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史志

为充分发挥党史和地方志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更好服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泉州史志”专栏,通过图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史志研究成果,宣传普及党史和地方志知识,蓄点滴之力,累涓滴之功,引领社会大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

 资  讯 

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走进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

即时 | 2025-05-08 22:59

宣讲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

东南网5月8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洪景昊 郑丽云)5月7日,“党建引领铭英烈 五四薪火铸青春”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举行,旨在引导青年学子缅怀革命先烈,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宣讲员正在宣讲。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烽火硝烟的年代,在南洋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海外赤子热切地回应着灾难中的祖国对他们的召唤!”红色故事宣讲员陈嘉瑜以《烽火赤子 芳华无悔》为题开场,激情讲述了南侨机工们舍生支撑滇缅生命线的爱国壮举。

随后,红色故事宣讲员马小懿带来的《微光——823红色精神与我》,讲述了安业民烈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蒋越冬带来的《革命烈火中的青春之光》,生动还原了林权民烈士以19岁的短暂生命捍卫信仰的壮烈事迹;柯远峰带来的《百两黄金借还记》,讲述了共产党人和宗教人士互帮互助的佳话以及共产党人信守承诺、廉洁奉公的诚信故事;余小欣带来的《倾洒青春热血 铸就不朽英名》,生动再现了南安籍英烈郑成竹为掩护同志突围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宣讲员们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讲述,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历史,追忆革命先烈用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字字句句扣人心弦。宣讲现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动人的历史,引发听众强烈共鸣,掌声此起彼伏,红色精神的火种在讲述与聆听间传递、赓续,点燃了现场师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传承使命的坚定信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带来诗朗诵《那一年,中国青年正十八》表演。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

当天,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带来歌曲《征途》和诗朗诵《那一年,中国青年正十八》,重现青年志士们在烽火岁月中的热血与担当,字句间尽显青春力量。“听完今天的宣讲,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常常和我分享在部队里守护家国、顽强拼搏的故事。”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24级电商专业学生李佳妮表示,当天宣讲中革命先烈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的事迹,让她对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理解,未来自己也要带着这份拼搏精神,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学生们在红色知识问答环节积极互动。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

红色知识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

“南侨机工回国后,是在哪条公路上运输物资?”“郑成竹牺牲时,亲人从他的口袋里找到什么物品?”“‘八二三’炮战中,围头战地临时党支部位于哪里?”……在红色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抢答,在一问一答间,进一步加深了对红色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现场气氛热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活动主办方向学校赠送史志书籍,并授予“史志驿站”牌匾。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

当天,泉州、晋江市委党史方志室共同向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赠送史志书籍,并授予“史志驿站”牌匾。此次赠书丰富了学校的红色文化资源,“史志驿站”的设立,更为师生深入学习党史知识搭建了良好平台,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党支部书记黄源华表示,此次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是该校深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把党史学习、英烈精神融入课堂、融入实践,引导青年学子主动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传统,让红色文化在校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让红色基因成为青年学子成长路上的精神灯塔。

本次宣讲活动由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晋江市委党史方志室、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承办,不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堂深植家国情怀的生动思政课,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让历史不再遥远,以沉浸式的教育体验,让红色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生长,激励着同学们脚踏实地、奋勇争先。

宣讲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东南网5月8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洪景昊 郑丽云)5月7日,“党建引领铭英烈 五四薪火铸青春”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举......

晋江市启动《晋江水利志》编纂工作

即时 | 2025-04-08 09:33

近日,晋江市举行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晋江水利志》编纂启动系列活动。晋江市委党史方志室、晋江市河长办、晋江市水利局、紫帽镇等单位领导及晋江水利志编纂专家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以“水润万物 净享未来”为主题,活动中正式启动《晋江水利志》编纂工作。《晋江水利志》的编纂,对于记录晋江水利事业发展历程、传承水利文化、为后续水利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具有重要意义。它将系统梳理晋江水利发展的轨迹,为晋江水利事业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晋江市委党史方志室作为指导单位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晋江水利志》编纂工作提供支持与协助,确保编纂工作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晋江市委党史方志室)

近日,晋江市举行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晋江水利志》编纂启动系列活动。晋江市委党史方志室、晋江市河长办、晋江市水利局、紫帽镇等单位领导及晋江水利志编纂专家共同出席启动......

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走进仰恩大学

即时 | 2025-04-03 17:27

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4月3日讯(本网记者 林婕 通讯员 郑丽云)“959公里:这是滇缅公路国内段的距离,从中缅边境到云南昆明,需要翻过6座大山,5条江河;1000多人:这是在滇缅公路上献出宝贵生命的南侨机工人数,平均每公里就牺牲一个人……”4月2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讲好红色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红色教育“洛”地有声宣讲活动在仰恩大学举行。

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向仰恩大学赠送史志书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声”入人心 红色故事圈粉年轻一代

活动开场,主办方分别为仰恩大学赠送史志书籍。

随后,泉州市直机关“刺桐红”宣讲团、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福小宣·‘泉’民讲”宣讲团、“洛地有声”宣讲团、洛江党史宣讲小分队的4位红色宣讲员,用生动感人的事迹、情真意切的表达、娓娓动听的宣讲,将一段段红色历史、一个个英雄人物、一份份家国情怀,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高级教师朱桂香在《闪亮的名字》中,讲述了泉州永春籍院士林俊德以身许国,扎根大漠戈壁52年,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感人故事;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教师陈嘉瑜在《烽火赤子 芳华无悔》中,讲述了南侨机工在抗日战争期间以血肉之躯支撑滇缅公路这一“抗战生命线”,生动展现了华侨群体赤诚报国的壮举,温情而又决绝的家书、千名机工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的悲壮数据……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深为动容;泉州边检站执勤队副队长、四级高级警长洪燕森在《守国门万里》中,讲述了国门守护者的真实故事,他们既用钢铁般的护盾守护着安全,也以春风化雨的温情传递着文明;仰恩大学的范灵璇同学在《以车辙为尺,丈量爱的年轮》中,讲述了胡云豹老先生,28年间骑着自行车,颠簸在安溪的山路上,为8933名贫困学子牵线搭桥、结对帮扶的大爱故事。

宣讲结束后,泪水已在许多同学的眼眶中打转,同学们在现场聆听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中,上了一堂沉浸式的“大思政课”,完成了一次涤荡灵魂的精神洗礼。仰恩大学202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林莹静同学告诉记者:“原来英雄就生长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这次宣讲的红色故事使我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仰恩大学国旗班的同学们带来表演——《红旗礼赞·枪舞传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创新形式 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林俊德在大漠隐姓埋名50载,参与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那么他是哪里人?”“抗战全面爆发后,谁号召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的?”“胡云豹老先生,是从哪一年开始助学工作的?”活动增设了“红色知识问答”互动环节,每一位宣讲员宣讲结束后,主办方都围绕宣讲内容提出2道问题,答对的同学即可获得一份精美纪念品。现场,主持人刚抛出问题,同学们就纷纷举手抢答,大家在激烈的竞答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红色故事+红色问答”交替进行的形式,通过故事的情感共鸣与问答的知识互动形成互补,这种“一张一弛”的设计,既能深化红色文化内涵,又能提升听众的积极性,情感与认知的双重触动也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以开棍为刃,以身躯为盾……宣讲间隙,仰恩大学“战鹰”退伍兵协会的学子们用滚进、卧倒、匍匐前进等实战战术动作,为在场人员带来了震撼的表演《破击》,在雷霆之势中诠释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学子们如钢似刃的飒爽英姿让现场掌声不断。

“巍巍红旗昭日月,铁血丹心铸忠魂!”仰恩大学国旗班的同学们带来了表演——《红旗礼赞·枪舞传魂》,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向革命先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国情怀。紧接着,仰恩大学艺术与教育学院的同学们以一曲《追寻》,将在场观众带入那段红色时光长廊……

“红色故事宣讲进高校,是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我们不断创新红色故事宣讲形式,通过内容生动、形式新颖的‘送学上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模式,将‘党言党语’转化为‘青言青语’,让红色精神从历史书本走进青年心田。”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已累计举办53场,本场宣讲是今年开展的第3场进校园宣讲活动。

作为今年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的第5场活动,本次宣讲由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泉州市委文明办、泉州市委讲师团、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泉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仰恩大学联合主办,洛江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洛江区委宣传部、洛江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洛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洛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仰恩大学党委宣传部、仰恩大学校团委、洛江区马甲镇委员会承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高级教师朱桂香带来宣讲——《闪亮的名字》。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教师陈嘉瑜带来宣讲——《烽火赤子 芳华无悔》。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东南网4月3日讯(本网记者 林婕 通讯员 郑丽云)“959公里:这是滇缅公路国内段的距离,从中缅边境到云南昆明,需要翻过6座大山,5条江河;1000多......

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走进灯星社区

即时 | 2025-03-29 21:37

宣讲现场。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供图

东南网3月28日讯(通讯员 郑丽云)“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但现在国难当头,儿顾及了国却顾不了家,请双亲原谅……”3月26日,华侨英烈李刚的家书在泉州市烟草专卖局团委书记、石狮市祥芝镇湖西村驻村第一书记杨馨略带哽咽的讲述声里,回荡在丰泽灯星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每一位党员的心中。这封穿越时空的书信,拉开了“红色故事我来讲 ‘三争’行动我先行”宣讲活动进邻里暨丰泽区泉秀街道党员“入党月”集中培训班的帷幕。

作为今年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的第4场活动,本次宣讲由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市委文明办、市委讲师团联合主办,丰泽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方志室、泉秀街道党工委、灯星社区党委共同承办,4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齐聚灯星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在沉浸式的红色故事宣讲中叩问初心使命。

情景交融 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

活动现场,来自泉州市直机关“刺桐红”宣讲团、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福小宣·‘泉’民讲”宣讲团的三位宣讲员以多元视角为现场党员讲述身边的红色故事。杨馨通过《家书里的华侨英烈》,将李刚舍家卫国的抉择化作跨越时空的对话,当讲到“在最后一刻,他甚至还在鼓励身边的同志‘只要心中有党,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那一年,他在闽赣交界的犁头尖山壮烈牺牲了,年仅27岁”时,一名年轻党员盈满眼眶的泪水,成为红色信仰代际传承的生动注脚。泉州边检站执勤队副队长、四级高级警长洪燕森在《守国门万里》中,用“摸排出入境数据100万余条次”“特殊时期的几块小饼干”等细节,让国门卫士的忠诚担当变得可感可知。英林镇英埔中心小学柯远峰老师讲述的《板凳上的巨人》,则以企业家林和辉“用板凳丈量质检车间”的创业故事,“小我”为“大我”的公益情怀,诠释了新时代奋斗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宣讲现场。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供图

双向互动 创新载体的教育实践

“李刚选择投身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守国门守的是什么?”宣讲现场,穿插其间的红色知识问答掀起阵阵热潮。主办方特别设计的“故事+问答”模式,将单向讲述转为双向互动。当现场听众抢答出“国难当头的时代背景”“平安和文明”这些细节时,获得的不仅是史志书籍,更有对红色基因的深刻领悟。这种“讲、问、悟”的闭环设计,正成为泉州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

薪火相传 常态长效的机制探索

据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负责人介绍,本场活动既是年度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的第4站,也是下沉“党建+”邻里中心的第2场创新实践。通过订单式、上门式、互动式“三位一体”推进,已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微讲团”宣讲机制。值得关注的是,活动中赠阅的《奋楫笃行——中国共产党泉州历史要事汇辑》等书籍,特别增设的“史志驿站”,有效延伸了红色资源进基层的触角。

随着第52场宣讲在灯星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落下帷幕,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已覆盖万余人次。这种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地方史”印证“大党史”的鲜活实践,正成为泉州大地凝心聚力的精神引擎。正如现场老党员老陈所言:“传承是最好的缅怀,这些发生在家门口的故事,让我们更懂得幸福生活的来路与去路。”

宣讲现场。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供图东南网3月28日讯(通讯员 郑丽云)“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但现在国难当头,儿顾及了国却顾不了家,请双亲原谅……”3月26日,华侨英烈李刚的家书在泉......

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2025年首场进校园活动走进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即时 | 2025-03-18 14:54

3月14日下午,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2025年首场进校园活动在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活动以“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薪火”为主题,为该校600多名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思政课。

活动伊始,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分别向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青新书院的史志驿站赠送史志书籍,为校园和社区注入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随后,5位来自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晋江红色故事宣讲团的宣讲员依次登场,他们以声情并茂的讲述,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盛宴。泉州市烟草专卖局团委书记、石狮市祥芝镇湖西村驻村第一书记杨馨通过《家书里的华侨英烈》,展现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首任书记李刚舍家卫国的英勇事迹;惠安县山霞中心小学德育处主任蒋越冬老师讲述《惠女精神 永远的传承》,带领听众领略惠女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黎明职业大学蔡君雄老师的《用青春诠释伟大的抗战精神》,让李子芳坚定信仰、宁死不屈的形象跃然眼前;英林镇英埔中心小学柯远峰老师分享《百两黄金借还记》,一段共产党人和宗教人士互信互助的佳话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陈嘉瑜老师带来的《烽火赤子 芳华无悔》,讲述了南侨机工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捐躯国难的感人故事。

宣讲过程中,还穿插了精彩的红色知识问答环节,每位宣讲员宣讲结束后,随即抛出3道与宣讲内容紧密相关的选择题或简答题,增强宣讲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宣讲过程中,同学们或沉浸于故事或认真作笔记;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激烈讨论,学习红色故事的热情空前高涨。“‘八·二三炮战’中谁被大火烧伤仍坚持战斗直至胜利?”……宣讲全部结束后的15道晋江本土红色知识问答题,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答题热情,展现了平时的红色知识储备。现场互动氛围热烈,讨论声此起彼伏,红色故事在一问一答间更加入脑入心。

宣讲结束后,主办方一行参观了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史志驿站和青新书院史志驿站。站内丰富的史志书籍,为学生和社区居民读史用志搭建了新平台,让史志文化“走出去”“用起来”。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的陈思妤同学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它是无数先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此次“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薪火”红色故事宣讲进校园活动,让师生们在红色故事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主办方希望,未来有更多青少年能够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泉州市委文明办、泉州市关工委、晋江市委党史方志室主办,晋江市关工委、晋江市老促会、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晋江市青阳街道青新社区承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3月14日下午,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2025年首场进校园活动在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活动以“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薪火”为主题,为该校600多名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

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2025年首场活动走进张坂镇“党建+”邻里中心

即时 | 2025-03-03 14:50

2月27日上午,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2025年首场活动走进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门头村“党建+”邻里中心,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群众前来聆听,重温红色烽火岁月。

本场宣讲由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文明办联合主办,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办公室、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文明办、泉州台商投资区招商文旅集团、张坂镇党委、政府、张坂镇门头村党总支、张坂镇门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共同承办,宣讲主题为“红色故事我来讲 ‘三争’行动我先行”,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拓展福建省委、泉州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引领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活动当天,主办方为门头村“党建+”邻里中心(门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颁授“史志驿站”牌匾、赠送史志书籍,这一环节为本次宣讲活动拉开序幕,也拓展了当地史志学习宣传渠道。

“英雄事迹诠释赤胆忠诚,血脉基因熔铸时代力量。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战争的炮火硝烟虽已远去,但革命先辈的精神和理想信念却永放光芒。让我们一起向那些用生命点亮黎明的英雄们致敬!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红色故事宣讲员王娇婷以《灿若星河 煌煌中华——带您走近黄灿煌烈士》为主题,讲述了台商投资区的菲律宾归国华侨英烈黄灿煌跟随八路军坚守敌后抗日,献出24岁生命的感人事迹。

来自门头村的红色故事宣讲员苏景忠用闽南语娓娓讲述了《张坂地下革命斗争历程》。独特的闽南语表达,让历史变得生动可感,让革命事件更加鲜活,熟悉的乡音也深深吸引着现场听众,让大家对家乡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

随后,来自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宣讲员杨馨、陈嘉瑜、洪英红分别讲述了《家书里的华侨英烈》《烽火赤子 芳华无悔》《忆峥嵘岁月 悟青春担当》等故事,从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首任书记李刚舍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到南侨机工舍生支撑滇缅生命线的爱国壮举,再到南安官桥岭兜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每一个故事都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听众,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黄灿煌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于张坂镇哪个村?”“抗战全面爆发后,谁号召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中国共产党党徽为( )和( )组成的图案?”“1949年几月惠安宣告解放?”……宣讲之后的红色知识问答环节中的题目均出自现场讲述的红色故事,答对者就能领取红色书籍和一份小礼品,在场听众们纷纷举手抢答,不仅重温了红色故事,也把活动带入新的高潮。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进。红色故事宣讲员们的精彩讲述,将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带到大家身边,让听众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通过“送学上门”,以分众化互动化的形式讲述真实的身边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群众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来,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贡献力量。

据悉,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已累计举办48场,2025年全年将继续举办20场以上,以真实、感人、接地气的红色故事为载体,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创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领党员干部群众从红色故事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七进”不断走深走实。

2月27日上午,泉州红色故事“七进”基层巡回宣讲2025年首场活动走进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门头村“党建+”邻里中心,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群众前来聆听,重温红色烽火岁月。本场宣讲由泉州......

“泉州史志讲习班”在鲤城开班

即时 | 2025-02-28 15:55

开班仪式现场

2月26日晚,由鲤城区委党史方志室、区教育局、区政协文史民宗办、区社科联、开元街道党工委、鲤城文史学会等单位联办的“泉州史志讲习班”在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正式开班,此后将每周开讲,系统性讲述泉州史志文化。

当前,鲤城区正在积极创建世遗典范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古城文商旅发展欣欣向荣,社会各界学习泉州历史文化的需求高涨。为满足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的报名热情,主办单位立足实际,尽力协调增加讲习班学位,在原计划招生100名的基础上,最终超额招收至167名学员。

据悉,“泉州史志讲习班”将安排两个学期共34场讲座,暑假期间还将安排4场专家讲学,每周三晚上开课,至2025年年底完成全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泉州志书典籍为基础,结合历朝历代正史记载,以深度与广度兼具的课程体系,从泉州历史文化的不同维度,系统阐释泉州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和相关史实。

开班当天,讲习班主打课程《泉州简史》开讲,线性讲述了从夏商周到新中国的泉州历史脉络。在接下来的教学计划中,还安排了《泉州古城变迁史》《泉州古城街巷历史摭谈》《泉州中山路与南大街史略》《闽南方言学习分享与本字趣谈》《泉州民间信仰历史及遗产点简述》《泉州铺境与普度》《泉州侨史与侨批》《泉州与港澳》《泉台六缘一家亲》等丰富课程,旨在落实文史传薪,形成老中青文史人才梯队,共同为古城繁荣发展奉献力量。(鲤城区委党史方志室

开班仪式现场2月26日晚,由鲤城区委党史方志室、区教育局、区政协文史民宗办、区社科联、开元街道党工委、鲤城文史学会等单位联办的“泉州史志讲习班”在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正式开班,此后将......

《泉港诚信故事》成稿付印

即时 | 2025-02-10 10:05

日前,泉港区委党史方志室与泉港区诚信促进会联合编印的《泉港诚信故事》成稿付印。

全书共38个篇章,近8万字,从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维度,图文并茂介绍了泉港辖区内的诚信人物和诚信故事,例如《黄文惠:秉公办事守诚信》讲述了黄文惠为官刚正不阿,宁愿以身犯险也要为百姓谋求公平正义的诚信故事;《连于妹:履约践诺半世纪》讲述了平凡妇人连于妹不辞辛苦履约践诺,照顾失智邻居半世纪的不凡事迹;《惠屿村:共建共享“金牌信用岛”》重温了“金牌诚信岛”惠屿岛凝聚诚信众力,实现“孤岛渔村”到美丽家园的蜕变之路。

全书语言平实,事例生动,38个故事兼具可读性和教育性,旨在反映诚信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泉港土地上的赓续传承,彰显泉港人民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道德风尚,呼吁新一代泉港人继承优良传统,凝心聚力建设家乡诚信名片。(泉港区委党史方志室

日前,泉港区委党史方志室与泉港区诚信促进会联合编印的《泉港诚信故事》成稿付印。全书共38个篇章,近8万字,从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维度,图文并茂介绍了泉港辖区内的诚信人物和诚信......

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机关党建调研课题获全市机关党建课题调研论文二等奖

即时 | 2025-01-26 11:15

近日,2024年度全市机关党建课题调研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及启示》的调研课题荣获二等奖。

2024年,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将机关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持续打造“红心映照匠心 忠诚记录华章”党建品牌,以“党建+存史”“党建+资政”“党建+育人”为工作抓手,通过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组织建设、严抓廉政建设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的政治机关意识,坚定对党忠诚和信仰,推动机关党建与史志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机关党建与史志工作互融互促,全面提升。(综合科

近日,2024年度全市机关党建课题调研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及启示》的调研课题荣获二等奖。2024年,泉州市委党史......

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喜获省委党史方志办双份通报表扬

即时 | 2025-01-15 15:10

近日,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发出通报,对2024年全省党史、地方志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在两份《通报》中,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均受表扬,是全省三个获双份表扬的地市之一。

党史工作《通报》指出,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深入开展“沿着总书记的泉州足迹”溯源研究,共撰写各类专题文章25篇,涵盖“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文化遗产”“非公党建”“共同富裕”等专题,相关文章在“第四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上交流,成果汇编《伟力源泉》(第一辑)得到省委第三巡回指导组充分肯定。

地方志工作《通报》指出,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从2022年开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全域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累计开展全市年鉴调研指导50余次,召开编纂大纲评审会、重点篇目点评会、初稿点评会等7场次,邀请全国年鉴专家指导评审51人次。泉州市和晋江、安溪、德化以及鲤城、洛江、永春等县(市、区)积极主动申报中国精品年鉴和省精品年鉴,并参评全国、全省各类优秀成果评比,形成全区域年鉴编纂互评、互学、互助的长效机制,12部地方综合年鉴基本达到了精品年鉴的规范要求。

2025年,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等重要部署,认真履行“存史、资政、育人”职责,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贡献史志智慧。

近日,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发出通报,对2024年全省党史、地方志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在两份《通报》中,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均受表扬,是全省三个获双份表扬的地市之一。党......

德化县首部红色故事连环画——《戴云之战》正式出版

即时 | 2025-01-09 11:55

日前,由德化县委党史方志室、德化县国宝乡南斗村委会共同编纂的德化县首部红色故事连环画——《戴云之战》,由福建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戴云之战》连环画以大量史实资料为依托,结合艺术创作手法,共绘制连环画50幅,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再现了1947年戴云纵队直属支队为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向戴云山挺进的艰辛历程。《戴云之战》连环画的出版,是德化县委党史方志室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立足本地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故事宣传教育方式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德化县委党史方志室将把连环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教材,发放至戴云之战革命历史陈列馆等红色展馆和德化各所学校,激励党员、群众和青少年群体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

延伸阅读

戴云之战

1947年,中共闽中地委遵照中共中央和闽浙赣区党委指示,由隐蔽斗争转入公开游击战争。为实现“左(丰美)黄(国璋)会师”,形成闽浙赣主力部队,在戴云山区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的战略目标,中共闽中地委组建“闽中游击纵队”(又名“戴云纵队”)。6月下旬,戴云纵队整编组建“戴云纵队直属支队”。7月,戴云纵队直属支队由永春县呈祥乡进入德化县盖德镇林地村暗林口,遭反动武装伏击,被迫分成3路转移。游击队在南斗东山、祥云乌岐山、梅坂虎贲山等地发生激战,许多战士英勇就义。纵队司令部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封锁,撤回莆田根据地。在戴云山战斗中,游击队战士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德化县委党史方志室

日前,由德化县委党史方志室、德化县国宝乡南斗村委会共同编纂的德化县首部红色故事连环画——《戴云之战》,由福建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戴云之战》连环画以大量史实资料为依托,结合艺术创作......

《泉州乡村记忆》正式出版发行

即时 | 2024-12-31 21:30

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纂的《泉州乡村记忆》一书,近日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是泉州市首批“乡村记忆”项目的重要成果。2023年,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精心筛选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民俗特色的乡村记忆文化资源。经过严格的审核评定,最终确定了一批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方面表现突出的“乡村记忆”传承人、传习所、传统民俗编纂成此书。

全书共分为“传承人”“传习所”和“传统民俗”三个篇章,精选收录48名乡村记忆传承人、44个传习所以及29项传统民俗项目。从惟妙惟肖的木偶、细腻传神的刻花,到清新明朗的剪纸、凝重华贵的漆画;从芳香馥郁的铁观音、冰爽鲜美的土笋冻,到软糯香甜的英都麻糍、古老朴拙的窨豆豉……这些承载着泉州乡村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书中得到了生动再现。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妆糕人、金淘盐露豆干、安溪湖头米粉、德化陶瓷、闽南俗语、古韵雅乐、刣狮表演、妈祖巡香、南安拔拔灯等各种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充分展示了泉州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泉州乡村记忆》的出版发行,不仅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泉州独特的乡村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为活态传承泉州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留存乡村记忆、助力乡村振兴、增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供稿:综合科


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纂的《泉州乡村记忆》一书,近日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泉州市首批“乡村记忆”项目的重要成果。2023年,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动县(市、区......

泉州市选送参评福建省优秀年鉴获丰收

即时 | 2024-12-27 11:55

12月24日,省委党史方志办通报表扬福建省2023年卷优秀年鉴。我市选送参评的《晋江年鉴(2023)》获评特等年鉴,《泉港年鉴(2023)》《洛江年鉴(2023)》《永春年鉴(2023)》获评一等年鉴,喜获丰收。

近年来,在省委党史方志办的关心支持下,泉州市县两级党史方志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实施方案和质量要求,特别是全域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实施以来,紧盯全域年鉴精品工作奋斗目标,比学赶超,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全市年鉴编纂水平,成效渐显。《泉州年鉴(2023)》《安溪年鉴(2022)》《德化年鉴(2021)》获评中国精品年鉴,《泉港年鉴(2023)》入选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晋江年鉴(2021)》《南安年鉴(2020)》《惠安年鉴(2021)》获评全省一等年鉴,《鲤城年鉴(2024)》《洛江年鉴(2024)》《永春年鉴(2024)》入选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培育项目。泉州市年鉴事业将不断巩固发展成果,致力提升社会效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供稿:年鉴科

12月24日,省委党史方志办通报表扬福建省2023年卷优秀年鉴。我市选送参评的《晋江年鉴(2023)》获评特等年鉴,《泉港年鉴(2023)》《洛江年鉴(2023)》《永春年鉴(20......

安溪县举办全县专志、村镇志编纂工作培训会

即时 | 2024-12-26 11: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进一步提升安溪县专志、村镇志编纂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志书编纂质量,近日,安溪县委党史方志室在县公务大楼举办全县专志、村镇志编纂工作培训会。

会议邀请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正高级编审,中国地方志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专家评审组成员林浩作专题辅导讲座。《安溪藤铁工艺志》编辑室成员、《安溪茶志》部分编纂人员以及各乡镇分管领导、镇村两级志书编纂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培训。

会上,林浩围绕编纂村镇志的意义、村镇志与县志的不同点、村镇志的篇目设置和专志、村镇志资料的收集和撰写等方面,对专志、村镇志编纂业务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培训,并为《安溪藤铁工艺志》《安溪茶志》的编纂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不仅大大提升了基层工作者对村镇志、专志编修工作的认识,还有效提高了编纂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鼓励和推动辖区内镇、村两级志书的编纂,共同为传承乡村记忆、弘扬地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具有茶乡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注入志书动能、贡献史志智慧。

近年来,安溪县委党史方志室持续推动综合年鉴、专志、村镇志编纂出版工作。《安溪年鉴(2022)》获评“中国精品年鉴”“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特等年鉴”,《虎邱纪事》《珍山村志》正式出版,《安溪茶志》《安溪藤铁工艺志》《安溪铁观音“双世遗”》《安溪土楼》等专志和地情书籍编纂有序推进,《湖头镇志》正在申报中国名镇志,《云集村志》《湖二村志》《福春村志》《溪榜村志》《南岩村志》《盛富村志》《大厝村简史》《大生村志》等已完成编纂,启动编纂《剑斗镇志》《福田乡志》《西坪镇志》《经岭村志》《石岩乡情村史》《长卿凤山志》等,全县地方志编纂形成了整体布局、梯度推进、成果渐丰的良好势头。(供稿:安溪县委党史方志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进一步提升安溪县专志、村镇志编纂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志书编纂质量,近日,安溪县委党史方志室在县公务大楼举办全县专志、村......

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调研课题获得全市党建课题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即时 | 2024-12-25 11:15

近日,2024年度全市党建重点课题优秀调研成果公布,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撰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论述在泉州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荣获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2024年,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根据市委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和“学思想悟伟力”专项行动要求,发挥泉州作为“晋江经验”发源地的独特优势,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到泉州调研时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按照历史、理论、实践和价值四个逻辑,从理论层面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当年重要论述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与新思想的一脉相承关系,从实践层面考察泉州各地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述的实践探索,深化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论述在泉州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就是其中的一篇。(供稿:党史编研一科

近日,2024年度全市党建重点课题优秀调研成果公布,泉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撰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论述在泉州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荣获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24年,......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