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中的乡愁——泉州传统村落探访

围绕“泉州传统村落之振兴”主题,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东南网走进多个泉州传统特色村落,用科学规划勾勒出古村“重生”的美好蓝图。一个个村庄在笔下、图中渐渐清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闽南原乡卷轴正缓缓展开。

 资  讯 

泉州传统村落之德化曾坂:戴云山下世外桃源

即时 | 2020-09-30 17:40

远处峰峦叠翠,近处农田阡陌,曾坂美得纯净空灵,犹如世外桃源。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9月30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仙苑”,意为人间仙境。在德化,就有这么一处胜似人间仙境的世外桃源——曾坂,古称“仙苑”。

从德化县城驱车50公里,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行至半途,车辆在岔口忽转直下,群山环抱中,放眼俯瞰,远处峰峦叠翠、茂林修竹,近处农田阡陌、鸟语花香,曾坂,到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位于德化县上涌镇,古称“仙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地处深山人未识”之千年古村

大概因为“地处深山人未识”,这个千年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得以很好地保存,纯净空灵之美令人惊艳。

虽嵌于群山之中,曾坂的海拔仍有665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秋风送爽的时节尤为惬意。曾坂的土地面积达10.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158人,大部分都为留守老人。地广人稀,但村落并不荒凉。这里山高壑深,土壤肥沃,雨雾滋润,适宜各种树木生长,遍布近3000 种树木、竹、藤、草等植物,82%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让曾坂成为“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使人忍不住贪婪地多深呼吸几次。

涌动的山岚、葱绿的稻田、白墙灰瓦的古民居、屋檐下的红灯笼、房前的小野花……一场秋雨把村子洗刷得尤为清新。沿着宽阔的村道一路向前,潺潺流水伴随着声声鸟鸣,让深山显得更为幽静。源自戴云山的涌溪流经这个千年古村落,灌溉了两岸的农田,也滋养了溪旁的千年古樟。奇花异草、山清水秀、林美瀑奇……漫步其中,一步一眼皆是景。

由于人少,曾坂仅有百余幢房屋,其中大半以上为传统建筑,从宋、元、明、清到民国,70余幢老屋点缀在如山水画般的村落中,使“仙苑”更有烟火气。

除了古民居,村里还有古官道、古廊桥、古窑址、古水利设施、古堡、古寨和祠堂、庙宇、书院、地下交通站等一大批历史遗迹,这些建筑群阡陌交互,曲径迁回,细数有十八条“街巷”,号称“十八巷”。“十八巷”虽经历史更迭、翻修重建,但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制、粱架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法。

其中,祠堂的工艺尤其考究,韵味特别,形体上大都是一层木屋,翘脊,工艺上充分融合雕刻、泥塑、彩绘等艺术形式,古色古香,精美绝伦,颇具戴云山建筑特色和传统建筑内涵。曾坂有曾、赖、陈、苏四个姓氏,现存12 座宋元明清祠堂,这些祠堂是曾坂人文民俗和闽中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每一座祠堂都能引出几位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文化气息浓厚。

始建于南宋的曾氏祠堂营厚堂为二层叠式楼房,建筑形式十分罕见,别具一格。祠堂部分木头构件被刷成黑色,更加庄严肃穆,整座建筑古典大方。曾氏先祖以“耕读孝友”传家,如今,营厚堂被打造成曾氏家风家训馆。当中的家风家训皆从族谱中翻阅而来,至今仍有警示教育作用,值得游人驻足深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墙灰瓦的古民居前是一小片稻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稻花香里说丰年”之世外桃源

在曾坂,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亩三分田,大多以种植水稻为主,往年的秋天,正是收割稻子的季节。但今年稻田里除了稻子,还有稻鱼、稻虾。

“溪草落溅溅,鱼飞入稻田。”这一幕诗中场景,如今在曾坂随处可见。据曾坂村委会主任曾华钊介绍,2019年以来,曾坂村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为契机,请专业旅游设计规划团队整体规划设计,引入农业立体养殖项目,打造400多亩稻鱼、稻虾、荷鱼共生示范基地。目前,村里已完成土地流转及对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改造,正在进行育苗、种苗、养殖。

秋季在曾坂,游客不仅能品尝到肥美的稻花鱼、小龙虾,还能到荷塘中采摘莲子。在营厚堂前的荷塘中,几朵荷花开得正盛,但在秋天,碧绿的莲蓬显然更吸引人。摘下一枝莲蓬,抠出莲子,去皮、去芯,放入口中,清脆甘甜,是大山中的天然零食。

坐拥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千年历史文化,曾坂积极加强对自然资源与古村落风貌的保护力度,倡导村民对古建筑进行维修而不是简单翻建,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现在,在民居房前屋后以及山地上都可看到各种花木,满村翠绿,种植最多的当属木本绣球花,到了开花的季节,村落便成了绣球花的海洋,处处弥漫着花香。

为了提升村落的艺术气息,让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曾坂和多所高校合作,将鹏南堂、北斗堂等部分修缮后的古民居作为艺术师生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创作工作室。五隔三差来村小住的师生们为曾坂带来了不少青春气息和艺术氛围,而曾坂也成为了他们迸发灵感和展示才艺的一个绝佳空间。

除了实践教学基地,村里还有多幢老建筑被改造成家风家训馆、中华姓氏德化白瓷雕塑馆、新时代乡村孝道文化展示馆等。位于曾坂村村头的的游客服务中心就是由旧供销合作社改造而来,仍保留着旧时供销社的风貌,可看到放置物品的高柜、展示物品的玻璃柜台,以及绿色边框的窗户。改变的是用途,不变的仍是振兴乡村、为农服务的初心使命。

在合理的规划与精心的保护下,这个戴云山下的千年古村落仍保留着原生态的古朴安宁。天蓝水清、绿树环绕的田园风光与周边如画的自然山水和谐共生,让曾坂终成现代社会的一处世外桃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午饭后,住在古宅的两位老人正在闲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屋檐下的红灯笼为古朴的建筑增添一抹亮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的房屋中65%为传统建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营厚堂前荷叶田田,屋后茂林修竹,郁郁葱葱。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妇女正扛着锄头准备下地干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远处层峦叠翠,近处稻田葱绿,秋天的曾坂依然绿意盎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秋天是采摘莲子的季节,清脆甘甜的莲子是大山中的天然零食。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民居房前的小花开得正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中窑坊为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师生的实践教学基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村的游客服务中心仍保留着旧时供销社的风貌。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处古民居被高校艺术学院师生改造成实践教学基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特色村落之泉港惠屿:谱写闽南海岛《渔光曲》

即时 | 2020-09-24 22:30

惠屿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海岛风貌。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东南网9月24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惠屿岛,大概就是《渔光曲》中“潮水升,浪花涌,渔船儿飘飘各西东”的小渔村吧。

这座位于泉港区南埔镇的小渔村是泉州唯一一个海岛行政村,远离了大陆的繁华与喧嚣,独拥一片碧海蓝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青黄的石头房与红砖厝就像是镶嵌在岛上的珍珠与珊瑚,于海天一色中熠熠生辉。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一座闽南风情的海岛

从对岸直线2公里远的肖厝村看过去,惠屿形似大虾,横亘于海,当地人称之为“横屿”,闽南语中,“横”与“惠”读音一致,惠屿由此而来。从肖厝码头搭乘轮渡,10分钟左右即到达惠屿村,一路上,海风夹带着海鲜的点点腥甜味儿迎面吹来,浓郁的海洋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惠屿的人居历史并不长,居民多为清中后期从肖厝移居而来,全村同宗同族,都姓肖。惠屿先人初登荒芜海岛之时,栖居岩洞中,因此岛上至今留有首批登岛者居住过的“圣蛙石”,仍可见搁置生活用具的石台和砌筑挡风墙的地基。“圣蛙石”附近有一座晋富宫,供奉官至太傅的汉代肖厝人先祖,修建之初还供奉过福建“乞海人”都信奉的妈祖。

如果说,晋富宫支撑起惠屿人的信仰,那么,晋富宫后方不远处的古井则孕育了他们的生命。这口被叫做“神井甘泉”的古井是惠屿人的“生命之水”。在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惠屿先人初到海岛之时,遍寻不到淡水水源,后在梦中获悉,晋富宫后有水源。梦醒,先人朝梦中所在地掘地十余米,井水喷薄而出。此后两百年的悠悠岁月里,惠屿人大多依靠这口古井生存。“吃水不忘挖井人”,古井提醒着后人,这个曾经一无所有的孤岛,是如何在漫长的时光里被勤劳的先人一点一滴开垦的。

惠屿岛上的房子大多是近代所建的石结构房,取材自当地的花岗岩,以青灰色系和米黄色系为主,颇具闽南沿海特色。同时,岛上还保留着几幢闽南红砖古厝,古厝的门、窗、檐口等构件细节色调则以砖红色系为主。青黄的石头房与鲜艳的红砖古厝就像是镶嵌在岛上的珍珠与珊瑚,于海天一色中熠熠生辉。

因原生态的海岛风貌、淳朴的闽南民风和独具特色的海上风光,惠屿也被誉为“泉州的鼓浪屿”。惠屿岛上也有一条环岛路,但因岛屿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环岛路自然也不长。一侧是房子,一侧是海,漫步在环岛路上,倾听远处海浪翻涌的声音,能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悠远与宁静。

惠屿的地势不高,爬上绿色的小山坡,近处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向远处眺望,对岸的莆田乐屿朦胧可见。因地处湄洲湾南岸,惠屿人的闽南语夹杂着些许莆仙口音,听起来十分独特。

渔村的淳朴与纯粹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艺术家前来创作。2015年,泉州籍著名艺术家蔡国强曾在岛上点亮“天梯”,璀璨而富有创意的烟火点燃了艺术家浓浓的乡愁,也绽放出闽南海岛独有的魅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正在整理渔网的渔民。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一群靠海而生的渔民

生活在惠屿岛上的人是幸福的,能在晨曦中感受海风轻轻吹拂,看着夕阳慢慢沉入海平面,还能在渔光月色中,枕着波涛入眠……

海岛的生活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余名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海水养殖和近海捕捞。其中,海水养殖为支柱产业。海带、鲍鱼、海蛎、马鲛鱼……这些都是惠屿村的特色养殖产品。

离岸边不远的渔排上,有一家海鲜餐馆,捕鱼回来的小渔船都会三三两两地停靠在餐馆旁,将刚收获的海鲜卖给餐馆。黄翅、小管、虎鲨……野生的海鲜活蹦乱跳的,大多都能卖个好价钱,若是运气好,捕到了野生黄花鱼之类的好品种,那就是大丰收了。

因为惠屿人的诚信,近年来,相关金融机构持续支持惠屿村扩大海上养殖规模,渔民们的收入年年攀升,惠屿村也被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评为首个“金牌信用村”。经过多年的发展,惠屿村已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养殖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同时,村里还有38艘内海小渔船,每年5—10月农闲时,渔民就在近海捕捞,增加家庭收入。

“我们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拼,留岛的多为中老年人,总有一天会做不动,所以还是得发展其他产业。”惠屿村村委肖锦斌告诉记者,近年来,惠屿村围绕生态休闲渔村建设,致力发展海岛生态休闲旅游业,“把民房变民宿、村民变股民”。生存的方式在转变,但赖以生存的仍是同一片海。

过去,交通不便和淡水缺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惠屿人,今日,跨海电缆、输水管道、快艇轮渡连接了海岛与外面的多彩世界。随着基础设施条件日臻完善,惠屿走上了海上养殖和生态旅游“两翼”齐发展的道路,从贫困村转身成为富裕村。目前,惠屿岛上有5家特色民宿和酒店、5家农家特色餐馆,年均上岛游客10万余人,年均旅游收入约2000万元。

惠屿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得到了泉州市资源规划部门的重视,不但积极推动渔村成为“机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点”,还抽调精干力量帮扶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并完成初步规划成果。按照规划,惠屿村将围绕“海岛生活”主题,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打造集“泉州市渔村休闲度假、海产品销售、亲子旅游、海洋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海岛乡村旅游目的地。

未来,惠屿的特色将被更深入地发掘,这颗璀璨明珠终将散发出属于她的光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屿是泉州唯一一个海岛行政村。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屿形似大虾,横亘于海。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屿村里还保留着几幢闽南红砖古厝。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屿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海水养殖和近海捕捞。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捕鱼归来的渔船。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岛上新建的民宅大多在海边。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岛上至今留有首批先人居住过的“圣蛙石”。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屿岛的海上栈道和渔排。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渔民将刚收获的海鲜卖给餐馆。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渔民正在“盘点”当天的收获。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屿岛上的房子大多是近代所建的闽南沿海石结构房,取材自当地的花岗岩。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漫步在惠屿的环岛路上,倾听远处海浪翻涌的声音,能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悠远与宁静。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爬上绿色的小山坡,向远处眺望,对岸的莆田乐屿朦胧可见。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沙滩旁一处小山坡被改造成公园。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泉港樟脚:斑斓彩石垒砌成“油画村”

即时 | 2020-09-18 11:34

“油画村”吸引了许多文艺青年来此采风、旅游。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东南网9月18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文/图)彩色矿石垒砌的墙体、乌青石镶嵌的门窗框,墙壁“涂”几处砖红,屋顶“抹”一片灰瓦,斑斓的石头房子便“跃然眼前”,在房前屋后点缀些花草绿植,就成了一幅如真似幻的“乡村油画”。这个“油画村”就在泉港樟脚。

虽是沿海地区,但樟脚却位于有着“泉港后花园”之称的涂岭镇西北部山区,需沿山路盘旋数公里方能到达。据村民介绍,樟脚有一棵800多年的大樟树,站在树上俯瞰,树脚下的村貌一览无遗,樟脚也因此得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被改造成茶馆的石头房一角。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徜徉“油画村”感受“童话世界”

初秋的泉州,清晨还细雨朦胧,不一会儿就艳阳高照,但无论晴雨,“油画村”都极具美感。浓郁的文艺气息吸引了许多画家、摄影家来写生、采风。这个古朴的村落就这样被定格在一幅幅画作、一张张照片中。缘于此,外界方知在樟脚的普通民宅后,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童话世界”。

樟脚传统古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包含闽南红砖官式大厝和石头房。在闽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出砖入石燕尾脊”的红砖古厝,正因如此,色彩缤纷的石头房就显得尤为独特。

走进成片的石头房古民居,仿佛走进一个用石头构筑成的彩色“童话世界”。这里的建筑以石为墙,以石为廊,以石为阶,以石为径,房子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户与户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

石头房的构建简约而不简单,墙体采用当地山中生产的形状不规则的黑色花岗岩和五彩鹅卵石,加上黏土和稻草垒砌而成,十分坚固厚实,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冬暖夏凉。这些石块的颜色很丰富,有红褐、灰白、赭黄、藏青等,建造出的房子色彩斑斓。石头房的门框和窗框大多用乌青石切条板做成,部分石头房外墙还镶嵌着鲜艳的红砖,多种颜色的建筑材料汇集于一幢房屋,让樟脚的古民居仿佛自带“滤镜”般,美得古朴却夺目。

为防盗匪,樟脚石头房的窗户小而少,但前后房之间通常会留有狭窄的露天巷或者小天井,以便通风采光。房屋内部多采用木材隔断,装饰较少,质朴而有味道。 房与房之间的石巷都不宽,两边的墙壁触手可及,身处其中,阴凉且幽静。

成片的石头房让樟脚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原始自然,石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刷,留下了斑驳印痕,又充盈着厚重的历史感,最终积淀出一幅浑然天成的复古油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成片的石头房让樟脚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原始自然。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留住历史方能再现昔日盛况

樟脚村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不仅是当地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的印记,也是一项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瑞峰楼是村里唯一一幢将建造日期刻在匾额上的古民居。这幢清代嘉庆年间建造的祠堂由彩色卵石块砌成,为二进三开间四护厝格局,精雕的青石拱形大门构筑精美,墙体厚度达一米多,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如今的瑞峰楼延续樟脚陈氏先祖从惠安东园带来的民间信仰,仍供奉着“司马圣王”。除了陈氏,这个仅3000多人的古村落还有12个姓氏。

祖祠内挂着几盏老旧的花灯。樟脚有元宵节游龙灯的风俗,每家每户根据男丁的数量在木板上挂上相应数量的灯笼,由村民两头扛着木板游于乡间。花灯游龙时,扛灯者总是有意无意地烧掉几盏纸花灯,当地人称为“出灯”。来年还要补上几盏新灯,因为在闽南话的读音中,“添灯”即为“添丁”。传承了300多年的樟脚民俗承载着那个时代对劳动力的重视,以及对家族兴旺的祈祷。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古闽越先民在樟脚繁衍生息。在村落的发展历程中,因其特殊的地理及历史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商贸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对樟脚传统古村落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且对泉州与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有效保护樟脚宝贵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历史环境,当地规划部门制定了《樟脚古民居规划保护方案》,将重点保护好历史建筑、古街古巷、传统格局,以及与古村落相关的景观环境,真正留住历史的记忆。

古村落原本不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而存在,但历经岁月洗礼,其古朴独特的建筑及淳朴的民风民俗,与现代化建筑景观、生活方式形成强烈差异,具备了良好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根据规划,樟脚将集中发展与文化相关的节庆和展示项目,把当代物质生活置身于传统风貌建筑中,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也给古村落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直以来,樟脚的村民们也期盼着这个古村落能“浴火重生”,再现昔日盛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被改造成党群驿馆的古民居,90岁的老党员居住于此。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被改造成樟脚村记忆文化展馆的石头房。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午时分,一位老阿婆在石巷中纳凉、吃午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多种颜色的建筑材料汇集于一幢房屋。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前屋后的花草绿植为暖色调的石头房增添了一丝绿意。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屋大多是用不规则卵石砌成,色彩斑斓。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与房之间的石巷都不宽,两边的墙壁触手可及。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子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瑞峰楼也是樟脚村陈氏族人的祠堂。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身处石巷中,阴凉且幽静。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头房内部装饰较少,质朴而有味道。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头房与红砖古厝结合的特色建筑。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刷,留下了斑驳印痕,又充盈着厚重的历史感。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未完成的石头房构件如今成了一个个石梁门。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幢门口堆着许多干柴的石头房。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樟脚的石头房仿佛自带“滤镜”般,美得古朴却夺目。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永春茂霞:蕴含在园林中的闽南文化生态

即时 | 2020-09-08 22:35

依山傍水的茂霞村既是园林古村落,也是“闽南文化生态活体博物馆”。岵山镇政府 供图

东南网9月8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 文/图)原本,盛夏应是茂霞最美的时节,荔红稻香,荷叶田田,幢幢闽南古厝散落其中,一步一眼皆是景。因地处永春,到了秋天,这座古村落更是果树飘香,抬眼便陷进了如画山水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两棵500多年的“荔枝王”被当地村民称为夫妻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以荔枝为媒绽放园林古村落魅力

在山城,茂霞的地势算是难得的平坦,且还依山傍水,正因此般美丽富饶,这个以宗族姓氏聚居而成的小村落得以延续千年。村落遍布闽南传统风格的古厝,一条主街划分出福茂寨和霞奏两个小聚落,千余棵百年荔枝树、樟树、龙眼树点缀其中,红砖绿树色彩明艳地交错着,形成独特迷人的园林古村落景致。

金秋时节,茂霞仍绿意环绕。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荔枝林,两棵500多年的“荔枝王”分隔南北,静立在田园水影中,默默守护着这一方古老的土地。虽是老树,但“荔枝王”产量惊人,已连续多年年产荔枝达1800斤以上。不仅产量高,茂霞荔枝的质量也很高,理所当然成为当地旅游与产业的“甜招牌”。

茂霞以荔枝为媒,将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庭院式古民宅玉溪堂打造成荔枝文创馆。中国荔枝地图、永春荔枝地图、国家非遗纸织画(岵山荔枝)……在文创馆里,游客不但能参观闽南古建筑,了解关于荔枝的简史,还能品尝荔枝蜜、荔枝豆腐花、荔枝冰淇淋、荔枝果脯、荔枝果酱、荔枝蛋糕、荔枝糖等一系列荔枝产品。自2019年开馆以来,荔枝文创馆已接待1万多人,带动销售鲜荔枝10万斤以上,带动村民增收500万元以上,实实在在促进荔枝产业兴旺。

伴随着荔枝的清甜,茂霞的乡村旅游一路高歌。荔枝河岸是茂霞村打造的另一个以荔枝为名的清新景致。一条流经茂霞的金溪将一片百年古荔枝林划成两岸,碧波粼粼的水面,映衬着金溪河岸生态景区,构就了“一湾金溪水,两岸荔枝红”的自然风光。

与荔枝相依相伴,共同度过年岁变迁、四季变换的是村落里的闽南古建筑,是流传数百年的古乐器、古技艺,是儿时记忆中的古树、古井、古民俗,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寨、古剎,“八古”组成了最传统且完整的茂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经改造后成为“网红打卡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福茂古寨中窥见闽南文化生态

“我们的古民居都围绕‘修旧如旧’做的,越古朴越旧就是我们的村。”茂霞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华对于村落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要让古建筑不仅有红砖灰瓦燕尾脊,还要有很多故事,不只可看,还可深入倾听。”茂霞古村落的规划建设向来结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金字招牌进行,是美丽乡村,也是古朴农村,不能盲从失了村落的特色,更不搞大拆大建破坏祖宗留下的丰富遗产。

茂霞拥有70多幢百年以上的闽南古厝,“红砖、赤瓦、白石基”的古厝内保存有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灰雕,还有许多岁月的痕迹。其中,标志性的当属闽南聚落的宝寨——福茂寨。

占地20亩的福茂寨是明朝嘉靖年间曾任泉郡户粮司的员渠公为躲避盗匪而建的,因此这个建于山坡上的石砌寨子寨墙高2—3丈,巍峨雄伟。站立在寨墙上,放眼四顾,岵山美景尽收眼底。福茂寨传衍至今已有上万人,大部分旅居海外,寨内仍居住着30多户100多人。

爬坡数百米,穿过石头寨门,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福茂古寨的祠堂。祖祠依山而建,为典型的闽南“三落五开间”格局。从外往里看,祠堂呈“步步高升”之状,寓意仕途亨通、青云直上。祠堂两边燕尾脊处的“龙头”装饰,表明这里出过举人以上官职。祠堂前有一口风水塘,为半月扇形,可收环山四水旖旎风光于此,寓意子孙万代繁衍兴旺,福水不竭。

古寨保存着不少百年以上闽南古民居、古井、古木雕、古石雕等传统建筑、设施及装饰。民宅随着山坡起伏,高低错落,房前屋后大多古树环绕,虽有改建,但村落整体风貌格局依然清晰可见,环境古朴幽静,绿树成荫,民风淳朴。漫步其中,还能瞧见个别屋前摆放整齐的干柴稻草,听见蛙声、鸭声、蝉鸣声合奏成的美妙交响曲,古朴纯粹的生活气息让烦躁的心灵瞬间平静。

如今,茂霞古村落正被当地规划部门打造成“闽南文化生态活体博物馆”,以发展旅游和服务业为主轴,同时用博物馆的方式对村落进行保护。

目前,茂霞村已将12幢古建筑改造成旅游集散中心、木偶馆、人才驿站、非遗馆、中医馆、九制熟地展示馆等功能展馆,并打造了黑鸡熟地文创园、八古文化街区等旅游景点、线路。游客在参观荔枝林和古建筑的同时,还能体验香饼、熟地、榜舍龟制作,八音、五音、闹台鼓演奏,以及木雕、彩绘、瓦艺画等装饰艺术。

下一步,茂霞村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规划,进一步完善古建筑修缮和旅游配套条件,让“闽南文化生态活体博物馆”更加名副其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被改造成岵山镇综合文化站。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敦福堂为茂霞村下南洋的华侨于民国时期所建,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建筑。东南网记者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古寨的祠堂为典型的闽南“三落五开间”格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寨的石头寨门。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即将被改造成永春老醋展馆的古民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旁,龙眼熟了,村民正架着梯子采摘,树下放着几个大竹筐,空空的竹筐等待果实的填满,如同村民们对丰收的期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茂霞村的古厝大多仍住着人,阿婆正准备做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幢被改造成非遗展馆的古厝前,池塘荷叶田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茂霞村一幢被绿意环绕的古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茂霞园林古村落景致一角。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闽南古民居一角。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寨的城墙上,鹅卵石铺成的村道。岵山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寨内仍居住着30多户100多人。 岵山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精美的木雕。岵山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红砖灰瓦燕尾脊是闽南古厝的特色。岵山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盛夏时节,依偎在古厝群旁的荔枝树结果子了。岵山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夕阳下,茂霞古村落的景色美不胜收。岵山镇政府 供图

泉州传统村落之永春大羽:充满烟火气的白鹤拳之乡

即时 | 2020-09-04 18:59

白鹤山庄前种有三角梅,花开正艳,美不胜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许多人都知道永春白鹤拳,却鲜少有人了解白鹤拳的发祥地——大羽村。这个位于永春五里街镇的古村落袖珍而精致,除了白鹤拳,还有更多值得探寻的故事。

从永春城关,沿着蜿蜒山路盘旋而上两公里多,就到达大羽村。映入眼帘的是这个中国白鹤拳之乡的标志性建筑——中国永春白鹤拳史馆。还来不及好好欣赏白鹤拳的历史,佛手茶的清甜和柴火的香气就扑鼻而来,小山村的韵味浑然天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一片灰瓦屋脊上,檐角的花草鸟兽彩色剪瓷贴塑令人眼前一亮。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古民居:自带浓厚烟火气

大羽村地处丘陵,东北高,西南低,重要建筑沿街布局,多建于地势较高的东北方,西南则多为农田。整座村庄被梯田、青山环绕,村中流淌过一条小溪流,山水风光相得益彰,站在高高的村道往下眺望,繁华的永春县城与绿油油的农田一览无余,这是属于山城独有的景色。

大羽村内保存着多幢建筑类型丰富的古民居,多数建于清代和民国年间。细看这些古建筑,会发现它们既有闽南古厝的出砖入石、飞檐翘脊、游廊深井,也有白墙灰瓦、高低错落等山城特有的印记。精致都藏于细节之处,在一片灰瓦屋脊上,檐角的花草鸟兽彩色剪瓷贴塑令人眼前一亮,不知彼时采取了何种工艺,令这些“锦上之花”历久弥新。

许多“大厝”还有砖雕、泥塑、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交替运用,刻画有人物、历史典故、生活、花草鸟兽等,雕工精美。“我们的窗户原本雕刻三国演义的故事,在那个盗匪猖獗的旧时代被挖走了。”村民郑继鹏是民国古厝崇鹏堂的屋主,说起这幢太爷爷建造的大厝,郑继鹏对先祖成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崇鹏堂是郑继鹏的太爷爷在马来西亚赚得第一桶金后回乡所建,占地一亩多的大厝外形按照传统闽南建筑进行架构,许多青石雕刻中表现了龟鱼虾蟹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体现了闽南文化中厚重的海洋文化和华侨文化特色。崇鹏堂的居住者也遵循长幼有序的传统依次分房,一大家子同住一个大厝,家族的富有与兴旺尽在其中。

经历近百年的岁月变迁,崇鹏堂渐渐衰落,居住者更是四分五散。郑继鹏告诉记者,他远在马来西亚的大哥,直到71岁才回国认亲,其子孙后代都长居海外,相见已不相识。如今,老宅当年的辉煌不再,更多的是飘渺的岁月痕迹与令人唏嘘的往事。

在小小的大羽村,像崇鹏堂这样的古民居,还有许多幢,建筑随着起伏的村道错落而立,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古民居大多还住着人,带着浓厚的烟火气,有的房前种着三角梅,有的屋后长满喇叭花……见人、见物、也见生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少游客来到大羽村,现场学习白鹤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白鹤拳:勾勒出美丽乡村

古建筑是静态的,但灵动的白鹤拳把它们带活了,一动一静,让大羽村淳朴得很独特。

白鹤拳由江浙女子方七娘创始于大羽村,至今已经300多年历史。当地有“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伦”的俗语。“烧”是烫的意思,“拉伦”则意为微温,足见此拳种的厉害。

作为白鹤拳发祥地,大羽村习武之风浓厚,男女老少皆习拳。位于村口的中国永春白鹤拳史馆除了展出白鹤拳有关史料外,还供奉着一尊方七娘雕像。每年的方七娘诞辰日,永春都在这里举办白鹤拳文化节,以武术促进永春与海内外的交流。

白鹤拳的一招一式勾勒出这座村落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们村,大家都会打白鹤拳,几乎每天都打,相当于别人的广场舞。”大羽村党支部书记周金盛就是一名优秀的拳师。2002年6月15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曾到过大羽村,周金盛在他面前表演过白鹤拳,这一幕被相机记录了下来,照片就挂在村里的宣传栏上。

身为大羽村的掌舵人,周金盛一直都在思考着如何带领乡亲们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家乡。据介绍,大羽村的主要经济收入除了来自枇杷、芭乐、大麻笋、蜂蜜等生态农业外,以白鹤拳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是近年来村民们创收的重要部分。

“游客来到大羽除了观赏白鹤拳外,我们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有兴趣,可以留下来吃饭、过夜呢?这是我们在想的。”据周金盛介绍,大羽村目前共有2家餐馆、3家民宿,还有现场摇蜜、纸织画、水果采摘、陶瓷DIY等供游客体验的项目,每年陆续有十几万名游客来访。

“我总结了一下我们村的规划建设,就是要农村像农村、城市像城市,扫干净、摆整齐,有大石、有小石,有大树、有小树,做到家家有故事。”周金盛认为,房前屋后种花种菜围篱笆,这才是印象中农村的样子。下一步,大羽村还计划开办白鹤拳培训班、文武学校等,进一步拓展白鹤拳相关产业。

炊烟、农田、古民居、白鹤拳……静伫于这幅名为大羽的桃源乡村画前,岁月顿时温柔了起来。大羽,真的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党支部书记周金盛就是一名优秀的拳师。2002年6月15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曾到过大羽村,周金盛在他面前表演过白鹤拳,这一幕被相机记录了下来,照片就挂在村道旁的宣传栏上。图为周金盛正在接受记者采访。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当地有“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伦”的俗语,这样的白鹤拳文化在大羽村随处可见。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内保存着多幢建筑类型丰富的古民居,多数建于清代和民国年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鹤山庄的屋后长满喇叭花。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古民居,大羽村的古建筑有高低错落的山城特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如今的崇鹏堂渐渐衰落,屋主郑继鹏告诉记者,现在这座大厝最值钱的就属柱子上的这两块石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崇鹏堂内,一名妇人正在做饭,带着浓厚的烟火气,像极了大羽村的味道。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大羽村也能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纸织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为白鹤拳发祥地,大羽村习武之风浓厚,男女老少皆习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为白鹤拳发祥地,大羽村习武之风浓厚,男女老少皆习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为白鹤拳发祥地,大羽村习武之风浓厚,男女老少皆习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为白鹤拳发祥地,大羽村习武之风浓厚,男女老少皆习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有一部分来自枇杷、芭乐、大麻笋、蜂蜜等生态农业,图为两名老者在路边贩售自家产的蜂蜜。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目前共有2家餐馆、3家民宿,还有现场摇蜜、纸织画、水果采摘、陶瓷DIY等供游客体验的项目,每年陆续有十几万名游客来访。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晋江梧林:闽南古建筑讲述南洋华侨史

即时 | 2020-08-28 20:31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意味着要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更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留得住“乡愁”的村庄环境底色。

围绕“泉州传统村落之振兴”主题,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东南网走进多个泉州传统特色村落,用科学规划勾勒出古村“重生”的美好蓝图。一个个村庄在笔下、图中渐渐清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闽南原乡卷轴正缓缓展开。

行走在梧林的石板路上,经过的每幢闽南古厝、番仔楼、洋楼都有一个华侨的故事。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8月28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 文/图)如果不是听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喧嚣的晋江市区,还隐藏着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传统村落——梧林。 

沿着晋江新塘街道的东西三路拐进梧林大道就到达了梧林社区。和许多沿海的村庄一样,梧林村落入口平平无奇,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个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地方。从入口再走几百米便来到梧林中区,瞬间,大半个村落映入眼帘,犹如一位姑娘被撩起遮挡的秀发,令人惊艳的容颜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五层厝,是旅菲华侨蔡德鑨宅邸,建于1936年,主楼五层,由英国设计师设计。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闽南古建筑讲述南洋华侨历史

蓝天、白云、湖泊、花海、草坪……在一片田园风光中,静静矗立着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大厝、浓浓南洋风的番仔楼,以及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的老洋楼,闽南特色与异域风情结合得如此自然。岁月带给古建筑的,除了斑驳的印记,更多的是厚重的历史感。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和谐地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梧林,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

在梧林,居住着1800多名村民,但在海外,却分布着1.5万名华侨,他们的先人多为晚清及民国时期下南洋谋生的梧林人。梧林的古建筑集群也多为那个时代的南洋华侨回乡所建。

无论何种类型的建筑,只要主人是闽南人,都绕不开闽南元素。闽南人家族观念重,最典型的,便是门楣上刻着的、代表姓氏和来源的堂号。例如,梧林以蔡为主要姓氏,村里不管高楼或是草屋,门楣上都刻有“济阳衍派”或“丰田衍派”的堂号。因此,梧林的洋楼即便拥有哥特式的廊柱,也能让人一眼看到闽南的精髓。

其中,一幢名为“五层厝”的洋楼因有五层楼而得名。“五层厝”由英国设计师精心设计,所用钢筋水泥全部采购自国外,由上海专业工程队派遣100多名混凝土建筑工人分组日夜浇筑而成,成为当时泉州南门外地标性建筑。拥有西式外形的“五层厝”一二层却采用闽南大厝传统的塌寿构造,即入口抹45度出规,在塌寿外立一对罗马式水泥柱支撑出规的阳台,二楼大门门楣则刻着“济阳衍派”。

那个年代的华侨,把积累的财富和满腔桑梓情都融入了一砖一石中。在这些建筑中,有许多是家族建筑群。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漂洋过海谋生并非易事,多数闽南人初到南洋,会跟随堂亲或乡人一起“趁食”,凭借爱拼敢赢的精神,他们很快就赚得了第一桶金。古语说“富者润屋”,闽南人尤其将“起厝建业”当成事业成功的一种标志。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大多数闽南人都会回乡“起大厝”。有些富有的家族,如梧林蔡德鑨家族,包括其兄弟子侄共有7幢楼,4幢闽南古厝、3幢洋楼,整个家族热热闹闹,齐齐整整连成一片,如同一个家族堡垒。

“不要看现在的洋楼旧了,这些可都是钢筋水泥结构,有的洋楼还留有电梯井呢!”讲解员小柯在介绍洋楼时,颇有几分自豪感。占地700平方米的朝东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旅菲律华侨在梧林建造的第一栋西式洋楼。在那个年代,西风东渐,闽南华侨回乡建洋楼的很多,但是安装电梯的极罕见,可见洋楼主人的远见卓识与阔绰。但电梯最终并未安装,彼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包括朝东楼、“五层厝”在内的许多洋楼都暂停装修工程,并且将装修房屋的钱捐献给国家,支持抗战。而这些没有装修的“豪宅”就这样在流淌的岁月中,成了梧林华侨家国情怀的有力见证者。

行走在梧林的石板路上,经过的每幢闽南古厝、番仔楼、洋楼都有一个华侨的故事,那些精美得令人惊叹的石雕、砖雕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不同年代的建筑融合一起,犹如四世同堂。这些建筑风格形态各异,却都拥有闽南的灵魂,讲述着南洋华侨的故事,是闽南文化的后花园,也是南洋华侨博物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久的将来,梧林将被打造成一个闽南侨文化的窗口、闽台两岸文化的交流地、东南亚华侨的汇集地。北京清华同衡设计院海西规划室 供图

活态传承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中,这些老建筑也跟随时代不断变迁,有的无人看管,有的渐渐破败,多数老屋缺乏维护,坍塌损毁严重。

为保护好古建筑和文物,晋江市于2017年初启动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这也是福建省重点项目。项目总范围1900亩,投资规模初步概算为10亿元,分为一期核心保护区、二期坑仔堀片区和三期闽台田园风光区进行建设。其中,现存的明朝百福墙、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136幢各式古建筑都属于一期核心保护区,占地176亩,将打造为高品质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而占地358亩的仔堀片区,则规划成游客服务中心、酒店、大师工作室、停车场等。

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的规划设计坚持“原汁原味、原貌重现”原则,采用传统工艺保护修缮。目前,核心区已完成古建筑修缮及保留现状83幢,正在抓紧修缮30幢。在一幢闽南古厝前,记者看到一颗大榕树从中长出,因常年无人照看,榕树压垮了房顶,古厝的房间变成了庭院。一旁与之相连的古厝中也有一颗长在屋顶的榕树,树干沿着柱子向下生长,形成一个“榕门”,别有一番特色。如今,这两间古厝都将被改造成咖啡厅。

秉承“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理念,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在传统建筑中注入全新的生活方式,重点引入文创、非遗、文化行馆等高端文旅业态,让传统建筑鲜活时尚、焕发生机,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神留乡愁”。建于1938年的侨批馆在战争中被迫中断装修,后被屋主捐献给村里做学校。如今,梧林正准备恢复它原本的功能,将侨批馆一楼建成邮局,将二楼建成侨批展览厅,将民国时期华侨与家乡来往的书信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那个年代的华侨故事。

同时,梧林也正在整理更多人文历史,并结合泉州当地戏剧、建筑、非遗、伴手礼等文化,开发相关特色文创产品、艺文课程及浸没式戏剧演出点,围绕“家国情、醉闽南、意南洋”三条主线打造闽南侨乡文化展示点。

目前,朝东楼及花海片区已对外开放。今年国庆期间,梧林将以青普行馆、德鑨楼群、侨批馆为重点,打造全新文旅体验业态,预计2021年下半年基本建成并整体运营。

不久的将来,梧林将被打造成一个闽南侨文化的窗口、闽台两岸文化的交流地、东南亚华侨的汇集地。而梧林,终将成为闽南的梧林,中国的梧林,世界的梧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朝东楼为梧林最早的洋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蓝天、白云、湖泊、花海、草坪……在一片田园风光中,静静矗立着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大厝、浓浓南洋风的番仔楼,以及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的老洋楼,闽南特色与异域风情结合得如此自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梦菜家声楼,融合了闽式民居和菲律宾建筑风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胸怀祖国楼。该楼是旅菲华侨蔡怀番和蔡怀紫合建宅邸,是梧林华侨建筑群中的精品。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透过梧林的古建筑,马路对面是新建安置房小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朝东楼内特别的窗花。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德鑨楼是旅菲华侨蔡德鑨宅邸,建于1932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目前,朝东楼及花海片区已对外开放。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推开朝东楼的大门,感受岁月的遗存。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位于旅菲华侨蔡德卫宅邸内有一棵巨榕。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梧林古村落内的风景别有一番滋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远处的高楼为枪楼。据介绍,该楼为旅菲华侨蔡顺意与宗亲出资合建,又名“修养楼”,建于1934年,罗马式洋楼。该楼既是海外归侨与乡贤名流聚会之所,也是旧时梧林村民保卫村落的要塞。面积虽小,但构造精巧,集中展示了罗马式建筑雕花工艺和借柱造廊技术。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