钱。”吴祖祥说,“房租一年要50多万元,用工成本每人每月1万元左右。”除此之外,公司参与招投标的费用也不小。

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配色、漂染等于一身,制作技艺精湛。

免费培训、入校授课

高校聘“花灯教授” 年轻人继承技艺

泉州花灯是闽南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蕴含丰厚,绚丽多姿。如今,泉州花灯技艺正以各种方式传承。

在曹淑贞的花灯作坊,记者看到一些简单的支架。据介绍,这些支架是丰泽一个幼儿园预订的,孩子们拿到支架后,在上面糊上纸,就成了花灯。孩子们还可以在纸上绘制图案。

记者了解到,每年元宵节,泉州不少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制作花灯,并在锦绣庄或T淘园等创意园展出。还有的学校将花灯制作当成寒假作业,鲤城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让学生在寒假期间设计并制作花灯,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查资料、动手实践,也有利于培养创作创新能力。

花灯艺人不断走进校园传授技艺。曹淑贞被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聘为客座教授,被鲤城实验小学聘为教师。近年来,泉州尤其重视花灯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并设立泉州花灯传习所,由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领衔。从2010年至今,泉州市艺术馆每年开办3个花灯制作暑期免费培训班,一个班安排25人,授课对象为25岁以下的年轻人。

曹淑贞说,去年暑假华侨大学十几个学生到她的花灯作坊学做传统花灯,学成后他们还专门搞了个花灯晚会,把亲手做的花灯挂满晚会现场,场面温馨古朴。“花灯制作技艺要有年轻人来继承,才不会出现断层”。

原汁原味的泉州传统花灯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泉州花灯有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等3大类,图为手提刻纸花灯。

元宵节临近,花灯作坊里已经摆放着不少产品。

年食年俗:地域文化根植其中

象征喜气的红包与“长寿龟”,是春节期间祭祖款客的传统糕点。(张九强 摄)

核心提示

跳火堆、甘蔗顶门、“拔拔灯”、“坐钉轿”……这些独特年俗,久糟菜、米粉肉、金橘糖、花生仁糖……那些美味年食。正月里,蕴藏着古早年味的习俗、美食一起涌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根植其中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在悄然延续。

□本报记者 陈士奇 通讯员 黄小燕 王双季 苏福彬

甘蔗顶门、看避债戏

新年入佳境 善举促年俗

除夕,拿两根贴上红纸的甘蔗放在古厝大门后;一家老小上街看大戏,这样的古老年俗已不多见了。 每年都回南安乡下陪奶奶过年的小玉,吃过年夜饭,贴好春联之后,总会帮住在古厝的奶奶,拿两根甘蔗放在木头大门后的两侧,并在甘蔗上贴上红纸。奶奶说这叫“竖年”,让甘蔗依靠大门,意为“家门不倒,事事顺利”。对此,廖榕光说,因为闽南语中“蔗”与“佳”读音相似,由此把甘蔗放在门后,也有着“新年进入佳境”的说法,而大年初一,这两根甘蔗将分切摆盘上桌,成为让客人沾沾喜气的零嘴。

旧时除夕夜,泉州城中常有戏班搭台唱戏。过去家住在涂门街关帝庙附近的李先生说,在他的小时候,每到年三十,夜幕降临后,戏班锣鼓响起,原本聚在家里围炉的人们,便会三五成群,结伴出门,入庙进香祈福之后,大家便会逗留在临时搭起的戏台前看戏。台上好戏轮番上演,台下看客闲话家常,谈天说地,热闹非凡,“那时那景,年味甚浓”。

这一风俗因何而起?廖榕光解释说,相传古时有位乐善好施的乡绅,为了让一些未能在年前还债的贫苦人免于在除夕夜被追债,便出资邀请戏班到庙门口唱戏,债主们不会追债到此。许多人便将之称为“避债戏”,这一习俗也演变成以前泉州人除夕夜里的传统娱乐活动。

采尘、跳火堆、“年兜花”

烧去“过年畚” 迎来好兆头

家家户户门口的火堆,远远望去犹如连成一个火群。大家将“过年畚”倒进火堆,以烧“过年畚”去告别上一年的不如意,寄愿新年生活风调雨顺。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的这段日子,民间将之称为“迎春日”,在此期间,各家各户都要为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而做准备。

“闽南地区的年前大扫除,被称为‘扫尘’、‘采尘’,是过年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事项。”泉州民俗专家廖榕光介绍说,“采尘”有着“新貌迎新年”的寓意,将家里家外打扫干净,不仅要“清洗各种器具,掸拂尘垢蛛网,拆洗被褥窗帘,还要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此外,“采尘”还与一个现今少见的传统年俗——“跳火堆”有关。

“儿时在乡下,除了整理屋子,还要打扫圈养牲畜、栽种蔬果的后院,整理出来的各种垃圾,老祖母总嘱咐我不要急着倒掉,要将它们一直留到除夕夜。”廖榕光回忆说,那些由稻草、草皮、土灰及泥土堆积起来的垃圾,也被称之为“过年畚”。待除夕吃过团圆饭,屋外的爆竹声开始响起,每家每户便会在自家门前堆起木柴,将其点燃,家家户户门口的火堆,远远望去犹如连成一个火群。火堆燃起后,大家将“过年畚”倒进火堆中燃烧,以烧“过年畚”去告别上一年的种种不如意,并让愁怨、晦气在燃烧的火堆中化为乌有,同时,也寄愿在新一年里,生活能够风调雨顺。

烧过了“过年畚”,一家人围绕在火堆旁,身手矫捷的年轻人可从火堆上一跃而过,小朋友则由家长抱着从火堆上跳过,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可以从火堆边跨过去。来自安海的黄阿实说,在其老家,以前“跳火堆”时,长辈们还会念叨几句俗语,如“大人跳入来,年年大发财。小孩跳出去,欢喜无顾忧。”大家一边跟着念俗语,一边互相喝彩,欢声笑语不断,也让除夕夜显得格外热闹,而待火堆熄灭后,家中长辈还会特地铲些火灰入灶,以此预示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够红火兴旺。

每逢新春到来,闽南人家免不了在厅堂中,摆上一盆素雅的水仙或是几株腊梅。“水仙、腊梅可算是传统的‘年兜花’,放在家中一则增添清新淡雅的花香,二来是为了‘以花迎春’,为家里带来喜气。”已过八旬的刘老太自小喜欢摆弄花草,每逢春节,她总会着手在家雕琢水仙,在她看来,把各式造型的水仙摆放在家中,既讨喜又美观。如今过年在家摆花已是一种流行,除了水仙花、腊梅之外,红掌、杜鹃及蝴蝶兰也成了不少泉州人喜欢的“年兜花”。在刘老太的记忆里,儿时,水仙算得上是娇贵的“稀罕物”,当时只有一些家境宽裕的人家,才舍得花钱添购水仙花布置门厅。由于花期较短,只有掐算好时间用清水培植,才能让这些花蕾在春节绽放,借此预示新年开始有一个好兆头。

羊年做成羊头形状的馒头大受欢迎。(张九强 摄)

金橘糖、花生仁糖

甜碟摆厅堂 茶点增年味

正月,闽南人家总会在厅堂中摆放一盘“甜碟”待客,以此祝福客人们新的一年里有一个“甜蜜的开始”。

“每逢春节,家里的‘甜碟’中总会看到金橘糖,这是因为闽南语中‘橘’和‘吉’同音,象征大吉大利之意。”来自永春的大厨水生说,金橘多野生于山间,其果树年年开花结果,由于其味道很酸,无法直接生吃,当地人便把它去籽后,用盐水浸泡去除酸涩味,之后再以白糖腌制熬煮成金橘糖,如此一来,既保留了金橘原有的橙黄色泽以及特有的香味,也让它入口甜如蜜糖,不再苦涩难食。而金橘糖除了是过年期间配茶的佳品,同时也可与花生一起煮成待客的甜汤,也能作为蒸年糕的辅料,为年糕增加一些果香味。

花生仁糖,与冬瓜糖、红枣、寸枣等都属于春节甜碟中的古早味茶点。小玉的奶奶会亲手做花生仁糖,让家中的孩子们高兴一下。挑选好颗粒均匀的花生,加入白砂糖、麦芽糖、糯米粉、野山橘调制成糖团,无需模具,用手将其捏制成块即可。手工制成的花生仁糖,质地滑爽,滋味香甜。花生本身便寓意“多子多福”,糖浆又有甜蜜之意,花生仁糖也蕴含着“甜蜜美满、招祥迎春”的意思,品尝之后,“甜在口中,喜在心头”。

米粉肉、过年饭

备食跨年吃 讨个好彩头

年夜饭要留下一碗,需要放上鸡蛋、九鬃芋、糕粿、红橘、柿饼以及红枣,还要放上红包以及一朵红纸折成的“春花”。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这句自古流传于闽南民间的俗语,其意指到了腊月下旬,就该着手为过年准备一些肉食了。

“旧时生活不宽裕,对于乡村农家人而言,杀禽宰畜是家中的一件大事,为过年宰杀一头猪,有的人要把猪肉拆分送给亲戚们,有的人则把猪肉带去市场上置换其他物品。”德化烹饪餐饮业协会秘书长吴少泉说,以前交通不便,物质匮乏,不少住在德化乡村的农户在腊月里宰杀好家猪,趁着新鲜,便带着猪肉赶往位于永春五里街上的年货集市行,用猪肉换取过年所需的一些糖果子及米制品。剩下的猪肉则需要提前加工储存,以备正月里自食或是待客之用。吴少泉师傅介绍说,通常容易变质的猪颈肉,会与用芥菜腌制的“久糟菜”一起炣成酱肉,在正月里随时都可以把这些酱肉拿来配饭吃。而夹带肥油的五花肉,则会用红米酒、酱油、地瓜粉以及芋头一起蒸成“米粉肉”,可作为年菜品尝,也可存放在正月里食用。对于“贵重”的猪蹄,过去生活拮据的农户一般会将之售卖,只有富裕的人家才会自留猪蹄,并用自家酿制的红米酒炖煮成菜,以此寓意“红火”,并把这道菜作为新春佳节里款待贵客的上等菜品。

不仅珍贵的肉品要从腊月存留到正月,廖榕光说,除夕晚上的年夜饭也要记得留下一碗,以作为“隔年米”,也称为“过年饭”。这碗白米饭上,还要有所“装饰”,需要放上有团圆之意的鸡蛋、护子护孙之意的九鬃芋、发财之意的糕粿、有吉祥之意的红橘、柿饼以及红枣,除此之外,最后还要放上红包以及一朵红纸折成的“春花”(也称“春枝”)。廖榕光说,这碗“过年饭”大多会放在房中、厅堂或是灶台上,摆放的时间要延续到正月初四,也就是俗称为“散正”的春节结束之时,由此来寓意“年年有余”。此外,插在饭上的“春花”,寓意则更多,有着在“新一年里播种希望”的另一层含义,在廖榕光看来,插“春花”也反映着闽南人盼望来年家中的好事喜事能像春天的树枝一样开满整个枝头,生活美满幸福的心声。

带着美好祝愿的拔拔灯,由人们带着巡游。 (陈晓东 摄)

“拔拔灯”、“坐钉轿”

欢乐闹新春 “游灯”众人拉

南安英都镇,正月里最热闹的一天是在农历初九,闹春游灯总会吸引许多当地人及外地访客前来参与其中;而在德化淳湖村,自明朝嘉靖年间至今,每年正月都举办独特的舞龙、舞狮、“坐钉轿”活动。

每年的正月初九,也是闽南民间俗称的“天公生”,为祈求来年生活平安富足,在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准备丰富的供品祭拜天神,而在祭拜天公之后,英都镇上就会开始一年一度的“拔拔灯”活动。“‘人们通过‘拔拔灯’来祈福,祝愿自家人来年生活顺心。”作为“拔拔灯”传承人的廖榕光介绍说,位于英都镇上的英溪,是古时著名的内河驿渡,英溪的溪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河滩险恶,来往航运只能通过船夫驳船,把英都的粮食、丝绸、薪炭、茶叶、笋干等运到泉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衍生出船夫们在驳船时所使用的术语,他们将顺水行船口叫“放船”,逆水行舟的时候就需要船夫拉纤,俗称“拔船”,而受到“拔船”的动作启发,正月游灯时,船夫们便将一个个红色的灯笼串成一条长长的“灯龙”,并用拉纤的方式将“灯龙”拉着沿河行走,一边拉扯并一边吆喝着响亮的“号子”,一路上声势浩荡,场面很是壮观,由此独特的游灯方式传承至今,便成为当地人正月里独有的一种“闹春”活动。

在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自明朝嘉靖年间至今,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则传承着独有的新春民俗活动。

“与其他地方用布制作龙和狮不同,我们舞龙、舞狮所用的龙与狮都是用纸做成的。”来自淳湖村的郑义孔介绍说,从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开始,村里的手工师傅们便会着手开始做纸龙和纸狮,一条10余米长的纸龙,要耗费一位师傅10多天的时间。

除了舞龙舞狮表演之外,郑义孔介绍说,还有一个名为“坐钉轿”的民俗活动也值得一看。在这座钉轿上,椅面、靠背处以及落脚处共布满56颗长达数厘米的钉子,钉子刃面雪白,锋利无比,而钉子上垫着两张薄薄的纸,表演者穿着厚厚的衣服,手持木刀剑,端坐钉椅之上,任凭抬轿人一路颠簸,不时挥舞刀剑,借以这场惊险的表演来祈愿“千灾扫去,百福招来”,并寄愿来年生活可以安康平顺。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