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复古存于泉州西街:回到90年代

2016-11-04 10:25:39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西街老建筑

很多人走入西街会感叹:很奇怪,一走进这里,就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年代。西街的商贸形态依旧“老”姿态着,却也给这座建设中的城市,留下了年代的“缩影”。这是一条与很多古街的商业形态俨然不同的街区,与生俱来地流淌着一股“与世无争”的血液。

年代风貌:生活与商贸并存

木质的店门、没有隔层的室内、外放的货位、吆喝的叫卖……在泉州西街,俨然和泉州的其他沿街街巷不同,没有时尚化的外饰和灯红酒绿式的内容,自成一派地留住了年代感。

沿街摆摊的老阿嬷陈明珠是老西街人,在这里住了66年。“我自己种了一些菜,孩子们不在身边,吃不完,我就挑出来卖了。”陈阿嬷拿起她竹筐里的一棵小白菜,介绍起自家种的和超市里的有什么不同。

很多来往西街的人一下子就把陈阿嬷的菜抢光了。“都是老街坊来找我买的,我不能糊弄她们,大家也很爱捧场。”陈阿嬷在西街街头待了差不多半个钟头就把菜卖完了,卖完菜的她很开心地“打道回府”。

而和陈阿嬷一样的“西街商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早上7点左右,这里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早市卖场”。

这一幕和西街沿街店铺的风格,很容易把人拉回上世纪90年代:马路两旁就是集市,大家占着自己的店位,拿出好货,吆喝着让人“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叫卖声和还价声不绝于耳。

你以为猪肉摊在西街,就跟菜市场的一样在案板上摆放整齐?错了,它可能是放在三轮车上。“我住在西郊,这样带过来比较方便,而且还可以随时走动。”在西街卖了好几年猪肉的林阿伯一边踩着他的小三轮,一边吆喝。一有人询价要买,他就快速跳下车,按照客人的要求,熟练、迅速地取肉、称斤,达成交易后,又踩着三轮车到处叫卖。

西街元宵店里,美女老板正敲打元宵圆

“树挪死,人挪活,做生意嘛,不能一成不变,我在这边卖很多年了,比较清楚西街哪里人比较多,也有一些老顾客,我都会选择几个点来回卖。”林阿伯笑呵呵地说道。

在西街,这样的“小商贩业态”随处可见,老西街人也乐于到这样的摊位上买东西,或因亲切,或因便捷。“我好多年都是跟她买菜的,街坊邻里的,她也会多送我斤两。”老西街人刘阿姨跟陈阿嬷买菜时,也会拉拉家常。

西街的店铺在每天早上7点到9点就会陆续开店。好多店铺还如上世纪90年代一般,喜欢在门口搭个支架,把货品分门别类地堆放在支架上,等待客人选购,这样的场景会和你记忆里的画面一样:小时候,你开心地跟在家人后面逛集市,摊位上形形色色的货品,看起来特别喜人,那时候你如果兜里有钱就能把喜欢的都带回家里去。

只要走进西街,就会上演一出“90年代戏”,你会发现小摊位上永远有客人在讨价还价,小商贩们都会热情地回应着,就在这条街的每个巷口,每个摊位上。而店里也经常会坐着几个老街坊在聊家常,偶尔店家不在,她们会帮忙照看店,跟客人介绍货品。

西街亚佛润饼的傅国忠也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道出自己多年未离开西街的缘由:“这里有很多人是吃着我父亲和我的润饼长大的。”他日复一日地抡起胳膊,抹着他薄如蝉翼的润饼皮,卖着他的“西街情感”。很多游客在他的门店驻足,排队等着吃这口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滋味。

“西街,几十年前就是这个样子了,如今虽然有些时尚的业态入驻,可这里的年代风格依旧没有被冲淡,可能和很多开在这里的门店的主人是西街人有关吧。”傅国忠对西街这派景象司空见惯,他觉得能来阐述着“不改变”的可能只有“西街情怀”最贴切了,他就是这样的。

西街除了这日常的“小商贸”值得谈起外,还有它的“节日经济”同样很特殊。这般情景和跟它比邻的中山路和东街风格迥异。比如,这里被叫做“元宵圆一条街”、“润饼街”等,从西街一路走过来,见得最多的就是它的“元宵圆”招牌,其次是润饼,而后就是算命摊。这些业态的形成,跟它的文化有关。而这些业态里,目前还保留着手工制作和摆摊的方式,看起来别有一番生活气息。

在白雪元宵圆的门店里,几个西街妇人一边聊着笑着,一边忙着给手上的元宵圆“敲馅”,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出演,她们喜乐着,也忙碌着,有客人来购买,她们就赶忙起身、招呼。“这几年,我们才用上了电子秤,之前都是用最普通的点秤。”白雪就是这家元宵圆的店主,她觉得这样的西街,让她觉得“人情味十足”。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西街的商贩会这么认为,年代感并没有什么不好,他们喜欢这样简单、没有被太多商业洗涤的西街,可以一边做小生意,一边享受生活。

每逢“勤佛日”,热闹的西街集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复古盘根:文化和习性并行

西街的复古商贸,很多一部分基于它的文化底蕴,这里坐落着东西塔,很多朝圣的人最喜来到这里祈福求顺。而这些人中,年龄层次相对较大,他们的购物方式偏爱于这般90年代的形式,也乐于在小摊上进行消费,这是一种“年代的消费心理”:相对于时尚综合体购物,他们更信任这样的消费。

另一部分原因是,西街居住的人群,除了小部分文创青年外,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西街人,他们熟悉这样的复古购物。

“我买东西,就喜欢跟这些摊位买,很多摊位小,货量也小,但是品质很优。”住在旧馆驿巷的64岁的张莲花阿嬷每天都会出来逛一圈西街的早市,选点优质的货品回去给家人用。“这家摊位没有货了,或者质量不好了,同样的东西,我就可以换一家选,选择很多,而且可以货比三家。”

和张阿嬷一起出门的老街坊阿姨们,也纷纷说起这样的常态:“市场就是这样的。我们几十年都是这样逛回来的,一天没去,就感觉少了点什么。”

可以说,“精打细算”的西街人,更喜欢用这种消费方式,构建他们的“慢”生活。

闽南文化对于西街而言,除了体现在它的建筑风格和沧桑的街巷外,并非一朝一夕能让人领悟,而最能阐述这种文化的,在于这里住着的这群人和他们习惯形成的生活方式。

很多专家说,西街是泉州古城保留得最完整的活文化。

这样的复古,难以入侵,一方面可能是西街常年未受外界商业气息影响,自成格局;一方面是这里不适合改造成一条商业街,它本来就是一条闽南风情的生活街。

不改变就是西街最大的改变。到目前,很多驴友闻声而来,他们走进西街的感受是“这里好复古”。可能“复古”在这里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是西街不受城市发展的影响,依旧守住最传统的风格;贬义是这里怎么不是很多人传言的那样,有着商业和文化形态,而是一副老态龙钟,未跟上时代的步伐?

褪去外界吹捧的“西街”,这个你眼前的西街,就如你所见:老而守旧。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受西街文化熏陶成长,也影响着西街文化的西街人。如果把西街看作一件艺术品,一代代的居民都是它的雕琢者、创作者。

所以,很多文创青年涌进西街后,发现这里并不太适合栖息像厦门“鼓浪屿”或者“曾厝垵”那般的文创业态,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遵循居民的生活形态,开展适合这里的所谓“文创”。

许多古城改造的呼吁者,也对这里束手无策。这里盘根生长的,不仅仅是文化、建筑、信仰,更多是西街人代代久居于此,滋生出来的生活习性。

而向来,这样的生活习性,就是最难以篡改的,毕竟无论人的客观意识还是主观意识,都不以物质形态为转移。

民宿一隅

民风造物:过去和现在并生

走在西街,吆喝声还是不断。只要你驻足停留,街边的小贩就乐于展于他们的商品,热情地询问你:“要不要买一些,刚来的。”

淳朴大致如此,就跟这里的生活一样,不喜欢都市化,独爱小镇化。在西街路边的摊位和门店大多常年营业着,方便这里的居民。而路上,颜色不一的购物袋、参差不齐的摊位、讨价还价的鼎沸……随时都会交汇融合。

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奇:西街的时尚业态总是来了又匆匆地走了。而这些几十年不变样的摊位和门店,却一直存活着。

我们可以大胆猜想:西街的生活习性,并不是一味地排外,并不是对时尚业态抗拒,是业态必须融合于它,而不是大胆地冲击它。

从很多时尚业态店打这条街“搬”走,就能感受到,西街的“固执”。可是民风大致如此,又怎能任意人为改变?而时尚业态中的“小酒馆”、“青年客栈”等依旧在这里发展着,就能说明西街包容着遵循它习性的业态这一点,并不是“顽固到不可一世”。

可以说,这里的“人情味”比“文化味”更重。所以,年代感一直依附着,而时代符号也同样被刻画着。

几年前,西街还都是清一色的老店铺,现在,有很多年轻风格的门店也在西街开设。饮料店“大茶杯”的服务员说,这里有很多游客,所以老板就在这里开了一家店。

无论是因为客流量或者情怀而来的年轻业态,在西街都同样和那些复古的业态相互辉映着,只是,这些年轻的业态会拥挤着西街的前半段,形成自己的西街商业圈,却也没有肆意破坏这里的居民情调。

对于西街的未来发展,西街的小商贩们并没有太多的顾虑,“只要这里有居民住着,我就会过来摆摊贩卖。”猪肉摊的林阿伯这么认为。而至于西街如何改造,要怎么改造,这是政府层面的事情,西街人似乎不怎么关心。

对于年轻业主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和西街相融,在这里存活,并依托西街古韵,能有更大的客流量涌进来,并把消费能力带到这里。

专家说,西街风貌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时代在这里,需要依靠这里的生活来造血,来潜移默化地形成新的时代符号。

舌尖上的美食

记者手记

泉州给人的直接印象是一座活的古城。在这里,各个历史时代各种文化影响的印迹密集堆叠,却能够在当下城市的空间系统里平稳有效地运行。西街作为古城的一条老街,藏着古城的脉络,让它千年以来在活跃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融合而生。

“西街改造”的屡次提倡,让西街一度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文人和驴友来此一游,做一番西街感慨。

那西街到底应该如何改造?

就如西街文创人“吉利先生”发的朋友圈图片,一扇古香的木门,被挖了一个口,安放了排气管……他写道:这就是泉州的文创。

在西街,树应该是可以摆任何姿态的,店面可以是多种风格的,人可以是形形色色的……但很多西街人都认为:不肆意地扭曲西街,那就是一种最天然的保护。

幸好,西街在改造中遇到的难处再次显示:它的“不落世俗”让任何试图将历史回退到单一纯粹状态的诉求在从不纯粹的泉州难有现实可操作性。

记者在走访西街时可以感受到,这边的年代感足以让它不同于任何商业街,它轻描淡写中的居民生活,更是无法轻易被撼动。

夜色下的旧馆驿

旭可建筑设计总监刘可南在解说《古城改造》时认为: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疯狂造城运动,似乎对泉州古城影响不大。20多年来,泉州古城仿佛还是按自己的步骤,以仿佛是前工业化时代的,一种自然的有机更替的速度缓慢地改变着。这样的有机更新给城市带来了纷繁复杂、层层时间迭合的历史面貌,也保留了城市文化赖以生存的根本:植根于当地,仍然鲜活的地方特色文化。

当下的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一块重要自留地,他存在于当下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以及街边小巷的一草一木、石板青苔中。

人们感觉到,古韵与发展的两个泉州同时存在于当下。他们就这样相互掩映、并置,或者对立冲突于城市空间中。

而西街似乎更加突出了这一点:在文化和改造中,似融非融,要合不合,缺陷很多,却也赏心悦目。你似乎在这里,说不出多爱,也提不出多恨。

很多专家在改造西街时,也提出,保留传统的古厝老宅,形成成片成线建筑。显然古城和西街都和传统的旅游城市及商业古街不同,它更注重的是它的城市肌理,以及这些混杂的闽南建筑方式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自发形成的、适应了当地生活的方式。

可能这条街更适合生活。尽管多次想改变它的商业气息,却无从下手。或许只有为居民提供便利、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又能保留城市的风貌,才能防止市场化浪潮对这里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而对于文创业态,不管是“小清新”、“小资”还是其他标签,都不适用于此。依然在西街生活的居民与那些并非一味迎合游客的创意小店店主们也让我们看到它不同于其他老街的未来。

如何塑造一个只属于泉州特色的西街模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或许文化、商业本来就与它无关。

(记者 赖小玲 通讯员 刘真真 文/图)

人们逛西街,可以看到润饼的制作过程

西街市井生活

西街市井生活——在小菜摊上买菜

西街市井生活——闲聊

西街市井生活——杂货店

西街市井生活——敬佛用品店

旧馆驿巷一瞥

西街市井生活——小食店

西街市井生活——老药铺

西街市井生活——问个卦

西街市井生活——算命先生

生活手工坊一角

西街市井生活——旧书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