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

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福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为梦想与未来打拼着,当中不乏湖北籍企业与奋斗者,他们为两地的经济往来合作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今年他们又有什么新的打算呢?东南网将把镜头聚焦在闽湖北人、湖北企业,讲述他们疫情期间的福建故事。

 资  讯 

“希望湖北老乡能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即时 | 2020-04-02 22:12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十一:“希望湖北老乡能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周胜乐(左一)在五金车间内指导员工解决部件加工问题。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东南网4月2日讯(本网记者 薛逸群)连日来,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泉州新招、妙招频出,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泉州洛江辖区内各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湖北籍员工复工情况如何?近日,记者来到洛江区企业实地探访。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洛江区在有序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突出关心关爱+网格化管理,积极做好湖北返乡人员的跟踪服务和关心关爱工作。进村入户发放《致洛江全体人民的一封信》等宣传单,呼吁湖北返乡人员与辖区党员干部群众携手共进,进一步加强湖北返乡人员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

“老周,这里有一个部件你帮我看一下。”车间员工亲切地呼唤着。周胜乐今年46岁,2006年到钰乘礼品有限公司工作至今,现担任五金车间主管。老周与妻子及一双儿女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人,过年前回了趟老家,后来自驾车回到泉州。

“我们一家人刚下高速到了厂里就住进了厂里安排的隔离宿舍,住了十四天。期间都是厂里安排专门人员为我们送来生活必需品,很感激领导,专门设置的隔离宿舍环境也很好。”当被问起在泉州隔离期间生活情况时,老周笑着说道。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洛江区塘西工业园,公司有12名湖北籍员工,目前已经有6人复工。尹先元与张圣石是湖北省恩施州老乡,一起在厂里共事14个年头。

尹先元2006年到信和工作至今,已然是一位新泉州人,妻子在泉州家中专职照看12岁的女儿及2岁的儿子。“因为去年暑假回过一趟老家,所以今年的春节一家四口都在泉州过。往年过年都会回去,没想到今年在泉州过了一个特别的年。”尹先元说道。2月10日,洛江区企业开始全面复工复产时,住泉的尹先元是第一批通过安全检查后走上岗位的员工。

“能回到泉州正常上班,真是不容易呀,希望还在湖北的老乡们能尽快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正常上班。”张圣石说,从湖北恩施老家回到泉州,需要许多环节、手续,多亏了公司领导积极帮忙。到了泉州后,一家三口住进定点隔离酒店,3月8日终于回到工作岗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生产线的运作一环扣一环,周胜乐对每个细节都要求员工做到最好。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周悦今年上四年级,疫情期间学校还未开学。周胜乐在工厂宿舍为儿女添置了一台跑步机让他们闲暇时可以锻炼身体,跑步机旁的篮球就是大儿子平常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钰乘的光电部办公室,李光杰在电脑前忙碌着。李光杰今年38岁,湖北襄阳宜城市人,1月24离开老家后前往广东东莞与家人一起过年,期间在东莞居家隔离14日后回泉经过安全检查后投入工作。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尹先元与张圣石是湖北省恩施州老乡,一起在厂里共事14个年头。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尹先元操作研磨机,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尹先元在调色室使用色差仪对比板与板之间的色彩差异。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圣石操作机器进行生产加工。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采取错峰吃饭的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尹先元和张圣石与同一时间吃饭的同事前往食堂。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食堂“一人一桌”的就餐方式,可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能重新投入泉州的怀抱很激动!”

即时 | 2020-04-01 18:57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十:“能重新投入泉州的怀抱很激动!”

在泉州生活8年的张俊对泉州感情十分深厚,图为张俊体验蟳蜅文化。受访者 供图

东南网4月1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莺飞草长的三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湖北各地相继“解封”。3月19日,张俊从襄阳老家迫不及待地自驾回泉州。这里有她所创立的影视文化公司,她的同事、朋友,以及八年的美好时光。

几经波折回家

2012年,张俊从襄阳来到泉州读书,毕业后留在泉州从事影视策划及文化推广工作。在福建八年来,张俊每年都会回家过年,从未变过。今年1月22日,由于买不到直达机票,张俊买了张从泉州到郑州的机票,打算到达郑州后再转飞襄阳。就在她从泉州出发前的几个小时,张俊收到了航空公司短信,被告知从郑州到襄阳的航班取消了,取消原因未知。

“当时我心里猜测可能跟武汉疫情有关,朋友也跟我说干脆不要回去了,但我想到老家的父母还盼着我回家过年,而疫情好像也只存在于偶尔的新闻报道里,是小范围、武汉那边的事情,所以还是决定回家。”航班取消了,张俊改乘从郑州到襄阳的火车回家,本来1个小时的路程变成了7个小时。这个她从小生长的地方,第一次让她觉得如此遥远,如此难以到达。

“出发那天,到了泉州晋江机场,母亲打电话让我一定戴口罩,我才在机场医务室买了几个。”沿途,张俊发现在机场、火车站戴口罩的人并不多,她一路上心里十分忐忑,没摘下过口罩,几经波折,终于到家。

封城在家隔离

令张俊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她整整在家呆了两个月,心态随之转变。刚回家两天,铺天盖地都是武汉封城的新闻报道,这让张俊感到惊讶与惶恐。“疫情的严重程度似乎已经远远超出我和身边亲戚朋友的认知。在武汉封城后,湖北其它地市也陆续封城,我很担心年后无法回泉州正常工作。”正当张俊考虑着要不要提前买票回泉州的时候,襄阳封城了!

封城之初,张俊的内心和许多湖北人一样,一度十分焦虑,对疫情的不了解、对病毒的惧怕、对封城后将面临的未知事物……让她倍感无力。“我不断关注着社交媒体和新闻的最新信息、数据,转发给父母、亲戚朋友,希望以此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防范方法和重视程度。”张俊说,家人们一开始十分排斥她所发的疫情相关的负面消息,认为看了令人很压抑,后来,慢慢正视了他们所面临的现状,对疫情的防范也重视了起来。

襄阳“封城”期间,所有人都不能出门,买菜成了一大难题。“平时老百姓不缺吃少穿,过年也本该是享用美食的时候,但封城一段时间后,大家年前囤的食物都吃完了,生活用品也用得差不多了,心里还是有点着急的。”张俊告诉记者,村民们的焦虑很快被村里有序的组织消解了。村干部忙前忙后,组织志愿者统一帮忙采购村民们需要的物资,还有热心的村民捐口罩、消毒液、蔬菜等。“他们挺不容易的,真的很感谢他们。”泉州的朋友们也经常关心张俊的情况,提醒保重身体,并告知她泉州的防疫举措。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张俊接收到了比平时更多的关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张俊(左)为拍摄宣传片,采访非遗传承人。受访者 供图

投身防疫宣传

“相对于那些在前线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湖北人,面对疫情,我所能做的太少,唯有保护好自己及家人,不给社会添乱。”在家期间,张俊总想着尽可能地发挥所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在接到村干部让她协助疫情宣传工作的电话时,张俊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张俊在大学毕业后,曾在泉州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文字是她的强项。“希望能帮助到村里的防疫工作,帮助提高村民们的防范意识。”

抗“疫”初期,武汉的疫情较为严峻,且医疗物资并不充足。在协助村里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张俊还通过社交媒体转发医院求助物资、武汉网友求助的信息。她想着:“力量虽然微薄,但多一个转发,多一份助力,多一份希望也好。”对泉州文化十分熟悉的她发布的《南少林武僧教你疫情期间居家锻炼》系列微信推文获得了上万阅读量,让她十分振奋。同时,她也每天带着家人一起跳健身操提高免疫力。

读书、看纪录片……在家的“空窗期”也得以让张俊在忙碌的创业生活中停下脚步,提升自己。协助泉州图书馆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是张俊近年来工作的一部分,两个月来,她在家完成了数十个专题片的解说词。“写这些材料的时候就会特别想念泉州。我八年的生活都在泉州,对泉州反而更熟悉更了解。”张俊说,那时的她迫不及待想回泉州。

随着全国疫情形势的全面好转,大部分地方都已经逐步复工复产,尤其是经济活跃的泉州,同事和朋友都已开始工作,让张俊的心里难免有点着急。3月19日,她在获得湖北健康绿码和单位接收证明后,自驾回泉州。“所幸,现在已回到泉州,能重新投入泉州的怀抱很激动!”目前,张俊已完成核酸检测和自我隔离,准备重新开始在泉州的生活和工作。

“经此一疫,百感交集,生命脆弱,我们更应珍惜身边人与事,把握时间,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有所成就。”未来,张俊想发挥所长,为推广泉州文化、讲述泉州故事奉献一份湖北人的力量!

“一起抗击疫情,把这个难关扛过去”

即时 | 2020-03-27 16:42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九:“一起抗击疫情,把这个难关扛过去”

李必友到集中隔离点看望接受隔离的湖北老乡。黄放心 供图

东南网3月27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日前,来自湖北恩施的小张完成了14天集中隔离观察后,顺利返回鞋厂上班。“隔离期间的生活确实枯燥了些,不过身体健康最重要,除了感谢当地部门的关心关怀,还要特别感谢老乡李院长的陪伴,他给了我们不少信心和帮助。”小张念念不忘的李院长叫李必友,是湖北省武穴市人,现为晋江安海阳光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我们的战场在医院”

自今年1月24日除夕连夜赶回晋江算起,李必友从湖北返泉已近2个月,除了自我隔离14天之外,其余时间全扑在疫情工作上。给居家隔离的老乡做心理辅导、投身服务疫情防控一线、安排医院同事有序复工……疫情期间,李必友一刻也不得闲。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我回到湖北老家,得知各地疫情会有蔓延的趋势,职业的敏感让我意识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工作单位会需要我们这批医护人员。”李必友介绍,安海阳光医院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员工都来自湖北,获悉疫情后,在老家待了不到24小时,他们18名同事及家属,于大年三十连夜返回晋江。

“我们的‘战场’在医院,作为医护人员,有必要也有责任第一时间返回医疗一线,向疫情‘宣’战。”回到晋江的李必友与同事们,首先配合政府,在单位的独立宿舍自行隔离观察。隔离期间,作为医院的大家长,李必友每天监督同事们检测体温,汇总大家的身体状况,并为他们做心理疏导。

谈到刚回晋江时的隔离,李必友表示十分理解,他自己曾经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参与过防控工作,因此对新冠肺炎疫情丝毫不敢怠慢。

结束隔离之后的李必友没有闲下来,而是积极投入到了当地抗击疫情的行动中,李必友会经常到安海隔离点看望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李院长是湖北人,他用家乡话与湖北乡亲交流谈话,会比较顺畅,加上他自己有隔离经历,说服力比我们强多了。”工作人员介绍,李必友凭借多年的医护经验,主动请缨,为安海隔离点的防控决策建言献策。

为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李必友特地建立了湖北老乡返晋微信群,为安海两家集中隔离点的湖北返工老乡提供信息服务,至今,该微信群里“进出”20多个人,李必友基本能清楚到每一个人的隔离情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李必友(右二)参加一线志愿防疫工作。黄放心 供图

为一线防疫人员熬制中药汤

“这次湖北成为疫情的重灾区,我们很难过。全国人民特别是各地医疗队驰援支持湖北人民渡过难关,我们很感动。作为身在异地的湖北人,我们更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当地,共抗疫情。”除了医疗工作,李必友还是泉州市湖北商会副会长,为了积极配合、支持政府做好防疫工作,他发挥阳光医院是安海镇第一家成立党支部的民营医院的优势,成立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党群突击队,投身到防疫一线。

镇政府、商会、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敬老院……疫情防控期间,得知活跃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面临防疫物资紧缺,李必友个人带头购买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品,全数送往相关防控点。同时,突击队成员轮流到车站等交通枢纽场所参与值守,协助防控排查及消毒杀菌工作。

疫情无小事,防控做到细。有一天,李必友在走访时了解到,一名工作人员只是因为感冒发烧后仍引起身边人议论甚至恐慌。为此,李必友特地联系晋江市中医院专家组,记下他们推荐的帮助提高流感、肺炎免疫力的中药药方,然后发起了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

“我们写了一份倡议书,提倡各大医药行业一起为一线的防疫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关怀。”李必友同事、突击队队员黄放心介绍,他们带着倡议书走进安海镇各大药店,第一天就联系到了7家药店无偿参与熬制和运送,熬好之后装到保温桶,再为一线防疫工作者送去。

“告诉一线抗疫人员,他们在前方安心作战,背后还有我们医疗界的志愿者。”李必友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复工后的安海阳光医院在医院门口设立健康服务检疫点,为来就诊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黄放心 供图

让养老院与医院没有院界

当前,各地工业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晋江安海阳光医院也不例外。在申请医院复工期间,李必友详细拟定了抗击疫情期间医院的工作细则。

“春节前我们先行返回的十几个同事,复工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复工后还是以防疫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守好预检分诊这关。”李必友介绍,为配合防疫工作,他们医务人员还时常到当地的敬老院机构走访看望,询问需求。

2月20日夜晚,一位病人家属满脸焦急地来到阳光医院,向院内的医护人员求助。“家属急匆匆地来医院值班室,告诉值班人员自己在养老院的亲人有突发情况,恳请医生出诊。”当天夜里,李必友和护士长陈锦玉到了现场,得知病人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属癌症晚期患者,由于肿瘤转移和压迫,处于下半身瘫痪的状态。

“病人是肿瘤患者,又是在深夜出现问题,属于特殊情况,我们为她进行了免费护理。”陈锦玉在检查了患者的身体情况,发现患者局部尿道口出现了水肿感染,于是替患者进行了局部消毒处理,并完成了导尿操作。

据介绍,疫情期间,李必友带领医护人员接诊了不少不方便到医院急诊的患者,其中养老院的老人是重点看护对象,做到复查诊疗一条龙服务。

“回到晋江这段时间里干了不少事情。这次疫情影响实在太大,尤其是湖北地区,不少人现在谈‘湖北’色变。我作为一个湖北人,可以体会到一些这样的感受,但更多的是想要一起抗击疫情,把这个难关扛过去。”谈到疫情对工作的冲击,以及医院复工所遇到的困难,李必友说,疫情导致人流量减少,门诊量降低,也让他们意识到要抓紧向医养结合的方向转型。

接下来,李必友所在的医院计划着在当地全力推动“医疗+康复+养老”的融合建设,倡导“医养康一体化",为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以及身患疾病需要治疗的老人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护理和关心,以及临终关怀,“彻底转型医养结合,让养老院与医院没有院界。”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我们在福建很好

即时 | 2020-03-24 08:06

在航班上,当高锦花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时,她数度哽咽。厦航 供图

东南网3月24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傅心玫 陈诗婷)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无数人的生活步调,让部分在福建的湖北乡亲难以返鄂与家人团聚,也拖住了部分人从鄂返闽复工复学的步伐。他们希望疫情赶紧结束,早日回到熟悉的家乡与亲人团聚,也希望返回第二故乡为美好生活继续打拼。

“在湖北的亲人们,你们还好吗?我们在福建很好!”连日来,东南网推出系列报道,讲述湖北乡亲疫情期间的福建故事。网友们可登录专题(http://qz.fjsen.com/node_301451.htm)浏览观看。

“他们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我想代替家乡的父老乡亲对各位‘春天最美的逆行者’说一句谢谢你们……”2月11日下午4时许,福建支援宜昌医疗队抵达宜昌,在航班上,宜昌籍空姐高锦花一再对医疗队员们表示感谢:“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到时候,待春暖花开,我再来接大家回家!”

当天,高锦花的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刷屏”了,福建人的无私援助、湖北人的诚挚感谢……在寒冷的二月,带给了无数人温暖与感动。

已在厦航工作12年的高锦花一直居住在福州,每两年才回一次家,这次是她第二次工作的时候飞宜昌。高锦花告诉记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援助湖北,她所工作、生活的福建恰好对口支援她的家乡宜昌,让她特别感动。

医护人员登机的那一刻,高锦花无意间看到他们好几个人提的行李中都有成人尿不湿,当即落泪。“一个个普通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国家疫情防控和城市的正常运转默默奉献,特别是医务工作者们,他们太伟大了,真心感谢他们,他们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那天,因为泪水的难以自控,她偷偷去换了几次口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正在为就诊者做近视手术的李晓霞。受访者 供图

“待到晴天时,我们一起看尽绿叶繁花!”

李晓霞来自湖北襄阳,2005年来到福建,是一名眼科医生。襄阳在湖北不属于排名靠前的疫情重灾区,但每年都会回湖北几次的李晓霞,今年回不去了。作为医务人员,李晓霞很早就关注了新冠肺炎疫情。

“跟我的同学相比,我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他们喊累、喊物资、喊专业不对口,但是没有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哪怕一句退缩的话!”李晓霞告诉记者,无论是否在武汉,她医学院的同学们都纷纷想方设法去帮助一线的同学。疫情暴发后,李晓霞每天除了关注疫情情况,还会到同学群里看看能做什么。“但是我能做的真的很少,感觉非常无力。”李晓霞思考了很久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决定坚守岗位,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在眼健康、眼科医疗专业领域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

目前,李晓霞通过所在单位开设的渠道,让大家在防疫的同时,了解眼健康知识,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待到晴天时,我们一起看尽绿叶繁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李琳2004年来泉州后便安家在此。 受访者 供图

“疫情面前,个人可以做的是配合。”

李琳是黎明职业大学的政治教师,也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人。2004年,李琳来泉州后便安家在此,大约每两三年会回一次老家。年前,李琳的母亲和女儿都回武汉过年了,本以为年后就可以团聚,如今却是一家四口相隔千里,她只能和丈夫在家里焦急等待。

一开始,李琳对家乡的疫情和家人的情况十分担心,但随着疫情的防控进展向好,她也慢慢放下心来。“幸好现在通信发达,可以和家人随时保持联系,掌握她们的健康情况。”李琳很清楚,“疫情面前个人可能做不了太多,但可以做的是配合。”

因为这场疫情,李琳也迎来了特别的开学季。学校鼓励学生“停课不停学”,依托学校成熟的网络信息授课平台,李琳的线上教学得心应手。她把专业课程结合疫情,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进行授课,“我想要告诉我的学生,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对我们国家要有信心”。

不仅如此,作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李琳在防疫期间,还配合博物馆做线上讲解。“一开始来泉州,我并不适应,但是住久了,接触了更多的本地文化和本地人,我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李琳期待着能尽快把母亲和女儿接来,她知道,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王凌云(右)和同事清点抗疫物资。林阿敏 供图

“保证在岗在位,筑牢安全防线。”

“疫情发生后,我马上让老家的亲戚、朋友、同学都报平安,他们安好,我才放心。”来势汹汹的疫情,让王凌云揪心不已。没回家的王凌云来自湖北宜昌秭归,是泉州高速公路支队一大队的办公室主任。王凌云是一名“新泉州人”,18年前踏上福建这片土地,便爱上这座城和这里的人。

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每天坚守在防控的岗位上,全力为一线的高速交警做好后方保障工作。每年春运,车流量剧增,都是高速交警最忙碌的时候,必须留守备勤。今年也不例外,加上婆家有其他安排,王凌云今年的计划是留在福建过年。“没想到遇到了疫情,我们全体成员停止休假,保证在岗在位,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办公室主任,王凌云深知自己的职责便是加强后勤保障,配合一线执勤的同事,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接到抗疫阻击战的部署,我们办公室立刻着手准备防护装备,想方设法采购口罩、手套、医用酒精、消毒液等用品,送到一线同事手中。”

“爸爸妈妈都在老家,可是我们的工作又那么重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可能的话,我就回家看看。”王凌云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杨江是湖北孝感人,自2005年来到石狮日报社工作,他每年都会回湖北几次。受访者 供图

“让朋友感受福建的支援力量。”

杨江是湖北孝感人,自2005年来到石狮工作,他每年都会回湖北几次。今年1月6日,杨江曾回湖北探望父母以及亲朋好友,那时,一切看起来正常如平日。

“当时,大家都没有怎么关心疫情,也没人戴口罩,直到春节前几天,我在石狮,妻子让我给她武汉的同学寄口罩,又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杨江从那时起,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昨天的疫情情况,看看湖北老家确诊及疑似病例增加了多少。

今年大年初一开始,杨江就和石狮儿童产业联合会一起在联合会内部发起了“驰援武汉”的爱心募捐,所募捐资金一部分用来给家乡孝感中心医院购买口罩、医用手套、护目镜等急需医用物资。募捐得到了石狮很多爱心企业家的支持。“面对疫情,福建企业第一时间给武汉以及周边城市捐款捐物,只要我看到这类新闻,都会转发这些企业的爱心之举,希望让湖北的朋友们感受到福建支援他们的力量。”来自第二故乡的爱心让杨江非常感动。

“我回老家,同学都说我有地瓜腔了”

即时 | 2020-03-18 19:21

图为李琳(图左)与女儿参加亲子活动。受访者 供图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八:“我回老家,同学都说我有地瓜腔了”

东南网3月18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那些身处他乡的湖北乡亲,虽不能与亲人团聚,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抗“疫”。

在福建泉州,有这么一群湖北人,不忘教育初心,坚守教育一线,用行动诠释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待疫情散去,他们将以更好的姿态,迎来与家乡的重逢。

“疫情面前,个人可以做的是配合”

李琳是黎明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教师,2004年来泉州后便和河南籍的先生安家在此。这次老家湖北武汉的疫情,让她十分揪心和担心,尤其是她的妈妈和女儿在年前回去过年,迄今仍未能返回,一家四口相隔千里,更让李琳感到焦虑。

“我一般两三年才回去一次,今年我和我爱人有事都没有回去。”李琳一开始很担心,但渐渐地获知消息的渠道多了,她也慢慢放下心来,“幸好现在通信发达,可以和妈妈保持联系,掌握她们的健康情况。我很清楚,疫情面前个人可能做不了太多,但可以做的是配合。”

因为这场疫情,李琳也迎来了特别的开学季。教育部倡导学生“停课不停学”,李琳觉得线上教学得心应手,因为学校拥有成熟的网络信息授课平台。专业结合疫情,李琳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方面,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授课。“我想要告诉我的学生,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对我们国家要有信心。”

不仅如此,李琳作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在防疫期间,还配合博物馆作线上讲解。“说真的,一开始来泉州,我并不适应。但是住久了,接触了更多的本地文化和本地人,眼看着这座城市从一个相对本土化的城市,变成开放性、包容性极强的小城市,我慢慢喜欢上这里。同时,我也爱上这里的文化底蕴。”

“疫情结束后,我希望可以多回老家,多看那里的亲人,多赏几次武汉的樱花,多吃几碗武汉的热干面、豆皮。”李琳说,她真心希望一切尽快恢复平静。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喻亮在疫情期间仍坚守岗位,心系家乡的他还通过自己的方式,策划活动,发动捐款等。受访者 供图

“没有一个冬天的背后,不是春暖花开”

来自湖北十堰的喻亮,是一个有22年居住“资历”的“新泉州人”,早已经融入这里的生活,“我回老家,同学都说我有地瓜腔了。”在喻亮眼里,泉州是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包容开放、敢拼爱赢、充满爱心的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风格,也为外乡人提供了创业打拼的土壤。

喻亮1998年大学毕业入伍武警泉州边防部队,2016年转业,现任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副校长。妻子周瑜是晋江人,小孩目前在泉州读书。

今年春节,由于工作原因喻亮没有回老家过年。临近过年,疫情暴发的消息让喻亮很是震惊,同时也很担心。“武汉封城的信息传出后,我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马上和家乡的亲朋好友联系,确定没事,我才能放心。那以后,实时关注疫情的新闻,成了我的习惯,我得掌握信息才好交代老家的亲朋好友。”

“没有一个冬天的背后,不是春暖花开。”心系家乡和疫情的喻亮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作为泉州市校园研究会思无邪读书会主创团队成员,喻亮提议开展一个“声援抗疫、共克时艰”的群众性诵读活动,这得到团队的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喻亮和队员们联系某音频分享平台的泉州城市服务商,于2月8日正式开设了专题。

诵读活动结合泉州本土特色,发布了闽南答嘴鼓、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多种形式,仅仅12天就刊载了69篇优秀诵读作品。全国金话筒奖主持人沈竹音、台湾金钟奖节目主持人陈凯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柳棣、吉林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小雪等海内外知名主持人、播音员先后用自己的作品,共同参与“声援战疫”。

2月13日,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泉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微信群里,倡议战友们立足本职,参与抗疫斗争。喻亮和战友商量后,拟写了《“战疫有我、共克时艰”倡议书》,发到微信群,号召战友们行动起来。短短两天时间,就募捐到9.18万元。喻亮本人也捐款1000元,后又通过福建湖北十堰商会捐款500元。

喻亮还和退役军人教育学院老师们一道,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部署,一方面积极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实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发动学生立足本职开展防疫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线上平台,积极部署,2月26日,喻亮和全院老师一道,组织1506名退役军人学生开展了线上教学,从而确保疫情期间教学正常开展,学生“停课不停学”。

“曙光即将到来,很期待可以尽快恢复疫情之前的工作状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生活。”喻亮表示,疫情结束,他希望可以参与组织一些鼓舞家乡士气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大家可以重拾信心,有空的时候,还想回家和亲人、朋友聚一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郑敏文代表学校到企业交流学习。受访者 供图

身兼多职 坚守岗位战“疫”

郑敏文来自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在华侨职校身兼多职,既是商务服务部的副主任,也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同时还是学校一七级西藏班的班主任。

原定1月22日回家过年的郑敏文,因为疫情便取消了计划,“我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准备自驾回去。结果家人和朋友都给我电话,让我先不要回去,我这才知道,老家疫情很严重。”

“虽然没有回去,可是一颗心都悬着,尤其当得知我的哥哥嫂子一家从武汉回老家,我每天都打电话询问他们的体温,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眼见自己只能干着急,郑敏文觉得自己得为疫情做点事。

于是,郑敏文开始从自己本职工作入手,为了做好防控工作,他积极参与学校的消杀工作,帮忙测量师生体温,如果有学生不方便出门采购,他也会帮忙去采购。同时,关注留校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来泉州快14年了,第一次遇到不能出门的春节,疫情结束后,我希望可以和这里的大学同学见个面。”郑敏文如是说。

“这件事必须有人去做,那就让我来吧”

即时 | 2020-03-06 18:06

    除了司机志愿者,沈炜所在社区还有许多为居民派送物资的志愿者,疫情下,他们在传递温暖。受访者 供图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七:“这件事必须有人去做,那就让我来吧”

东南网3月6日讯(本网记者 傅心玫)2月27日下午4点多,沈炜从社区出发,前往医院将两名接受完检查的隔离人员接转到隔离点,再穿过空荡的街道回到所在社区。消毒清洗后捧起饭碗,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沈炜是中交二航局福厦铁路项目部副经理,自从成为一名社区驾驶员志愿者后,他每天驾驶车辆在社区、医院、隔离点多处往返,转运人员。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这名城市里的“摆渡人”将温暖传递出去,而对他来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是一名党员,必须要做点事”

2017年9月,沈炜来到泉州工作,至今已有两年多了。每年春节,沈炜都会从泉州回到武汉老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过年。1月20日,沈炜回到武汉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家中,忙碌了一年,他计划趁假期休息一下,与亲友聚个餐,再好好陪陪孩子们。

当天,沈炜便听闻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讯息,“一开始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过年前几天,家人还可以凭出入证进出小区,超市也还是开着的,对生活还未造成很大影响。23日上午,武汉开始“封城”,管控愈发严格,一切外出活动均被禁止,亲朋间的聚会取消了,家里需要的生活物资由志愿者送上门,沈炜一家人开启了居家隔离的生活。

疫情暴发速度很快,每天看着增长的确诊病例数目,沈炜倍感揪心,偶尔也会想,如果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就好了。1月底,中交二航局发起了抗击疫情募捐活动,沈炜二话不说便捐了钱,但心里始终觉得做的还不够。

因为多数车辆被限制出行,患者、隔离人员等特定人群需要由专门的车辆接送,车辆司机的召集工作十分紧迫。2月3日,武汉市江岸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志愿者招募公告,紧急招募驾驶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看到公告后,沈炜马上拨打电话进行报名,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沈炜坦言“没多想,就觉得这时一定很缺人,这件事必须有人去做,那就让我来吧。”

怕家人担心,沈炜只和妻子沟通了自己的想法,做司机志愿者便难免会接触到病患,妻子一开始很担心,也试图劝他放弃报名,沈炜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是一名党员,必须要做点事。”很快妻子便理解了他,并表示了自己的支持,只是要求沈炜“一定要注意防护”。为了与他站在同一阵线,妻子随即也向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在社区配送物资的志愿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深夜,沈炜接到运送病人到方舱医院的任务,他在车上拍了张自拍,鼓励自己。 受访者 供图

“等病好了,我再来接你回家”

经过驾驶、防疫等相关培训,2月6日,沈炜正式开始自己的志愿工作。与他一同参与这一工作的还有十几名志愿者,每天采取白班与夜班轮值的方式,负责从社区将轻症患者转运到方舱医院治疗,将治愈出院的患者接回社区,或将隔离人员送至隔离点。

回忆起第一次接送轻症患者到方舱医院治疗,沈炜心情依旧沉重:“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病情可以把人折磨得如此憔悴。”尽管心中难受,但沈炜还是将积极热情的一面展示给这名患者,告诉他“要加油,在医院好好养病,等病好了,我再来接你回家。”

接送轻症病人到医院的路上,沈炜往往能感受到他们的焦虑,“那些确诊了要送去医院治疗的人,很多人情绪都比较低落,这时一定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别怕,安心治疗。”而接到治愈出院的患者,沈炜也和他们分享着快乐,2月21日上午,沈炜到方舱医院接一名出院患者,见到他,对方很兴奋,连说“太棒了,我真的可以回家了”。两人一起录了段视频做纪念,在最后还动情地大喊“武汉加油!”

据了解,百步亭花园社区一共有9个居委会,18万左右的居民。沈炜告诉记者,供司机志愿者接送的车辆只有5辆,有时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都没停过,最多的一天接送了五趟。一个雨天的夜晚,沈炜送一名轻症患者到方舱医院后返回家中,洗完澡已经凌晨一点多,刚躺到床上,一个电话打来,需要他再送两名患者到方舱医院,沈炜立马翻身起来,换好衣服又跑去开车。

因为各个点之间距离不一样,开车往返一趟至少需要40分钟,最长的时间需要2小时左右。在这过程中,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沈炜身上的衣服总被汗水浸透,护目镜蒙上一层雾气,两层口罩戴上一小时后,“耳朵像是要掉下来一样。”在这个时候,他也深刻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不容易,“他们要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坚持更久的时间,一定更辛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沈炜(左前)与另一名志愿者司机在方舱医院。受访者 供图

“接回来的人多了,送出去的人少了”

“有责任、有担当、有魄力”是同事占雨欣对 沈炜的形容。在占雨欣的印象中,沈炜对待工作生活一向十分积极,喜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得知沈炜报名成为一名驾驶员志愿者,占雨欣第一反应是很吃惊,觉得他特别有勇气,但又觉得他就是会这么做的人。了解了沈炜的志愿工作内容,占雨欣十分感动,将他驾驶的车辆称为“开往‘春天’的转运车。”

沈炜的朋友们十分关心他的安全问题,一名朋友劝他“小老百姓的日子求安稳。”沈炜回复道:“不想就坐着,我们要主动出击抗击病毒。”对志愿工作的风险性,沈炜也有一定了解,“我想过最坏的结果,可能轻度感染,我身体好,吃药是可以治疗的。再过段时间,我相信会都会好起来的。”

为了保护家人,沈炜尽量不在家吃饭,每天回到家前先全身消毒,到家门口脱掉外衣再进门,“洗澡前任何事都不能做,口罩也基本是一直戴着。”成为志愿者后,他在家中单独住一个房间,基本不与家人接触。见到他回家,一双儿女常常会兴奋地奔向他,往他身上扑,这时他都会制止,“停,不要靠近爸爸,爸爸身上有病毒,会传染你们。”

牺牲了与家人相伴的时间,沈炜虽有遗憾,但“还是要出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前几日,他接送两名行动不便的病人到方舱医院。见其中一名病人拄着拐杖不方便上车,沈炜让其把手搭在自己肩膀,把他抱上了车。“这么直接与病患接触的次数不多,内心还是会有点忐忑。”沈炜说,“可看到他站在车门口,面向自己投来的那个求助的眼神,我不可能不上去帮忙的,必须上去!”

通过转运路途的变化,沈炜能感觉疫情防控的势头越来越好,“刚开始几天,从社区接送病人到医院的任务比较多,最近是从医院接出的人比较多。接回来的人多了,送出去的人少了,这是很好的一个趋势,说明生病的人越来越少,治愈的人越来越多。”沈炜为这个变化感到十分兴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等待接送患者的过程中,看到空荡的街道,沈炜也会想念昔日的繁华。受访者 供图

“希望早日回到泉州,继续奋战拼搏 ”

成为“摆渡人”的日子已一个月。夜深人静时,他也会回忆在福建生活的时光,“泉州气候和风景都很好,这里的人也非常善良和热情好客,经常邀请我们参加当地的一些民俗活动。在泉州这几年,我也积累了不少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施工管理的经验。”沈炜在泉州参建的工程如今正步步接近完工,他也十分希望早日回到泉州,和项目部的同事继续奋战拼搏。

“打败疫情,回归正常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沈炜表示。待到那时,可怕的病毒已被击退,关闭的店将会再开,空荡的街道恢复繁华,满城樱花再次盛放,而他也能好好拥抱自己深爱的家人。

“商会将深化服务举措 助推会员企业复工复产”

即时 | 2020-03-04 20:33

晋江市领导到会员企业华溢国际泉州信溢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考察复工情况。泉州湖北商会 供图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六:“商会将深化服务举措 助推会员企业复工复产”

东南网3月4日讯(本网记者 潘贤利)“在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公司也复工了。商会中的一些企业,最近也将陆续复工了。”日前,泉州湖北商会执行会长叶平说,面对此次疫情,众多的会员企业将克服重重困难,而商会也将深化服务举措,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身在晋江,时刻挂念家乡的亲朋好友们

“我老家在湖北荆州洪湖,长期在泉州经商,已经把泉州当成我的第二故乡。因疫情发生后,我没有回湖北,就时常与湖北的亲朋好友联系,了解关心湖北老家的疫情防控情况。”叶平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自己一直在晋江的家中,但常常挂念家乡的亲朋好友们,常想着自己能多做点什么。

叶平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商会会长梅新阳带领商会核心人员成立防疫小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大家也纷纷向家乡捐款捐物,至目前为止,总价值大概20多万元。

据了解,泉州湖北商会成立于2013年10月,现有会员企业300多家。商会于2018和2019年被评为“四好”商会。“楚商企业已经深深扎根福建这片沃土,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我们湖北商会一定带领在闽的众多湖北籍务工人员,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决不给国家添乱,不给政府添堵。”正在黄冈家中等待返闽的泉州湖北商会会长梅新阳表示,商会要求会员企业要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企业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如出入登记、体温定时测量、科学就餐、公共区域消毒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会员企业石狮晨宇服饰有限公司已复工 泉州湖北商会 供图

面对困难,各会员企业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疫情期间,众多会员企业对于不能及时返岗的员工给他们留岗留薪。”叶平介绍,商会还要求会员要建立企业内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口罩、酒精、测温仪等防控物资的储备;制定公共区域消毒、员工健康监测等系列措施制度;向所在地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复工……

聊起会员企业的复工情况时,叶平说,据商会对已复工和即将复工的会员企业复工情况进行排摸获悉,由于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复工人员不足,目前已复工企业其员工返岗率普遍低于30%,好的企业返岗率也只有50%,只有一家企业达到80%;二是企业防护用品及相关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三是服务性行业复工时间仍未确定。对制造型企业而言,接下来可能还将涉及到原辅材料供应紧缺、物资运送困难等诸多难题,影响着企业复工率的提升和满负荷生产。

“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客户订单不能按时完工,目前已要求员工加班加点,以绩效奖励激励机制赶超任务。”叶平说,面对困难,各会员企业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把复工复产的安全防控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做得更周全一些,坚决做到不符防控要求决不复工。

除了企业的努力外,商会也将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叶平说,在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商会将深化服务举措,积极做好信息排摸工作,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督促引导会员企业履行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要求复工复产企业必须做到“五个全覆盖”:体温检测全覆盖、消毒杀菌全覆盖、口罩佩戴全覆盖、分餐措施全覆盖、阻隔措施全覆盖。

商会还将调研分析疫情对会员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多渠道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反馈,为保障企业防控形势和生产经营总体稳定有序助力。

他们守护我们的家,我们在这里守护他们的家

即时 | 2020-03-03 22:52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五:“他们守护我们的家,我们在这里守护他们的家”

王凌云(右)和同事清点抗“疫”物资。林阿敏 供图

东南网3月3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阻断了很多人的回家路、团圆路、返工路。回家,对每一位在外尤其是湖北人来说,意义更加特别。

疫情暴发后,福建第一时间对湖北伸以援手,医疗救援队驰援、企业捐赠物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闽鄂同心抗“疫”。不少滞留在闽的湖北人,他们也同样默默付出,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全力做好战“疫”后勤保障工作

“疫情发生后,我马上让老家的亲戚、朋友、同学都报平安,他们安好,我才放心。”来势汹汹的疫情,让王凌云揪心不已。没回家的王凌云来自湖北宜昌秭归,是泉州高速公路支队一大队的办公室主任。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每天坚守在防控的岗位上,全力为一线的高速交警做好后方保障工作。

王凌云是一名“新泉州人”,18年前踏上泉州这片土地,便爱上这座城和这里的人,在这里结婚、生子,工作、生活,“在泉州生活很愉快,这里的人也很豪爽。”

每年春运,车流量剧增,都是高速交警最忙碌的时候,必须留守备勤。今年也不例外,加上婆家有其他安排,王凌云今年的计划是留在泉州过年。“没想到遇到了疫情,我们全体成员停止休假,保证在岗在位,为全市人民筑牢一道安全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办公室主任,王凌云深知自己的职责便是加强后勤保障,配合一线执勤的同事,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接到抗‘疫’阻击战的部署,我们办公室立刻着手准备防护装备,想方设法采购口罩、手套、医用酒精、消毒液等用品,送到一线同事手中。”

“爸爸妈妈都在老家,可是我们的工作又那么重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可能的话,我就回家看看。”王凌云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我要对1000多户业主负责”

疫情期间,王贤章轮值保安岗亭,为出入业主测量体温。陈维克供图

来自湖北宜城的王贤章今年54岁了,是汇嘉(厦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聘请的员工,目前在晋江市池店镇一小区做电工。这是他第一次走出老家工作,第一次到福建,也是第一次在异地过年。

“活到这个岁数,第一次出远门,没想到有这么一个难忘的经历。”王贤章以前在老家从事装修行业。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孩子也都已经长大成人,他和妻子便想出去走走,顺便换个轻松点的工作。

去年,他和妻子来到晋江,应聘成为一名电工。为了互相照应,妻子也在同一个小区做保洁。一年很快过去,临近过年,夫妻两人也准备回湖北老家过年。妻子年前就回去了,王贤章由于春节岗位值班,原定初四的机票回家。

疫情暴发,王贤章只能选择退了回家的飞机票,留在泉州。

“同事们对我很好,本地的同事怕我一个人太寂寞,经常关心我。”王贤章告诉记者,泉州人特别热情,让他很有归属感。

“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我也想尽我的微薄之力做点什么。”王贤章加入小区的疫情防控队伍中,除了保障日常的电路维修,他还轮值保安岗亭,“主要是给持有出入证的业主测量体温、登记、消毒等,有时候还要到监控室参与值班。”

疫情期间,王贤章严格要求自己,不参与任何聚会,休息日也宅在家里。他说:“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大贡献,但我可以做到不给国家添乱。同时,我还要对1000多户业主负责。”

“老王做事很认真,给他分配的工作都能及时完成。哪怕是半夜要出任务,也能随叫随到。”王贤章的同事陈维克告诉记者,王贤章在大家印象中是一名很热心的同志,因疫情需要实行的双岗制度,工作量变大,王贤章也从未有怨言。他说,疫情以来,很多人去支援湖北、支援武汉,“他们守护我们的家,我守护他们的家。”

“疫情结束后,我想马上回家一趟。”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和9岁的大孙子一直是王贤章的牵挂,他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和家人视频,提醒他们要注意防护,还好都他们很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老乡群里当“心理咨询师”

平时,汪波在工作之余,会和朋友打打篮球。受访者供图

汪波是湖北荆州公安县人,来泉州21年了,在市区湖心街经营一家定制家具店,还有自己的工厂。“我们的行业,逢年过节是旺季,我把我爸妈、老婆、孩子都接来泉州生活,所以春节比较少回老家。”

汪波是泉州湖北商会的副会长,平时总会跟着商会做些慈善活动。“我们梅新阳会长热衷做慈善,这一次疫情,大家心系家乡,会长发动大家一起为家乡、为疫情防控做点事,几乎每位成员都参与捐款。”

汪波发现,在好几个老乡微信群里,出现了一些怨言。对于疫情何时结束、何时可以复工,甚至有些人会恐慌,于是,汪波当起了“心理咨询师”,疏导他们的情绪。“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疫情当前,要团结,也要冷静,切莫被情绪左右。”

汪波还鼓励大家平时要多运动,提高免疫力,才能抵抗病毒。“平时我喜欢打篮球,现在大家工作压力都很大,加强运动,身体素质才会好。”

近日,汪波的工厂面临复工问题,除了一名司机来自湖北暂时到不了岗,其他的员工均已陆续返泉。“我要求员工都要按照规定做好检查、隔离,才能上岗。我也会准备好耳温枪、消毒水等必备的防疫物资,绝不松懈。”

“我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即时 | 2020-02-28 18:55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四:“我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东南网2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在福建南安这个民营企业聚集的地方,有一批湖北人,他们创业在此,安家在此,为南安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年前,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在南安的部分湖北人无法返乡过年。福建瑞升机械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强便是其中一位,在福建奋斗20年的他,春节时常会回孝感老家过年。受疫情影响,今年不仅回不了家,公司业务也受到影响。“我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周强说。

疫情风暴来袭 员工返岗是问题

周强的公司是一家中型石材机械企业,拥有一个金刚石锯片厂、一个矿山机械厂和9个办事处。发展至今,公司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非洲、欧洲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周强印象里,往年农历正月十二过后,公司就等着工人回来“轰轰烈烈”开工,迎接新年订单“巅峰”。

今年,各地企业延迟复工,项目停滞,周强的公司也不例外。“尽早复工是我最大的心愿,停工一天就损失一天。”周强同时也担心外地工人返工、物流运输、资金流等问题。

“面对疫情,我不想坐以待毙。疫情暴发之初,也就是过年前,我尽量挽留一些异地员工留在南安,这样一旦复工生产,我们可以马上给客户发货。”在周强看来,员工是关键,到位了才能真正复工,接下来要帮助那些还在异地的员工安全回到南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部门出手相助 期待“冬去春来”

就在周强一筹莫展时,南安市2月15日制定了《南安市支持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复工稳岗十六条工作措施》,为企业提供复工稳岗支持,补助项目包括“七种渠道”招才纳贤、“六项一次性奖补”“三个机制”保障权益。

此外,南安市、镇两级政府还实施统一接驳方案,对重点疫区外的务工人员返岗,由各企业统一登记统计人数(注明地区),报镇政府汇总上报,由南安市政府组织统一包机(包车、动车专列、专箱)接回用工地点。

为了迎接复工,周强要求公司严格按照防控防疫的规定,进行一些防护措施,我们对车间进行全面消毒,为每个工人提供防护口罩,并且在重要的出入口设置测量体温的关卡。本地的员工、没有返乡的外地员工经检查没有问题,就让他们上岗工作,异地归来的员工,我们会配合他们的隔离期,让他们进行隔离,确保安全后再返岗。

“这段时间以来,各级政府、商会、行业协会都在为我们想办法,我很感谢。”周强也向水头镇政府企业办上报了员工接驳清单,他盼望企业复工、全面复苏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好,包括在老家的亲人。这段期间,我们都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周强表示,疫情当前,福建对湖北十分支持,倾力施以援手,十分感动,自己在能力范围内也会全力配合防抗防疫工作,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待春暖花开,我再来接大家回家!”

即时 | 2020-02-27 18:53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三:“待春暖花开,我再来接大家回家!

高锦花(左)在搭载福建支援宜昌医疗队的航班上,一起为家乡加油。厦航 供图

东南网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我想代替家乡的父老乡亲对各位‘春天最美的逆行者’说一句谢谢你们,我要代他们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用家乡话跟你们说,谢谢各位!”2月11日下午4时许,福建支援宜昌医疗队抵达宜昌,在航班上,宜昌籍空姐高锦花一再对医疗队员们表示感谢:“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到时候,待春暖花开,我再来接大家回家!”

当天,高锦花的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刷屏”了,福建人的无私援助、湖北人的诚挚感谢……在寒冷的二月,带给了无数人温暖与感动。

疫情阻断了她与父母团圆

高锦花是宜昌宜都人,2008年2月加入厦航,至今已12年了。高锦花的父母、祖父母都在宜昌老家,不过由于工作忙,她每两年才回一次家。如果没有疫情,高锦花原本已安排好父母来福州团聚。

“后来武汉封城,我父母就取消了计划的行程,说不给我添麻烦,怕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不能和父母亲团聚,高锦花心里自然是有点失落,但更令她感到担忧的是家乡严峻的疫情形势。疫情期间,她仍坚守岗位,心里总想着为这场“防疫战”做点什么。

“我几乎每天都在刷新闻,关注湖北、全国的疫情发展动态,也和家里人加强了联系,问问他们家里的情况,吃的穿的方不方便。”高锦花告诉记者,她和许多同事都会主动报名参加飞往重点疫区的执勤,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由于平常福建飞宜昌的航线都从厦门起飞,因此在厦航福州分公司上班的高锦花,很少能有机会在执勤中回到家乡。这么多年,高锦花只在前几年的春运中飞过一次宜昌。“当时我还很兴奋,在飞机上拍了一些照片,发朋友圈告诉大家‘我回来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航班上,当高锦花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时,她数度哽咽。厦航 供图

护送福建医疗队支援家乡

高锦花没想到,第二次飞宜昌,竟然会是送福建医疗队支援家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高锦花仍然十分激动。“疫情期间,公司的航班量削减比较多,我那时候处于一个轮休的状态,接到公司任务时,已经是11日中午11点了。”高锦花告诉记者,按照原计划,厦航只派一架飞机接送福建支援宜昌医疗队,后来,考虑到医护人员携带的物资较多,且为了让他们可以坐得更舒适些,又增派了一架。“我就是去执行第二架飞机的,完全是碰巧。”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第一反应是非常非常激动,然后已经想到,我到了这个航班上,肯定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哭。”医护人员登机的那一刻,给高锦花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无意间看到他们好几个人提的行李、包包里面都有成人尿不湿,当即就感动得受不了。”高锦花在与医护人员的交谈中,得知相当一部分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还非常年轻。“好多都还是孩子,因为我自己当妈了,想想他们的父母亲,情绪上真的很受不了。”那天,因为泪水的难以自控,她偷偷去换了几次口罩。

在航班上,当高锦花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时,她数度哽咽,放弃了原本写好的感谢稿,用最淳朴真挚的语言道出了家乡父老乡亲的心声。高锦花告诉记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援助湖北,她工作的福建对口支援她的家乡宜昌,让她特别感动:“一个个普通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国家疫情防控和城市的正常运转默默奉献,特别是医务工作者们,他们太伟大了,真心感谢他们,他们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将鼓励化为前进的动力

在把医护人员送到宜昌后,航班没有多做停留,当天就返回福州了。飞机一落地,高锦花接到了众多朋友、同学的微信和电话,他们在看到新闻后,纷纷为她加油鼓劲,这让她再次“泪目”。

“厦航的同事给我的鼓励最大,疫情期间有不少的党员同志及先进代表,纷纷主动请缨去飞疫区。”高锦花说,同事们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榜样的力量让她更加坚定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目前,高锦花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说,通过这次经历,她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近期,高锦花和同事们在忙着执行复工返岗的航班任务。她丈夫也在厦航工作,是一名空警,疫情期间坚守岗位。他们每天工作前,都会互相提醒航班中要做好相关防护。高锦花的父亲是当地一名社区的工作人员,如今也在抗“疫”一线工作。5岁的孩子最近懂事了很多,每天都会和远在宜昌的外公外婆视频,还会提醒他们戴好口罩,勤洗手,这让她感到很欣慰。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一切恢复到正常。”高锦花说,疫情过后,她想的更多的还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想疫情赶紧结束 带家人回泉州再看场花灯展”

即时 | 2020-02-26 17:34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二:“想疫情赶紧结束 带家人回泉州再看场花灯展”

在张慧莹居住的小区,志愿者每天会为居民发放蔬菜。受访者 供图

东南网2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傅心玫)从预订到改签再到取消的车票,从迷茫到紧张再到平和的心态,从“恭喜发财”到“健康平安”再到“未来可期”的祝福语……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无数人的生活步调,也拖住了从闽返鄂过年乡亲复工复学的步伐。疫情之下有温情,闽鄂携手共战“疫”,他们希望疫情赶紧结束,早日回到熟悉的福建,为美好生活继续打拼。

感动 “原来是福建人民来支援宜昌啊”

2月10日,得知福建省将对口支援宜昌市疫情防控工作,家住湖北宜昌葛洲坝区域的张慧莹激动地发了条朋友圈:“原来是福建人民来支援宜昌啊!感谢福建人民!”

在张慧莹心中,她与福建的情缘可谓不浅:“我爸爸就是在福州出生的,他的名字中都有个‘闽’字,所以我们全家对福建的感情都很深。”2009年,大学毕业的张慧莹从老家宜昌来到福建泉州,在一家汽车4S店做市场营销工作。初入社会,张慧莹在泉州得到了不少人的关照与帮助,“泉州人非常有爱心,努力又热情,这种精神也感染着我。”

去年年底,为了照顾襁褓中的儿子,张慧莹回到了宜昌,还未等她拟好回泉的计划,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据她回忆,从大年初一开始,宜昌市高速公路便开始封闭,各个区域开始隔离,“所有人被要求不能随意离开所在楼栋,必须有通行证才可以外出,车辆都不能动,我们购物都是通过物业及周边超市供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慧莹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会上门给独居老人测量体温,懂得用手机的年轻人,每天在指定群里报备体温。受访者 供图

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让张慧莹与家人有了紧张感,“我们小区目前有10个确诊病例,所以管理非常严,每天小区内都会进行消毒,开展疫情防控宣导工作。”张慧莹告诉记者,自疫情发生以来,宜昌市葛洲坝区域严抓隔离与防控工作,“在每个路口都设有岗哨进行人员排查,还会对过往人员量体温,查看通行证。”来势汹汹的疫情影响了一家人春节走亲访友的计划,但大家保持着稳定的心态,“我们全家人认定了配合防控工作,坚决不出门这一点。”张慧莹介绍道,从除夕到现在,父母一天都没下过楼,还会依照要求在指定平台上汇报体温,并向社区工作人员反馈体温和身体状况。

在泉州工作生活的十年间,张慧莹印象最深的便是元宵节的赏灯活动,“工作原因,来泉州这么多年我就去现场感受过一次,十分难忘,在宜昌没有感受过这样的节日氛围。”怀着对福建特殊的情感,在看到福建对口支援宜昌的新闻时,她显得尤为激动,“心里的感受就是很亲切,很温暖。”发完一条朋友圈后,泉州的朋友评论她道“别怕,福建大哥来了。”张慧莹顿时热泪盈眶。第二天,看到福建支援宜昌医疗队到达宜昌的新闻时,张慧莹再次发了条朋友圈:“福建好啊!爱你们!来了!真好!!”福建医疗队的到达,也增强了她与家人战胜疫情的信心,在感激的同时,她也意识到要更加配合当地的防疫工作。

前几天,得知朋友的爷爷奶奶独居家中,买菜做饭成了问题,张慧莹主动联系到了蔬菜卖家,购置一些物品到老人家中,在看到有人想要聚众玩乐时,张慧莹也鼓励家人打电话举报,“疫情防控正在关键时候,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给这些站在防控工作前线的工作人员增添负担。”抗击疫情的顽强意志背后,是张慧莹渴望回归正常生活的期盼:“我就想疫情赶紧结束,想找个时间带家人回到泉州,再去看一次元宵花灯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15日,宜昌长阳下起了大雪,张平希望瑞雪兆丰年,这是一个好兆头。受访者 供图

期盼 “等疫情结束,想尽快回泉州工作”

2月15日,远在泉州千里之外的宜昌市,迎来了一场大雪。

“瑞雪兆丰年,希望这是一个好兆头。”家住在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张平默默许下愿望。

张平在五年前来到泉州,从事长途运输工作。父母与老婆孩子都住在宜昌老家,逢年过节,他都会开着车回家与家人团聚。1月19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五当天,张平回到了位于宜昌的家中,准备与家人共度这个春节假期。“回到家中,依稀听到邻居在讨论这个肺炎,但没太在意。”腊月二十八,张平将孩子送到了五十几公里外的姥姥家,准备等过年时再接回家。彼时的他还没想到,离家短短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成了春节期间难以跨越的距离。

腊月二十九,张平从各种平台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知道这个肺炎病毒传染性可能比较强,家人也都有点害怕。”很快,邻里之间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减少外出。从正月初二开始,村里工作人员开始挨家挨户登记外来返乡人员信息,并加大宣传工作,要求所有村民待在家中,不再外出。“村里会给大家发土豆等食品,因为所有人都不能出门,所以有需要购买的物品,我们都通过打电话或者发微信的方式,让村庄附近的商店送货上门。”据张平介绍,疫情暴发速度很快,但家乡防范工作也开始得比较早,没过多久,村里组织起一批志愿者,为大家统一采买物资,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难题。

来势汹汹的疫情拖住了张平复工的步伐。根据以往的计划,张平在正月初十左右便会返回泉州准备工作,“最多不超过正月十五。”受疫情影响,张平的复工计划一推再推,迟迟难以复工的状况也让他心中产生了一些焦虑,“现在每个月都交着房贷,如果不复工,一个月就少赚了好几千块,压力还是挺大的。”尽管如此,张平还是尽力让自己维持平和的心态,“可以跟家人度过一个比较长的假期,算是一点安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平家为城里捐出了150斤洪山菜苔。受访者 供图

不仅全国各地正倾力支援湖北,湖北当地的人民也积极进行互助。前段时间,因为宜昌城里所需物资有所欠缺,农村也积极开展支援计划,组织农民捐赠蔬菜瓜果等物品。“志愿者组织农村种地的居民将富余的蔬菜捐赠到县里,再分发给城里每个小区的居民。”响应号召,张平家中也捐赠出150斤白菜与150斤洪山菜苔,“在这个时候,能为家乡做点事,还是挺骄傲的。”张平表示。

一场疫情,让大爱倾城,也让张平等人更加学会了珍惜,“现在觉得,还是平安健康最重要。”看着家乡的皑皑白雪,张平偶尔也会想念在泉州拼搏的日子,“等疫情结束,还是想尽快回泉州工作,毕竟养家的重担扛在身上,再难也还是要坚持下去。”

“我们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但是做太少了”

即时 | 2020-02-25 15:35

编者按:

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福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为梦想与未来打拼着,当中不乏湖北籍企业与奋斗者,他们为两地的经济往来合作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今年他们又有什么新的打算呢?即日起,东南网将把镜头聚焦在闽湖北人、湖北企业,讲述他们疫情期间的福建故事。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一:“我们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但是做太少了”

杨江和石狮儿童产业联合会一起发起“驰援武汉”爱心募捐。受访者 供图

东南网2月25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他是一名记者,来自孝感,在泉州工作15年了;她是一名医生,来自襄阳,来泉州也有15年了;他是一名学生,来自荆州,即将大学毕业了……他们都来自湖北。今年,他们都留在福建过年,虽然回不去湖北,但却非常牵挂老家:“湖北的亲人们,你们还好吗?我在福建的家里,很好!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的!”

杨江工作中。受访者 供图

大年初一发动募捐支援家乡

杨江是湖北孝感人,自2005年来到石狮日报社工作,他每年都会回湖北几次。今年1月6日,杨江曾回过湖北探望父母以及亲朋好友,当时一切看起来正常如平日。

“当时,大家都没有怎么关心疫情,也没人戴口罩,直到春节前几天,我在石狮,妻子让我给她武汉的同学寄口罩,又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杨江从那时起,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昨天的疫情情况,看看湖北老家确诊及疑似病例增加了多少。

孝感是目前仅次于武汉的疫情重灾区,杨江的父母基本上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一直在家,除了偶尔买菜就没出去过。杨江听父母说,最近孝感“禁行”了,所有居民不得外出,连菜都是送进去的。

杨江很多同学和亲友在武汉以及孝感的重点医院工作,他们对于疫情的讲述让他感同身受。大年初一开始,杨江就和石狮儿童产业联合会一起在联合会内部发起了“驰援武汉”的爱心募捐,所募捐资金一部分用来给家乡孝感中心医院购买口罩、医用手套、护目镜等急需医用物资。除了联合会,募捐也得到了石狮很多爱心企业家的支持,目前,第一批5000双医用手套已经发至武汉,将划拨给孝感中心医院。

“面对疫情,福建企业第一时间给武汉以及周边城市捐款捐物,安踏、恒安、盼盼、达利、宝龙、乔丹、特步……只要是我看到了这类新闻,都会转发这些企业的爱心之举,希望让湖北的朋友们能够感受到福建支援他们的力量。”杨江说,单位领导也多次关心他的近况以及在湖北家人的情况,来自第二故乡的爱心让他非常感动。

“在关注湖北疫情的同时,我也会极力地为石狮的经济发展鼓与呼。”杨江坚信,他的家乡很快会战胜疫情,一切都会好起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正在为病人做近视手术的李晓霞。受访者 供图

坚守岗位 做好自己擅长的事

李晓霞来自湖北襄阳,2005年来到泉州,是泉州爱尔眼科医院的眼科医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李晓霞很早就关注了新冠肺炎疫情,但疫情的严重性仍在她的意料之外。直到年前,李晓霞医科大学的同学群里突然紧张起来,各个专业的同学纷纷主动申请或者抽调去一线,她也跟着紧张起来。

“跟我的同学相比,我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他们喊累、喊物资、喊专业不对口,但是,没有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哪怕一句退缩的话!”李晓霞告诉记者,她所有的同学,无论是否在武汉,纷纷想方设法去帮助一线的同学。疫情暴发后,李晓霞每天除了关注疫情情况,还会到同学群里看看能做什么。“但是我能做的真的很少,感觉非常无力。”

襄阳在湖北不属于排名靠前的疫情重灾区,但每年都会回湖北几次的李晓霞,今年回不去了。李晓霞的父母平时都有出去锻炼的习惯,但从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一直在家,除了偶尔买菜就没出去过,最近连菜都是社区送进来,老父亲的步行数目也从每天1万多步降到百位数。李晓霞说,最近,长期服用的药物用完了,也要靠社区人员帮忙联系给解决。这个年,女儿没回家,两个老人家在家准备的一大堆包子、腊肉、粉蒸肉,只能自己在家慢慢吃完。

自疫情暴发以来,李晓霞所在的爱尔眼科集团不但主动关心湖北籍员工,还捐钱、“捐人”、甚至“捐医院”。令李晓霞感动的是,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去世的武汉医生李文亮的妻子是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员工,对此,武汉公司将她列入员工关爱计划,将支付其两个子女生活津贴及学费直至大学毕业。

“我也思考了很久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最终决定坚守岗位,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在眼健康、眼科医疗专业领域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李晓霞说,目前,她将通过单位开设的24小时线上免费咨询、急诊绿色通道、在线直播解读疫情时期护眼知识等渠道,让大家在防疫的同时,了解眼健康知识,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待到晴天时,我们一起看尽绿叶繁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疫情期间,王炜东利用这段时间写毕业论文。 受访者 供图

“我会努力变成像他们一样的人”

华侨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王炜东今年第一次没回家过年。年前,就在他准备回湖北荆州的时候,传来了疫情暴发的消息。“大家都劝我不要回去,我感觉可能也回不去了,因为当时疫情慢慢严重起来,所以最后选择留在了学校。现在每周都会和父母联系,互报平安。”王炜东说,家乡的疫情仍然十分严峻,让他安心的是,他的家人朋友们无一受到感染。

王炜东和华侨大学其他留校的学生一样,生活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学校会发放口罩,并每天帮他们测量体温,食堂会正常提供餐食,超市每个星期也会固定开门几天。

“辅导员会让留校学生每天在微信上报平安,还专门组建了湖北和武汉学生微信群,在群里鼓励关心大家,让学生安心。老师们也会时不时来宿舍,送一些水果和零食,让我很感动,感觉在学校很有安全感。”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留校生活中,王炜东感受到了学校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大大减少了对疫情的恐慌感。

虽然延期开学了,但2月17日,学校以网络课程、线上教学的方式正式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防疫不延学”。让王炜东感到惊喜的是,正在为论文和寻找实习工作忙碌着的他发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通了针对毕业生的线上求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让他“防疫不妨求职”。

当疫情来临时,全国各地都对湖北伸出了援手,各种医疗物资以及医护人员纷纷前往湖北,福建省也派出了十二批医疗队支援湖北。“感受到了中国的精神,感受到了一种凝聚力,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这让身在异乡的我很感动,但是作为湖北人,我却反而什么都做不了,感觉挺无力的。”王炜东说,此次疫情让他对在危难面前无私捐赠、奉献的人感到十分敬佩。“虽然以后不一定从事他们的行业,但是我会努力变成像他们一样的人!”

现在,王炜东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