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 正文
南安:共赴非遗之约 拔拔灯花田巡游
2025-02-17 11:12:07 来源:海丝商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我来说两句
    

15日,南安市莲塘乡伴田园摇身一变,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一场主题为“趣踏春共美好”的南安非遗拔拔灯花田巡游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共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春日田园的盎然生机。

非遗巡游燃亮春日

14时,踏入莲塘乡伴田园,花灯制作体验区里热闹非凡,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满心期待。孩子们手中握着制作花灯的材料,脸上写满了按捺不住的兴奋。

“小朋友,你们知道拔拔灯吗?”主持人的提问,瞬间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随后,主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拔拔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寓意等。讲解结束,在父母的陪伴与鼓励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花灯,通过拆卸、拼接、穿绳等步骤,一盏盏漂亮的花灯呈现在大家眼前。

完成花灯制作后,孩子们又投入漆画体验中。他们拿起自己喜欢的颜料,轻轻滴入水中,看着颜料在水中晕染开,又用工具轻轻搅动水面,创造出奇妙的纹理,并将水面上的颜料拓印到扇子上。随后,孩子们提着自制的花灯,兴高采烈地登上观光小火车。小火车缓缓启动,穿梭在金黄的油菜花海间。微风拂过,花浪翻涌,孩子们手中的花灯与烂漫的花海相互映衬。

17时30分,夜幕初临,非遗巡游在众人翘首以盼中正式开启。率先登场的是“电音三太子”,当熟悉的传统神将形象踩着动感舞步踏入视野,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紧接着,巡游方阵惊艳亮相。打头阵的是腰鼓队,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随着欢快的节奏,手中的腰鼓敲响;紧随其后的是英都拔拔灯队伍,50人擎灯前行,灯阵似龙,彰显着“薪火相传”的庄严;亲子提灯队伍温馨满满,家长和孩子们手提着自制的花灯,缓缓前行。

巡游队伍所经之处,鞭炮炸响、烟花升空,传统民俗的热闹与油菜花田的静谧交织,绘就了一幅“闹中取静,古今同春”的美好画卷。沿途的观众沉浸在这场盛宴中,有的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迅速调整角度,想要定格每一个精彩瞬间;还有的兴奋地拉着身边同伴,眉飞色舞地分享着内心的激动,言语间满是对这场巡游的赞叹与喜爱。

“我们老早就盼着能参与英都拔拔灯这个民俗活动了,没想到今天在这儿碰上了。现场亲身体验之后,感觉特别棒,氛围超赞,真没白来!”市民陈女士满脸笑意地分享道。

“小掌柜”体验经营乐趣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儿童友好市集和非遗活化体验区。儿童友好市集上,10家摊位宛如一个充满趣味的“小江湖”。在这里,孩子们纷纷化身精明的“小掌柜”,尽情体验着经营的乐趣,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交换的艺术。

来自南安市第五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黄心妍,便是众多“小掌柜”中的一员。她经营的摊位别出心裁地设置了转盘活动,这个新奇的点子成功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为了吸引更多小朋友参与,她还开动脑筋,策划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好玩,还能体验生活。”面对记者的采访,黄心妍笑着分享。

本次活动由南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溪美街道办事处、市文体旅集团联合主办,以古老的闽南非遗民俗“拔拔灯”为核心,巧妙融入现代乡村文旅元素,为游客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活动围绕‘闽南时尚田园度假领潮地’的定位展开,希望通过在油菜花田这一独特场域演绎非遗魅力,实现本土文化在乡村文旅场景的生动表达,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并推动本地文旅消费。”上海乡伴文旅集团南安项目负责人罗绍刊介绍。

他还透露,未来还将围绕当地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如二月底的油菜花田T台大秀、“五一”的研学系列活动、暑期的田野自然与手工研学以及“十一”黄金周和年底的元旦乡村跨年晚会等,以都市田园和乡土景观为基底,持续打造独特的乡村生活体验,推动本土文旅产业不断发展,让更多人领略到南安的独特魅力。(海丝商报记者王丽清黄奕群)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