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购物从凭票到"一站式" 感受泉州40年商业变迁

2012-11-02 09:4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粮票、肉票、布票购买生活必需品是老一代不能忘怀的记忆。因为,如果没有票,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东西。

会用算盘算账是早期营业员必备的技能(资料图片)

时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家庭收入:60元左右

家庭成员:林勇及其父母和哥嫂

购买地点:中山路南门百货、“九间”(泮宫百货)、钟楼百货等

购买心得:票比钱管用,有当柜员的熟人特威武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想象不到,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有钱不一定能买到东西。在那个年代, 柴、米、油、盐、酱、醋、茶,统统纳入限量定时供应,没有票寸步难行,计划票比钱管用。林勇说,“当时的票证真是五花八门,自行车票、手表票、收音机票、粮票、肉票、布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等也要票。”

林勇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10来岁时,和妈妈逛泮宫百货的他根本不会提出要买什么东西,“所有票和钱都是家庭整年计划使用的,提了也白提。”这个时候,看着柜台里的糖果,他只能吞口水,用眼福代替口福。

不过,临近春节时,即便“大人乱糟糟”,“小孩爱年兜”的情况却不会改变。平时穿厌了哥哥的旧衣服,快过年时妈妈会在掂量一番布票的存量后,带着他去店里挑布,之后再带着他去缝纫店里找人量体裁衣。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买肉的经历。“妈妈挑担走得慢,让我先去排队。”他说,当时买个东西经常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春节前排几次队买不到肉也正常。等他足足排了一个小时快轮到时,肉没有了,担心妈妈责怪,他因此哭了一场。

“以前购物,都是柜台式经营,商品有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你说要什么,售货员才会拿出来给你。”林勇说,如若不是口袋里兜着钱或票,面对售货员时似乎就低人一等,“他们用眼睛打量一下你后,就会用挖苦语气问道‘你有钱吗’‘你有票吗’。”正因为此,如若一家人的亲戚朋友有个在国有百货商店里当柜员的,他们似乎也跟着威武起来,“新米到了会通知下,排队之苦也免了。”

不过,那时候最流行的东西是上海货,一个家庭若有了几件上海货,绝对算是不一般的人家。1980年,林勇的父母托上海的朋友买了一台9寸的上海飞跃牌黑白电视机。之后,每天晚上,邻居们搬个小凳子,不坐到没节目看是不会离开的。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