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古城梦新复兴:新生代敢创激活古城生命力

2016-10-24 08:39:42 刘燕婷 吴月芳 吕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古城梦 新复兴

“80 90传承四人展”在国庆群展吸引众多市民

东南网10月24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刘燕婷 吴月芳 摄 影 吕波 编 辑 沈桂花 韩影 视 觉 方立祺)

这是海都深读第三次聚焦“泉州古城”。

我们关注古城“千年城变”,用双重曝光,构筑了1700多年的时空对话。

我们从“古城城与门”出发,梳理了古城成长脉络,从揭秘复建切入展望未来。

去年年底至今,海都报“古城记忆”等专栏,通过100多个版面和新媒体矩阵的报道,唤起了泉州人对古城的“乡愁”。今天再次聚焦6.41平方公里的古城保护,我们的导航关键词是“年轻”、“活力”和“复兴”。

古城保护和复兴,是当前和未来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市委书记郑新聪呼吁每位市民参与古城保护和复兴。市长康涛曾表示,“活”与“动”永远是城市文化的最佳生存状态——文化不应只“躺”在博物馆和故纸堆里,而应“活”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动”在新时代人们的潮流风尚里。

古城保护要保什么?泉州古城总策划师潘陶说,它的实质是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生活方式得以维系的生态链,以及保护古城的空间和建筑。

古城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是重要一环。而年轻,意味着生命力。今年国庆,“古城保护利用”走出规划图纸,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了场群展。年轻族群在古城里展示泉州传统手艺的生命力,让人看到了古城的新鲜血液。新鲜活态的传承方式,年轻多样的文化呈现,一个特别接地气的古城,一批又一批的年青一代“护城人”,一下让人挪不开视线。

千年古城家园共造,见人见物见生活。年轻的血液,让这15个字的古城复兴梦更添期待!

十年尝试 文化分享守护古城

“走过其他城市的西街古城,那一排排推倒重建的古厝布满各种业态,人流如潮。我知道,它是得历经了多少努力才能重焕生机,但这样的古城吸引不了我。”

“回归泉州,在这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老街上,看到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一点点凿下的痕迹,看它在一面与时俱进,一面又执著不愿意改变的纠葛中,站成了一段乡愁古味,我就再也不想走了。”

80后的郑达真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10年间,她一直在努力尝试,续写或改写着泉州古城的故事。将古厝化身城市会客厅、茶馆、驿站、阅读室,把西街古早味嫁接新元素,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成为泉州艺文生活最早的开拓者。

“古城保护,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是重要的构成。”郑达真认为,泉州有很多传统老手艺,只要还有文化传承,就有生生不息的可能。今年国庆,“80/90传承四人展”策展人郑达真带着她的4个小伙伴,在古城里惊艳一方。

在古城找到眷恋

郑达真自小长在泉州中山路上,沿街是古朴的骑楼,各种老字号分布其间,巷子里古厝重重,红砖红瓦,月光下,南音声慢,处处淌着小城的味道。

“我以前不喜欢传统的东西。”学舞蹈和美术的郑达真,除了农历廿六会同家人去开元寺勤佛外,其他的泉州本土文化,她知之甚少。故乡泉州,像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高考后,她在厦大学习油画专业,在当代艺术的滋养下,她一心想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大学毕业后,她一头扎进了北京当代艺术的浪潮里。一个人孤单在举目无亲的城市,艰辛是自然的,再加之南北气候差异大,秋水生凉了、北国飞霜了,她都得病一场。父母实在挂心,将她召回了家。在父母的眼里,故乡才是最养人的地方。

穿行在古城,达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本土文化的亲切感。她在泉州的一所大学里,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工作很令人羡慕,可与艺术无关,体制内的生活,成了越束越紧的绳。纠结了4年,存留于心的艺术梦让她瞒着父母辞职了。

2008年,辞职后的她在泉州办了一场个人画展,因缘际会遇到了可以一起合作的投资人。抱着尝试的心态,她开办了集艺术展览、文化沙龙、音乐、咖啡于一体的艺术空间。

当时泉州还没有这种新潮的场所,达真密集地策划了系列的文化分享会,“有展览可看、有音乐可听,还有文化沙龙可参与”,这种泉州艺文生活的开启,吸引了一大批本土艺术家、传统文化大师和热爱泉州文化的年轻人。在这些频繁接触中,达真开始爱上了泉州的传统文化,更加眷恋自己生活的古城。

文化活态传承

“曾走过无数次西街,找个地方坐下来,雨天里,可以听雨打芭蕉,看烟雨红砖厝;日晴里,听巷落南音,开元寺佛音袅袅。”在达真眼里,这条街,是古城的缩影,有泉州的人文和市井的生活,也是她找寻已久的精神栖息地。

2010年,达真将她的“美好生活造物社”设在了西街。这个团队凝聚了泉州本地的文化人,研究如何把本土文化通过运营商铺项目推广出去,把游客吸引到古城来,同时策划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如今,达真已举办南音、木偶、读书会、摄影沙龙等百场分享会,今年五一在西街大热的“美好生活文化月”活动,策划人亦是她。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让古城文化更加活跃多元。”被亲切称为“西街一姐”的达真,身边已聚集了一帮热爱本土文化和传统手艺的人,他们多为80、90后,也有40多岁的学者型,大家都热切地关注西街保护和古城复兴。

国庆前,泉州古城办找到达真,希望她可以牵头策展一场以传统文化为题的展览,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复兴,亦是古城保护的一部分。只有15天时间可以构思、沟通、准备,什么样的内容,更能体现古城保护?达真决定选择妆糕人、木偶冠帽、漆器、南箫这四项与传统有关,却又不似木偶、花灯如此为人熟知的手艺做展示,“不是最主流,能坚持更令人钦佩。而且要用新生代展示泉州人对文化的传承和复兴。”

“80/90传承四人展”应运而生,4位年轻的泉州人在达真的召唤下,聚集西街。他们有的以梦为生,有的用工作养爱好,四个人手艺不同,但都是爱上就坚守的人。

为老手艺办巡展

28岁的万伟龙,是妆糕人狂热的爱好者,幼儿园时每天都会央求外婆买一个妆糕人给他把玩。长大后,更是穿市过省地拜访民间老艺人,学习手法,收集素材,今年出版了个人画集《少年妆糕迷》。为了研究妆糕人,他已经多次拒绝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国庆的这个展,他背上自己的小工作箱,往展厅门口一坐,将手艺绝活现场直播,“民间艺人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群人,我希望以我一己之力,唤醒多数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保护与传承。”

“小时候,闽南家里的家具都是用漆画画上去的,我就一直记着,并喜欢着。”90后的吴东权是四个人里年纪最小的,他不爱应酬,每日在旧馆驿的工作室里与漆相守,重复着上漆、打磨。上好一道漆,等候一个星期,待它干了再打磨,传统的手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35岁的南箫制作师杜志阳,已是业龄20多年的“老师傅”。13岁时,偶然将一支竹子制成洞箫,他便开始了制作南箫之路,现在海内外众多南音乐团都用他做的南箫。“传统的手艺,坚持下来不容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传承。”杜志阳特别喜欢民俗艺术,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能在古城保护中被更好地传承。

而制作木偶冠帽的王啸波,自小爱看木偶戏,在同学还只懂向父母要零花钱买糖吃的年纪,他就懂用攒下的五毛钱买来一尺流苏,做起木偶配件。十几年的木偶冠帽发烧友,他以媒体工作养活自己的爱好。除了木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通过图片与文字的形式,对泉州本地各种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作一个梳理。

“泉州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身为泉州人,是该对老手艺本质之美再探索、再发现、再活用、再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手艺之美!”这场“80/90传承四人展”虽已结束,但留给市民的是念念不忘,郑达真说,她已在策划将这四人展做成巡展,除了泉州,还想带到省内外的其他艺术空间去。

拍纪录片 制作古城传世名片

蔡舒翔

为古城付出越多,就越热爱这片土地。泉州师范学院年轻的讲师蔡舒翔和洪丹阳就有这样的感触。

她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对古城最近一个“大动作”,就是今年国庆展会“润物无声——古城保护与微更新展示周”。蔡舒翔作为策展助理,参与了前前后后的筹备工作。去年暑假,她们用了两个月,反反复复将西街的大小巷子踩了个遍,为古城拍了纪录片《看见西街》。

传承、延续、传统建筑、都市再生、社区营造,这些概念的倡导,让人觉得她们太学术,不够接地气,但蔡舒翔她们却很坚持。有这样一群高知,对古城有不同的角度关注,才使得古城保护利用更加立体。未来,她们还将参与更多的古城保护利用,以大学教师的名义,也是以一名古城人的名义。

仿古不是古城

蔡舒翔小时候家住西街后面的平水庙,四通八达的小街巷吸引着她。“放学路上,我在清军驿、华侨新村、中山公园体育场附近兜来兜去……”她还依稀记得南俊巷拓宽,涂门街、东街改造动工时,市区道路上的热火朝天。

知道“清军驿”这段短短巷道的人不多,即使是正港的泉州市区人。也许是怀揣着古城太多的秘密,希望能让古城变得更美好,在高考那年,她选择了厦门大学的建筑系。后来在伦敦艺术大学读硕士,现在还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方向混合了建筑、艺术、社区营造等关键词。

大学刚毕业时,蔡舒翔也曾琢磨着“世界这么大,出去看看多好”。“可是心里装着古城,真正沉下心去读懂它,也就觉得越来越有趣。”抱着这样的想法,2012年她回到家乡,成为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讲师,与古城开始了更加亲密的互动。

有一回带台湾教授游泉州,汽车从北门街开到新门街。教授说了一句:“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吗?”原来对方看到两条街几乎一样的建筑正纳闷呢。这句话点醒了蔡舒翔:很多城市面临着相同的境遇,高层楼房鳞次栉比,建筑越来越千篇一律。人们逐渐意识到真正的历史街区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性,但并不是形式上的仿古建筑。

“看见西街”的滚雪球效应

能为古城做点什么?2015年暑假,蔡舒翔和同在泉州师范学院工作的好朋友洪丹阳一起,做了个一拍即合的决定。

“为西街拍部短片吧,当时真的没有特别的打算,只是因为对这里有感情。”她们俩立刻行动起来,后来申请成为泉州市2015社科资助项目,课题名为《看见西街》,希望从历史、社区文化等角度重新解读西街片区,探索都市历史核心聚落未来规划设计、文创参与的可能性。

她们从西街老住户的讲述开始,起初找家中长辈帮忙联系采访对象。“从熟悉的人入手,更容易聊进去。”熟人会介绍适合的采访对象,甚至路上偶遇健谈的人,采访的面宽了起来。

蔡舒翔和洪丹阳挖掘采访对象的故事,花了一个月,拍摄制作又花了一个月。两人一天到晚泡在西街,不想打扰人午休,就找个地方聊天碰撞新思路。为了寻找适合的拍摄点,她们有时爬上居民家的天台……

暑假临近结束,去年8月21日至25日,俩人策划了《看见西街》系列活动:包含放映当时新鲜出炉的短片《西街记忆》、“传承与延续——闽南传统建筑再设计”主题沙龙、“聚焦西街:城市传播与都市再生”主题茶话会、泉州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西街主题摄影展等,吸引了很多泉州年轻人。有位姑娘看了《西街记忆》短片,看到了西街八位原住民的记忆,主动提出可以去采访她父亲。她父亲的故事,后来被拍摄成另一部纪录短片《纸匠》。

今年8月底的一天,蔡舒翔像往常一样,沉迷于西街巷陌。偶遇政府邀请来的上海策展团队,得知国庆节泉州准备在古城办展需要一部短片放映,蔡舒翔主动推荐《西街记忆》。了解到蔡舒翔的专业背景,策展团队也邀请她作为泉州方面的策展助理,全程参与筹备、执行。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蔡舒翔带着泉州师院的十几名学生在展览中忙碌着。泉港有位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研究生的男生看完展览后,主动联系蔡舒翔,表示以后也要回泉州,为古城复兴发挥自己的所学。“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蔡舒翔笑道。

让短片成“城市名片”

“我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主攻新闻摄影,后来到英国留学学的是城市文化与摄影。我在研究,在当下观众的观看经验改变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视觉传播。比如,尝试从观看者的角度,比如喜欢动态影像,静态的二维图片吸引力相对不足。而作为泉州人,我对古城也有着一份爱,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帮助古城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古城也成了我的科研实践基地。”

——洪丹阳(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在读)

“为西街拍一部短片,没钱,你来不来?

接到老师蔡舒翔的电话,我只迟疑了一会儿。

我毕业设计做的是“中山路改造”的课题,对古城保护改造的关注,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也是在那时发现,这样庞大的课题,凭一己之力是很难践行的,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拍摄1000多分钟的素材,最后剪成十几分钟短片,将其他零碎编入花絮部分。剪辑方式用90后的视角,看起来特别酷。看完短片,有西街老住户夸赞,拍得比电视节目还好看。

为古城拍更多的纪录短片,具有实验性质的那种,希望它们能成为泉州的城市名片。我有这样的野心。”

——刘晓建(2013年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年轻敢创 激活古城生命力

到底古城怎么保护更有效、更有生命力?泉州古城总策划师潘陶、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副主任黄团峰,无一例外,把目光聚焦在年轻人身上。年轻意味着生命力,也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复兴的前景,以年轻人视角出发的、民间自发的保护,往往比官方正式的保护更接地气,更能引起更多人群的注意。

泉州独有的保护范本

“10年来,我走访的老城有近百处了。我会问自己:要保什么?是砖和石、屋和房,还是故事、街巷、城墙和城郭?”泉州古城总策划师潘陶说,古城保护,实质是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生活方式得以维系的生态链,及保护古城的空间和建筑。“物理空间保护下来后,还要放入一些内容。传统的空间,最适配的当然是传统的文化。”

“我做过很多地方的古城保护,号称很有经验,但是来了泉州后,很怕对不起这个古城。”潘陶对泉州古城的评价是:非常震撼。他说,6.41平方公里的古城,是文化浓度很高的胶囊,拥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和生态。潘陶说,他的团队以前做过的古城的案例,都是一个街角、一个街区、一片房子,所有的这些,跟泉州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我们的到来,想创造一个泉州独有的模式。原生性地保护这个传统的生态部落,泉州古城将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区域保护的范本。”

文化保护,保护的是身为主人的自信,泉州文化已经扩散到东南亚全世界的范围,泉州概念应该是个泛泉州概念,放在全世界的范围里。潘陶的团队最近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明年将邀请世界的人类学者来做研究,建立起泉州文化在人类文化里的坐标。

让新生代发挥作用

“我是上海人,小时候爱看评剧,那时候街头的茶馆里天天都有。挑了担子过来的人,想唱了,放下担子,登台,张口就来一段剧目。但现在只能在剧场里看到评剧,年轻人也不懂演的是哪个经典剧目。”潘陶说,民间非正式化的传统文化保存,比官方保存更具生命力,也更让人感动。“所以,这场展,我们找来的,并不是被冠以‘非遗传承人’的老人,而是4个年轻人。他们纯粹因为热爱而着迷在不同的手艺里,让人看到了所谓‘工匠精神’,也看到了18岁、28岁的年轻人,如何从老一辈的手里传承这项手艺。”

“‘西街一姐’郑达真,还有‘城南一姐’都是本地80后的原住民,她们对泉州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发自内心的热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广、保护泉州文化,她们都是保护古城文化的践行者。”黄团峰说,这次古城办找到郑达真,希望由她来策划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展,出发点让大家看到古城保护的新鲜血液。

古城的群展将继续,潘陶认为,不能只埋头做保护,也应和民众一起探讨。接下来的一个月,潘陶将会制定出元旦期间的展览主题,市民可以在展会上留下建议和看法,而明年将会开辟一个专门的留言网站,供市民及时互动、参与。

在黄团峰的手机微信里,有一溜古城文化交流圈的微信群,好几百人的微信群里,老中青皆有,年轻人占了很大一部分。

试点社区营造

古城保护中,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对古城进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古城办已经着手在做社区营造的政策。黄团峰介绍,目前古城办已在古城里挑选了两个条件较为成熟的社区作为试点,主题暂定为“家园共造”。

“社区营造,是对一个社区的环境和整体氛围的建设。这是一种最基层、最温和的改造,可以一点一滴唤醒社区人对家乡、土地的感情,拉近邻里间的关系,也交还给社区人对生活环境与空间的主控权。”

台湾有很成熟的社区营造的范例,古城办将邀请这些致力于社区营造的台湾专家来泉州,为试点的社区、街道工作者、业主、经营者及对古城保护有热情的年轻人,进行整体普及性的讲座及培训。

社区营造,包括软件和硬件,软件的部分是社区人文气息的营造,硬件的只是对街路景观、停车场的改造管理,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修正、加设文艺小品、植入园林绿化“口袋公园”,并开辟社区菜园,所有的过程,由社区人一同参与并融入。

社区营造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黄团峰说,政府除了引导群众进行社区营造,还将创造条件,组织民间代表,一同前往社区营造典型地进行实体学习。他希望市民主动参与社区营造,自下而上,让古城保护更具生命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