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传泉港

围绕泉港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泉港区委宣传部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福传泉港”专栏,全方位展示泉港健康长寿、山海宜居的正面形象、展示泉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绿色石化新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鼓与呼。

 资  讯 

扛起构建万亿石化产业集群先行者的使命担当

即时 | 2023-06-14 16:32

“落实市委、市政府全力做足石化产业文章的决策部署,泉港区将在泉州市石化产业指挥部的统筹领导下,聚各方合力,举全区之智,进一步整合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土地、招商、码头等要素资源,统筹一切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将紧紧把握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扛起新时代的新担当,在打造万亿石化产业集群中走前列、作表率。”近日,泉港区委书记、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泉州市石化产业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昌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王少伟 郭景滨

以年均百亿级增长石化产值

带动产业百花齐放

泉港是全省石化产业的龙头基地,石化产值已经连续5年超千亿元,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连续十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20强。杨昌文表示,下一步,泉港区将严格按照市石化产业指挥部的部署要求,与惠安共同深入探讨两个园区各自产业发展侧重,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两个园区的差异化、协同化发展。

聚焦大招商,突破大项目,泉港区将继续重点围绕乙烯、丙烯、碳四、苯、对二甲苯、LPG及电子化学等七条产业链,积极构建更加完整的“油头—化身—轻纺尾”产业链条。在去年完成引进天辰化工等25个石化产业项目、总投资704.4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截至目前,泉港区已签约招商项目91个、总投资622.25亿元。接下来,泉港区将深入实施“项目奋战年”行动,积极跟踪推动天辰、国亨、百宏等超百亿元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力争泉港石化产值以年均百亿级增长。同时,通过石化产业的龙头带动,全面推进新材料、粮油食品等产业提速发展,力争“十四五”末石化产值突破1500亿元,新材料、粮油食品等产业产值均超300亿元。

以完善的公用配套和物流条件

再启石化产业新篇

杨昌文介绍,当前泉港区已完成石化安控区规划修编,腾出工业、物流仓储用地4000多亩,今后要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为契机,预计可盘活低效用地2100亩,梳理出招商地块69块、9000多亩。同时,该区还盘活了低效厂房约23万平方米,出台工业用地弹性供应等系列扶持措施,全力保障项目落地的土地要素。

作为福建省目前公用配套最完善、物流条件最优越的石化园区,泉港在物流配套方面率先抢占先机。杨昌文介绍,刚签约落地的总投资20亿元的福建(泉州)石化国际陆港项目将建成全国首个产业型国际陆港,以及刚开工建设的总投资81亿元泉港石化工业区绿色产业园区项目,都将为两地的石化产业基地提供更加完善的物流服务配套,推动石化物流实现多式联运发展。

以一体化“石化科创小镇”

服务园区石化人才

杨昌文告诉记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泉港区率先启动“石化科创小镇”建设,以新建61.5亩科创小镇一期为载体,连片辐射策划集“贸易信息数智、实验研发孵化、精化科技开创、安控装备维保、未来宜居社区”等于一体、约6500亩的全周期生活服务平台,预计可容纳居住石化人才超2万人以上,为泉港、泉惠两个石化园区人才提供最具魅力的生活家园。

位于泉港石油化工科教园区的清源创新实验室,目前已成功破解尖端科技难题7项,其中联合佑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攻克2个创新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显影液材料的垄断。杨昌文表示,将持续构建以“一室两院四中心”为核心的公用配套支撑体系,加快推动石化行业向高端、绿色转型发展,为泉州市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强劲的内生动力。

“在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泉港也将倾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构建‘工业发展与健康长寿融合共存’的全新格局,全面擦亮打响‘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将泉港区石化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为全市石化产业发展奏响最强协作曲。”杨昌文说。

泉港区开展六五环境日活动 守护生态环境

即时 | 2023-06-14 16:20

宣讲员正在向学生们科普生态保护知识。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东南网6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陈嘉纬 柯铭鼎)近日,泉港区宣传部、泉港生态环境局、农工党泉港总支、峰尾镇联合圭峰中学在峰尾镇一级渔港码头开展六五环境日、“世界海洋日”主题宣传暨净滩(海)志愿公益活动。

活动邀请泉港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工程师林佳煌进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美丽泉港”主题宣讲,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今天活动主要目的是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海漂垃圾治理,共同守护泉港美丽的海岸线,共同保护优美的生态环境。”据泉港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

现场还开展净滩(海)志愿公益活动,近百名志愿者身穿马甲服,手持夹钳、垃圾袋等工具,在沙滩上捡拾破渔网、塑料袋、玻璃瓶等垃圾,并根据垃圾分类原则分类放置,送往垃圾集中收集点。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通过这次捡垃圾的经历,我充分认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地面上的一些垃圾,我也会主动将它捡起。”圭峰中学学生房可宁感慨。

学生正在捡拾海滩遗留垃圾。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泉港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修复岸线、生态化改造海堤超3公里,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100%。推进10个年度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2022年泉港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值达国家年平均一级标准,位列全市前三名。

六五环境日期间,泉港生态环境局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主题,还开展环保手工小制作比赛、环保设施开放、环保宣传海报、短信推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建共享美丽泉港。

台湾林氏宗亲回乡谒祖

即时 | 2023-06-08 23:17

台湾林氏宗亲回乡祭拜闽林始祖林禄。洪坤泽 摄

东南网5月29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洪坤泽 陈再聪)近日,台湾林氏宗亲会一行95人来到泉港开展祭祖之旅,这是受疫情阻隔后,台湾林姓宗亲首次前来寻根谒祖。

追本溯源,海峡两岸林氏同根同源,同祖同宗。在涂岭镇九龙岗“闽林始祖”陵墓--晋安郡王林禄之墓前,两岸林氏同胞诵经点香,向先祖鞠躬行拜谒礼,用最虔诚的情感和传统的仪式,缅怀先祖、祈求保佑、感恩追始,建设同根同脉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能相聚在祖先陵寝,两岸宗亲一起祭祖,是因为我们身上有着共同的血缘,骨子里有着相同的基因。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血脉相连、手足同根的一家人。”台湾林氏宗亲会乡亲纷纷表示,希望两岸能常态往来,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

据了解,此次朝拜林禄公入闽这支林氏又称晋安林氏,入闽1600多年,其后代遍布今福建、广东、台湾、广西及东南亚一带。数据统计,林姓居民在台湾有近200万人,姓氏人口数位居第二,仅次于陈姓。

台湾林氏宗亲回乡祭拜妈祖。洪坤泽 摄


桃岭之上掀热潮 共赴一场文旅美食“盛宴”

即时 | 2023-05-28 17:45

启动仪式现场。洪坤泽 摄

东南网5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林平山)5月27日,泉港区2023年“桃岭之上 福寿绵长”文旅嘉年华暨第七届涂岭猪脚美食文化节在泉港红星生态园举行,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打卡、品鉴互动。

本届活动突出“生态康养、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主题,通过文艺汇演、烹饪大赛、农特展销、亲子游戏、趣味竞技、景点打卡、摄影采风等活动,擦亮“山海泉港·中国长寿之乡”金招牌,助推泉港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主办方通过“豪迈泉港”“宋元涂岭”“七彩涂岭”“金色涂岭”“茶香涂岭”等特色文艺表演,讲述“北通省会、南抵厦漳”的驿道故事,展示“长寿泉港·大美涂岭”的文旅形象。同时,采取“线上直播+主播游园”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推介泉港农特产品、涂岭猪脚美食、精品旅游线路,并与场外网友实时互动,共享这道文旅美食“盛宴”。

厨师将刚制作好的涂岭猪脚装盘。洪坤泽 摄

据了解,宋元时期,涂岭是贯通福厦的交通要道中转点,催生不少驿站美食,其中老字号“涂岭猪脚”最受追捧与青睐。2016年,“涂岭卤猪脚”入选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主办方以这道地方“招牌菜”为题,精心策划涂岭猪脚烹饪比赛,甄选辖区23家餐饮代表参加“传统技艺”“自选创意”两项比拼。在比赛中,最终评出“金牌”1名、“银牌”2名、“铜牌”3名、“创意奖”3名、“人气奖”3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游客正在品尝特色美食涂岭猪脚。洪坤泽 摄

此外,现场还设置农特产品展销区,共同庆祝“丰收节”。来自泉港本地、仙游园庄镇、惠安罗溪镇等地的30多个商家汇聚一堂,集中推介涂岭红茶、樟脚豆皮、涂岭米糕、秀溪枇杷膏、仙游手工线面、园庄九条茶等名优农副产品,展示糖画、福船等非遗文创产品,并现场品鉴浮粿、鳗浮、米糕、炸海蛎等泉港特色小吃。

作为泉港的农业大镇,涂岭镇致力于发展高优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特别是乡村旅游、农耕研学已成为游客的“新宠”。主办方还在现场发布《印象涂岭》旅游宣传片,唱响“中国长寿之乡·泉港”主旋律,展示“大美涂岭·康养福地”形象,并推出4条“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亲子游、全福游、生态游、养生游,打造泉州康养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紧扣“山海宜居美城”定位,聚焦“兴文旅、美城镇”目标,深挖盘活美食、人文、景观等优质资源,提炼美丽乡村、红色记忆、茶香浓韵、闽南祈福等文旅元素,不断夯基础、筑内涵、提品质、聚人气、塑品牌,打造以食养生、以和养生、以静养生、以气养生、以动养生的旅游康养综合体,推动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泉港:省内首个高速公路国道共用及地方融合示范服务区建设忙

即时 | 2023-05-24 17:35

工人正在进行综合楼基础承台建设。洪坤泽 摄

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洪坤泽)连日来,在沈海高速公路驿坂服务区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在各类工程机械的配合下进行综合楼基础承台建设、人行天桥桩基浇筑、土方回填等工作,全力为9月底完工、国庆节前落成并全面投入运营而紧张忙碌着。

作为泉港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沈海高速公路驿坂服务区是坐落在世遗泉州交通枢纽上的新一代高速服务区,该项目连续两年被列为省重点项目,总投资4.74亿元,项目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分为A、B两区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服务楼、加油站、汽修间、充换电站等服务设施,联通A、B区的跨主线人行景观天桥,服务区接324国道ETC出入口和智能监控以及海丝文化空间景观、场区绿化、夜景灯光、下沉式观光农业区等。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B区综合楼提升改造并投入运营,B区室外场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70%。A区现已完成旧建筑楼拆除,新建综合楼基础承台施工完成60%,扩征地土方回填完成65%。”据泉港区驿坂服务区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管理部副主任林鑫介绍,驿坂服务区改造工程以“宋元传福·丝路驿站”为主题,是省内首个高速公路和国道共用及地方融合的示范服务区,改造完成后,将促进高速公路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成为未来的“文旅度假新地标”。

工人正在加固钢筋层。洪坤泽 摄


泉港:“流动车管所”上海岛 贴心服务零距离

即时 | 2023-05-24 17:34

活动现场。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洪坤泽 庄炜炜)惠屿岛位于泉港区南埔镇,岛上居民约1000人,是泉州市唯一的孤岛行政村。岛上居民外出需要通过船只再转陆上交通工具,路途遥远,办事多有不便。为持续深化推进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解决岛上居民办证难问题,近日,泉港交警车驾管中队、法宣室联合泉港区仁爱医院深入惠屿岛开展便民服务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现场为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解答业务咨询、宣讲交通安全知识,让岛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直接享受到“一站式”车驾管业务办理服务。

期间,民警在现场设立了“流动车管所”, 引导大家通过“交管12123”APP线上申办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岛民只需携带身份证、驾驶证即可在现场完成相关业务流程的办理,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同时,通过设立交管业务咨询平台,为岛民提供相关业务咨询,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交管业务办理困惑。民警通过发放宣传单,摆放宣传展板,播放警示宣传片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借助发生在身边的交通事故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面对面” 向岛民讲解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逆行、超员以及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安全行、乘车的重要性。

此次“流动车管所”下乡便民服务活动,共为群众换证10余本,接受群众咨询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在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岛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下一步,泉港交警将以“服务前移一步、让群众少走一步”为目标,以高效、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为群众服务,继续开展流动车管所上门送服务活动,将便民利民措施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现场给群众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册。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泉港:地震应急演练进课堂

即时 | 2023-05-24 17:35

地震应急演练中,学生们护住头部紧急疏散。洪坤泽 摄

东南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洪坤泽 本网记者 黄雨昕)日前,泉港区福建师范大学泉港实验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安全教育活动,2500多名师生迅速组织进行紧急疏散,沿着逃生路线到达安全位置。

据了解,该校每月定期进行安全主题教育,内容涵盖火灾、地震等科目,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防灾减灾知识。洪坤泽 摄


泉港:集体婚礼为幸福加码

即时 | 2023-05-24 17:35

集体婚礼现场。陈嘉纬 摄

东南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陈嘉纬 本网记者 黄雨昕)为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大力倡导简约节俭、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婚恋新风尚。日前,泉港区在锦绣广场举办2023年“寿乡福地·山海泉港”青年职工集体婚礼活动,现场35对新人、5对金婚伉俪,身着传统婚服,进行走红地毯、迈火盆、跨马鞍、携手走上婚礼台、行拜堂礼、系红绳、读婚书仪等仪式,在家人、朋友的见证和祝福下,共同携手许下爱的诺言。

新郎新娘携手跨马鞍。陈嘉纬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新郎新娘展示婚书。陈嘉纬 摄

泉港:关爱困难党员 传递“红色”温暖

即时 | 2023-05-24 17:35

泉港区后龙镇组织红色义诊为老党员免费诊疗。 刘华平 摄

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林弘梫 郭菲凡 郭琼芳 郭伟锋)为切实做好党内关怀帮扶工作,关心关爱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失业返贫、老弱返贫等困难党员,泉港区持续开展困难党员“红色关爱”行动,聚焦困难党员关注的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问题,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即时”与“长期”结合、“因人”与“因事”同步,推动党内关怀帮扶精准化长效化,不断增强党员认同感、归属感。

安居保障 确保困难党员“困时有人帮”

“看,这是橱柜,这个颜色很好很喜庆,这是油烟机,这是洗菜池……”。过去一年,对于82岁高龄的困难党员陈兴娘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有了她的“新厨房”。

家住泉港区南埔镇惠屿岛的陈兴娘,1965年7月入党,是一名已有58年党龄的老党员,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人一直独居在海岛60年代的老旧房里。为改善其住房条件,2022年6月,泉港区委组织部联合南埔镇通过“暖居工程”投入3万元,帮助老党员改造旧时柴火灶,修缮加固房顶。原先被柴火熏黑的旧厨房墙面刷上了白漆,脏旧的灶台覆盖上新的瓷砖层,看上去干净整洁,南埔镇还帮老人购置了橱柜和油烟机,让这个老旧厨房焕然一新。

“感谢党的关爱和帮助,没想到我也能有这么新的厨房,做菜吃饭心情都好了。”陈兴娘对改造后的厨房连连称赞。

筑起“幸福巢”,托稳困难党员“安居梦”。近年来,泉港区结合全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动138名“双报到”党员下沉一线、全面摸排,将困难党员家庭住址、房屋状态、收入情况等登记造册,实现“台账管理、动态更新”,目前共建立困难党员“房屋档案”489个。

该区连续五年实施“暖居工程”,采取“区级拨补、镇级兜底”形式,每年定量对困难党员住所屋顶漏雨、线路老化、设施简陋等问题进行修缮,帮助困难党员实现“忧居”变“优居”,累计投入暖居帮扶资金162万元,修缮房屋住所58户。深入开展“505微心愿”“企业温暖行”“党员一日捐”等活动,为困难党员购置家电、桌椅、床垫等生活物品178件,切实改善特困党员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安康服务 确保困难党员“病时有人望”

“感谢党的温暖让我们家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家住泉港区涂岭镇白潼村的老党员刘某清今年78岁,2021年被查出患有恶性食道肿瘤,高昂的医疗费让这个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他所在白潼村党支部得知情况后,立即与镇组织办、民政部门联系,共帮助刘某清申请关心关爱专项资金、临时救助、困难补助等10000元。

近年来,泉港区常态化开展困难党员大病救助行动,发挥组织、民政、卫健等部门职能优势,采取向上争资、福利救助、健康服务等方式,为困难党员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目前共帮助困难党员和大病重病党员申领专项补助200多万元。

同时,针对身体残疾、身患重病的困难党员,该区开展“入户随访”“红色义诊”等活动,将医疗药品、保健知识送上门、送到家,累计为困难党员免费诊疗163次,赠送“爱心医药包”292份。针对困难老党员,探索“党建+”养老服务模式,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开设“健康小屋”,定期推出“健康套餐”“康养体验”等项目,为困难老党员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健康服务。

安业援助 确保困难党员“弱时有人扶”

以训促学提技能,双手采茶促增收。泉港区涂岭镇茶叶资源丰富,种茶历史悠久,目前全镇茶园面积近4000亩,年产量200多吨,年产值近亿元。依托党建惠企共享中心,近年来,涂岭镇通过举办“采茶技能培训会”帮扶辖区困难党员提升制茶技能促就业,累计培训困难党员100多人次。党员陈三阳就是培训会的受益者,通过互动培训,解决了他在茶叶种植与采摘上的诸多问题,现如今他承包的20亩茶园,每亩产值提高1000元,每年收入可达4万元。

情系困难党员,就业帮扶暖人心。近年来,泉港区持续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春风行动,为缺信息、缺技术的困难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对有专业特长、就业技能的困难党员择优推荐,搭建起集技能培训、政策解答、上岗推荐于一体的再就业服务平台,累计帮助121名困难党员重新就业。实施农村困难党员“创业帮扶工程”,依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村级活动场所、乡镇党校等阵地,采取“集中讲理论、分散授技术”方式为困难党员培训赋能,26户困难党员实现脱困增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安心关怀 确保困难党员“忧时有人解”

“我今年虽然已经81岁了,但只要我身体还硬朗,我还是要继续为党和国家做贡献!”拥有54年党龄的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老党员刘宗鼎,现在是一名夕阳红志愿者,即使生活困难,依然为家乡建设发挥余热,“党给我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就是对我最好的认可和激励,我十分激动,十分感激!”,刘宗鼎时常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拿出来看看,不禁感慨连连。

为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困难党员心坎上,近年来,泉港区坚持对困难党员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开展“政治生日送祝福”“重忆入党初心”等活动389场次,向党龄50周年以上的老党员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300多枚。

该区建立“党员领导挂钩指导、党组织结对帮扶、党员互助兜底”的经常性联系机制,共成立帮扶对子324组,确保困难党员联系“全覆盖”、服务“零距离”。完善走访慰问、谈心谈话机制,对困难党员生病患难、重大节假日等进行问需走访,在出现思想波动时及时开展谈心谈话,累计走访困难党员500多人次。

泉港区界山镇组织党龄50周年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林晓兰 摄


泉港:打造让青年更有为的活力之城

即时 | 2023-05-24 17:35

企业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李樱 摄

东南网5月23日(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郭菲凡 林弘梫 连泽鎔)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在泉港,“青年有所呼,政府必有应”留下了一道道“实”的印记:创新打造青年五大创业空间,出台“1+8”人才新政等系列“惠青”政策,两年间超200名高校毕业生“涌泉进港”,一批融合文化、时尚等元素的特色商业街区和网红打卡地广受年轻人青睐。

为打造青年心生向往、人生出彩、情感归属的梦想城市,近年来,泉港区持续聚焦青年需求,以服务好青年创业就业为切入点,从搭建阵地、扶持帮带、服务保障等方面发力,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努力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青创社区

打造青年创业“新阵地”

数字路演室、入驻企业文化展区、多媒体会议室、共享办公空间……位于泉港区山腰街道的青檬商谷青年创业社区,5个功能区“各司其职”,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青檬商谷青年创业社区成立于2022年10月,总面积2200平方米,搭载了18个大小不同的精装办公空间,吸纳科技创新、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创新项目和初创企业入驻,租期灵活、配套齐全,为青年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综合服务平台。

“对于我们这些青创小微企业,创业初期最缺少的就是资金和资源。非常感谢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青创社区为我们提供共享空间和授信资金支持。”陈振龙创办的福建省万定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该青创社区入驻企业之一。如今,在社区“共享空间+授信资金+创业导师+合作伙伴+交流平台”一站式创业服务下,陈振龙的公司业务从主营茶业销售拓展到承包预包装食品销售及广告设计等。

政府搭建平台,青年创业筑梦。为激发广大青年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让更多青年向往、选择、扎根泉港,该区依托青创社区营造“创业办公”“政策汇集”“融资投资”“培训提升”“社交合作”五大创业空间,常态化开展“创小青微课堂”“创小青沙龙会”“创业导师开讲”“创小青投资人”等特色项目,成为泉港青年创新创业的又一孵化基地。目前,青创社区已入驻初创企业18家、青年70余名,“基于过程工业大数据的火电智能环保平台”项目获评全国“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陪伴式乡村建设”项目获评全省“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组三等奖。实施八大产业发展“满天星计划”、中国长寿之乡“青商代言团”、青年企业家培养等系列工程,开展经济发达地区青年商会交流访问等活动,更好地吸引凝聚在外青年企业“回归”泉港。

致力于青年创业,该区还积极搭建“银团会”三方合作新平台,成立青年双创金融服务站,引导银行与青檬商谷青年创业社区和青年创业联盟企业签订授信协议,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青企双选会

拓宽青年就业“新渠道”

过去一年,对22岁的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毕业生吴远超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获职场第一份工作。受益于参加泉港区“高校青年人才——企事业单位”双选会,吴远超成功签约入职福建佑达环保新材料公司。

“参加双选会对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很大,可以短时间接触许多大企业,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情况、人才需求和发展空间,获得第一手资源,最终得到心仪企业的正向反馈。”谈到双选会对自己就业的帮助,吴远超感慨道。

作为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千亿产业基地,泉港区对产业人才需求旺盛。为促进青年就业,搭建企业和高校青年人才精准对接平台,该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连续5年开展“高校青年人才——企事业单位”双选会,共吸引全国各地300余家企业参加,涵盖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机械、粮油加工等行业门类,累计提供岗位6000个,近1300名青年成功入职上岗。

同时,该区设立15个“涌泉·扬帆”大学生实习基地,连续5年举办大学生返乡实践及“扬帆计划”行动,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建立联络机制、注重教育引导等,帮助487名青年大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实习,感受家乡就业氛围。累计开展5场面向青商会员、企业青年人才、返乡大学生等群体的“涌泉行动 人才进港”政策宣讲,现场解读关于支持“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购房补贴、人才评价、服务保障等引才政策。依托“人才会客厅”举办人才沙龙、资源对接等活动20余场,服务青年学子600多人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好YOUNG青空间

搭建青年交友“新平台”

古风雅室,谈心品茶,日前,在泉港区首批挂牌的11家“好YOUNG青空间”之一——雅香茶业门店,一场由泉港团区委、青年商会举办的“‘泉’心全意 ‘港’好有你——一小时下午茶”单身青年交流活动,为10名青年“搭鹊桥”。

“进入社会后社交圈比较单一,很少有机会交新朋友,今天这个单身青年联谊活动办得很好,也很有必要,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朋友圈,丰富业余生活。”参加活动的青年王黎娜说。

为提升青年人才在泉港工作生活的体验感、认同感、幸福感,厚植青年友好发展氛围,近年来,泉港区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资源,以青年视角出发,贴近青年人需求,选择茶社、花坊、烘焙店等场所挂牌首批11家“好YOUNG青空间”,集互动交流、青年议事等功能于一体,做优“好YOUNG青空间”青年交流平台品牌,推动青年交友“小规模、扁平式、见效好、常态化”,打通青年人才沟通交流渠道。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依托‘好YOUNG青空间’常态化开展单身青年茶话会活动,并联合青年商会开展青商会员主题交流活动和青商集体生日会,为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单身青年创造更多交友沟通机会,拉进青年人才距离。”泉港团区委书记刘建荣说。

城市“年轻态”,青年“更出彩”。为着力打造青年“引得进、能成长、留得住”的青春泉港,该区还举办“青春邀你 心动一‘夏’”青年人才联谊交流、区直机关干部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推进AI“数字人”消费场景应用,推动青年社交与消费深度融合,为城市注入精致时尚的品质内涵,让城市青年收获全新的生活体验。

趣味运动会上,青年职工参与铅笔翻滚互动项目。陈嘉纬 摄

泉港:传承百年“红糖”香 村民过上“甜”日子

即时 | 2023-05-06 12:58

制糖师傅正在榨取甘蔗汁。洪坤泽 摄

东南网5月4日讯(通讯员 洪坤泽 本网记者 黄雨昕)近日,走进泉港区涂岭镇秀溪村红糖制作工坊,糖屋门口成捆的甘蔗映入眼帘。伴随着“轰轰”的机器声,榨汁机大口大口地“吞咽”着甘蔗,青翠色的甘蔗汁缓缓流进屋里的蓄汁池,在经过滤、沉淀等环节后,被注入灶台边的第一口大锅。

熬制红糖的过程,用热火朝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只见灶台上五口大锅一字排列,灶膛内燃着熊熊大火,嗤嗤地炙烤着锅底,制作现场白雾氤氲,锅中的甘蔗汁翻滚沸腾着,空气中飘散着土法红糖的清香味。

“为了做出最正宗的味道,我们坚持采用传统工艺熬制,柴火烘烤、连环锅熬汁,这些都是传承百年的老手艺。”熬糖师傅柯玉春介绍说。

对于连环锅熬制法来说,每一口大锅都是一道工序。第一口大锅里的甘蔗汁煮沸后,要除去糖汁中的泡沫和杂质,再将糖汁舀入第二口锅,不断搅拌让水分慢慢蒸发掉。随着时间的缓慢流逝,糖汁的浓度逐渐增高,当三口大锅熬成半锅的时候,浓度就差不多了。在熬制到第五道工序的时候,糖汁已经熬成了黏稠状态,空气中弥漫起浓浓的红糖味,这个时候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试糖。这个步骤最考验师傅的手艺和经验,只见熬糖师傅先用凉水把手指漫湿,然后迅速蘸一下锅面上的糖汁再放入冷水中,待手指上的糖汁冷却后揉一下,如果能揉出声响,就表明稠糖汁可以起锅。糖浆起锅后便是倒糖浆,让糖浆凝固。将刚起锅的糖浆舀入模具中,师傅拿着糖刷迅速将糖浆刮匀,防止糖浆凝固不成形。

此时,早早等在一旁的买糖人便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购买新鲜出炉的红糖块。“小时候每年过年都要吃这个,现在再吃味道还是跟儿时一样。”早上刚刚返乡的陈女士听到红糖制作的消息立马赶来品尝,回忆儿时的甜味。

一块红糖,从榨汁到成形,将近一个多小时,期间承载着老师傅们对红糖传统工艺的深厚情谊。

说起秀溪甘蔗和制糖工艺,传承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秀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成介绍,解放前,当时的秀溪还叫小溪,为了发展生产,有村民自仙游枫亭引进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自此秀溪与糖有了不解之缘。得益于秀溪优秀的地理气候,经过对技术的不断改造,秀溪培育种植的甘蔗质量越来越高,熬制出来的红糖品质也越来越好。1957年,时任惠安县县长的马三聘到秀溪村调研参观红糖制作,对秀溪红糖给予了高度赞扬,称其为惠安县最好的红糖。

红糖虽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村里的糖坊一度停止经营。近年来,随着当地党委、政府加快推进“文旅兴镇”行动,连续举办八届“秀溪枇杷节”,来村里休闲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党支部决定尽快复兴传统制糖工艺,将传统制糖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建成集制糖工艺展示、糖文化展览、文化墙为一体的“糖潮秀”文化广场,推出“秀溪红糖”“生姜红糖”等特色伴手礼,使百年老手艺得以重现。

“通过甘蔗种植、红糖制作,村里的闲置土地全部利用起来了,每年也会带动一百多人的劳动力转移、增收。现在的秀溪村成了旅游热点,很多游客过来游玩、赏花,顺便带一点红糖作为伴手礼,这让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甜,越来越好。”秀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成说。

制糖师傅将模具中的糖块倒出来。洪坤泽 摄


泉港:公益课堂 乐享“五一”

即时 | 2023-05-06 12:58

孩子们在绘画培训上认真学习。洪坤泽 摄

东南网5月4日讯(通讯员 洪坤泽 本网记者 黄雨昕)“五一”假期期间,泉港区丰富多彩的公益课堂陆续开课了。

据了解,为统筹抓好课后服务扩面和提质,进一步扩大“双减”成果,解决部分儿童周末无人看管、学“兴趣”贵等问题。近年来,泉港区不断拓展校外资源,推进公益课堂资源多元化,坚持办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设书法、美术、音乐、舞蹈、语言表演、棋艺、科技、形体礼仪等八大类课程共28个项目,在学学员2000多人。

公益课堂的开展,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正规安全的学习娱乐场所,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深受当地学生、家长欢迎。

孩子们正在热身,为趣味足球赛做准备。洪坤泽 摄

泉港:首个“农耕保姆站”成立暖心服务助力春耕生产

即时 | 2023-05-06 12:58

东南网5月4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洪坤泽)“大家抓紧些,今天要完成3块水田的插秧工作......”连日来,在泉港区涂岭镇芦朴村,一群由村干部、耕种经验丰富的群众组成的“农耕保姆”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筛选秧苗、引渠灌水、翻地作畦、分组插秧,春日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农作景象。

芦朴村是个以农耕为主的村庄,村里共有950亩耕地,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以老人、妇女、儿童居多,不少田地被迫撂荒。

面对这种困境,今年以来,芦朴村在全区率先成立首个“农耕保姆站”。该站通过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金融贷款等全程“保姆式”服务,并细分为全托和半托管良种模式。全托管模式下主要由站里向农户提供代种代收、配方施肥、农产品购销、农资直供、病虫害统防统治、粮食烘干等服务;半托管模式下农户参与耕作收成,其他项目由委托方管理服务。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村委会提交申请,经第三公司审核后,双方签订土地托管服务合同即可生效。

“‘农耕保姆站’成立后,我们还挑选了年龄适中,具有耕种经验的群众组成了服务队,每逢春耕秋收的时节,由村‘两委’组织到田间地头指导、耕作。”芦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小妹说,目前,该村主要以半托管服务为主,在“农耕保姆站”的帮助下,今年春耕工作十分顺利。

术业有专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带动撂荒地的复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效率更高,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还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今年以来,泉港区根据镇村农业劳动力状况、农户生产需求等情况,科学确定各村的发展重点和全托管、单项托管、多项托管等服务模式,加大对农业生产托管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接受生产托管服务和服务组织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破解抛荒地、撂荒地和农民老龄化等痛点、堵点问题,确保完成2023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883万亩、总产量1.093万吨以上的生产任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泉港:海岸救援“大练兵”

即时 | 2023-05-06 12:58

海岸救援志愿服务中心揭牌成立。郭菲凡 摄

东南网5月4日讯(通讯员 郭菲凡 陈嘉纬 本网记者 黄雨昕)近日,泉港区峰尾镇海岸救援志愿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并举行救援演练活动,这是该区构建和完善涉海救援指挥体系的又一创新举措。

峰尾镇三面环海,是该区海岸线最长、涉海渔民最多、进出渔船量最大、沿海景点最多的一个镇。为提高海上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当地成立峰尾镇海岸救援志愿服务中心,统筹辖区星空救援中心、民兵队伍力量,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海岸救援志愿服务队,形成专群结合的救援格局。

“随着峰尾镇乡村振兴和滨海旅游的发展,我们也面临许多挑战。接下来,我们会用我们志愿者的力量,来保障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安全。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泉港区峰尾镇海岸救援志愿服务中心联络人刘地印说。

为强化救援应急能力建设,锻炼队伍实战技能,当天,峰尾镇海岸救援志愿服务队协同旋翼无人机等应急救援设备共同开展海上救援演练。

此次演练包括橡皮艇O型水上救援、心肺复苏、无人机定点抛投救生圈等项目。通过无人机携带救生圈进行空中搜索、定位事发位置,并向“落水人员”定点抛投救生圈等救生演练,大大缩短救援时间,充分展现当地海岸救援的人员装备力量。

“接下来,峰尾镇将不断健全和完善海上志愿救援指挥体系,制定完善工作预案和规章制度,通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海上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泉港区峰尾镇副镇长连俊廉说。

海岸救援志愿服务队开展橡皮艇O型水上救援演练。郭菲凡 摄

泉港:海带晾晒忙

即时 | 2023-05-06 12:58

养殖户正在整理晒干好的海带。洪坤泽 摄

养殖户正在整理晒干好的海带。洪坤泽 摄

东南网5月4日讯(通讯员 洪坤泽 郭菲凡 本网记者 黄雨昕)眼下正是海带收获的季节。连日来,在泉港区峰尾镇金秋阳光海岸,养殖户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时间搬运、晾晒海带,整个港湾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今年,峰尾镇海带养殖面积约200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5万吨,产值约2100万元。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