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三农 > 正文

智慧破解土壤沙化难题 泉州淮山种植回归原生态

2015-01-07 16:26:0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淮山与胡萝卜一样,都是块茎类的作物,为了让块茎更直更匀称,商品卖相更好,不少地方借鉴胡萝卜的种植方法,在土壤中拌入细沙。而年复一年地添加细沙,最终会导致土壤成分的改变、破坏,最终引起土壤板结、沙化。在淮山种植形成热潮的当前,这一问题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报记者带着问题深入走访了相关专家与种植业者。

□本报记者 吕斯达

拌入细沙

带来土壤沙化问题

“淮山的经济价值很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很高,但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土壤沙化的问题。”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戴聪杰教授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据悉,淮山种植过程中在土壤中添加细沙的问题由来已久。但是,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每年循环往复地添加细沙,导致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沙石在土壤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土壤出现板结乃至沙化的问题。

这一现象也引起政府层面的关注。安溪县政府在《进一步加快淮山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文件中专门提出,“针对淮山种植、生产、加工中存在的土壤沙化、隔年轮作等问题,着手建立淮山科研课题攻关项目贮备库,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农业科研项目。”而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也专门组织了泉州师院、华侨大学、市农业局土肥站、市农科所等专家团队,进行深入调研与课题攻关。

浅生槽种植

摆脱对沙土高度依赖性

为了避免土壤沙化问题,同时节省种植收获环节的繁琐用工,本地几家种植规模相对较大的合作社先后采用了新型的种植方法。

在龙浔镇英山村淮山种植基地,只要扒开浅生槽表面的薄土,就能轻松地把一整根淮山挖出;这些淮山躺在长1米、宽7厘米的塑料槽里,每根长都在七八十厘米以上。“因为本地的土质本身适合淮山生长,基地的土壤不需要拌入细沙,但是从种植原理来看,通过浅生槽引导淮山块茎横向生长,对块茎周围土壤的松软程度就不再具有高度依赖性。”德化县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副理事长李福龙表示。

据了解,除了德化英山村的200亩示范基地外,在安溪县长坑乡山格等地,也有100多亩的试验基地分布。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所副研究员陈阳介绍,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种植,不仅摆脱了淮山种植对于松软沙壤的硬性依赖,同时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还能使淮山长势快、收获容易,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土法种植

提供巧妙栽培经验

而除了来源于产学研实践的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本地的淮山种植业界,也从种植一线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栽培经验。

作为有着600多年种植历史的淮山主产区德化,在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培育了寸金薯这一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淮山优质品种。据李福龙介绍,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沙壤种植,合作社在播种寸金薯时,采取了独特的“打洞种植法”。“基质肥投放之后,先把土壤夯实,然后用特制的铁棍在土壤中打桩开洞,将淮山苗的薯块固定在洞口的位置,这样它就会沿着洞口往下垂直生长,收获之后的薯块又粗又直,品相很好。”李福龙告诉记者。

而在安溪,利用“烧土回填法”破解土壤板结、沙化问题,则被寄予厚望。“淮山收完之后,将土壤深翻,砂质部分堆集在一起,将淮山的枯叶加上适量木材点燃,等火烧旺之后将沙土铲入火堆充分燃烧,”安溪县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主义告诉记者,经过燃烧之后的沙土松软细碎,不再结团,将其回填之后就不需要额外拌入细沙。

“回归原生态与传统耕作方式,这是现代高品质农业所积极推崇的原则。”在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看来,德化的“打洞种植法”与安溪的“烧土回填法”,在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之外,为本地的淮山种植业界提供了另一种可以借鉴的种植经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