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历经279年变迁 南安官桥牛墟日渐式微
2015-09-22 08:46:0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闻名全国的官桥牛墟,人们仍在用延续279年的“江湖”方式进行着买卖牛的交易。

闻名全国的官桥牛墟,人们仍在用延续279年的“江湖”方式进行着买卖牛的交易。

记者 石伟琴 陈灵 黄耿煌/文 陈小阳/图

核心提示

每逢农历尾数三、六、九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卖牛人牵着牛,买牛人揣着钱,中间人“牙人”(即“牛经纪”)带着满腹“相牛经”,一同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地赶到南安官桥,参加一场活牛交易盛会。这便是起源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南安官桥牛墟,鼎盛时日交易量上千头,规模在全省数一数二。

如今,随着时代变迁,牛墟也在逐渐衰落。昨日恰逢农历八月初九,凌晨两点,记者也赶了一回牛墟。其间被告知,延续了多年的凌晨交易时段,将从农历八月十九起改为下午三点开始。看来,天未亮的江湖盛会,或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现场篇】凌晨冒雨赶墟忙 不乏外地老牛客

昨日的泉州天空有些阴沉,2点40分,南安官桥镇下起了蒙蒙细雨。当大部分人沉浸在梦乡时,新村街东畔的一处空地上,几缕手电筒光线划破了街区的黑暗。走近一看,大大小小几十头牛,或被人们用牛绳牵在手上,或被拴在树上、柱子上、车上。

“哞哞哞……”伴随着不时响起的牛叫声,三四十个买牛人和卖牛人用闽南语谈判着,买牛人用力地拍着牛背,试着让牛走几步。谈到激烈处,他们甚至拉扯起牛绳。这是官桥闻名全国的牛墟,人们正在用延续279年的“江湖”方式进行着买卖牛的交易。

雨越下越大,气温有些低,却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3点左右,从莆田赶来的老吴已经成交完毕,有二十几年买牛经验的他,很快买好了10头牛,正坐在空地上的一处亭子里数着一叠又一叠现金。每数完一叠,便交给卖牛人,同时在账单上打钩。

“你这头牛还没脱牙,太小了。”见一位买牛人离开,50岁的林先生摇摇头,不断重复:“生意不好做,生意不好做。”当天,林先生从龙岩开车载着14头牛来卖,到4点多,还未卖完。

巧合的是,这天是他时隔十多年重操旧业的第一墟,“18岁就来这里买牛,25岁改成卖牛,一做就十多年。后来,改行卖地瓜干。这次想重新开始,首选来官桥牛墟,毕竟对这个地方有感情。”

牛墟里的“老人”交易时会用行话

“牙人”居间交易 一眼看出牛多重

77岁的林光公式精神矍铄地穿行在牛墟中,在“鉴啊”、“鉴啊”的叫声中,从这头走到那头,忙碌地穿梭着。当他将一条牛绳从一双手中交到另一双手中,就意味着一头牛交易成功。

来自晋江内坑的林光公式是牛墟的“牙人”,也就是牛师傅、牛经纪、交易员,整个官桥牛墟中就属他年龄最高。20多岁起就从事牛买卖的他,跟牛打交道已经50多年了。在他眼里,牛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不论品种、年龄、体重、健康,一眼就能看出。牛需要“牙人”居间交易,是因为牛不同于猪羊,一头500斤的大牛喝的水、吃的食物,可能有100斤,称重并不靠谱,几百年来,都是靠牛经纪目测评估牛的重量。

那“牙人”是怎么一眼看出牛的体重、健康呢?林光公式说,以往买牛是用于耕田的,所以要有摸寿、试步、考车及试犁这4个相牛的步骤,而现在基本上是作为肉牛屠宰或放养在农场里,只要目测、试步操练和看口舌就可以了。目测主要从头、前腿、后腿、身高、肩宽五个部分判断。试步操练就是用力拍下牛屁股,让牛走起来,借此观察牛手脚是否正常、步态如何。即使是要屠宰,买主也不愿意买手脚不便的病牛,因为病牛比正常的牛肉质来得差。而看口舌,主要是看牛的牙齿,下牙薄而尖锐的牛比较年轻,而老牛经过长年咀嚼,下牙厚而钝。

据了解,每当有一头牛成交,“牙人”可以从中收取20元的“中介费”。

牛墟鼎盛时日交易量上千头,牛客来自全国各地,如今随着时代变迁,日渐式微。

老手交易用暗语 照顾牛的自尊心

3点多,林光公式在招呼声中来到一头个头颇大、皮毛滑亮的黄牛面前。他伸手用力在牛屁股一拍,目光直盯着走动的牛,淡淡地说“见开”。卖牛人和买牛人会意,一个“见口”一个“见天”地来回拉锯起来。最终,卖牛人坚持“见平”,买牛人咬定“见下”不放。林光公式见状便走开了,“只差100元,没谈成。”

在牛交易中,“见开”“见天”代表着什么?林光公式介绍,这是行话暗语,“天下平口水、灵文不见开”分别代表着1到10。“见”是9,开是“10”,合起来就是90。作为“牙人”,只能说大概的价格,具体的数字要买卖双方去谈,刚才卖牛人最后议价“见平”,即9300元。

林光公式说,之所以用这用的方式议价,一是牛通人性,需要照顾牛的自尊心,二是体现“牙人”和买卖双方的专业性,从中可以看出谁是老手,谁是新手。除了这个暗语,还有以手指头示意的(比如伸出一巴掌晃一下,就是“55”)和融合地方人文的歇后语(比如“五娘照镜子”的意思为镜里镜外都漂亮,等同于“双水”即55)。这些暗语、手势都只代表数字,具体指的是重量还是价格,交易双方都心知肚明。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人用这些术语了,刚才交易的双方都是牛墟里的‘老人’了,所以才用行话,更多人都直接说‘90’、‘55’这些数字。”林光(金+鉴)说。

上次交易这次付款 诚信已成品牌

“给你,数数。”晋江安海的卖牛人尤江湖左手接过买牛人递过来的一沓百元大钞,朝右手吐了口唾沫,认真地数了起来。“没错,是这个数,”数了两遍后,他对买牛人说。

这笔钱,并不是当天的交易款。“上一墟先卖给他,这一墟再收钱。”50岁的尤江湖笑着说,“大家都认识,不会耍赖的。”从14岁开始,他便到这里卖牛,而且每墟都来,风雨无阻。昨日凌晨,他还没1点就出发,共拉了15头,到3点半卖掉了一半。

说话间,他把手上牵着的一头牛拴在铁皮屋的铁杆上,“牵在手上的是没卖出去的,拴起来的则是卖出去的,过后买主会自行过来认牛,不会丢。”他说,这么多年了,大家都是熟人。假如来了陌生面孔,马上有人上去询问,“丢牛这种事,我从来没有遇到过。”

直到4点多,人们才渐渐散去。

牛墟并不是自开设以来便在凌晨举行

【变迁篇】起源于乾隆元年 5次变迁地址

泉州是闽南黄牛主产区,新中国成立以前,南安官桥、晋江东石、鲤城浮桥、安溪官桥等地都设有牛墟。

据了解,官桥牛墟可追溯至乾隆元年即1736年。那时,新圩人杨渊智、上曾人曾尚谭发起牛墟,在福厦路后溪仔楼溪仔边,设了一个临时耕牛交易处。5年后,曾尚谭和洪邦人蔡文星等人再把墟坊迁往东头村三脚松埔;但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及场地不足,两年后又迁往白垵(晋江内坑与官桥交界处);经营5年左右,又迁往官桥蓝桥城宫变坡地,之后便在此经营近200年之久。

1959年,因城隍公宫建设需要,牛墟迁往蓝桥通往晋江路边一片龙眼树下,至1981年旧村改造,牛墟最终迁往现址(新村街东畔平地)。

规模全省数一数二 日成交曾有上千头

曾在南安官桥当了30多年的文化站站长的张克印今年72岁,他说,历经时代的变迁,南安官桥牛墟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在众多牛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牛墟。

60岁的洪爱惜就住在牛墟边上,这里的牛交易,她从小看到大。“以前的牛墟很大,你看现在长杂草、建房的那些地方,原本都是牛墟,估计有6亩。”如今的场地只剩约4亩,白天则用来停车。

洪阿婆对于从前牛交易的热闹场面仍然印象深刻。“最多一天有上千头牛等着交易,最少也有100头左右,牛的品种有水牛、黄牛、牛仔、壮牛、病牛、残牛等。”

据有关部门统计,牛墟繁荣时每年成交的牛有8000-10000头,成交额最高达7000万元左右。

上世纪中叶达鼎盛 牛客来自全国各地

其实,牛墟并不是自开设以来便在凌晨举行。张克印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官桥牛墟鼎盛时期,因为那时耕地多,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牛。每逢农历尾数三、六、九日,牛墟从早上进行到晚上。后来社会变迁,耕牛变少,时间便改到了凌晨三点,交易也以肉牛居多。

“不管是白天还是凌晨,全国各地都有人来这里赶墟。鼎盛时期,外省人甚至比本地人还多。”他说,湖南、广西、江西、贵州等地的牛客络绎不绝。

“从农历八月十九开始,又要把时间改到下午三点。”他说,因为有人反映凌晨赶墟太辛苦了。

列入非遗项目 未来去留成谜

2010年5月,官桥牛墟被列入南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官桥因为农业发达,所需的耕牛多,加上交通便利,所以具备形成牛墟的必要条件。”张克印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耕牛变得越来越少,牛墟的交易量变少。

未来牛墟将会如何发展,牛墟文化能否得以传承,谁也不知道答案。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