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低头族“入侵” 手机不离手影响健康应提高警惕

qz.fjsen.com 2013-12-06 11:06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低头族“入侵”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而你却在低头看手机。”当泰戈尔看到自己的诗被改编后流传于网络的段子时,不知道会不会也泪流满面。

正在低头看手机的这群人,他们是在近年智能手机普及后独立兴起的另一个族群——“低头族”。他们广布在这个世界,他们不分国度,没有肤色地域区分,他们出没在24个小时里的任何一个时刻,夜幕的落下也无法成为他们沉睡的理由。他们只有一个相同的POSE——低头,他们有一只同样的武器——手机。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以及手机功能的纷繁多样,这个族群也日益壮大,“低头族”正变成游走在大街小巷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套用《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台词,那就是“一大波低头族正在靠近”!也许是你,也许是我,也许是身边的朋友,也许是陌生的人,手机带来的优越功能让很多人成了这一名词的代言人。

本期专题,将带大家走入“低头族”的世界,去感受他们低头之间跃然于屏幕之上的喜怒哀乐,去挖掘那一份潜藏在低头之后留给周遭世界的冷清寂寥!(一鸣)

失落低头族 应提高警惕

■策划:蔡绍坤

■执行:陈一鸣 赖小玲 杨秋香

■配图:黄晖

古人低头思故乡,现今的人,低头看的是手机、平板电脑,思的不再是故乡情,而是游戏攻略、聊天对话。长期低头玩手机、平板电脑,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危险。如果长期前倾盯着手机屏幕,会缩短脖子的肌肉,增加脸颊部位受到的地心引力,导致下颌松垂、脸颊下垂,形成双下巴。

手机依赖

沟通能力下降

一到聚会上菜前的那段时间,很多人都是掏出手机,看看微博、微信、新闻快报,没再像以前那样,天南地北一起聊天。有人说,现在的社会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随时随刻都会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未读的短信,或者上虚拟的网络。他们看着屏幕上的精彩,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以及亲情。这样长期依赖,使得人们的表达、交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降低。

有时候,低头族离开手机便发慌、紧张、心神不宁,总是惦记有没有短信没看,有没有微博、微信的新动态。过度依赖手机,会引起心理上的认知和情绪问题,出现焦虑和沮丧,导致社交能力退化。有心理专家指出,有许多学生一放学回到家,就玩手机,父母喊吃饭也不理睬,更不用说与父母聊天了。长此以往,很容易将自己封闭在手机世界里,“这比引发一场车祸还可怕!”

低头族

引发干眼症白内障

腱鞘炎、短信脖,都是很常见的手机病。有的人“切水果”切出腱鞘炎,这类情况使手指头疼痛无比,甚至发麻,还有的出现肿胀现象。

低头族,也很容易患“短信脖”。由于不当的头颈姿势会使颈椎因长期扭曲而失去应有的生理曲度,增生的骨刺会刺激或压迫邻近的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椎过度疲劳,从而引起短信脖。

很多人都知道,在太暗的环境下阅读书本对眼睛不好,事实上浏览视屏终端对眼睛也是不利的。在四周光线较暗或是一片漆黑的情况下,人的瞳孔呈放大状态,手机成为直接发光体,手机屏幕画面色彩亮丽,视觉刺激过于强烈,画面不断闪烁、变化,要求眼睛快速聚焦。这时,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应光源的变化,同时调节晶状体的睫状肌也处在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视疲劳。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还很容易引发白内障。

手不离机

影响空间协调性

女性长期不正规使用手机的话,会出现头昏、头痛的现象。如果肝气不舒,人的周身气血运行便会紊乱,出现高血压、消化系统紊乱等疾病,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有可能引起自律神经失调,造成失眠状况,久了影响脑神经,心理层面上则变得不善于面对面与人相处。久而久之会感觉失衡、注意力不集中、影响3D和2D空间感的协调性。

■低头体会

边走边读 忽略真实世界

姓名:刘双双(女,23岁,大学生)

除了手机,我找不到能够一天24小时跟我在一起的东西了。每天临睡前,我一定会把微博、朋友圈、空间的文章浏览一遍,早上起床前也一定要把这些软件再翻一遍,人不离机,机不离身,这就是我的生活写照。

我成为“低头族”是从大学开始的,那时的生活节奏没有高三的压力,没有工作的繁忙,时间充裕,不知不觉有了熬夜的习惯,加上住集体宿舍,深夜睡不着。除了玩手机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消遣方式了。

刚开始熬夜也只是用手机聊QQ,和以前的同学分享一下各自的新生活,不久后,大家都有各自的学业和活动要忙,渐渐少了联系。后来我便迷上了小说,从此熬夜看书成瘾。我本来就喜欢看书,但每天带着一本书行动很不方便,便开始用电子书。那个时候痴迷小说,每次都是一次性下载十几本,每天拿着手机打开阅读软件,不看完根本睡不着,有时太入迷,再困也要硬撑到看完。好几次书看完,天也亮了。起床上课,又开始看第二本。

当然,看完一本书收获颇多时,便写读书笔记。有次熬夜到凌晨两点看完《匆匆那年》,突然很怀念以前中学的同学,便打开通讯录,给里面所有中学同学的号码一个个发短信过去。虽然是深夜的“骚扰”,但有醒着迷迷糊糊醒中回我短信的,那一刻我特别感动。后来我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关于以前的事情,关于书的,关于从前的友情,关于转变,关于长大……写出来的文章后来还发表了。

我还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读拍成电影的书,把原著读完再去看电影,从中找到书籍和影视的不同魅力。看电子书已经成为我必不可少习惯,走到哪看到哪。这种边走边读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挺不错。

现在电脑被很多人打入“冷宫”,比起对着电脑挺直腰杆,还是窝在被窝里看电影、听音乐来得舒坦。我可以一星期不开电脑,但我一分钟没碰手机就觉得别扭,而且还患上了一种强迫症,每天晚上不把手机玩到剩下最后一格电就舍不得放下。

我学的是新闻专业,所以有浏览新闻信息的习惯,把微博关注、微信公众号,还有一些新闻媒体的客户端一一阅读一遍,都要耗费大量时间,不时刻低头不行。

手机的娱乐功能远远超越了它本身的通信作用,浏览最新资讯、尝试新鲜软件、看书、听歌、观电影,手机是充实的小世界。而我认为,这个充实的小世界还是缺了点大世界的味道,虽然喜欢,但有时沉迷久了,发现对身边一些人和事都不了解了。所以,我也该试着离它远点了。

低头进入另一个世界

姓名:罗佳(女,22岁,网编)

随着数码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很多人都变成低头一族的成员,一低头,就扎进了另一个世界,只要有空闲就低头玩游戏。手机也成为我最亲密的“伙伴”。下了楼,发现手机没带,就算再急,我也要跑回宿舍拿手机,别的东西就没这么着急。

迷恋起手机游戏,还得从2012年我换了部智能手机说起。开始我只是简单地看看微博,看看空间,对手机的依赖不是很大,可后来一接触游戏,就彻底变成了“游戏控”。如果你问我为何会喜欢上手机游戏,一方面是无聊,一方面是看到别人都在玩,觉得好玩就去下载了。一关接着一关,没过关都舍不得睡觉,有时过了这关,总是习惯性地点击下一关。迷恋上“找你妹”这个游戏时,我经常从晚上十点多,玩到凌晨四点多,一个关卡接一个关卡,“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明明才玩一会,就过了几个小时”。就这样,我玩出了浓重的“熊猫眼”游戏印记。

可以说我对手机是寸步难离了,一会没有手机,我就觉得心里很空,会莫名焦虑。早晨醒来睁开眼,第一念头就是拿手机,看看是否有没读的短信,看看空间、微博、微信好友动态,再看看娱乐新闻,然后是玩游戏,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放下手机。一天玩十几个小时,和手机相处的时间,比和朋友相处的时间还多。

有时候在车上玩手机,玩得入迷,车过站后才发现,只好往回走。在家吃饭时,一家人有说有笑,我一边吃饭一边在桌子下面玩手机,爸妈对我这种现象很不满意,经常骂我,可我改不掉。我曾经在和男朋友约会时,偷偷拿手机玩“节奏大师”、“天天酷跑”,脑袋里想着那个关卡怎么过,要怎么才能获得更高的分数……惹得男友不高兴,这种时候我才会恋恋不舍收手。回到宿舍洗漱下,又早早躺床上,继续攻关卡。躺着玩累了,翻个身继续。有时候脖子酸了,左右活动下,再继续……现在我最后悔的是,视力严重下降了,还经常眼睛干涩。

抬头不见低头见

姓名:张子恒(男,25岁,企业员工)

上大学时,我注册了自己第一个微博号,那时候玩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曾经一度“废弃”。后来,随着微博的流行,我又重新加入到其中,再后来,有了微信。它们成了我“低头”的主要原因。

上大学时手机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功能,但是用来上微博、聊微信的频率并不会比现在低。主要的原因是上学期间,无论是上课、下课,还是去食堂吃饭或者在宿舍休息,都会把手机拿起来把玩一下。可以说,整个人都贴到手机上了。有次跟舍友在食堂吃饭,边刷着微博边喝汤,一不小心把手机掉到汤碗里了。修手机花了200元,那时候,200元可是我一个礼拜的伙食费啊!

其实,玩微博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就算没有什么要特别关注的,我也会漫无目的地刷新主页。后来有了微博客户端,可以拍照片传上去,大家就更加着迷了。遇到跟同事或好友一起聚餐,上菜前的时间大家各自玩手机,上菜后拿着手机对饭菜又是一顿猛拍,然后传上网,所以经常看到好友传相同的图上来。再后来,有了一个软件可以发多个社交客户端的,比如在朋友圈、QQ空间,还有微博可以同时发布,就更加方便了。

有次和一好友出去喝饮料,我传了张图到网上,结果这个好友在第一时间立即回复了。其实我们当时就相对而坐,却偏偏不当面说话。或许这就是社交网络存在的意义吧,非得“抬头不见低头见”。它跟现实世界其实是平行的,源于现实,却又可以与现实隔开。

参加工作以后,不再像学校有大把时间玩手机,基本上都是上班路上等红绿灯、等电梯或者上班休息时间刷新一下。虽然频率变少了,但是周围的朋友依旧觉得我是个手机控。可能是大家看到或要找我时我都处于盯着手机看的状态吧。

玩手机看微博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由于手机上网耗电量大,我又不得不买了块移动电源随身带着。

有些人觉得“低头族”应该改变,我觉得这要辩证地看。比如过马路或开车,就不要盯着手机,这样很危险,但是平常像等电梯、等红绿灯这么无聊的时刻,手机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这是高科技带给我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要利用好它。但是话说回来,出去聚餐还是不要老盯着手机的好。

我现在也在逐渐改变这个习惯,因为玩手机会相互传染,本来吃饭时我是不想玩手机的,但是别人都在玩,我一个人便无聊了,只得也玩。

不“低头” 换取温馨时光

姓名:杨扬(男,37岁,公司员工)

2011年,我换了把新手机,当时商家帮我安装了好多软件,有聊天的、有购物的。一开始,我对这些软件并不“感冒”,通常一个礼拜也就打开个一两次,大概浏览一下就“闪”了。可后来,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在一起,不是谈你最近在网上看了什么买了什么,就是一边和你聊着,一边低头看手机或平板电脑。突然感觉自己“out”了。

为了合群,我也开始频繁上网,找看的,找买的。不久就发觉自己也离不开手机了。前一两年,我是三两分钟就低头看手机,刷新内容,要不心里就感觉不对劲;走在路上,明知不对,也会忍不住从口袋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新消息。有,就赶快看看;没有,心里就会有些失落。好几次,我走在路上顾着“刷屏”,与迎面而来的路人撞了个满怀,被人狠狠地瞪了好几眼。有意思的是一次跟人撞在一起了,抬头一看,对方也是“低头族”,结果两人非常有默契地相视一笑,擦身而过。在家有时老婆喊着叫我拿什么东西,我顾着“刷屏”,免不了被数落一番。

说来你不信,我“低头”除了上上微博,与朋友聊聊天,买买东西,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学习”——搜集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诗歌、音乐、美术、散文、哲理、佛学等等。

现在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某通讯软件里,有一些人会把我们曾经学过但工作后忘了八九不离十的知识或以前感兴趣但没接触过的知识归纳整理出来,或者发布一些美文、励志、哲理故事。我觉得不管之前有没有学过,既然现在这么方便,再学学也有利无害。所以,每每刷屏看到这类文章,有空我就先浏览一遍,再把它收藏;没空,我就直接收藏起来,得空再搜出来细细品味。

现在我手机里收藏的东西有:史上最著名的对联、古代书法欣赏、服装文化、甲骨文对照表、民国时期传奇女子、经典诗词世界、红楼梦诗词全集、名著欣赏、国学文化常识、弟子规解析等等。

因为上班外的业余时间我几乎都在“低头”,后来老婆实在忍无可忍,对我下了最后通牒。三个月前,我和她约定,晚上7点至10点不准“低头”,时间用来陪她和孩子。一开始很难受,后来发现这三个小时,其实是我们久违了的最快乐、最温馨的时光。我暗暗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做个好丈夫、好父亲。

■专家说法

挣脱手机 走向现实

刘以榕(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信息时代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与无限的机会,创造着新时代的独特魅力。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无不打上了信息时代的烙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巨大的冲击。手机、电脑的广泛普及,对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影响深刻而广泛。人们在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正如温水煮青蛙,由于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游戏或聊天、交往时,无需太多的体力和脑力消耗,这样长时间使用中,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依赖和迷恋,甚至沉迷其中。尤其是电脑游戏和匿名交往的神秘性、朦胧性,更是使人迷失在虚拟生活带来的快感之中。信息时代带来的不仅是优良信息量的剧增,同时也是垃圾信息的剧增,这导致人们社会行为的改变,虚拟的游戏与交往导致了人机对话的异化、人际交往的异化以及个人行为的异化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异化。

个人觉得,应对低头迷恋,可以有这几个策略:

第一、从社会层面,增强信息社会的公众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这是信息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真正把信息作为服务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人际有效沟通的工具,而不是“人”沦为“信息”的“奴隶”。人类开发使用各种机器,就是为了延长工作手臂,节省体力、脑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让体力和脑力用于其他方面。比如社会交往、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等。

第二、社会组织、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需要发挥组织的作用,让手机、电脑痴迷者,在组织中得到温暖,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归宿。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特别重要的需要,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可,缺乏归属感,人就有可能遁入“空”门,躲入手机、电脑里。

第三、从个人层面,把自己从虚拟空间中“抢救”出来,提高现实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具体办法有:首先、把自己变得更加阳光,扩大人际交往面,让自己成为健康、快乐的“现实社会”人,而不是“虚拟社会”的一分子。其次、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微笑、学会挥手、学会打招呼,让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变得可爱,被更多的人接受、提高受欢迎的指数,而不是在虚拟社会中“寻找认可”。

第四、离开手机、电脑一个小时。倡导有效利用手机、电脑,多参加有益的现实活动。在单位里和同事多交流,多沟通。在家里,和亲人多说话,交流情感,享受亲情、享受爱。在社会上,多参加社会活动,比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当志愿者,服务社会。多参加体育锻炼,爬爬山、散散步、打打球,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