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观东巷
观东 巷有一老 如有一宝
观东巷不长,百年风华褪去后,留下的是浓浓的市井气息
□本期执行:早报记者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文/图
观东巷北起东街,南接新府口,与中山路并行,因巷在元妙观的东边而得名。
巷子不长,两侧民居已鲜有保存完好的古厝,曾经的古牌坊如唐宋“仁惠坊”、明代“承流坊”和“戊戌进士坊”,在岁月流逝和风雨摧折中,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
然而深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老宅,你会惊讶——巷头那座有些破败的中西合璧大厝,当年竟是远从荷兰运来水泥盖起来的;巷头还曾有专门招待来往官员的“泰来栈”;巷尾的“石室居”内曾有一位以刻墓志铭而闻名的手艺人,还有那赫赫有名的观东别墅……
巷子里住着同为95岁的泉州音乐界资深研究员陈梅生,和他的夫人刘如西。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光阴里,陈梅生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他与夫人相携度过的71年“白金婚”,他们共同抚育培养了7个优秀的子女,谱写了一家四代教书育人的传奇,见证了小巷无数个日出日落,是观东巷名副其实的“活宝”。
九旬夫妇“白金婚” “教育世家”巷中藏
当时东街很多旅人往来,黄光瀛就盖了一幢楼房,取名观东别墅,可惜封顶后未及装修,抗日战争就爆发了…… ——陈梅生
钟楼往东第三个岔路口就是观东巷。如今的观东巷,留下来的古厝并不多,从高处俯瞰小巷,少而精的古厝或南洋风格的小洋楼依然吸引眼球。
若你走进巷中人家,有幸得遇相濡以沫71载、迎来“白金婚”的陈梅生老夫妇,你会惊讶于老人95岁依然头脑灵活、口才了得,更会惊讶于巷子里曾经有那么多的宝藏:相当于驿馆的“泰来栈”、远从荷兰而来的水泥盖起的大厝、还有泉州首届“教育世家”……
【古巷拾遗】
观东巷头:
民国律师建别墅
未及营业遇炮火
观东巷面朝东街左手边的第一座房子,曾是赫赫有名的观东别墅,那是民国时期律师黄光瀛所建的楼房,本想用于招待过往旅人。
民国时期,东街是泉州军政主要部门所在地。“当时东街很多旅人往来,黄光瀛就盖了一幢楼房,取名观东别墅。”陈梅生回忆,观东别墅共三层,占地约200平方米,西洋风格,1936年末、1937年初左右封顶。可惜封顶后未及装修,抗日战争爆发,观东别墅暴露于炮火中,生意凋敝。
黄光瀛一时间负债累累,不得不将别墅抵押给了当时著名的产科医院泉州永惠医院院长苏德安女士。苏德安是永春人,和陈梅生的母亲刘瑜碧是当时培英女校的同学。
苏德安后来到新加坡女儿处避难,将观东别墅托付给刘瑜碧代为照看,当时十六七岁的少年陈梅生得以住进观东别墅,了解个中来龙去脉并记录下这一段历史。
1996年东街拓改,观东别墅被拆,踪迹全无。
陈梅生、刘如西夫妇迎来了“白金婚”
观东巷1号:
石室居内手艺人
擅刻墓志铭
东街拓改前,观东巷1号紧挨着陈梅生家,主人吴世勣是当时泉州城内著名的手工艺人,擅用黑石板刻墓志铭。老街坊犹记得。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观念改变,鲜有人篆刻墓志铭,这一门事业渐渐凋零。后来,吴世勣辗转到商店当店员,不久后病逝,一手绝活从此失传。只是邻居们还记得,他为居室取雅名石室居。至于是否因整日与石头打交道而谓此名,随着吴世勣的逝去,像失传的手艺一样,再无从追问了。
壹 观东巷7号
祖上历代为官
而今一家四代教师
“你们要问的掌故,观东巷陈梅生或许知道。”在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许月才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观东巷7号陈宅。
陈梅生在泉州很有名。他是泉州音乐界资深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协会会员、泉州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专家研究组成员、世界第二届木偶联欢节最高奖获得者。
陈家院子,角落里花开正艳。
相濡以沫70载
同龄夫妇迎“白金婚”
上午10时许,冬日暖阳懒洋洋地晒着陈家院子,角落里一株三角梅开得正艳,梅花树和一棵不知名的树静默地站成一首诗,让这座建于1980年的石头房,略显沧桑宁静。
客厅墙上,一块硕大的“教育世家”牌匾十分醒目;二楼的琴谱架、大提琴,告诉来访者这是个书香门第。95岁的陈梅生坐在竹椅上,戴着黑框眼镜看《东南早报》,陈老订阅早报已有多年,此时95岁的老伴刘如西安静地陪伴在侧。
“我们同龄,她比我大三个月。”陈梅生乐呵呵地说,当年一次到亲戚家做客,巧遇身为小学教员的刘如西,后来渐渐地被这个“朴实、健康、性格好”的女子所吸引,结婚至今71年,辛苦抚养长大的七个孩子也都各自成家。走过红尘喧嚣,时光深处是岁月静好。
祖上历代为官
平叛乱有功康熙表彰
陈家祖籍江苏,祖上历代为官。“第十一代先祖陈福,是清初对国家统一有卓越功勋的武将!”陈梅生拿出族谱资料,上面显示清朝将领陈福官至陕西提督,康熙年间在平定吴三桂叛乱中“阵亡”,被追封“三等公”爵,以三等精奇尼哈蕃世袭。
由于“武将居无定所”,陈家没有大宅深院,以至于陈梅生的父亲都是在泉州招待官员的“泰来栈”出生,而他则生于石狮永宁,4岁才随父母迁入观东巷。
一家四代从教
精神财富代代传承
陈氏一门为官清廉,没有为后裔留下什么物产,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刻苦、勤奋、好学、节俭。
在陈梅生的教育经里,孩子吃点苦不是坏事,他育有七个儿女,其中有五个曾上山下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陈家获评泉州首届“教育世家”。“叔公是教员,母亲是石狮莲塘小学校长、退休于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父亲当过小学和中学教员。”陈梅生说,他和三个弟弟也都从事教育工作,而他的孩子几乎都是教师。细数下来,四代人十几名教师,家中曾幼教、小教、特教、中教、大学齐全。
许玉勛讲述爷爷当年的故事
知府“秘书”起大厝 今已成危房
观东巷21号是一幢近百年的中西合璧大厝,但跟着许氏后人步入大厝,却心生无限感慨与惋惜。远从荷兰漂洋过海而来的水泥盖起的大厝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是墙面斑驳、水泥脱落,厝内电线交错,二楼木板每走一步都颤巍巍。不免忧虑,88岁的许家媳妇吴碟阿婆,如何每天在这样昏暗、不稳的楼梯中摸上摸下?
曾经驿馆泰来栈 稿工买下建大厝
许家大厝是吴碟阿婆的公公许希明所建。阿婆的侄儿许玉勛介绍,清末,爷爷许希明的哥哥在战争中牺牲。为照顾其家人,许希明当上了泉州知府的稿工(相当于“秘书”),同时兼管屠宰。
“后来爷爷买下泰来栈,翻建成中西合璧的大厝,最早占地近2亩,现在仅存500多平方米。”许玉勛回忆,泰来栈相当于清代干部招待所,也即驿馆。民国初,许希明买下泰来栈后进行翻建,从外观看,前面是灰色水泥的西洋风格,但从屋后看,又分明是典型的红砖闽南古大厝。
许玉勛记得,爷爷曾在晋江东石也买地盖房,取名东石寨,因鲜少居住,盖泉州大厝时将东石寨的石、砖都拆下运到泉州。而泉州建房的水泥,更是远从荷兰漂洋过海而来。“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能用水泥建房,可时髦了。”
买下五六部汽车
开通泉州安海客运
“抗战时期,爷爷从19路军手中买来五六部退下来的汽车,很早就开通了从泉州到安海的客运。”许玉勛指着大门口说,以前的许家院子很大,停放了很多汽车。
近百年过去了,许家后辈能人倍出。许希明的儿子许传渠是知名工程师,据说曾参与华侨新村的设计;许传清满腹才学,尤擅英文,十几岁就当上南安诗山中学的校长。
从荷兰漂洋过海运来的水泥盖起这栋中西合璧的房子,曾经风光无限。
寻宝日记
95岁活字典震撼了我
12月6日 天气 晴冷
我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东街于我而言,承载着我的青春和回忆,因此一看到早报征集“寻宝达人”的消息,我就火速报名,有幸跟着记者们一起探幽访古,寻找观东巷的宝藏。
十五六岁的初中生活,每天陪伴我的是东街巷道里不大不小的校园,还有安静的老街巷。每当考试考差了,和同学冷战了,有心事的时候,一个人默默从校门口的小巷子开始踱步。漫无目的地,心里想着事,脚下转了几个弯,过了几条巷,全然不知。很神奇的是,每次都像被治愈了一样。大概这些小巷里,藏着治愈烦恼的神奇秘方。
说来惭愧,我无数次经过观东巷,却从来不曾认真地记下它。而这一次,我跟着记者们的脚步,和他们一起叩响一栋栋古厝或老宅的大门,深入老泉州人的生活点滴。
给我最大震撼的,是95岁的陈梅生老先生。陈老简直是一部东街的“活字典”,他知道的历史和掌故太多太多了,在陈老娓娓而谈的一个多小时里,数百年光阴犹如电影般在我眼前重演。
沉淀过往,雕刻沧桑,记录下每一个历史的瞬间。早报的刺桐藏宝图,就是泉州街巷历史的见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