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泉州老旧小区困局? 泉州市人大代表提建议
刺桐新村42栋旁,地面被挖开,准备铺设新管道
东南网1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花蕾 彭思思 黄晓蓉 吕波 黄谨 文/图)昨天清晨6时,在鲤城区开元街道刺桐社区刺桐新村42栋的楼下,随着挖掘机“轰隆隆”地驶近,68岁的住户马阿姨笑了。因为,工人们即将开挖路面,为42栋的化粪池与路面公共排污管间接上一条管道,明天就能彻底解决困扰住户们许久的化粪池堵塞满溢问题。
刺桐新村42栋的住户是幸运的。因为,上月底以来,海都邦邦接连走访鲤城区开元街道梅山社区、泉山社区、红梅社区、刺桐社区,鲤中街道促进社区、西郊社区、百源社区、升文社区、清华社区,以及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后发现,面对普遍存在的老旧小区地下管道“肠梗阻”问题,社区居委会首选“哪里堵了疏哪里”。而要治本,就得挖地重铺管道,社区有限的经费无法支持,另一方面,鲤城77个社区,每年可能只有一到两个社区的管网改造项目申请列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对此,泉州市人大代表王纯真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重视,如“美丽社区”建设长期倾斜老旧小区,环保、住建、民政等多部门联动帮扶,逐步改善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缩小和新小区的差距。
鲤城区副区长陈财水昨日也表示,每年,鲤城区相关部门都会组织管网普查并登记,“未来鲤城区肯定会更加重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
堵的原因
五大类因素 造成地下管网堵塞
开元街道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占鲤城全区人口近1/3,是鲤城区八个街道中人口最多的。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11个社区居委会常年为老旧小区排污管堵塞所烦恼。而鲤中街道下辖的12个社区居委会,也都有这样的老旧小区管道堵塞问题。
邦邦走访上述10个社区后发现,其中的老旧小区大多属于开放式管理,无物业,楼龄至少在20年以上。请教鲤城区市政和交通公用事业管理局工程建设股及疏通队等的专业人士之后,邦邦发现,造成这些管道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五大类。
固体污染物致堵塞
老城区早期配套不完善,居民住处没有化粪池等过滤系统,粪便或生活垃圾未经过滤,直接排入公共主排污管道,便会导致管道堵塞,如龙宫巷的部分民房。
另一方面,居民随意扔垃圾,加上排污量增加,也会导致堵塞。西郊社区保洁员就说,她常从管道里掏出毛巾、毛刷、塑料梳、塑料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而即使是前年已改造过管道的红梅新村,现在仍面临这样的问题。
油污混合致堵塞
据本报去年报道,鲤城区2010年至2014年登记在册的餐饮店,共有2000多家,其中老城区的鲤中街道765家、开元街道662家,排在前2位。在美食街、涂门街、南俊路、北门街等地段,因油污废水流入下水道,冬天结块后常造成堵塞,单家餐饮店又无力疏通,只能依靠社区或街道组织疏通。
在龙宫巷连接九一街的一段路上,之前,因沿街餐饮店逐年增加,排污量增大,油垢长期堆积致堵塞。百源社区居委会每年都要清理一次。去年,此路被纳入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路面及管网获改造,现在终于不堵。
管道老旧致堵塞
早期的排污管道较小,污泥常年淤积,让管道内壁变小甚至堵塞,如建于1983年的金山社区,116栋楼每栋管道都堵塞过,严重时,每栋楼每年都堵。
另一方面,管道老化导致的管道塌陷、变形,也是管道堵塞的重要原因。如省五建宿舍楼发生排污管堵塞后,工人排查时才发现,其中一截已塌陷。红梅新村此前未经改造的排雨污暗沟,因常有大型车辆碾压,造成暗沟变形和老化。
泥沙堵塞致堵塞
在百源社区礼让巷,有一条排雨污的暗沟,雨量稍大时,雨水会把地面泥沙冲进暗沟,时间久了便形成一道屏障,造成暗沟堵塞。这种雨污合一式的排污管道在老城区相当普遍。
对此,鲤城区市政和交通公用事业管理局工程建设股负责人解释,这种管道节省土地,比较适合街道狭窄地区,如西街、通政巷等,且老城区地下管网密布,地面上行人多、车辆多,有些地段没有施工条件,因此,老城区也只能保留雨污合一式管道。
地势落差致堵塞
促进社区省五建宿舍的地势,位于周边最低点,雨水稍大时便会往这里灌,由于其管道又是雨污合流,化粪池短时间便会被灌满致满溢。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郊新村,一开始并未建三化厕和化粪池,后来,改造时,将三化厕的管道铺设在楼栋前的花圃下,但花圃比房子的地基高,时间一久,就经常会造成楼底管道的堵塞。梅山社区小山新村也有类似问题。
此外,租户私自增设排污管,直排到公共排污管,以及日益增大的排污量,也加剧了地下排污管道的堵塞。
刺桐新村42栋旁,工人正为重新铺设管道做准备
钱的症结
有限的社区经费 和1/77的概率
刺桐新村42栋的住户们是幸运的,因为通过社区协调,他们楼下的管道堵塞问题终获解决。但在鲤城77个社区的更广大区域,面临管网堵塞问题,老旧小区和其所属社区,更多时候,只能在有限的经费之外,尽量通过多种渠道申请为民办实事项目,但每年可能只有一到两个社区的项目成功被纳入,概率之低,让大伙头疼不已。
刺桐新村42栋治本 3万元铺114米管道
去年11月起,刺桐新村42栋的化粪池粪水涌出地面,经开元街道刺桐社区居委会协调,住户们众筹暂时清淤。为治本,昨天,经刺桐社区居委会协调,维修队开进42栋楼,他们将铺设新的管道,让化粪池畅通地接上路面主排污管,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负责工程的泉州市正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唐先生说,从42栋的排污管网看,虽然刺桐新村的历史已有30余年,但排污系统在老小区中算是相对完善的。不过,就像人会老一样,建筑也会老,当年的管网,能承载5年10年的污染物,现在只能承载两三年。此外,当时的排污管道都是水泥管,在污水长年累月的浸泡下,也会被软化、腐蚀。
这次新铺设的管道,用的是市政管道通用的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使用寿命较长,也不容易老化。唐先生说,昨天开挖沟槽后,今天就能布设新管,明天就能使用了。
唐先生还算了一笔账,这次42栋铺设的新管约长114米,每米管成本按200元算,就要22800元;加上5个工人每人约300元的工资,人工成本共约1500元;机械租金每小时200元,一天近2000元;此前,他们还清理疏通了42栋的两个化粪池,费用约3000元,所有花费总共约3万元。
有些住户不愿出钱 社区经费也有限
布新管是目前解决管道堵塞的根本方法,可改造114米管道就需要约3万元,这样的成本,对于社区来讲难以承受,“哪里堵了疏哪里”成为首选。
丰泽区泉淮社区书记林志忍说,对于大多数老旧小区而言,由于管道改造的工程量大、没有专项资金等问题,都只能堵了再疏。进行“美丽社区”建设时,泉淮社区也针对排污管道进行过疏通和建设,可疏通后,过3至5年又会堵塞,还得重新疏通。
西郊社区书记朱女士则说,每次管道堵塞,一楼住户普遍着急,楼上住户则无所谓。让住户出钱清理,一两次还行,次数一多就不愿意,最后,只能由社区买单。每年,请人挖或清理西郊新村化粪管道的花费,至少都要5万元。但社区并没有专项资金。
“老旧小区清肠,还期待有更有效长久的解决办法。”鲤中街道升文社区书记金女士则算了一笔账,城西环路南8-9区一共有14栋居民楼,居民近1500人。因城西路一带原是田地,地基软,管道铺设多年后,车辆来往碾压,管道出现变形等,导致几乎每栋楼都存在排污管堵塞问题,每年得疏通六七次,一次3000元,一年至少要花2万元。而每年,社区经费有限,在绿化、卫生、路灯、路面和管道方面的财政预算只有4至5万元。
有社区两条腿走路 可每年仅一两个成功
为尽快解决管道堵塞问题,社区当家人们绞尽脑汁申请资金。目前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每年向上级申报,将管道改造列入区或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如去年百源社区的改造;二是通过人大代表递交议案,如红梅新村前年的改造。
一般,每年10月份,各街道接到上级申报项目通知后,会组织各个社区申报;11月份,再由专人实地勘察。最终,按照轻重缓急,把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但开元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区级财政只能支持两到三条主路的修理,包括地下管网改造。鲤城八个街道共77个社区,每年可能只有一到两个社区的项目能列入鲤城区为民办实事项目。鲤城区市政和交通公用事业管理局工程建设股负责人则说,因为区级财政紧张,他们只能负责区管公共道路。
还有的社区为了引起重视,选择同时走两条路,如红梅新村一边申报为民办实事项目,一边通过社区前任书记蔡意玉提交人大议案。即使如此,去年,只有百源社区和涂门社区被列入为民办实事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2016年,全区仅有百源社区入选。
鲤城住建局拟每年增1至2个小区改造
申请到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概率之低,让社区书记们想到了每年区里在市政建设方面100万元的应急资金预算。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应对险情,年底才能根据街道提交申请酌情拨款。”鲤城区市政和交通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但现在正处于年头,预计未来台风季,路面会有毁损塌陷等情况,这部分资金会立刻派上用场,所以在一年秋冬季节,在应对完险情后,若还有结余,才能酌情拨款给街道。现在更提倡精细化分级管理,路面分“市管、区管、街道管、社区管”;社区内部的道路,提倡居委会牵头,居民自筹经费。
鲤城区住建局蔡副局长说,前年,区财政投入200多万元,用于给金山社区和红梅新村改造小区配套设施。另外,从去年以来,区政府还在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特别单独提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每年由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内容包括小区路面硬化、排水排污系统、绿化、公共场所建设等。去年,百源社区和涂门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区财政就投入了100万元。今年,区财政计划投资50万元给百源社区,对龙宫2、4号楼和后城团结新村1、2、3号楼的小区路面、排水排污系统,进行改造提升,预计10月底完工。
蔡副局长说,区级财力经费有限,社区申报改造项目又多,只能先通过专业现场勘察,再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未来,区住建局计划每年逐步增加1~2个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团结新村,其改造是今年鲤城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解的建议
政府重视长期倾斜 成立专门部门管理
面对老旧小区管道改造面临的困境,泉州市人大代表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政府成立专门的老旧小区管理部门、“美丽社区”建设长期倾斜老旧小区等,以期长期解决这一难题。
“‘美丽社区’建设长期倾斜老旧小区”
泉州市人大代表,丰泽区东湖街道少林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纯真介绍,少林社区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老旧小区,所以对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有着切身体会。
王纯真说,据她了解,泉州市区建于80年代的老旧小区,基本处于社区代管状态,大多没有封闭,基础配套设施差或严重老化;还存在流动人口多,出问题筹不到钱的困境。地下管网堵塞时,社区兜底,能筹集的资金,只够疏通、清淤,治标不治本,来年又得再次投入,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彻底解决老旧小区排污管道堵塞外溢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重视,如“美丽社区”建设长期倾斜老旧小区,环保、住建、民政等多部门联动帮扶,逐步改善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缩小和新建小区的差距。
“政府成立老旧小区管理部门”
泉州市人大代表康黎英是鲤城区临江街道伍堡社区的书记。她说,排污管道老化等,是老旧小区的普遍问题,一旦出现,居民自筹资金有限,社区又无专项资金,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申请为民办实事项目,要等上一年。如果政府成立专门的老旧小区管理部门,问题一出现,社区可对口及时申请维修资金,居民再自筹一部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排污管道改造应由楼栋各层业主分摊”
尚民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美蓉说,对于有物业或业委会的小区来说,业主入住之前就交了一笔公共维修金,出现问题可以申请公维金。但没有公维金的老旧小区,便不可申请。
根据《物权法》第八十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吴律师认为,楼栋的排污管道和设备属于建筑物的附属设施,其改造应由整个楼栋各层业主共同分摊。
对于维修资金的使用,吴律师则说,《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如果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可以由业委会或物业进行协调,召集业主缴纳维修费用,没有业委会或物业的,大多数由居委会牵头协调,但需要召集全体业主大会,由50%以上业主同意委托授权给居委会后,居委会可以对不愿缴费的业主进行催款通知或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