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党史和地方志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更好服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泉州史志”专栏,通过图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史志研究成果,宣传普及党史和地方志知识,蓄点滴之力,累涓滴之功,引领社会大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
卢厝村系石狮第一个地下党支部的成立地点,基地以石狮市革命基点村卢厝村历史为引线,包含“坚守初心担使命”“甘洒热血写春秋”“砥砺奋斗新时代”三大篇章,运用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
李子芳(1910—1942年),石狮永宁镇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1年皖南事变突围时不幸被捕,囚禁......
1958年8月23日,海峡两岸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八二三”炮战,距金门仅5.6海里的围头村是阵地之一,在这里涌现出海军英雄安业民烈士、民兵英雄“战地小老虎”洪建财等英模典型,留有许多......
纪念馆运用浮雕、艺术场景、绘画、多媒体、互动影像、图片和实物展示等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成立以来,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进行武装斗争、开辟根据地、摧......
许集美(1924—2016年),福建晋江人,曾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特派员、书记,闽中游击队泉州团队指挥员兼政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等职。陈列室依托许集美家族祖屋建成,是典型的闽南建筑结......
山腰是福建省主要产盐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此设有盐务公署,配备300多人枪的武装盐警大队。1949年春,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中共惠安县工委按照党的策反政策,积极争取山......
泉港区三朱村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基点村,三朱人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坚持革命,战斗不息,为惠安县的解放乃至福建的解放作出了贡献。基地包含三朱地下交通......
1949年6月,中共党员陈春三在涂岭区工委领导下,在自家大厝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中共“火花”支部,同月又创办“火花”出版社,负责印发惠安县工委下发的文件、传单,翻印、散发革命宣......
陈平山(1904—1931年),福建惠安人,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曾任中共惠安县委书记、中共泉属特委军委书记,参与组织、领导了震惊八闽的惠安暴动。基地包含陈平山烈士旧居及纪念......
洪四村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设计打造形成一条以党群同心馆、乡村振兴馆、军装发展史馆、影剧院、中共党史展馆、洪岩烈士纪念园等为主要景点的红色体验研学线路,内容丰富,......
陵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英名墙三大主体纪念建筑,展厅记录了自1926年12月中共泉州地方党组织成立以来,泉州儿女为了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为全......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泉州地下党组织的许多领导人都曾在龙岭一带隐蔽,他们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宣传革命道理,还在此发展了一大批革命群众,龙岭也因此成为鲤城较早的革命老区村。基地设立“......
泉州市委党校中的“史志驿站”。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供图赠送史志书籍、设立“史志驿站”、开设“史志讲堂”……近日,来自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和市委党校的数十名党员干部齐聚一堂,围绕“学思......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