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百年前泉州城里的女人不逛街 英国女孩啧啧称奇

2016-05-20 08:26:11 林永清 田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如今的花巷已无发饰店

东南网5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永清 田米 文/图)原来,城里的女人,也有不爱逛街的时候。只不过,那是百年前的事了!

《THE CITY OF SPRINGS》第四章就提到,那时在泉州街上几乎看不到都市女性,只有很少数的老阿嬷,相反,那些在田里干活要挑东西到城里卖的农村妇女,倒是经常见到。

如今的花巷已无发饰店

英国传教女孩安妮,对此用了“啧啧称奇”来形容,显然像她那样在古城街道穿梭游览的事,对于当时的中国都市女性来说,怕是有点“不符合身份”了。

泉州这座千年古城,那些有着浓厚历史印记的古街巷,状元街、东街、打锡街、西街、花巷……每一条街巷,都有着打动心扉的故事,而在安妮的笔下,却别有一番风味。

□《THE CITY OF SPRINGS》

第四章译文

泉州,街道和商店(节选)

不大清楚这个地方的轮式交通工具,只看到脚穿草鞋的苦力悄悄地走过不平的路面。城市的喧嚣声音与英国国内的街道噪音不同。我们听到的是当地方言的喧嚣,讨价还价的声音占多数。仅仅是对一些小事的讨价还价的争辩,对我们看起来应该进行友好的讨论,可能现金的总和不过500文(一便士)。如果我们有时间等待,我们应该看到各方最终圆满地结算,但是我们前方的挑夫大声地吆喝宣告我们轿子的到来,相对于路人和扛行李者,轿子有优先通过权,但是对巡境的神像人偶却要避让。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椅轿就要撞到大街上的行人,当差一点就撞上老人时我们都屏住呼吸,然后下一分钟我们觉得几乎要撞上一个摊位,我们的轿夫不计后果地跑步上前,不断地喊着,“朗一赖赖赖!” (闽南语:“人来了,人来了,人来了!”),幸好都是有惊无险。我们只记得有一次,我们的椅轿有点重地与一个匆匆过客撞了满怀。

都市女性,除了少数很老的人,街上几乎看不到城市妇女,让人啧啧称奇;但家住农村在田里干活的妇女,经常在泉州街头可以看到。这些妇女形成一个群体,有较多的自由,他们放开天足,就像男人在田间地头干活,种植水稻等工作,挑担出入城市。他们生活艰苦,稳扎的步态,健康开阔的面庞,日晒雨淋造就红黑的肤色,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楚楚可怜、蹒跚步态、足不出户的城市姐妹不健康的肤色。

街道两边的店铺都令人充满兴趣。也许应该要叫摊位才对吧,大部分算不上商店。早上门板取下时,店主拿出各种支架和木板,从而增加了商品陈列的位置。然后,还要把沉重的木制招牌放在显眼的地方。所有这一切都严重侵犯已经十分有限的街道空间。

有一些街道是专营同一类商品的商店。走进那狭窄只能沿着墙根而立的街道,这里每家店铺卖的除了笔还是笔,全都是笔。紫貂的或兔子的毛发,固定在一个竹筒上,用小绺的毛做成中国的毛笔。泉州是座有文化的城市,因此笔备受欢迎。

这里是花巷,这里每家店铺展示的都是女性用的金银掐丝和丝绸人造花发饰。另一条街专卖男人的鞋。这些鞋子,与无处不在红色圆头的“碗帽”,是泉州两个特殊的出口商品。

稍远一点的街道较宽,我们发现,除碗、茶杯等外,无非都是卖陶器和瓷器的店。他们的货物摆到街上,没关系,中间还有一条清晰的通道,都有遵守。

王强,黎明大学外语贸易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翻译志愿者

【解读】

拥挤的街道应是西街

稍宽的或是聚宝街

“她(安妮)描述的基本符合当时的情况,一些场景我小时候还可以看到。”泉州市方志委副主任许晓松告诉海都记者,那时候泉州主要的街道除了汇成一个十字架的东西南北四条街外,还有就是聚宝街和打锡街,当时街道也比较拥挤,安妮所描写的大部分场景应该就是在西街一带,“一些店家开门做生意的习惯,甚至还保留至今,比如拆门板摆街边再摆上东西的做法”。

在一张老照片里,两排房屋错落有致,东西塔矗立在上方。许晓松说,“在西街的房屋多为名门望族和家庙宗祠,很有规模,却显得有些破败,有些房屋甚至都倒塌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民间的修复能力低,只能对房屋进行勉强地修补”。

安妮还提到,“稍远些的街道比较宽,除碗,茶杯等外,都是卖陶器和瓷器的店”。许晓松认为,这应该就是在聚宝街,因为泉州对外贸易兴盛,当时这里是外国商人聚集的地方,这条街上多卖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和茶叶瓷器等。“安妮提到专卖男鞋的街,就是现在的帽巷,当时都专门卖帽子和鞋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在,因为帽子像碗一样,所以就叫帽巷。”

几百米长花巷

人造花发饰今再不见

安妮走在100多年前的泉州城,她看到在花巷里,每家店铺展示的都是女性用的金银掐丝和丝绸人造花发饰。在安妮的笔下,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我们仍可想象当时花巷的场景。可让人惋惜的是,如今这几百米长的巷子,能跟之前的“花”有关的,只剩下巷口保留的那两家花圈店了。

泉州市文史专家杨清江说,花巷以前叫蒙古巷。起初,因为那附近的南鼓楼崇阳门下有重兵把守,西侧有官屋,供屯驻军兵居住,他们大部分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人们就把他们驻扎的地方的小巷叫“蒙古巷”。

“因为泉州女孩打扮时喜欢插上一些花,遇上婚庆喜事,妇女的头上也有戴花的习惯,这样能以示吉祥;而遇丧事需绑扎花圈,做‘功德’需绑扎纸厝,祭祀先人。因此,泉州传统的扎花手工一直长盛不衰。”杨清江说,到了清末民初,蒙古巷那里慢慢集中了很多制作和出售手工艺花卉制品的花店,人们就将那里叫做花巷了。

“上世纪50年代还有剩几家会做手工艺花卉制品,到了60年代后就基本都是做花圈了。”杨清江说,一些习俗在改变,市场需求也变了,到了现在,花巷也剩下两家花圈店,但也是有着百年历史了。

【寻地】

专卖笔的街巷 你可知它在哪?

在这章里,安妮还提到有一些街道是专营同一类商品的商店,比如说在一狭窄只能沿着墙根而立的街道里,每家店铺卖的全都是笔。

杨清江介绍,上世纪50年代,在南岳宫口到涂门街那一段路,曾会有比较集中卖毛笔的店铺,但也并不是全部的店铺都卖笔,之后那些店也都慢慢消失,但并不像安妮描写的那般。许晓松也说,泉州是一座文城,向来重视教育,人文教育气氛一直很浓厚,所以存在这样一条专门卖毛笔的街道也并不为奇,只是他也不知道这条街是在哪里。

这条街,略显神秘,如果您知道它是如今的什么地方请与我联系。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